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VS农民工:适合才是硬道理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大学生参加农民工招聘会找工作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今年初,笔者在去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招聘时也亲身感受了这种场面。大学生、农民工,这两个原本联系不大的群体,在有些岗位已成为竞争者,而这种就业竞争好像愈演愈烈,社会各方对此现象看法也褒贬不一。笔者仅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受与业内同行分享交流。
  
  招聘农民工。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笔者去年曾多次南下广州等地招聘农民工,也曾委托在北方的朋友帮助了解当地的一些情况,用尽了几乎所有的招聘渠道才基本完成招聘目标。有了去年的基础,今年在员工招聘方面的压力相对要小些,但是对于需求岗位想招到合适的农民工还是不太容易。不止一个朋友问我,现在大学生很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降低了求职的要求,很多人也愿意从基层做起,为什么非要招农民工,甚至还要引远水解近渴呢?就此问题,我也与一些招用农民工较多的HR同行探讨过,企业也有自己的思考。
  人力成本与当前发展考虑。就有些岗位来说,农民工完全可以胜任。虽然有时招到合适的农民工比较困难,而大学生相对要好招得多,但企业还是愿意多投入去招聘适合的农民工。因为农民工的招聘、培训成本要比大学生少得多。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除了人员配置成本的考虑外,企业招聘员工时还要考虑以下因素-新招聘员工是否能直接上岗或者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缩短适应期,尽快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这方面,相当一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难以做到。
  农民工相对稳定。流失率低。出于就业与竞争的压力,虽然大学生愿意从事农民工可以胜任的工作,但用工单位在人员招聘与配备时,会考虑大学生面对岗位的工作态度及职业期望。有些企业在工作状态、投入程度、承受能力、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对比,感觉大学生远不及同岗位的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志向远大,起点要求高,虽然可能曲线就业,但是一旦技能提升或有机会,就可能另谋高就,主动流失率大学生要超过农民工。在企业还未建立起规范的企业制度、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及员工职涯发展规划的情况下,企业不想自己成为新手训练营,转而为别人做了嫁衣。而农民工则不同,一旦选择后就会相对稳定,安心的去工作。他们的要求大都不高,只要比在农村务农收入高就行。所以有些企业会采取二者各占有一定比例的方法,以降低员工流失率和保证匹配的员工队伍相对稳定。企业薪酬,是以能力和贡献为依据  最近有人提出大学毕业生所拿到的薪酬与农民工不相上下是否合适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没有讨论的意义。因为,企业薪酬不是对员工身份的评定,而是对其能力及贡献的回报。企业对员工薪酬的设计更多是基于岗位及岗位要求,不管什么身份,只要能达到岗位能力要求,就会拿到相应的报酬。
  再者说,农民工更多地从事需要付出一定体力和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比如建筑行业、服务业等。如果一定要比,大学生只要肯付出农民工那样的艰辛,也一定能获得同样的收入。客观地说,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其知识还不能马上转化成企业需要的技能,所以没必要拿大学生刚参加工作时的起始收入和农民工作比较。
  当下,单纯从薪酬多少来看,农民工和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确相差不多,甚至还会超过大学生,但其潜在价值是不同的。因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一旦实现了这个转化,大学生对企业的贡献就不是农民工可以取代的。企业要发展一定储备知识型人才,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作为企业用人的角度,一方面不要过分的苛求应届大学毕业生无工作经验等: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学毕业生要加强自我修炼,从基础工作做起,这样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为自己寻找—个可发展的机会。
  
  本文编辑 邸 慧
其他文献
许多人把中国的贫穷归咎于中国人口太多。但事实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与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从各国人均GDP排名可以看出:排在前面的既有地广人稀的国家,也有地狭人稠的国家。    最富十国与最穷十国的对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HF)列出的世界180个国家在2009年的人均GDP排名(中国人均GDP为3678美元,排在第98名),前十名如表1:  表1的最富十国中
期刊
权威发布    中央财政出资购买教师岗位  近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介绍,2009年中央财政将出资10亿元,购买5万个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在全国公开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任教,期限为3年。该计划主要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人保部将起草《劳动合同法》部门规章    据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起草与《劳动合同法》实施
期刊
日资企业由于受日本文化影响,形成了一套相对于欧美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而独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制、内部培养机制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管理模式。但这些独有的管理模式就目前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环境来讲,却面临着来自欧美企业、民营企业对于人才的竞争与挑战。    挑战篇    ●如何保留关键员工  日本企业原有的终身雇佣制可以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相对稳定
期刊
启示:马云开除95%的MBA    阿里巴巴网站是近年在电子商务领域里迅速崛起、业绩辉煌的一颗新星。它于1999年9月建立,10月即获得以高盛牵头提供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引进人才随即成为公司的头等大事。创办者马云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MBA人才,并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当时阿里巴巴高管团队成员有12个人,除了马云之外全部来自海外。接下来几
期刊
提起IT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令HR同仁们最为头痛的莫过于选人与留人。所谓的选人众所周知是指企业对人才的招聘与选拔,留人更多的是指员工关系处理。IT企业与众不同的是它的高技术性,对人才的渴望较之于其他类型企业更为强烈。而人才的留用则相对困难,水涨船高的薪酬成为吸引人才的利器。于是,良好的员工关系则成为武器的伴侣,我们习惯性地称这种做法为“敌后武工队”,原因很简单,武工队都配发两种武器,一长——步
期刊
2008年夏,丽莎面试了一个应聘经理岗位的人,他简历上的工作成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60分钟的面试过程中,这位毕业于“常春藤联盟”名校的求职者始终滔滔不绝,面试官根本没机会插嘴询问他到底是如何完成这些成绩的。  “最后,他抽空喘了一口气,问我:‘过了试用期,我会有怎样的发展机会?’”负责面试的人力资源部副总裁海罗尔回忆。  时常听到招聘经理们说,有些人在公司里太爱自吹自擂,反而阻塞了自己的升迁
期刊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认为,企业并购是一场收益和风险并存的豪赌。当跨国并购以势不可挡之态席卷中国之时,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并购双方在信誓旦旦与慷慨激昂之后,绝大多数企业发现,并购并未带来期望中的回报。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看,仅有25%的并购案例可以称作是成功的。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人力资源整合失败是最关键的原因。那么,如何更好地解决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问题呢?最近国内热播的电影《
期刊
2008年7月30日—31日,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与会的2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内的教学动向和实践要求。在会议的主题发言中,大会主席、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董克用教授发表了极其精彩的演讲,引起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和高度认同。会议间歇,本刊总编辑曹永刚就改
期刊
中国历史悠久,各种人才智慧的学说纷呈,而人才智慧的典范更是举不胜举。    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    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得到。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雎支支吾吾,欲言又上。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更
期刊
在面对全球经济变革的情势下,许多企业受到很大的冲击,为应对整体的变化,企业内部必须主动或被迫做出组织重整、预算调控、裁员等变革举措。领导变革大师约翰·科特于3月来华,更掀起领导变革议题的旋风。然而如何将领导变革落实在思维转换与执行方案上,却是各界面对变革更需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此,我社特约上海鼎鼐管理咨询公司王慧仪主持采访了美国思维策略大师Stephen Haines,就其协助300多位CEO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