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之美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v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吃不惯超市里售卖的大棚蔬菜,每天都去菜市找一对安庆乡下来的夫妻,买他们自种的菜。相处日久,成了朋友。夫妻俩以前在南京郊外承包一块地种菜,现在孩子考上合肥的大学,就又跟着来到合肥落脚。他们在乡下租了几亩田地,日夜劳作。水田里种藕、茭瓜,旱地上蔬菜一茬一茬,四季葱茏。夏天从他们那里买莲蓬、茄子、苋菜、蕹菜、山芋梗,一律小时候的味道。一天早晨,去她摊位,她说:你买点山芋吃吃看。红喔喔的圆锥型,一看就是安庆老家的山芋品种。每次买完菜,都要与她聊一会儿天,每次都展望:以后有时间一定去你家菜地看看。她说:是的,哪天你就坐我三轮车去……或者我们漫无边际地说说农时、庄稼,我问:单季晚稻要割了吧?她答:哎,是的,快了。这样的交流,自然,简朴,纯粹,若一对地地道道的庄稼人。
  走高速,半小時车程。去年秋天,偶然去了肥西县严店乡下的一个小镇,一直忘不了那个黄昏的落日,巨大的橙黄色的球体悬坠在西天,迟迟不落。乡村的地平线遥遥渺渺,站在田埂上,望得久了,总是会惆怅,天边似乎遥不可及,似又唾手可得,这种情绪大约就是乡愁吧,适合李商隐的七律来表达,深邃,浓烈,又孤独。
  乡下的落日近似女性,无比深情地目送了我们一路,没法形容内心的悸动。乡下的落日比城里的,大了两倍多,真是姿态万方,如若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子,既有风霜,又有故事性——值得用一首长诗歌颂。可是,我总是写不好诗,唯有沮丧。一直记得它的模样,有着伸手可触的契合亲近,叫人有失真感,有点儿恍惚,犹如渺渺的歌声颠簸于大海……
  小镇坐落于稻田之中,真正的乡野之气。养了几十只芦花鸡,门前开辟了菜园,包心菜长得肥绿粗壮,拦腰捆以稻草绳;小青菜秧子乌嘟嘟的,仿佛要淌油;菠菜、芫荽、青蒜一律那么好看,是天然的气质,没有大棚遮挡,径直沐风浴雨,经霜饮露,吃进嘴里,一派清简的甜。看着那些蔬菜们,情难自禁地蹲下来,似乎想凑近点,与它们聊一会儿天。这一排房子被人租下来,是一个画家。
  去年初冬的田野一无所有,唯有枯黄的稻桩以及无边无际的大风,鸡们在房前屋后东啄西找的,也不知可有虫子了。众人在屋里喝茶,写字,陶陶然。看见好几只灯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灯盏,仿佛是流动的,宛如时光倒流,一只只站在架子上,简直是艺术品,玻璃罩被擦得雪白澄亮,让人似乎一下回到那个一灯如豆的年代,缓慢的简单的贫瘠的日子,蚂蚁搬家一样密密麻麻地呈现出来,不禁慨然。
  这个艺术小镇与市区的距离,跟终南山与长安的距离相若。这个画家的心思,与王维如出一辙——既脱离了都市的喧嚣,又拥有了僻野的幽静。这是最好的距离,也是归乡的最佳境界。王维生命后期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简直是利己的精英主义,衣食无忧以后,才有闲情与秀才裴迪徜徉山水,谈诗论画……他不必像陶潜那么决绝,辞去公务员职位去种地,避免了辛苦困顿。王维的中庸之道,颇合道家的理念,不偏执,懂得转圜,挺好。
  一直想居到乡下去,最好就是这样的镇上,租几块田地,翻着花样的种庄稼:水田里种芋艿,种荸荠,种藕;旱地里应时应季地栽培蔬菜,自给自足,不用化肥农药,虫子靠手捉。小时候,外公每天清晨都去烟地里捉虫,顺手丢给鸡吃掉。还要养几只大白鹅,若干麻鸭,每当看见它们出没于青绿稻秧间,便无端地快乐。盛夏黄昏,拿两只水桶去池塘里挑水浇菜,收工回家时,正逢夕阳下山,门前洗澡花开得正酣。累了,坐在花旁,剖一只西瓜吃,顺便听听蛐蛐叫,慢慢地,漫天繁星出来了,人躺在小竹榻上,什么也不用思考,只看星空密布,知道生命的不易,以及宇宙的广深浩渺,一颗心静下来,这就是禅定。
  非常荣幸,童年就是这样平凡地在乡下一日日禅修过来的。如今,每当去到乡下,被一些庄稼包围,无端地有一种血缘上的亲切。
  不久前,我们又去了一趟严店乡。那天极闷热,频频出汗,非常不适,但,一看见田埂上的蓼花,那样一串串在风里摇曳的深紫小花,无端端地身心愉悦,看着看着,倏忽间便有了一种幽幽的远意,非常之好。田野里的庄稼真是人类的恩物——我们稍微来迟了点,若早几十天,还能看见单季晚的稻花。
  看见过稻子扬花么?那种窸窸窣窣的白花在稻谷尖端颤颤微微的美,真是不可言传。蹲在田埂上,怎么也看不够。小时候上学,穿行于田埂之间,随意拔一棵将出未出的鼓胀的稻穗,高高抛起,笑眯眯地看着它垂直地落入池塘,稻穗奇迹般立入水中一动不动,很久很久,方缓缓沉下……
  庄稼真是美啊,芝麻的长相就不说了,拿荞麦来讲吧——倘若一个人穿着红裤子绿褂子在路上走,那肯定是俗不可耐的,可是呢,荞麦天生喜爱这身打扮,却是那么仙气,因为它们是庄稼啊,庄稼怎么打扮自己都不过分,都有气质的。荞麦杆子彤红彤红,那种红可以用娇艳来形容;绿色的荞麦叶子,密密匝匝地把一块空地铺满……当你在乡下赶路,走着走着,忽至背风处的山坳,哇,眼前突显一大片荞麦地——荞麦的那身打扮都把你的双眼亮一下,何等惊艳啊,世间怎么有如此漂亮的农作物?简直绘画一样,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盛夏过去,秋风乍起,荞麦的绿叶变黄变枯,依次落了,结一串串黑籽,沉甸甸地垂下去,向秋风致敬。安庆黄梅戏里有一段关于荞麦的唱词:
  “红杆子绿叶子,开的是白花,结的是黑籽,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
  地方小戏如此动人。若缺乏乡村经验,听这一段,无法嗨到那个点上。
  小镇的那一排平房被稻田包围,放眼处,皆是绿,简直走进宫崎骏的动画片,流动的绿铺天盖天,犹如大河奔流,潺潺缓缓,无始无终……去年的那一群鸡,剩下几只了,非常寥落而孤单,大抵都被吃了吧。多了一只小黑狗,它一个劲追着孩子,舔他的脚踝。孩子喜不自禁:妈妈,它是不是喜欢我,才要舔我?当然了,所有的动物注定对幼小的同类感兴趣,这是天性。坐在画家客厅,又见那几只灯盏,依然那么明亮地被搁在储物架上,近于一首悼亡诗,静静悼念着逝去了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及更加久远的往昔。偶尔一阵风,把咫尺之地荷田的香气送过来,叫人打瞌睡。沟渠里趴着一只肥硕的癞蛤蟆,一动不动,又是一个禅定的“人物”。
  每到乡下,时间自动慢下来,忽然消失了焦虑之气以及心烦气躁的鲁莽之气,东看看,西摸摸,简直是把一条生命放在风里徜徉着。有一畦玉米,叶子尽枯,玉米棒皆老,也没掰下,估计是画家刻意留着的,培养枯山水灵感的吧。孩子欢喜得不得了,跑过去掰下三只。这彩色的老玉米随意放家里任何一处,都是艺术品。后院晒了一簸箕咸鱼,巢湖特有的白丝,鱼肉晶莹剔透,凑近闻嗅,发酵过的鱼香直钻鼻腔。后院里一棵柿子树长得可真各色,扭着歪着,像扭着杂沓的舞步。枝头坠着无数柿子,渐渐地黄了,等叶子落尽,一树红柿子,才好看呢——把前后门洞开,让秋风徐徐进出,你坐在客厅小竹椅上,看这一树柿子,可以静静坐一上午——并非浪费生命,而是滋养一己的身心。
  整天那么忙进忙出的做什么呢?一会儿赶飞机,一会儿赶高铁,连抬头望望天上的云的时间都抽不出,生命自身的悠然怡然,一刻也不曾体验过,积累再多的财富,也是枉然。
  乡下那些广阔的庄稼都是吸音的,站在田野,耳畔纵然虫吟鸟唱,却也依然那么宁静,反衬到心上,就是一种无以言的虚静空无。正是这种意境,最能滋养人。
  就是这么简单,还有什么可言说的呢?
  车子驰骋于田野,除了广袤的水稻,棉花依然于秋风里勤勤恳恳地开着,棉絮绽放的白,与白云的白是同质的,不染纤尘。棉花结果之前开出的花,一朵朵,简直是故宫里珍藏的绢画,尤其青绿色系、是要小心捧在手心里看的古画。其次,粉红的,白的,一朵,一朵,又一朵,反反复复地开着,落着,最后合力把棉桃托出来,时间都静止了,直到一颗棉桃“喯”一声敞开了洁白的心扉。
  田畈的庄稼既是神物,又是恩物,一年年,与我们相伴相依——这世间,人不知死了多少茬,庄稼们依然在着,春风夏雨,秋霖冬雪的,都在着。
其他文献
穿过  穿过你,  犹如线穿过针眼后把两头  并齐再打个结;犹如孤身穿越大峡谷,  在恐惧中体验极致的快乐。  雨從草叶上淌下,  石头秘密会晤了子夜的雕刻刀。穿过,  持续穿过一盏灯,直到你像  一片小树林,将我整个涵纳又  全部暴露。  我忘了是在穿过一堵墙。我忘了  穿过一滴雨便是天堂。在  无处不在的你中,我把世界当成一只  毛茸茸的果子,  给栽植到你的呼吸中……  可是你在哪儿?你的针
期刊
红山茶  少年时曾向往过  红遍山崖,红透一杯春水  任森森月光吮吸  待到如今我的红舞鞋  依稀溜出你缤纷的花径  却原是一方舞台  一个从未谢幕的萋萋闹剧  待到浓雾散尽  越过种满新茶的预约之后  我仅能从家庭药箱  取出红霉素软膏,涂抹一千次  治愈那年,那月  采花时不小心被你,割破的手指  这是你给予我一生的爱吗  你生命中贮满的血  一经释放便是,眼泪与汗液  且我慵懒的身躯  伴随
期刊
你看着他们,沐着三月的春风  一阵小跑,跑過了后花园  旋转楼梯的前面,是清新的  古运河,沿岸的草绿了  几个拍婚纱的工人  在选适合的场景  阳光下,那一对新人  比三月的花朵还要清新  他们变化着服装,撑开了油纸伞  颜色仿佛是季节的转换  一些花开了,另一些还在休眠  开与不开,这些沿岸的花朵  都在这个午后,写满了祝福  后园的玫瑰  玫瑰又开了  东一簇,西一簇,散落在五月的阳光下  
期刊
七月的巴丹吉林沙漠  七月的巴丹吉林沙漠枯骨燃烧  蜥蜴是另一种海拔。  巴图的三峰双峰驼老了  在芦苇丛中,蚂蚁成群奔袭  去年春天的那只羊羔  戈壁深处,一窝狐狸经常在梦中  海市蜃楼般地把尕妹子的脸当成泉水  多年来我一个人在沙漠遭遇  风暴以及风暴的敌人,  妄想的星斗拉直额济纳天空  青格乐和她三岁的巴特尔  骑一匹骟马去了苇杭泉  此前多年的一场雨,  活命的畜群和红蝎子  曾经在胡杨
期刊
我叫宋勇,大个子,黑脸膛,五十多岁了;从我的眼神和面颊上,可以看出岁月的烙印。按说不小了,疲惫沧桑也在情理之中。当我着装整齐行走在街面时,大家都会认为我是个中规中矩的一名老警察。特别这身行头(术语叫单警装备):斜挎式的武装腰带上,有手枪、手铐、警棍、催泪瓦斯等,更能强调我的真实身份。甚至它还包装了我,使我不由得精神中还透着几分威严。当然了,我在家休息的时候,就是一普通公民、一草根。当然了,和大家一
期刊
我从未真正恨过一个人  我无法容忍安放在世间的寺庙  就如寺庙无法容忍虚假的灵魂  我无法坦白羞怯  就如满月需要夜的私藏  一叠情书,有一封必定隐藏欺骗  一处囚牢,死后必见光明  一次甜蜜,必有苦涩相随  一次绝望,必伴枯木逢春  我從未真正恨过一个人  宿命是一杯水,影子都很破碎  那个坏坏的女人用桃花赌了春天  赌了她的孽债  小镇  活着为了我的小镇,它太远  远的只有几头牛,几房瓦屋 
期刊
山越来越低  沟,越来越深  就像那个,刚刚换完了衣服  又在擦着身子的  夜归人  一场大雨,用白云的眼泪  替人间的尘埃  一一赎罪  倒影  在楼房高大的玻璃幕墙中  一个清洁工  一个骨碌接着一个骨碌  在上下挪动  系在楼顶上的那些缆索  像藤  他在移动,像一片又一片  浮着的萍  我站在地面上  仰视着高处的  那些风景  怎么看,都像是人世间的  一些倒影  颂歌  在春天里  我
期刊
我从老家扫墓回到京城,已有几个月了。按说家门前那条老大难的山路,也该修起来了,我很想打个电话问问陈老四。  几个月前,我让陈老四,以及全村人很失望。我这个大老板、有能耐的北京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了。哪怕过去我对家乡做得再好,就因为这一次,全砸了。  不过,想想也是。三十多年前,是家乡让我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能够免费上小学、中学,幸逢国家恢复高考,才能上大学。后来毕业分配,做梦都没想到会
期刊
在乡村的人,走出乡村的人,望着乡村的人,回到乡村的人,谁都无法忘记那些以电影邀约的乡村派对,那是那些灰色乡村日子里唯一的亮色。如今,乡村的日子亮色了,乡村的电影却渐行渐远……  谁也说不清村里是什么时候放了最后一场电影,但是大家都记得村里放的第一场电影。  电影这个城里的词语传到乡村的时候是1975年的五月,那是一个赶场天。“电影来啦!”乡里的书记从电话中听到县里的书记的声音,说是县上买了一台放映
期刊
高大的梧桐树在西班牙马德里很常见,这些树,似乎也沾染了西班牙男人的气质,线条明朗,刚健。夏日的曼萨纳雷斯河,滋润了树木的青春,特别有精神,修剪得很整齐,密匝匝地,遮蔽了周围密集的古旧楼群。海鸥、白鹭盘旋在广场上。格兰大道就像跑过来的一只熊,用它的厚嘴唇,拱出一块绿色,那就是道路最西端的西班牙广场,紧紧依偎着马德里王宫。欧洲有好几处西班牙广场,影片《罗马假日》就是在意大利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拍摄的,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