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教给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最终培养学生具有自觉读书的能力和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这里的习惯是与方法和能力密不可分的。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就阅读教学的特点,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记、在学习中与人交流的习惯。
一 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1、教给学生紧扣课题进行思考。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每读一课,先指导学生抓住课题提出问题,在设疑解疑的过程中展开思维。例如。教学《向狼借路》一文,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思考:①谁向狼借路?②为什么借路?③怎样借路?④结果怎样?通过质疑,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课文时,就能抓住文章主线,加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给学生抓住关键句重点词进行思考。抓住关键句子深入思考,找出关键句中的重点词仔细体会,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和对表现中心的作用。例如,教学《军神》一文中有这么一句:“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可引导学生抓住“汗如雨下”“青筋暴起”“崭新”和“抓破”重点词,结合当时刘伯承手术时没有打麻药仔细思考,学生就可体会到刘伯承手术时竟能忍受如此巨大的痛苦,从而体会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和堪称“军神”的原因。
3、教给学生抓住重点章节进行思考。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是作者文笔的精华所在。阅读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章节精品细读,在思维中深入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例如,教学《登山》结尾“就是因为害怕它”,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我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设疑:①列宁仍要走小路的原因是什么?②一个革命者对“害怕”的态度是什么?③一个革命者应该怎样做?④“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强调了什么?通过深入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列宁为了革命事业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优秀品质。
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的方法很多,如再现文章内容的想象思考、同类课文的比较思考等等,掌握这些方法需要逐步积累,而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更不是一日之功,但如果能坚持不懈地充分地去练习,是能形成良好习惯的。
二 培养学生摘抄、圈画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先生的名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动笔摘抄和圈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也能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应经常有目的地让学生摘抄文中的重点句子与段落,渐渐地,鼓励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摘抄。每过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展示摘抄本,评选“最佳摘抄本”。这样,学生从兴趣逐步形成习惯,阅读能力会不断提高。
在阅读时,应让学生经常动手圈画出好词好句及一时理解不了的词语,养成圈画的习惯。此项工作应有意识地分步进行,起始阶段,要注意范例的引导,要让学生明白去圈画哪些词句,要一边圈画一边体会,了解这些词句的真正含义与作用。一段时间练习后,让学生开始独立圈画,教师指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反馈上,以提高学生圈画的兴趣和正确率。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摘抄与圈画,因为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地练习,能变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习惯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有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阅读教学的课堂,也要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使学生参与交流,教师指出的要求必须清楚明白,难易适中,必须富有情趣。要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习惯,必须从兴趣出发,但不能停留在兴趣上,而要经常练习,成为交流的主人,要使学生乐于交流,还需教师真诚的鼓励,以增强学生交流的信心。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记和与人交流等良好习惯,阅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的。
就阅读教学的特点,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记、在学习中与人交流的习惯。
一 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1、教给学生紧扣课题进行思考。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每读一课,先指导学生抓住课题提出问题,在设疑解疑的过程中展开思维。例如。教学《向狼借路》一文,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思考:①谁向狼借路?②为什么借路?③怎样借路?④结果怎样?通过质疑,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课文时,就能抓住文章主线,加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给学生抓住关键句重点词进行思考。抓住关键句子深入思考,找出关键句中的重点词仔细体会,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和对表现中心的作用。例如,教学《军神》一文中有这么一句:“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可引导学生抓住“汗如雨下”“青筋暴起”“崭新”和“抓破”重点词,结合当时刘伯承手术时没有打麻药仔细思考,学生就可体会到刘伯承手术时竟能忍受如此巨大的痛苦,从而体会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和堪称“军神”的原因。
3、教给学生抓住重点章节进行思考。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是作者文笔的精华所在。阅读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章节精品细读,在思维中深入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例如,教学《登山》结尾“就是因为害怕它”,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我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设疑:①列宁仍要走小路的原因是什么?②一个革命者对“害怕”的态度是什么?③一个革命者应该怎样做?④“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强调了什么?通过深入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列宁为了革命事业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优秀品质。
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的方法很多,如再现文章内容的想象思考、同类课文的比较思考等等,掌握这些方法需要逐步积累,而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更不是一日之功,但如果能坚持不懈地充分地去练习,是能形成良好习惯的。
二 培养学生摘抄、圈画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先生的名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动笔摘抄和圈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也能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应经常有目的地让学生摘抄文中的重点句子与段落,渐渐地,鼓励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摘抄。每过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展示摘抄本,评选“最佳摘抄本”。这样,学生从兴趣逐步形成习惯,阅读能力会不断提高。
在阅读时,应让学生经常动手圈画出好词好句及一时理解不了的词语,养成圈画的习惯。此项工作应有意识地分步进行,起始阶段,要注意范例的引导,要让学生明白去圈画哪些词句,要一边圈画一边体会,了解这些词句的真正含义与作用。一段时间练习后,让学生开始独立圈画,教师指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反馈上,以提高学生圈画的兴趣和正确率。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摘抄与圈画,因为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地练习,能变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习惯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有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阅读教学的课堂,也要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使学生参与交流,教师指出的要求必须清楚明白,难易适中,必须富有情趣。要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习惯,必须从兴趣出发,但不能停留在兴趣上,而要经常练习,成为交流的主人,要使学生乐于交流,还需教师真诚的鼓励,以增强学生交流的信心。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记和与人交流等良好习惯,阅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