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饺子的那些事儿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l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逢年过节,餐桌上少不了的就是那顿饺子。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饺子的地位却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取代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的不仅仅是饺子,更是对家人团聚的一种喜悦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追本溯源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是古老的汉族传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据说,在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准备辞官回乡的时候,正赶上冬至,他看见南阳的百姓饥寒交迫,病死的人很多,有的两只耳朵都冻伤了。张仲景看得心里难受,回到家后经过研究,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他在当地搭了一个棚子,支起一口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煮熟后施舍给百姓服用。渐渐地,百姓的“冻耳”都被治好了。从此后人便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也就是现在饺子的雏形。
   到了三国时期,饺子才发展成为一种食物,被称为“月牙馄饨”。当时的魏国人张揖在其所编著的《广雅》一书中提到,其形如月牙、称为“混沌”的食物,和饺子的形状基本一致。
   到南北朝间,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和如今的没什么两样了,但那个时候还没有饺子之称,人们称其为“偃月形混沌”。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此外,还有“驼峰角子”。
   元代,人们把饺子称为“扁食”,一直到明代也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清朝时期,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再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之名由此定义。
  千般滋味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是饺子,各地吃法却各异。如北京人包饺子吃得实惠,饺馅肉多菜少,一口一个肉丸子;天津人喜欢拌水饺,香油、酱油、蛋液齐全,要吃个美味水灵劲儿;东北人别出心裁,将肉剁碎后,用高汤浸泡,待肉末吸足汤汁起冻后再包,别有风味。过年前几天就把饺子包好,放在雪地上或冰柜里冻着,之后随吃随煮。
   如今,许多外国人与中国人一样,春节也吃饺子,不过,他们的做法与吃法却与我们大不同。
   匈牙利饺子:馅严格来说是果酱,连李子、杏、乌梅也腌制做馅。他们用来包饺子的面都要加土豆泥,还要加许多猪油、鸡蛋、糖和盐,偶尔还会裹上炸好的面包茸。
   哈薩克斯坦饺子:哈萨克斯坦风味的饺子是一种蒸饺,用中等大小的锅蒸制而成。哈萨克斯坦饺子的馅通常用的是羊羔肉或者牛肉,加上香辛料和黑胡椒。蒸好后在饺子上淋上黄油、酸奶油或洋葱酱食用。
   日本饺子:日本饺子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锅贴,他们喜欢将饺子煎着吃,并配上鱼汤一起食用。
   日本饺子的形状和我们类似,馅常采用章鱼和香姜的混合物,有一股浓浓的海鲜味和姜的鲜味儿。
   墨西哥饺子:他们用洋葱、牛肉、番茄、荷兰芹菜做馅,饺子皮不是擀的,而是用手压成长方形。包好的饺子不是用清水煮,而是放入用番茄、辣椒、洋葱煮好的调味汤里煮,吃罢饺子再喝汤,正应了那句“原汤化原食”。意大利饺子:馅与中国的迥然不同。干酪、洋葱、蛋黄是主料,有时也加一些菠菜、牛肉;另外还有一种是以鸡肉、干酪做主料,主要调料有黄油、洋葱、柠檬皮、肉豆蔻。他们包饺子是把面压成一长条,一勺勺放好馅,在面的边缘沾上水,再用同样的一条面片合在一起压好,然后用刀一一切开。煮饺子的方法则与中国人一样。
  诗词文化
   每逢冬至时节或除夕守岁,人们大多都会吃“饺子”,这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下面,快跟随小编一起,去“饺子”中探寻那些令人口齿生香的诗句吧……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解读: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也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而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全诗无一“思”字,平平叙来,却处处包含着“思”情。
   想必,诗人面前此刻也正放着一盘“偃月形混沌”吧,不然,怎会生出如此澎湃的思乡之情?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唐·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解读:同样是一首思念亲人的诗作。开篇,诗人把自己滞留他乡的寂寞苦涩写得十分深刻,结尾给人沉重的压抑感,道出了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蕴含着无穷的悲慨和不尽的凄苦况味。
  心香一瓣
   母亲是高明的策划者。园子里种什么菜,啥时候种,全部装在她的心里。每年伏天一到,母亲提前泡水菜籽,在已经扣好的地膜里,种下自己的心愿。父亲浇水施肥,汗水涓涓滴滴落在地上,随着一畦碧绿慢慢长大。那丰美新鲜、烂漫青葱的白菜,像一首小令、一支长调,抖动着音符,拍打着翅膀,蓬勃生长。等到白菜往拢长的时候,母亲就用稻草或细绳将一兜兜菜的上部系个圈,就像给菜扎上了个蝴蝶结。在太阳的光照下,菜叶越包越紧。不知是地块肥沃,还是母亲心灵手巧的缘故,我家菜园里的大白菜,比邻家的菜长得都好。棵大叶绿,排列整齐,水灵灵笑盈盈的,沐风浴露,上青下白,犹如翡翠碧玉,煞是喜人。
   白居易有首歌颂大白菜的诗,写得真好:“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经了霜的白菜如同人到中年,没有了浮躁与火气,将所有的锋芒内敛变为充实,倒像是人生的一个启示。
   秋分一过,寒露时节,人们便忙着起菜腌菜了。激酸菜,是白菜经过开水烫、冷水拔,入缸储放,使之变酸。母亲激的酸菜,又甜又脆,味道正宗。腊月天吃乡土菜,猪肉酸菜炖粉条,香气四溢,味道浓厚,不禁让人食欲大开,胃口大涨。过年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包饺子,其乐融融。大年初一,煮一锅又嫩又鲜、薄皮的猪肉白菜馅儿饺子,又香又好吃,且预兆着包百财之意。
   悠悠的日子就这样有滋有味地过去了。
  (节选自王晓霞《母亲的大白菜》)
   品读:作者对白菜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既刻画了母亲勤劳持家的美好形象,也体现了全家人俭朴却温馨快乐的生活。对白居易诗句的引用,突出了白菜如松般“霜威空自严”的节操。
   作为一道经典美食,饺子也出现在许多少数民族的食谱中。
   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回族群众,喜欢吃酸汤水饺。这种饺子以牛、羊肉为馅,并混合了一些蔬菜。与普通水饺不同,它得放在一种特制的酸汤里煮制。酸汤一般以熬制好的羊肉汤为主料,里面加入香菜、辣椒、醋等多种佐料,有的人家还喜欢加入凉粉。这红红绿绿、酸辣可口的酸汤水饺,既赏心悦目,又令人胃口大开。
   在满族人的餐桌上,饺子是能登大雅之堂的金贵吃食。满族人称饺子为“饽饽”。“饽饽”是满语的音译,本意是指各种传统面点。满族传统的饽饽,如苏子叶饽饽、豆面饽饽、搓条饽饽等,一般是用豆面、黄米面或米面制作的。在长期的族际互动中,满族的饽饽和汉族的饺子开始融合。在“满汉全席”中,就有“四喜蒸饺”“白菜饺”等。
   对于以渔猎为传统产业的赫哲族而言,饺子必须是鱼肉馅的。大马哈鱼、狗鱼、鲇鱼……乌苏里江丰富的鱼类资源,大大丰富了赫哲人家饺子的馅料。
  (节选自朱珠《饺子家族》)
   品读:选段部分介绍了各民族的饺子,层次清晰,内容饱满,字里行间让我们对吃饺子这一民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其他文献
【作文一】  早上刚放好车子,黄淑敏就笑嘻嘻地走了过来,对我说:“吴亚楠,你钱掉了。”“什么?”我低头一看,哪有什么钱呀?她却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跑,还不时回过头来说:“我逗你玩呢!”“讨厌死了。”我笑骂道。我向教室走去,谁知半路遇上别的同学,又被耍了一通,搞得我有点莫名其妙。   好不容易到了座位上,我奇怪地问同桌:“今天怎么了,大家怎么都怪怪的?”谁知李敏白了我一眼道:“笨蛋,你难道不知道今天
期刊
主持人:2017年,欧洲首家中英双语小学的开学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来自欧洲、美国、南美等地的15名学生成为英国伦敦韦德双语小学的第一批学生。未来,“汉语热”还将在世界各地上演。“汉语热”的出现,是因为人们相信学习汉语意味着抢占未来先机,掌握汉语将有力提升个人价值,为个人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创造出了世界上唯一古老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语言——汉语。   唐士博
期刊
诚信是一丛兰花,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  诚信是一杯浓茶,让生活变得更加浓郁芳醇;  诚信是一曲劲歌,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准则。诚信是金,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给众生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②。  还记得那天,我刚进教室,同桌便迫不及待地向我招手:“快来快来,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好奇心让我飞似的跑到座位上。天呐,居然是我梦寐以求的珍藏
期刊
主持人:余秋雨在《华语情结》一文中写道:“语言像山岳一样伟大。不管哪一种,堆垒到20世纪,都成了山。华语无疑是最高大幽深的巨岳之一了,延绵的历史那么长,用著它的人数那么多,特别有资格接受E.sapir给予的‘庞大’‘广博’这类字眼。一度与它一起称雄于世的其他古代语言大多已经风化、干缩,唯有它,竟历久不衰,陪伴着这颗星球上最拥挤的人种,跌跌撞撞地存活到今天。”中国话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
期刊
【写作角度一】   改变视角,“我”不是“我”,而是借朋友的口吻写出真实的“我”。   我有一位总觉得自己毫无存在感的朋友,他叫苗晓,是个初中生。   他如他的名字般渺小,常自喻为“阔海之水珠,大漠之沙砾,宇宙之尘埃”。他始终觉得自己和集体格格不入。在班里,他的个子不算矮,却总感觉,自己比他人矮了半头。   “你为什么不出去走走?”我一脸诧异地问趴在课桌上的苗晓。他摆摆手,示意我靠近些,凑近我的耳
期刊
【精段阅读一】   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遗迹,石罅隙间横横地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的搁在木梁上。岩壁断折缺口处,看得见人家茅棚同水码头,上岸喝酒下船过渡人也得从这缺口通过。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农历五月十五为“大端
期刊
近年来,外国朋友来中国参加各种活动时,都不忘秀一把中文。从基础级别的“你好”“谢谢”到“恭喜发财”“大吉大利”,再到高手级别全程无障碍交流,再到大神级别的引经据典……让人在感慨别人的语言天赋同时,也为自己生在中国、讲中国话而感到骄傲。   中国话究竟有多美?从音律到文字,从寓意到内涵,可豪放,可含蓄,读之朗朗上口,意蕴无穷。   中国话之美,美在意境,亦美在风骨。   “中国青年网”(2020.3
期刊
如同平静的湖面跃出了金色的鲤鱼,湖水顿时拥有了生机;如同经冬的群山遍布了星点的嫩绿,群山顿时具有了春意;如同浩渺的苍穹点染了星月的光辉,苍穹顿时拥有了诗情……   写作也是这样,正是因为有了生动的描写,文章才显得细腻,才显得有生机,才会富有诗情画意。   如何在文中进行生动的描写呢?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把握细节,用细致入微的刻画使描写生动   把握典型的细节,是进行生动描写的基础。这
期刊
细腻的线条,精美的画面,那花与叶仿佛能滴出晶莹的水,那鸟和鱼仿佛能跃出纸面。   初识工笔,我便被它的美震撼了。“我要学工笔!”当初信誓旦旦,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却发现,工笔画既枯燥又无聊,放弃的念头渐渐萌生。尤其是现在,看着自以为满意的画作,绘画比赛失利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眼前,不禁眼眶泛酸,心中不甘。望向窗外,落日的余晖褪去了晚霞的最后一抹酡红。   我忽然想起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期刊
声音是一种无形无色无味的东西,难以让人用文字去描述。可是,优秀的作家却用他们的生花妙笔,驰骋新奇的想象,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去描绘声音,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不禁感叹语言的神奇。  【左读名家经典】   忽听得远处传来铮铮几声,似乎有人弹琴。令狐冲和仪琳对望了一眼,都是大感奇怪:“怎地这荒山野岭之中有人弹琴?”琴声不断传来,甚是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