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歌曲传承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茶陵县红色歌曲发展现状及现有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发掘新的,有价值的传承手段和措施,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机上,探讨茶陵红色歌曲的发展空间,为同类非遗的传承提供有价值的參考。
  【关键词】红色歌曲;传承研究;茶陵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红色歌曲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它不仅是一首首 旋律优美的歌曲,更包含着中国人民的心声,是革命时代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在众多的红色歌曲中,茶陵红色歌曲独树一帜,它以优美的旋律和红色进步的歌词深得茶陵人民的喜爱。茶陵县是中国革命之摇篮,又叫“将军县”,是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后攻占的第一座县城。在其伟大的进程中,一代优秀的茶陵人推出了威武雄壮的一幕。孕育着火种、风暴、革命和胜利,留下了许多光辉的足迹和红色的记载。所有这些,都成为丰富的红歌源泉。
  一、茶陵县红色歌曲发展历程
  从我国历史发展方面来看,茶陵县红色歌曲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茶陵县红色歌曲的起源阶段
  起源阶段为建国之前,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土地革命而诞生的。在这时期突显的茶陵红色歌曲有《红军打仗为工农》、《地主恶霸怕工农》等。
  (二)茶陵县红色歌曲的发展阶段
  茶陵红色歌曲在建国初期属于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从1949年开始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结束。在这时期茶陵红色歌曲有《庆祝红军胜利歌》、《慰问红军》等。
  (三)茶陵县红色歌曲的繁荣阶段
  茶陵县红色歌曲最繁荣的阶段是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共产党引来幸福水》、《华主席引领前程美》等。
  (四)茶陵县红色歌曲的平淡阶段
  文化革命结束后,国家采取了改革开放政策。在这一时期茶陵红色歌曲进入平淡阶段。因为多元化的社会环境给红色歌曲带来了新的创作。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万里蓝天展鲲鹏》、《银河甜、水长流》等。
  二、茶陵县红色歌曲艺术特点
  茶陵红色歌曲艺术特点主要是从创作特点、语言特点、风格特点、演唱特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作特点
  1.利用旧民歌原歌词的比兴填词
  如歌曲《地方恶霸怕工农》,《地方恶霸怕工农》这首歌曲的前两句“杉皮盖屋怕大风,烂衣服就怕烂灯笼”,就是原山歌的比兴,而后两句“匪军最怕共产党哎,地主=-恶霸怕工农”,就是利用原来的比兴填进了新的革命内容。整首歌曲虽然只有四句歌词,但是音乐形象鲜明,乡土气息浓,词曲相结合非常紧密,唱起来具有一定的斗争性。运用这种创作手法的歌曲还有《跑步冲锋歌》、《军士歌》等。
  2.重新填词
  这种借曲填词的创作手法方便歌曲的传播,其中民间歌曲的旋律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如歌曲《送郎当红军》,这首歌曲是在传统民歌《情姐问郎几时回》的基础上填词而成,歌曲采用四句的变体分节歌的形式,一共有六段歌词,词曲结合较为紧密,带有叙事性,曲调亲切、优美、节奏富有动感性质,有锣鼓节奏的特点,在扩大红军队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类歌曲还有《扩大红军歌》、《调兵》等。
  3.即兴创作
  这种创作的歌曲大都是战士们在水深火热的战斗生活中参照其他红色歌曲即兴编唱的歌曲,这些歌曲都充满了革命乐观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如歌曲《红军行军歌》,这是首具有号召性的歌曲。节奏铿锵有力,健步豪迈,有进行曲的特点,音调坚定、沉着有一种勇往向前的力量。这类歌曲还有《跑步冲锋歌》、《拥护苏维埃》等。
  (二)语言特点
  茶陵县有它自己独有的语言特点。在声母方面:茶陵方言[n]、[l]不分,如:[nong]读成[long],那[na]读成[la]。[b]读成[p],如:病[bing]读成[pian]等。在韵母方面:[eng]、[en]不分,如:盛[sheng]读成[sen],[ing]读成[ang]等。茶陵红色歌曲的歌词中语言表达简单明了,但是却能表现出最深刻的意义。
  (三)风格特点
  茶陵红色歌曲风格多样,有欢快的,如歌曲《总任务吹响进军号》、《劳苦群众快起来》等;有优美的,如歌曲《共产党引来幸福水》、《社员喜中责任田》等;有悲伤的,如歌曲《暴动》等;有情绪激昂的进行曲,如歌曲《跑步冲锋歌》等。
  (四)演唱特点
  茶陵红色歌曲在演唱中主要采用独唱、对唱、齐唱的形式。这三种演唱形式的歌曲分别有:独唱《梧桐叶落闹秋凉》、对唱《山歌开口句句真》、齐唱《跑步冲锋歌》等。
  茶陵县红色歌曲流传至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茶陵红色歌曲的艺术特点是分不开的。
  三、茶陵县红色歌曲的传承和发展
  (一)茶陵红色歌曲的传播
  茶陵县政府可以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成立一支“红色歌曲宣传队”,这支宣传队主要是以教唱红色歌曲和下乡演出节目为主,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在宣传歌曲、鼓励和教育群众等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
  (二)茶陵红色文化的宣传
  宣传茶陵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团结、务实、勤奋、创新。这就是茶陵人民凝聚力的核心,是茶陵之魂。可以通过政府的力量为红色文化专门创办报刊,这样的方式拉近了红色文化与现实的距离,对当代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红色文化和经济产业结合
  茶陵县红色歌曲在现代意义上的传承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载体和平台。这种载体和平台必须是能够被广大老百姓所乐于接受和认可的存在形式。而在当地旅游业是茶陵县的优势经济产业,主要选择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茶陵县烈士陵园、南宋古城、红军村红军墙、红军学校等含有红色文化的旅游景点作为较优选择。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灵魂,经济发展是文化的载体与平台,二者的良性结合是传承推广区域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模式。
  茶陵红色文化和红色歌曲的挖掘、整理,已成为茶陵县文化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些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的旋律,都是一部部巨大的音乐史诗,浓缩了党的奋斗历程,每一个旋律都是茶陵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用生命、鲜血、意志和智慧书写的历史篇章。我们应永远铭记于心。
  参考文献
  [1]谈舒.豫南红色歌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
  [2]谭雅静,刘丹.唱响红色歌曲,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J].世纪桥, 2010(02).
  [3]孙四化,陆伟.皖西地区革命歌曲的传承与保护[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9).
  [4]肖馆.红色歌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1.
  作者简介:刘会娟(1984—),女,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声乐理论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4)  【摘要】民族声乐是一种依托民族语言进行歌唱的艺术表演,是传扬民族文化的强有力载体,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可以说,声乐是我民族音乐苑坛中一朵盛开的奇葩,是推动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精粹。音乐多元化发展背景下,为了凸显出民族声樂的演唱风格,应实现声乐的多元化发展,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基于此,文章就声乐的发展从《风萧瑟》的创作背景出发,以《风萧
期刊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对于声乐教学课程而言,大部分院校都是集中在第一学年以及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声乐课程量变少了。在第四学年,一般不会设置声乐课,主要安排声乐见习课程。作为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声乐见习课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声乐教学;毕业生;见习课程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依据高等教育规定与院校常规性课程安排,大学生
期刊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与革新,艺术教育在整个大的教育环境里的地位不容小觑,各大专业院校,地方综合院校都逐渐设立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致力于培养出艺术领域的精英人才,为国家软实力的增强而效力,與世界各地的艺术之花相媲美。诚然,舞蹈是艺术中最为基础且至关重要的学科之一,最初舞蹈的形式是由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立的,在长期劳作中形成的有节奏的身体
期刊
(常熟国际学校,江苏 苏州 215500)  【摘要】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好的教学模式,切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创造出以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心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灵魂,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也是如此,传统教学中人们总忽视音乐教学的重
期刊
(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通过对比课改前后可以发现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教学设计方面,对于教学目标则有了更高层次的定位。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最后教学活动的效果又要符合教学目标的预期。因此,教学活动过程以教学目标为起点,指导整个教学活动,最后又以教学目标为终点,审视监测整个教学活动。在《
期刊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00)  【摘要】研究生课程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建设出发,探析了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成果与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  【关键词】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
期刊
(南昌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5500)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内化师生行为的价值取向。大学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对置身其中的每位成员都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规范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行,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所在。合唱以它独特的审美听觉、多声部的和声层次、多种音色的人声组合,成为最美妙和谐的音乐艺术,在美育、德育和艺术等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世界上许多发达
期刊
【摘要】从人民生活中孕育出来的民歌,总是亲切地伴随着历史,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而且以高度概括凝炼的口头语言和富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音调,在劳动时要唱,恋爱时要唱,悲欢离合时要唱,婚丧嫁娶也要唱。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中的生活情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文中主要就以陇东民歌《报春》为例展开分析,对民歌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陇东民歌;报春;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6
期刊
【摘要】文章综述中国近现代学校管乐队,观察百年管乐队发展状况。以历时性的写作方式论述本文的研究个案——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的发展概况,将其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并形成思考,即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的音乐教育与整体教育环境的互动性。运用音乐史学和音乐教育学的理论及方法,通过把西安铁一中管乐队置于中国近现代管乐环境中,从不同角度拓展音乐教育与整体教育情况相互促进作用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普通学校
期刊
【摘要】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顾名思义,就是"由四把弦樂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而配器就是给一段主旋律配上多声部伴奏总谱的过程。要更完美地写出精彩的弦乐四重奏篇章,我们必须要注意配乐的运用与配合。本文就弦乐四重奏中配乐的自由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配器;自由度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