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考数学的临场解题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从而减轻压力,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使思维单一化、数学化、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
  关键词:高考数学; 临场解题;思路;方法
  一、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从而减轻压力,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使思维单一化、数学化、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
  二、“内紧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虑怯场
  集中注意力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一定的神经亢奋和紧张,能加速神经联系,有益于积极思维,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积极,这叫内紧,但紧张程度过重,则会走向反面,形成怯场,产生焦虑,抑制思维,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开,这叫外松。
  三、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的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而应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操一两个易题熟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理学所谓的“门坎效应”,之后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励,稳拿中低,见机攀高。
  四、“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季节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1.先易后难。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2.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3.先同后异。就是说,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高考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
  4.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矗
  5.先点后面。近年的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而前面问题的解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
  6.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五、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场上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思维受阻或进入死胡同,导致失败。应该说,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六、确保运算准确,力争一次成功
  数学高考题的容量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大小26个题,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力争一次成功。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层层有据,步步准确,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说,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七、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这就要求不但会而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试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为字迹潦草,会使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良,进而使阅卷老师认为考生学习不认真、基本功不过硬、“感情分”也就相应低了,此所谓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八、面对难题,讲究策略,争取得分
  会做的题目当然要力求做对、做全、得满分,而更多的问题是对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如何分段得分。下面有两种常用方法。
  1.缺步解答。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如从最初的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等,都能得分。还有象完成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分类讨论,反证法的简单情形等,都能得分。而且可望在上述处理中,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产生顿悟,形成思路,获得解题成功。
  2.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渡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这都叫跳步解答。也许后来由于解题的正迁移对中间步骤想起来了,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经努力而攻下了中间难点,可在相应题尾补上。
  九、以退求进,立足特殊,发散一般
  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若一时不能取得一般思路,可以采取化一般为特殊(如用特殊法解选择题),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化参量为常量,化较弱条件为较强条件,等等。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程度上,通过对“特殊”的思考与解决,启发思维,达到对“一般”的解决。
  十、执果索因,逆向思考,正难则反
  对一个问题正面思考发生思维受阻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往往能得到突破性的进展。顺向推有困难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就反证。如用分析法,从肯定结论或中间步骤入手,找充分条件;用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入手找必要条件。
  十一、回避结论的肯定与否定,解决探索性问题
  对探索性问题,不必追求结论的“是”与“否”、“有”与“无”,可以一开始,就综合所有条件,进行严格的推理与讨论,则步骤所至,结论自明。
  十二、应用性问题思路:面——点——线
  解决应用性问题,首先要全面调查题意,迅速接受概念,此为“面”;透过冗长叙述,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重点数据,此为“点”;综合联系,提炼关系,依靠数学方法,建立數学模型,此为“线”。如此将应用性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当然,求解过程和结果都不能离开实际背景。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提出,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恰当运用语言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即影响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运用语言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克服了以往体育课所存在的问题,强调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 培养学生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决定因素,面对新的学习目标领域的出现,如何抓住新课标的理念实质提炼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新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体育运动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应当为人类终身健康服务,学校体育教学应当为终身体育打好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终身体育;快乐教学;兴趣爱好  体育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体育运动的发展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对体育的探索或改革,最终目的就使人类终身健康(心理、生理、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或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是体育最美的表现,并非是体育发展的最终趋势。探讨终身体育才是最好的结果。  学校体育
期刊
摘 要:实施课程改革后,新的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题材涉及面广,不仅涉及艺术、科技、音乐、天文地理的知识,还涉及到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例如急救、健康饮食、肢体语言、文化遗产和未来生活等。而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正好反映了课程和教学这个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  教育者之所以要设置课程,實质上就是为学生主体提供认识的客体,以便学生作用于课程这个客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教学应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在乎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育人性,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尊重学生”是最基本的前提。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绝不是“放纵式教育”,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沿着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去展示个性、发挥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尊重学生主体意识  教育心理学的观
期刊
摘 要: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关键词:关爱;持之以恨;耐心对待;视察为主  教育以人为本,对教师而言,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尤其班主任工作更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在班级成员中,智力、性格、发育、出生环境等差异,使班级成员出现优、中、差三个层次,特别差生(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也是老师头痛的难题。俗话说:‘解铃人需要系铃人’。其实也并非是那种难
期刊
阅读是汉语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汉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是使学生认识世界、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成绩的同时到底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怎样使阅读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技能呢?  首先校内开设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 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的氛围,建立图书角。  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创新能力对于整个社会和科学进步的重要性,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而社会上对于人创新思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课程是小学生最早学习的课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引起了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文章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本文概述了高职数学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喜欢学习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数学课一直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而我院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学校,对学生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在我院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教育的责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依据课程资源实现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创新资源  进行创新教育,必须提供创新的条件。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条件:  (1)、小学语文教材描写了大量创新性的“物”。这些“物”有世界最古老的拱桥“赵州桥”;有巧夺天工的“马踏飞燕”;有令世人惊叹的“万里长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