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覆天翻江山妍 长闻九霄唱梅娘”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ha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梅娘曲》是话剧《回春之曲》的插曲,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词既保留了我国古典歌词创作的传统,又紧密联系时代的特定情境,同时注意到音乐旋律与个性化节奏的紧密结合,将主人公的自然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①如泣如诉地抒发了无限哀伤。三段开头不断重复“哥哥,你别忘了我呀,我是你亲爱的梅娘!”声声泪下。前两段歌词主要诉说难忘的旧日时光;最后一段“但是,但是,你已经不认得我了,你的可怜的梅娘。”表达内心的绝望和悲痛。歌词中未出现一个“爱”字,却在字里行间将两人的真挚情感流露得真实、感人。
  【关键词】《梅娘曲》;音乐分析;思考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历史背景与歌曲题材
  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陷入沉重民族危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东三省在短时间内即遭沦陷;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海军陆战队对上海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十九路军随即应战,史称“淞沪抗战”。话剧《回春之曲》正是产生于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之下。《梅娘曲》出现在话剧第三幕,描述了剧中主要人物高维汉在战争中负伤后,他的情人梅娘不顾父母反对,自南洋只身回国,看到心上人受伤昏迷不醒、失去记忆时,抑制不住内心痛苦所唱的一首歌曲。
  二、音乐分析
  2/4拍,大调性七声清乐调式。音乐结构采用了多乐句乐段的分节歌形式。图示如下:
  (一)前奏(4小节)
  弱起,音调悠长,开始的下行级进语汇带出下沉感,后低音区徵音五度上跳,突出整小节时值的商音,再级进下行至宫音,呈现出哀伤、低沉的音乐情绪。
  (二)第一乐段
  18小节。四乐句非对称结构(6+5+4+3),叙事性旋律。
  a句,两乐节(3+3)。第一乐节变化重复引子音调;第二乐节音乐抒发伴随音区提升递进。表现主人公面对失忆的爱人,怀着感伤心情娓娓道来,试图唤醒他的回忆。
  b句,两乐节(3+2),节奏较前句更为紧凑。第一乐节旋律整体呈上行趋势,最高两音由不稳定偏音(清角)级进至角音;第二乐节旋律整体呈下行状态,最后两音由羽音至徵音。
  c句,两乐节(2+2)均弱起,旋律轮廓与前句相似,呈先上后下的曲线,述说着男女主人公美好的过往。
  d句,3小节。强位空拍后,由八分时值角音接两拍三连音级进和助音式语汇,末尾仍由不稳定的偏音(变宫)级进下行,至本乐段主音(e羽),结束乐段。此与歌词(当我们在遥远的南阳!)配合恰到好处,刻画梅娘由美好回忆回归现实后的茫然心境。
  (三)第二乐段
  18小节。歌词变化,音乐变化反复前段,分节歌特征。
  与前段相比,第三句句尾节奏由两个四分音符变为切分音型,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感。
  末乐句在基本保持前段同一部位旋律型的状态下改变节奏,提升音区。尤其最后停留在跨小节并带自由延长的偏音(变宫),更加生动地刻画出梅娘无限惆怅的心情。
  (四)第三乐段
  22小节。分节歌的第三段。
  此乐段第三句与前两段的旋律进行相同,在第一乐节结尾空拍拉长,第二乐节在强拍上开始,细微之处体现女主人公内心情绪的波动。
  第四乐句开始两个“但是”对应强拍休止和角音位置的十六分音符重复,用节奏上的停顿表现出女主人公已泣不成声,充分反映出此时梅娘内心的绝望之情,后商音位置的三连音配合“不认得”三字更加突出她内心绝望无助的心境,体现出作曲家极高的音乐素养。
  末乐句在结尾处拉长节奏,旋律级进上行至商音即折转向下的大二度音程,使音乐陈述沉浸在低沉的氛围中难以自拔。将这一面对爱人失去记忆的青年女子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蕴含着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
  三、历史贡献与时代成就
  话剧《回春之曲》被业内公认为剧作家田汉30年代转型重拾“田汉味”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将主人公的爱情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有机联结在一起,以此独特创意烘托了抗日和爱国主题,②突破同一时期表现相同主题的固化模式。《梅娘曲》作为这部话剧的一首插曲,充分发挥了塑造人物形象、加强音乐感染力的作用。联系整部剧的剧情发展,由于梅娘歌声的呼唤,沉睡中的“哥哥”在迎接新年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慢慢苏醒! 聂耳在这首歌曲中将中国民族清乐调式与西方自然大调式自然结合,同时吸取了黎锦晖、赵元任将歌词与音调相糅合的创作手法,使这首歌曲通俗易懂且感人至深,成为近代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
  四、思考与启示
  聂耳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不到三年时间,写出了在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批歌曲。这些作品大多为左翼电影和戏剧插曲,其随电影或戏剧公演走向社会,走近大众。
  一首作品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梅娘曲》诞生于战争年代,歌曲的男主人公最终醒来了,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高维汉”在战争中牺牲?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大型歌会上的第一首独唱曲就是《梅娘曲》,一位老兵听后在他的杂忆中缅怀了一位牺牲的战地记者,他的故事就像现实版“梅娘”的故事,同样来自南洋,他的未婚妻同样从南洋赶到北京,不同的是这位战地记者牺牲了,留下苦等他12年的未婚妻独自痛哭。因此,《梅娘曲》不仅是一首表现男女主人公坚贞爱情的歌曲,也是對经历过抗战生离死别的人们内心的真实写照。正如那位老兵在他的杂忆最后写到:椰林碧海付苍茫,太行烽烟耀血光。地覆天翻江山妍,长闻九霄唱梅娘。③
  注释:
  ①董云峰.聂耳歌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分析[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②夏敏:《爱情与艺术的“回春”——读田汉名剧<回春之曲>》,载《戏剧文学》2000年第2期,第69-72页。
  ③选自李成瑞《一声梅娘曲,双泪落君前——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杂忆之四》。
  参考文献
  [1]张贺香.聂耳《梅娘曲》的情感表达研究[J].通俗歌曲,2015(11).
  [2]倪静.歌曲《梅娘曲》的演唱分析[J].音乐大观, 2014(7).
  作者简介:王锐寒(1994—),女,满族,河北省邢台市,在读硕士研究生,本科,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升。但立足于整体看,仍有部分落后地区的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因师资紧缺、资源匮乏等而受制约,再加上艺术考试成硬性指标的趋势,这无疑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形成双重压力。国家日益重视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提倡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进服务地。那么具备音乐专业知识的大学生通过三下乡艺术实践是否能帮助农村小
期刊
【摘要】在教育界日渐重视“小三门”的今天,如何将“减负增效”运用到音乐课堂中,一直是笔者很头疼的问题。想要学生愿意学、学得好,我们总想给学生最多的、最好的,但是这些烦琐手段的科学性、实效性往往被我们忽视了。结果是,老师心力交瘁,学生兴趣恹恹。通过日常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渐渐摸索出小学音乐课上“减负增效”的门道。  【关键词】减负增效;学科整合;教学环节;教学语言;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浙江音乐学院25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分析讨论影响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因素。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越来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际关系的建立
期刊
【摘要】核心音高材料的发展与运用在整个音乐作品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提到奏鸣曲我们都会先想到贝多芬,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传世经典之作,本文将以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通过对其进行结构分析、主题分析、核心音高材料的分析,来探究核心音高材料在这一作品结构中的结构力作用。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研究法为主,通过查阅各类书籍、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核心音
期刊
【摘要】与传统的师范院校相比,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中创办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妥善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切入点之一就是要探索既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要求,又符合各自办学实际与服务定位的、富有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
期刊
【摘要】钢琴演奏教学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因此,对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值得钢琴教育者不断地探讨与研究。在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教学中所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促进与提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改革,从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钢琴教学;识谱能力;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文化养老的社会大背景下,老年合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但作为一名老年合唱团指挥,在平时排练与活动中却发现当前老年合唱仍存在较多显性与隐性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合唱发展较早、团队数量相对较多的杭州市西湖区内老年合唱团进行调研,初探老年合唱团的发展路径,以期老年合唱把握时代机遇,健康有序发展,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合唱中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身心愉悦。  【关键词】老年合唱;文化养老;路径
期刊
媽妈的眼睛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通过对西域借助古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胡笳的历史、声音以及其他特点的介绍,论证了古丝绸之路对于丝绸之路周边各国的音乐的许多积极影响,并阐述了通过这些影响给我们现代音乐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胡笳 ;古丝绸之路; 影响 ;启示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从初中的历史课本中我们便得知在遥远的西汉,张骞出西域,开辟了一条
期刊
【摘要】民歌是劳动人民群体智慧的结晶,它与地方方言紧密结合,表现出极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貌。民歌渗透在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一定的语言表现方式来表情达意,唱出内心情感。因此,民歌中存在较多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情感。文章通过对经典民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以探究民歌音乐与语言之间的高度结合。  【关键词】民歌;修辞手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