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对中国传统婚姻观的传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lingy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读书时喜欢富家女陈锦瑞,却因门不当户不对,未与之喜结连理。在《京华烟云》中,林语堂通过姚、曾、尤、牛四个家族子女的婚姻,尤以姚木兰的命运为例,传达了自身的婚姻理念,传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婚姻观,有助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本文就《京华烟云》中对中国传统婚姻观的传译进行了探讨。
  一、中国传统婚姻
  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传统社会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婚和丁克极少出现,多数人被迫与不相爱甚至从未谋面之人结婚生子。传统社会中,自主追求爱情的故事往往受到束缚,终演变为悲剧,或是走不到一起,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陆游与唐婉、孙少安与田润叶。中国传统社会的婚姻特点大致为:传宗接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利益而结合。婚姻形式也很烦琐,女方出嫁时要携带嫁妆,娃娃亲和童养媳等陋习也存在,归根结底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二、《京华烟云》对中国传统婚姻观的传译
  本章从《京华烟云》中人物结婚的原因、条件和婚姻附属品研究林语堂对中国传统婚姻的传译。
  (一)结婚原因
  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姚思安未反对子女自由恋爱,相反,他提倡自由结婚。《京华烟云》中对“父母之命”描写不多,除了父母之命和自由恋爱,成婚原因主要包括冲喜、报恩。
  在《京华烟云》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中,木兰与孔立夫互相爱慕对方,但因木兰儿时逃难与家人失散,落入义和团,是曾老先生救了她,因此起初在平亚患伤寒需结婚冲喜,而曼娘不在身边时,曾太太请求木兰嫁给平亚,木兰出于感恩,便答应了孙太太。这也体现了强调仁义的中国文化给婚姻观带来的影响。
  (二)结婚条件
  在结婚主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社会,子女往往无自由地选择恋爱对象,结婚主要看两家经济和地位是否门当户对,若符合,便让媒人介绍成婚。
  1.门当户对
  在描述姚思安与太太结婚时,作者写道:“After he became involved with her, his old father came to know about it and insisted that his son should marry her, because she was a good family girl.”姚思安是正当的中产阶级商人,姚太太是正派人家的女儿,因而二人发生关系后,姚家老太爷坚持儿子必须娶对方小姐为妻,因为小姐是正派人家的女儿。再如姚木兰与孔立夫,姚木兰17岁便喜欢上孔立夫,二人情投意合,但因为姚木兰家境较好,孔立夫却是贫苦书生,所以孔立夫迟迟未正面向姚木兰表达心意,二人终是错过了。同故事中人物命运一样,林语堂与陈锦瑞也因门不当、户不对而未走到一起。林语堂通过这四个人物的结局,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及对中国传统社会婚姻的思考。
  2.媒人
  中国传统社会讲究“媒妁之言”。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后,媒人需为双方送换庚帖、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成亲事宜,亦在结婚当日陪着新娘。文中孙太太说:“Mannia’s wedding still lacks a formal go-between.”孫曼娘和曾平亚虽是自由恋爱,但结婚时仍需有媒人,由此传达出,在中国结婚时媒人的重要性。
  3.喜庆物品
  在中国,红色是极为喜庆的颜色,不管新春佳节,还是结婚、过生日、乔迁、本命年时,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红色物品。平亚结婚时,屋子里都是红色的,因为红色可以驱除不祥之气,故结婚时,新人以及双方父母都会穿红色衣服或鞋袜,喜帖、对联、花轿也是红色的,亲朋好友也会包红包送给新人。林语堂通过“ showing everywhere the red color of happiness to drive away any lurking evil air”,传译出中国人对红色的理解以及结婚时红色物品的重要性。
  (三)婚姻附属品
  婚姻附属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即女子嫁妆和礼仪两部分。
  1.嫁妆
  在我国,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携带至夫家的物品,体现娘家的经济状况及对新娘的爱,其多寡与质量体现了新娘的地位。直到现在,女子出嫁时,娘家也会准备好丰厚的嫁妆。“How was she get to a dozen new pairs of shoes aspart of her daughter’s trousseau? What about her jewels and hair orn-aments? How many sets of bedding were to be shown?”孙曼娘结婚前,母亲苦思冥想,为女儿置办嫁妆。木兰结婚时,父亲为她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因此招来牛素云的嫉妒,她觉得木兰又多又好的嫁妆抢了自己的风头。由此也让西方读者明白嫁妆对结婚的重要性。
  2.礼仪习俗
  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高度注重礼仪文化,结婚时自然也讲究礼仪和习俗。《京华烟云》中关于婚礼习俗的描写很多。单是孙曼娘和曾平亚结婚就体现了很多礼仪习俗,例如,“She was giving them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that all daughters of China should have. They had to learn all about the social usages and customs of womanhood。”姚太太认为,女儿生于富有之家,但嫁到别人家后贫富高低不知,故她们须有女人主要的美德,须学会女人在社会上的礼节。此外,曼娘结婚时,戴上凤冠,脸前蒙了一块红绸巾(Mannia’s bridal diadem was put on and a red silk veil hung before her face which completely hid it from onlookers)。结婚当日,按照习俗应当让新人坐在床上(it was the custom to let the bride sit on the bed),新娘、新郎默然静坐不可说话(The bride was not supposed to speak, nor could the bridegroom find anything to say)。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还要喝交杯酒,以示二人同心和好之意(Now it was the custom for bride and groom to have
其他文献
张悦然是80后新生代作家,她十四岁开始发表小说,可谓天赋异禀。从2003年至今,她的小说经历了十七年的变化。张悦然2015年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第一部小说《葵花走失在1890》(2003)就是莫言作序。她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通过奇幻的想象、虚构的情节对女性生活以及女性内心世界作出了深入剖析,通过系列作品的女性形象塑造,来展现作家不同创作阶段的女性立场。短篇小说集《十爱》(2004)、《葵花
期刊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后随父亲工作调度来到英国伦敦。后几经波折,经济状况的急转直下使她失去了中产阶级生活特权,凯瑟琳也正式开启文学创作之旅。受苏俄文化影响,凯瑟琳的笔法近似俄国作家契诃夫、托尔斯泰。对于苏俄文化的痴迷直接反映在了其短篇小说作品《莳萝泡菜》中。《莳萝泡菜》以简单的短句“自这以后,过了六年,她又遇到了他”(曼斯菲尔德,223)为开篇,并未交代任何前因后果,带领读者走进故
期刊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24)影视作品融合了图像、声音、文字等多个模态元素,因而在分析字幕翻译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元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国产喜剧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国内上映后,广受欢迎,后期电影配有官方英文字幕,在英国、北美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多地上映。  一、《我和我的家乡》剧中人物语言的特点  
期刊
萧红,近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饱经风霜,这形成了她看待生活的独特角度和方式,这也是萧红文学作品中悲剧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呼兰河传》是萧红的晚期巅峰代表作
期刊
普利策戏剧奖获得者苏珊·格拉斯贝尔是美国现代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女剧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为美国戏剧传统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些评
期刊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欧式知识分子之一,她的欧洲式思想完全来源于其犹太人的身份背景。苏珊·桑塔格在文学创作上成绩斐然,她先后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和两部剧本。她创作的《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被约翰·厄普代克收藏在了《世纪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中,另外,她的长篇小说《在美国》获得了三个国际性的文学奖项。除了文学创作,苏珊·桑塔格在文学评论方面也颇有建树,她在美术创作中融入了大量
期刊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自己的这些早期代表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由此看出鲁迅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价值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深刻的思想,二是独特的文学和艺术形式。而所谓“格式”或“形式”,其具体表现为作者对于一些写作技巧的运用。独特的形式也
期刊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人物永远是作品最为关键的创作元素,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作者也会创作出不同类型的人物。相较于社会中的大人物,处于社会边缘与底层的小人物往往更难描摹和刻画。德国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其中包含很多刻画小人物的作品。本文以德国文学作品为中心,以小人物为切入点,对德国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大悲欢进行赏析。  一、小人物概念的厘定  目前,在文学作品赏析中,对小人物形象
期刊
穆旦,原名查良铮,借用杜运燮的话来说,穆旦“是第一流的诗才,也是第一流的诗人”.穆旦虽然只给我们留下了约154首诗歌,但有趣而令人惊叹的是,他有“双重”的诗歌创作,那就是
期刊
《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世界上最早的语言故事集,其中大部分故事来源于民间。此书共三百五十七篇,内容丰富,流派众多,倾向各异,时间跨度大。包含了古希腊、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的故事。关于此书的作者,说法不一,大部分学者认为此书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很可能是古希腊人长期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而伊索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伊索其人  伊索,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