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铁索桥,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泸定桥。当年红军长征途中,在大渡河上飞夺泸定桥,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手攀铁栏杆,脚踏摇晃的铁索,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从此,人们对铁索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泸定桥也从此名扬天下,但它却不是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应是位于云南省永平县杉阳乡与保山市水寨乡之间的澜沧江上的霁虹桥。英国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技史》中甚至称之为“世界现存的唯一最古老的铁索桥”。
  霁虹桥的前身是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的“兰津桥”,当时该桥是用藤、竹编织而成的绳索吊桥,即我国史书典籍中所载的“緪桥”、“笮桥”和“绳桥”之类的桥。兰津桥的建成,对于促进当时永昌郡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如永昌地区丰富的物产,金、银、铜、铁等重要矿产,琥珀、翡翠、象牙等精制的装饰品以及孔雀、犀牛、大象等珍禽异兽,都曾通过该桥,辗转四川,源源不断进奉至中央朝廷;而中原地区先进的汉族文化及生产、生活方式也大量传入永昌地区。
  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平定南中,西征的部分军队曾通过该桥进入永昌地区。一天先遣部队飞马向孔咀报告,说前面一大河挡住去路,无船可渡,只有一竹索桥贯穿两岸。待到孔明到得河岸,不禁也大为吃惊。只见脚下数十丈处浊浪翻腾,激起一片片水雾,连对岸也看不清楚,河水咆哮声响彻两岸,几里之外仍能听到,确实令人心颤!再看那桥,很明显,早已年久失修,过往行人也许并不成问题,但浩浩荡荡几十万人马,此桥肯定负载不起。于是孔明命令加速修造,使之坚固。据记载:该桥当时采用结实的竹子绞织成上二下四六条大索,上面用老藤按网状密密编织,再铺以厚实木板,竹索两端固定于两岸悬崖上凿出的石孔中。据说,当时开凿的穿索石孔,至今仍依稀可见。
  到隋唐时期,兰津桥仍然是竹索吊桥,但桥的两端已出现了屋亭。元朝元贞年间将此桥改为木桥,建桥时恰逢天降濛濛细雨,该桥竣工后如长虹贯日,气势宏伟,时人遂将“兰津桥”改名为“霁虹桥”,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现存的霁虹桥,是明朝成化年间一位高僧募捐修建的。它以木为柱,以铁索横牵两岸,上无所凭,下无所倚,飘然悬空。后来屋亭、关楼和桥柱均毁于战火。至清康熙时期又加以重建,光绪年间重修,1931年还进行过修缮。其桥全长106米,由9股18条铁链组成。铁链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岸的博南山和罗岷山的峭壁上。桥的两端还建有屋亭、关楼。
  该桥横跨在奔腾咆哮的峡谷江面上,气势雄伟壮观,位置极为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41年2月17日,日本侵略军企图截断滇缅公路,阻止滇西抗战,出动飞机242架次,空袭澜沧江上的霁虹桥、淦昌桥和功果桥。由于霁虹桥位居南端,它首遭轰炸。一日之内,数百枚炸弹云雨般落入桥面,木板飞溅,火光冲天,但铁索依然如故,似有神助。
  更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在中国远征军的缅北、滇西反攻中,该桥又多次遭轰炸,但还是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1944年5月,滇西反攻战正式开始,战争异常激烈,在高黎贡山一带呈拉锯状态。霁虹桥是当时国民党军队补给线上的一支重要通道,自然就受到日军的格外“重视”。最惨烈的一次是在1944年5月23日,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从早到晚分四次扔下数百枚炸弹,但霁虹桥仍岿然不动,以古老的雄姿横飞于澜沧江上。
  霁虹桥历经千年沧桑,几经天灾人祸,战争兵燹,屡毁屡建。无论从桥的建造时间,还是桥的造型规模,以及桥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来看,它都不愧是我国乃至世界古代桥梁史上的奇迹。正因如此,历代诗人、游客为它题诗作赋,撰写游记,在桥边峭壁上,还有不少石刻。如明代吴鹏题之为“西南第一桥”;明人马继龙题有诗句:“沧江铁索跨长虹,鸟道从天一线通。”清康熙皇帝还特意为该桥钦赐“飞虹彼岸”匾额一方。新中国成立后,霁虹桥被列入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 韩春萌)
其他文献
清代官僚体系中京官最为典型,京官中最惹人注目的当属翰林、御史、部曹、军机章京和内阁中书这几类中下级文职官员。他们绝大部分出身“正途”(由科举入仕),或跻身于政要机关,或厕身于“清贵”、“华显”之班,所以人们在抨击封建官僚制度时,难免以他们作为嘲谑、打趣的对象,并由此流传下来许多诙谐、滑稽的诗语。这些刻画入木、惟妙惟肖的嘲谑诗,生动再现了昔日京城官场的风俗画卷。    红黑章京对比诗    清代雍正
期刊
有关中文图书的收藏,除中国本土外,就数美国国会图书馆了。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国文献部设在亚当斯大楼。主要是为国会议员提供中文领域的咨询服务,进行英、中文的互译工作,此外也向公众开放。  国会图书馆共收藏中文书刊、报纸近70万本(卷),其中图书50余万本,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典籍。  据史料载:美国国会图书馆从鸦片战争以后即开始收藏中文典籍。  1869年6月,同治皇帝为从美国换取农作物种子,便以明、
期刊
杨乃武与毕秀姑(小白菜)一案,是清代四大奇案之一,也是一起令人瞩目的大冤案。此案能最后平反昭雪,著名的两代帝师翁同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从一开始就怀疑此案有诈,到最后京审、结案,翁同和一直是关注并参与的。  翁同和在他日记中曾详细记录此案,不但在刑部任上如此,即使调任为户部侍郎后,仍然重视关注此案。  首先是他接到此案时,杨案已经经过了县、府、臬、抚、钦差大臣五审定案,几乎是已成“铁案”。当时刑部
期刊
1942年8月23日,英文报纸《北京新闻》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一条爆炸性新闻: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中国猿人头盖骨被盗,有名的“北京人”被人用模型调换。顿时,中国学术界震动了,全国震动了!    周口店大发现    1929年12月初,北平早已进入了冬令时节,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在北平城西南约50公里处的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里,一群考古工作者正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是:裴文中和乔德瑞、宋国瑞、刘义山,还有
期刊
赵匡胤做皇帝的第三年,秘密地刻了一块碑,立于太庙寝殿的夹室,用黄幔覆盖,门户封闭甚严。规定:每年祀享或新天子接位,参拜太庙之后,都要来恭读碑文。皇帝来到寝殿夹室,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小黄门陪同,其余群臣都站立庭中,不准靠近。皇帝进入室内,小黄门焚香明烛,揭开帐幔,立即退出阶下,皇帝到碑前,跪着默诵。然后再拜而出,十分神秘。  碑上究竟写了什么,臣僚都不得而知。直到靖康之变后,人们才得进入夹室。原来室中
期刊
冯道,河北瀛州景城(今河北河间地区)人,生于唐末僖宗朝,卒于后周显德元年(即公元954年)终年73岁。五代时期,他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姓十君,且倍受朝廷重用,做过六个皇帝的宰相,可谓官运颇佳。但其数易其主,特别是还曾奉契丹的经历却深为后世所不齿。冯道,成为中国历史上专以官职为目的,毫无气节,“事君如佣者”的典型,被谑称为“官场不倒翁”。  唐末,冯道是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的幕僚,刘守光兵败后,
期刊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长期封闭的社会使人们无法认识外部世界,如同“井底之蛙”看不到广阔的天空。士大夫讳谈外国,固步自封,就连头脑清醒的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也曾以为英国兵“足不能屈伸,长棍一挥即倒”。徒然成了外人的笑料。1840年和1860年的两次战争,使更多的人睁开了眼睛,清政府的一部分人也感到有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必要。于是,官方派员考察成为近代中国和西方交流上的
期刊
王银茂 编选    吴 烈,江西萍乡人。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政委兼卫戍区第二政委、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当年在延安为张思德同志主持追悼会。  权希军,山东烟台人,1926年生,历任中国书协副秘书长、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为中国书协顾问。  欧阳中石,山东泰安人,1928年生,系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理事、北
期刊
在清朝,男人头上都拖着一条长辫子。  那么辫子是怎么来的?这要从孙之獬此人说起。  孙之獬,山东淄川人。崇祯时进士,官侍讲。曾因争(三朝要典)的存废问题,痛哭于朝堂之上,一时颇得直言敢谏的美誉。迨清兵入关,他却率先迎降了。是时,清朝皇帝设朝。满汉大臣分列。凡明朝降官,仍服明朝衣冠。孙之獬瞅准了这个独邀眷宠的好机会,便首先削发,穿上满族服装,上朝后,站在满族大臣序列中。满臣以他为汉人,将他驱逐出队;
期刊
“先生”,是古今常用的称谓语,它人书较早,其语义因对象不同而不同,也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最早,“先生”一词是表示敬意的。《孟子》说:“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春秋战国以后,“先生”专指师长或德高望重之士。后来,“先生”一词指教学授徒之士——即老师。他们也往往被称或自谓“先生”,如“河东先生”、“五柳先生”、“颖川先生”等等。  “先生”还与医家结缘。因医术、医药可以起死回生;医德对世人有师范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