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送教上门是当前我国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的重要举措,即向那些无法到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提供的知识、技能传授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送教上门的主要实施者,特殊教育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本文对特殊教育学校实施送教上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揭示和把握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寻求特殊教育学校实施送教上门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可行性分析
送教上门是当前我国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的重要举措,即向那些无法到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提供的知识、技能传授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送教上门的主要实施者,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有其特殊性、可操作性性、灵活性、系统性。当下,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存在对象评估有待完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送教时间有待规划等问题,需要从做好评估工作、优化教学内容、制定科学计划等方面做起,真正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实施送教上门的质量,为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保驾护航。
一、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特点
(一)特殊性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特殊性体现在其送教对象、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首先,送教对象限定在6-15岁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学生,这种特殊性有利于将他们纳入教育体系中,并有效保证送教上门的教育效果。其次,由于受教对象的差异较大,教育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经常是学校、教师为其设计和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教育目标及内容。教学方式则会根据教师来自行调整,以满足教育对象的需求。
(二)可操作性性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可操作性体现在一套具体的实施流程。首先,对学生的科学评估,在家长学生认可的前提下确定送教对象;其次,对送教上门的相关教师进行一系列培训,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和如何与残疾儿童互动交流的培训;再次,相关教师对教育对象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从而确定教育规划与内容;最后,学校对教师送教情况进行检查,包括从学生、家长处获得反馈等,据此不断改进送教上门工作。
(三)灵活性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灵活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灵活性,教师在实施送教上门工作时,可以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安排送教时间、教学时间;二是教学上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设置教学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切换教学方法,并根据残疾儿童的发展情况、接受程度等,及时调整教学规划、教学内容及方法。这种灵活性不仅有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四)系统性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虽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这一灵活性需要建立在系统性之上。所谓系统系,即各层次组合而成的整体中,不同层次对应不同层级,层次间有一定秩序,同层级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工作的秩序性,有其具体的和相对来说稳定的实施流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终服务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二是其工作的组织性,无论对残疾儿童的评估、对教师的培训、对工作的反馈,都需要很强的组织力来完成。
二、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优化策略
(一)做好评估工作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对象是6-15岁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学生,对此,必须审慎地做好评估工作,为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做好资料收集,送教对象的差异很大,应通过医院鉴定结构、学生所受检查、学生档案等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还有对学生身心健康、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学业技能、家庭情况等作全面化、系统化的了解,据此采取合适的教学计划。其次,做好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在实际教学中,送教对象的身体情况、心理需求、学习能力等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资料梳理,对资料及时更新,确保评估的持续性、有效性。
(二)优化教学内容
送教上门的目的是让这些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必须审慎选择教学内容。要立足学生实际,每个残疾学生都有其不便之处和个性特点,教师应该据此为其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其中要涵括语文、数学、生活适应及康复训练等课程,还应根据家长建议和学生残疾等级,设置一定的运动、语言、情绪等相关课程。由于学生的发展变化,不同阶段送教上门的教学内容也应有所变化,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潜能,给其带来切实的进步。同时,教学内容要灵活多变,由于送教上门目前尚未开发出系统课程,但送教上门的对象多为重度残疾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因此,教学内容应涵括生活和劳动技能训练、康复训练、居家安全等。
(三)制定科学计划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要明确教学计划所涉及的内容,除了中长短期目标,还要包括学生的认知、自理、语言、身体等的发展,以及评价的标准、提供的服务等。教师需要在尊重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对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如持续提供康复、医疗等服务,从而有效照顾到学生的特殊需要及发展需求。同时,制定科学计划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毕竟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参与下,从初步评估到推出计划,从环境选取到计划开展,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玲珠.关于开展“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2): 30-31.
[2]罗欣欣,陈卓铭.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之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03): 330-333.
[3]代美娜,孙玉梅.我国各地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20(04): 119-123.
[4]王成柱.我国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绥化学院学报.2019(01):117-120.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可行性分析
送教上门是当前我国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的重要举措,即向那些无法到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提供的知识、技能传授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送教上门的主要实施者,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有其特殊性、可操作性性、灵活性、系统性。当下,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存在对象评估有待完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送教时间有待规划等问题,需要从做好评估工作、优化教学内容、制定科学计划等方面做起,真正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实施送教上门的质量,为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保驾护航。
一、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特点
(一)特殊性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特殊性体现在其送教对象、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首先,送教对象限定在6-15岁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学生,这种特殊性有利于将他们纳入教育体系中,并有效保证送教上门的教育效果。其次,由于受教对象的差异较大,教育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经常是学校、教师为其设计和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教育目标及内容。教学方式则会根据教师来自行调整,以满足教育对象的需求。
(二)可操作性性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可操作性体现在一套具体的实施流程。首先,对学生的科学评估,在家长学生认可的前提下确定送教对象;其次,对送教上门的相关教师进行一系列培训,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和如何与残疾儿童互动交流的培训;再次,相关教师对教育对象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从而确定教育规划与内容;最后,学校对教师送教情况进行检查,包括从学生、家长处获得反馈等,据此不断改进送教上门工作。
(三)灵活性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灵活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灵活性,教师在实施送教上门工作时,可以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安排送教时间、教学时间;二是教学上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设置教学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切换教学方法,并根据残疾儿童的发展情况、接受程度等,及时调整教学规划、教学内容及方法。这种灵活性不仅有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四)系统性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虽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这一灵活性需要建立在系统性之上。所谓系统系,即各层次组合而成的整体中,不同层次对应不同层级,层次间有一定秩序,同层级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工作的秩序性,有其具体的和相对来说稳定的实施流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终服务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二是其工作的组织性,无论对残疾儿童的评估、对教师的培训、对工作的反馈,都需要很强的组织力来完成。
二、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优化策略
(一)做好评估工作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对象是6-15岁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学生,对此,必须审慎地做好评估工作,为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做好资料收集,送教对象的差异很大,应通过医院鉴定结构、学生所受检查、学生档案等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还有对学生身心健康、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学业技能、家庭情况等作全面化、系统化的了解,据此采取合适的教学计划。其次,做好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在实际教学中,送教对象的身体情况、心理需求、学习能力等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资料梳理,对资料及时更新,确保评估的持续性、有效性。
(二)优化教学内容
送教上门的目的是让这些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必须审慎选择教学内容。要立足学生实际,每个残疾学生都有其不便之处和个性特点,教师应该据此为其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其中要涵括语文、数学、生活适应及康复训练等课程,还应根据家长建议和学生残疾等级,设置一定的运动、语言、情绪等相关课程。由于学生的发展变化,不同阶段送教上门的教学内容也应有所变化,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潜能,给其带来切实的进步。同时,教学内容要灵活多变,由于送教上门目前尚未开发出系统课程,但送教上门的对象多为重度残疾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因此,教学内容应涵括生活和劳动技能训练、康复训练、居家安全等。
(三)制定科学计划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要明确教学计划所涉及的内容,除了中长短期目标,还要包括学生的认知、自理、语言、身体等的发展,以及评价的标准、提供的服务等。教师需要在尊重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对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如持续提供康复、医疗等服务,从而有效照顾到学生的特殊需要及发展需求。同时,制定科学计划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毕竟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参与下,从初步评估到推出计划,从环境选取到计划开展,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玲珠.关于开展“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2): 30-31.
[2]罗欣欣,陈卓铭.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之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03): 330-333.
[3]代美娜,孙玉梅.我国各地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20(04): 119-123.
[4]王成柱.我国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绥化学院学报.2019(01):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