从《林中之死》看舍伍德.安德森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ming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中之死》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认为,安德森在《林中之死》中通过呈现经历大开发的美国中西部乡镇的发展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夫人的悲惨故事表达了自己前瞻性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在《林中之死》中,安德森通过设置格雷姆斯夫人的死亡,让镇上的人们尤其是男人们经历了面对老妇人凄然死去所带来的强烈震撼、悲痛与内疚,进而督促男性深省自己并从这次悲剧中吸取教训,从而达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穿透死亡的精神救赎。
  关键词:舍伍德·安德森 生态女性主义 死亡 精神救赎
  中图分类号:I 106.4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威廉·福克纳赞誉他为“我们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作为一位在中西部乡镇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美国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自始至终都深深眷恋着故乡及故乡的人民。在其艺术创作中,他更是将这种感情加以升华,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深切的关怀。《林中之死》是舍伍德·安德森探讨自然与女性命运的最优秀短篇小说之一。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都会被其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的主题所震撼。而作为19世纪具有前瞻性和拓荒性的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在《林中之死》所表现出来的健康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和令人震撼的警醒力,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二 生态女性主义
  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生态批评一直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批评将文学批评与生态自然融合,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生态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由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汇流而成的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的文化思潮。”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是生态批评的一个分支,它将生态批评和女权主义结合在一起。“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是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奥博尼(Francoise d’Eaubonne)于1974年在《女性主义·毁灭》中首次提出的。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生态和女性两方面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尝试寻求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贬低女人与贬低自然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它反对一切以男权主义作为世界观和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下的各种形式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提倡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新型关系。“20世纪9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最终在文学研究领域确立了自身的存在。批评家正开始把生态女性主义的洞见视作文学批评的一部分。”生态女性主义“把关怀、爱、友谊、诚实和互惠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从而确立了新的价值观念,为文学批评家提供了新的评论角度。“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读经典作品的新视角,从而赋予了作品新的意义和价值。本文认为舍伍德·安德森的《林中之死》是一部充满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品。作品向读者描述的是一个由于缺乏爱而造成的社会悲剧,但这悲剧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农家妇女所遭遇的种种不幸,它也折射出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对美国中西部小城镇的影响,即迅速变化的社会和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打破了小镇居民原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由此产生了金钱文明对自然的剥削,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人的异化、人与人的疏远和难以沟通等诸多的问题。在《林中之死》中,舍伍德·安德森通过呈现经历大开发的美国中西部乡镇的发展对大自然的破坏、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夫人贫困潦倒的生活以及最后冻死在雪地里的悲惨故事表达了自己前瞻性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三 人类与自然的对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革命打破了原有的城乡平静的生活。舍伍德·安德森认为这种工业革命给美国的小城镇带来的只有灾难,它不仅使小城镇正在失去粗犷朴素的本来面貌,而且给人们带来了精神遗产的丧失,即人格的沦丧,使人们失去了正常本性。《林中之死》问世期间,美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变迁时期,现代化机械工业已取代了种植园耕作方式,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中西部的小城镇经历了强烈的冲击,自然资源开始遭受过度的开发与利用。小说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夫人的丈夫杰克·格雷姆斯,“他的父亲约翰·格雷姆斯在当地刚开发时曾拥有一个锯木工场,赚过钱。”“后来杰克·格雷姆斯把父亲留下来的钱用光了。没多久,这儿没有什么木材要锯了,他的地产也几乎全卖光了。”从小说对杰克·格雷姆斯的家族背景的简单描述,我们可以窥察到工业化社会带给当地人们的灾难。人类的工业、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对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可怕的后果——自然被视为没有发言权的被征服和统治的对象,被迫成为被人类开发的自然资源。在小说中,人与自然的冲突还通过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夫人喂养的牲口表现出来:
  “她将怎样喂养好每种东西呢?——这是她的烦恼。狗的喂养。牲口棚里马和牛吃的干草也不多了。那些鸡要是不喂了,它们怎么会下蛋呢?没有蛋卖,她在镇上又用什么去买东西,买那些维持生计所必需的东西呢?”
  “牲口得喂,那些马实在很糟,不过大概还能卖掉,那头可怜的瘦母牛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出一滴奶了。”
  人类自诞生以来,与大自然的关系一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然而,舍伍德·安德森通过《林中之死》中人与自然的冲突告诉我们,在看似迈向现代文明的表象下,美国中西部乡镇正一步一步地接近生态危机。自然资源被人类无节制地开发,人类以自我为中心、以大自然的生态失衡为代价获取丰富的物质生活,结果不但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自然的美丽,甚至耗尽了自然资源。生态女性主义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持强烈的批评态度。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在男权文化统治下的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正成为破坏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生态女性主义呼吁人类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恢复被工业化所破坏的生态平衡,反对持续式开发自然的心态。因为人类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没有自然界的其他物种的存在,人类就无法生存。
  四 男性与女性的对立
  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妇女与自然一样遭受磨难与欺凌。父权制的文学价值取向注定了妇女与自然同处边缘的命运。当自然遭受到破坏的同时,女性也受到了来自男权社会、男性的压迫与奴役。《林中之死》中的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夫人出身卑微,“属于那个几乎不为人们所知的无名人物之列”。她是一个孤儿,“也许就没有父亲”,她的名字是在结婚之后随夫姓而被改叫做“格雷姆斯”的。格雷姆斯夫人结婚前在一对德裔夫妇经营的农场里干活,帮着干一些喂养狗、喂养马的活计,时常还会遭受农场男主人的侮辱和女主人的谩骂。嫁给杰克·格雷姆斯之后,她不但没有得到丝毫的温暖和疼爱反而“又不得不养活他”。更为不幸的是,格雷姆斯夫人的女儿夭折、儿子长大以后与父亲一样生性懒惰、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因此,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柔弱的格雷姆斯夫人一个人的肩膀上。她默默无闻地喂养着牲畜,目的就是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和喂养家里的男人。格雷姆斯夫人始终扮演的是一种顺从、被动的角色,而这种逆来顺受似乎就成了她应对男权社会强加给她的生命角色的方式。在格雷姆斯夫人的生活中没有爱情可谈,也没有起码的亲情和友情。她生来就是喂养动物的,这也是她活着的时候所做的一切。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格雷姆斯夫人那种无声无息的寂寞生活,发现她处在男权社会的边缘而且处于一种近乎失语的状态。在家中,她得不到丈夫和儿子对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最起码的尊重,因此也无法和家人进行正常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在外边,因为丈夫和儿子的名声不好,也没有人愿意和她交流。她与家人和外人之间都不存在一种亲密交谈的关系,格雷姆斯夫人所做的就是经常对着她所喂养的牲口喃喃低语,这种独白式的自言自语是她所能找到的宣泄情感的最佳方式。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和生活磨难,最终这位可怜的老妇人在一次从小镇回家的路上,由于过度的疲惫与饥饿想在林中的一棵大树旁休息一会儿时,却不知不觉地睡了过去,并且再也没有醒过来。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格雷姆斯夫人的悲惨命运,暗示了格雷姆斯夫人的存在代表了当时一大批女性的普遍生存状态。因为作品开始就说道:“整个乡下和小镇上的人都曾见过这样的老妇人,但谁也不太了解她们。”由此可见,格雷姆斯夫人的悲剧具有广泛的涵盖性。舍伍德·安德森在《林中之死》中,无时无刻不流露出对格雷姆斯夫人的无限同情,而格雷姆斯夫人的悲惨命运也是20世纪初美国社会制度和历史变迁时期广大女性的缩影。在这个阶段中,女性成为了美国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受害者,而与自然相对立的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则加深了对女性的压迫。因此,女性应该行动起来争取自身的解放。女性如果想要获得自己的权利与幸福,就得积极主动地去改变生活,敢于反抗,敢于争取,敢于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五 格雷姆斯夫人之死的积极意义
  生态女性主义把道德观建立在关心、爱护和信任之上,把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在私人、家庭和政治上的关系视为平等的,也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之间的关系视为平等的、而不是控制和统治的关系。在《林中之死》中,通过对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夫人死亡的描写,作者传达了他对女性的无限同情,并力图通过格雷姆斯夫人的最终死亡来唤醒人们尤其是男性内心深处那些美好的东西——爱,进而告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男人与女人之间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要不然就会摧毁以格雷姆斯夫人所代表的为家庭和为男性默默付出的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在《林中之死》中,舍伍德·安德森之所以安排格雷姆斯夫人的死亡,就是要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既使人悲痛、同情,同时也督促人们深省并努力去消除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否则等待人们的将是这些美好存在一个个地离去。
  小说《林中之死》里着墨最多的情节就是格雷姆斯夫人在森林中死亡的场面:在凄凉的月光照亮的小树林里,一场白雪为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夫人铺上了纯净的地毯,她落寞孤单地走完了人生的苦难之旅。在生命的最后瞬间,格雷姆斯夫人孤寂一人死在荒野中,陪伴她的是一群狗,她甚至还没有意识到死亡的来临,只是想靠在树上休息一会儿,死亡便悄然而至。显然,她是累死的。格雷姆斯夫人死后,几只狗绕圈狂奔为她送行与周围寂静的白雪覆盖的丛林对比,渗透出一股沁入骨髓的孤独的寒气。这个画面是沉默的,画中的一切都是沉默的。那粘上了雪花的、非常洁白的、可爱的、像大理石一样的身体是沉默的,清冷的冬季的天空以及那匆匆飞过的云朵是沉默的,站立的男人也是沉默的。舍伍德·安德森在文中极力渲染男人们在面对在林中死去的不知名的老妇人(后来才查明她的名字是格雷姆斯夫人)时所承载的负疚的感觉。关于格雷姆斯夫人死亡的整个事件在小说中表述如下:
  “老妇人的尸体是一个猎人在追赶野兔是发现的,他跑到镇上告诉其他人,然后大伙儿都向树林走去。其中包括男人和孩子,还有承办丧事的殡仪员和镇长。一路上,又有些男人和孩子加入我们的行列。”
  舍伍德·安德森在文中强调从镇上到树林里的人都是男人,“和我们一起从镇上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女人。”当得知有一个不知名的女人死在白雪皑皑的树林里时,镇上的男人们隐约地意识到这是又一件发生在可怜的女性身上的悲剧,所以他们都责无旁贷地跑过来了解实情以便明确是否有什么他们是可以帮上忙的。猎人是一两天后才发现老妇人的尸体的,她的衣服已经全部被撕去,露出了屁股。 最初,猎人怀疑老妇人是被谋杀的,但当大伙儿到达老妇人死亡的地点后发现老妇人的身上是没有伤的。由于冬日晚上满月的原因,人们可以清楚地看见老妇人的冻硬的尸体,它看上去“那么洁白,那样可爱,那样像鹅卵石般的光滑。”在小说中,作者强调文中的“我”当时还是个小孩,所以还不太理解这件事情,但是从大人们的表情以及行为读出了一些特别的含义:
  “我看到人们怎样地显出诡秘的神色,还听到了人们的窃窃的议论声。”
  由于男人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发生这样的悲剧的原因,所以他们先是沉默地站立在尸体前继而露出诡秘的神色并窃窃地议论。这其实是男人们进行的一种自我的反省,是他们面对一个无辜的女性黯然离开人间时所感到的愧疚。在小说中,男人们无地自容的心态被刻画得非常到位,当时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中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过,“有一个男人,镇上的铁匠,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她身上。接着他又把她抱起来,转身向镇上走去,其他人都默默地跟在后面。”男人们把老妇人送到殡仪馆,而后铁匠、猎人、镇长和另外几个人一起商量如何办理老妇人的后事。因为当时大家还不知道她的身份,所以无法让她的亲人前来。老妇人的丈夫和儿子是后来才被找到并被告知格雷姆斯夫人死亡的消息的:
  “格雷姆斯夫人的丈夫和儿子有足够的理由表明他们与老妇人的死无关,但是镇上的人们对他们很反感,于是他们就离开了小镇。”
  在小说中,作者表明像格雷姆斯夫人一样的女性悲剧在当地发生的频率可不算少:
  “这样的事情,在中西部的各个小镇上,在小镇上附近的农庄上,是时常发生的。”
  在此,舍伍德·安德森又一次强调了格雷姆斯夫人的悲剧在当时的美国中西部具有广泛的涵盖性。由于工业革命给小城镇带来的灾难——精神遗产的丧失,即人格的沦丧,尤其是男人们在工业化社会的重压下身不由己地前行,人性被扭曲,从而造成了爱的失落和人性的隔离。对此,欧文·豪曾这样评价舍伍德·安德森:
  “许多美国作家都把现代世界里爱的缺失当作自己作品的主题,但很少有人——如果不是根本没有的话——在一种充满爱的笔调里如此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在《林中之死》中,舍伍德·安德森以一种充满爱的同情来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女性的苦难,并揭露她们的苦难是社会上的一种普遍存在,从而唤醒人们尤其是男性的忧患意识,使他们认真地去反思自己在父权制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由于男性的剥削与统治,女性变成了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而且由于男性的剥削与统治,女性正在面临悲惨的结局——一个个活生生地死去。舍伍德·安德森在《林中之死》中很清晰地表示了自己对格雷姆斯夫人之死的态度,他认为人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进而改进社会中男性与女性相对立的关系。文中的“我”虽然是小孩,但是却对哥哥向家人表述对格雷姆斯夫人之死的态度表示了不满,而且作者也表示后来“我”长大一些后,“那件关于老妇人之死的事情变得就像从远处飘来的音乐声。每个音符都得慢慢琢磨才听得清楚。其中有些东西还得加以理解。”舍伍德·安德森在文中最后再一次提到“我”对哥哥在描述格雷姆斯夫人之死的态度的不满时,是因为“他并没有把事情真正讲清楚。”“你们也许已经明白我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来重讲这个简单的故事的原因了吧。”这两句简单的话语很清楚地表示了舍伍德·安德森对格雷姆斯夫人之死的态度,人们尤其是男人们应该从这次悲剧中吸取教训,善待女性。舍伍德·安德森在《林中之死》中之所以设置格雷姆斯夫人的死亡,就是让镇上的人们尤其是男人们经历面对老妇人凄然死去所带来的强烈震撼、悲痛与内疚,从而督促男性深深地反省自己并努力去消除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
  六 构建和谐的生态社会的重要性
  生态女性主义呼吁建立平衡、稳定、和谐和完整的生态系统。《林中之死》不愧是舍伍德·安德森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舍伍德·安德森通过小说中“我”的表述传递了自己富有前瞻性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林中之死》中对大自然的破坏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强烈地传递了作者对工业文明的态度,即美国工业化的发展使得美国中西部的小城镇正经历强烈的冲击,自然资源开始遭受过度的开发与利用。人类应该要有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不要滥用为了人类的需要而改变和征服自然的权利,而应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除了表达要保护大自然的态度外,《林中之死》也深刻地探讨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在20世纪30年代那个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与自然都处于被统治的卑微地位,从而就有了自然被无情地践踏,并为随后到来的生态危机铺下了可怕的前奏;而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夫人最终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则向社会发出了警报:在以男性意识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氛围中,人们尤其是男性应该认真反思,重新去界定自己的身份,即男性要意识到“由于父权制的神话,自然和女性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而且这种剥削正在导致一个个活生生的自然存在的死去。”生态女性主义发出的是正义的伦理的呼声,它反对各种社会统治形式,声援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从这个角度分析,《林中之死》的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夫人的死亡就不再是从简单层面理解的女性的孤独和唯一的自我救赎,而是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作者旨在鞭策人类,在时代的变更中只有解构父权制中的男人与女人、文化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思想,才能到达生态女性主义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男女平等、尊重差异、两性和谐相处的境地。通过《林中之死》中的格雷姆斯夫人的生命悲剧以及生态环境遭破坏等社会问题,舍伍德·安德森成功地表达了对人类尤其是对男性具有积极意义的穿透死亡的精神救赎,即拯救自然、自我救赎和救赎他人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3] 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第5期。
   [4] Greta Gaard and Patrick D.Murphy,eds.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Interpretation,Pedagogy.[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8:5.
   [5] 韦勒克,丁泓、余徵译:《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6] 舍伍德·安德森,许逸罡译:《林中之死》,《名作欣赏》,1988年第5期。
   [7] 万培德:An Anthology of 20-century American Fiction(Vol.1),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
   [8] 张峰:《约翰·福尔斯小说〈收藏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作者简介:
   杨坤,女,1974—,广西贵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
   高嘉,女,1977—,山西临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理论与教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自京津城际高铁、京沪线、哈大线等高铁线路的开通,高铁逐渐形成了城市快速交通网络。无论是与国外同行业相比,还是与国内民航业相比,铁路出行的成本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Sin
我能直接感受到母亲那种痛了人物周刊:谈谈创作《好儿女花》的初衷?虹影:母亲过世之后,奔丧的过程中就想写这本书,回到北京就开始创作。《饥饿的女儿》是35岁写的,《好儿女花
世上有许多美好的事情,比如马卡龙的甜蜜、朗姆酒的浓烈、球场上的汗水、阳光下的积雪、沙漠中的落日与花园中的旧时光。一张机票、一个背包,旅行是为了遇见梦中的理想国,而
无论是中国大恒与柯达的牵手,还是肯盟杰与柯尼卡美能达的合作;也无论是经纶全讯对惠普的全力投入,还是经纶科技对NIPSON的倾情倾注;亦或中诺数码与柯达的携手转型……我们不
摘要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自1850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与文艺评论家的极大关注,许多文学评论家都从女权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等文学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本文尝试运用原型批评理论,从作品的U型叙事结构着手,对隐藏在作品深处的《圣经》原型进行解析。  关键词:《红字》 《圣经》叙事结构原型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红字
1966年,中国和法国签订航空交通协定,两国正式建立航空关系。历经50年发展,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两国在民航众多领域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合作。中法两国政治互信和民航关系不断
4月12日,联结中国、俄罗斯、韩国的“哈绥符釜”陆海联运大通道正式打通,实现常态化运行,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枝干,打通了中国东北地区新的出海口,将为加
摘要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宠儿》充满了光怪陆离的魔幻色彩。本文试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角度对小说进行剖析,以期能够找出魔幻现实主义对表达主题所起的意义以及它对莫里森艺术创作手法的影响。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 神话原型 荒诞 象征 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托尼·莫里森出生于1937年,原名克娄·安东妮·沃福德。在俄亥俄州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之后,莫里
摘要 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被公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小说真实地记录了莫里森对美国社会黑人文化和民族意识的不懈探索。本文将从黑人女主人公个人意识的缺失到确立、民族意识的冷漠到回归的角度来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宠儿》。  关键词:个人意识 民族意识 黑人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托尼·莫里森是继兰斯顿·休斯,理查德·赖特和拉尔夫·埃里森之后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继承人,是
拜厄特的小说拥有众多女性角色,因为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十分关注从远古到维多利亚时代直至当代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体验。《占有》中维多利亚的历史叙事大多是通过女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