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jiangfa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在初三才开始接触的新学科来说,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如何在化学学科中充分地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做出深刻思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化学课堂;科学品质;爱国主义;环保
  初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学生的心智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抓好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并且,思想素质教育应该是高于知识技能教育的.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在初三才开始接触的新学科来说,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如何在化学学科中充分地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做出深刻思考.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着自然科学的共同点,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要求等,但是化学学科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有所区别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
  一、利用化学课堂进行科学品质的教育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历史不长,但是利用化学知识为人类文明所用,其历史却是相当悠长的.必须要将如此丰富的资料加以开发,用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思想素质.
  对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是入门课程,教材很注意启蒙的作用,而且对于初中学生,一些直观的、趣味性的东西更能刺激大脑兴奋.因此,讲授时,除了结合实验外,也只能侧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介绍,而不宜将晦涩难懂的理论引入课堂.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讲些简单的事实,就会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化学不讲究道理,只是简单的词汇与事实的记忆过程,枯燥乏味,效果肯定不好.若是结合课本内容,适时引入一些化学史知识,情况就大相径庭.比如“空气”这一节,内容不多,规律也不难理解,讲授时一般采取的方法是讲解空气的成分,再做一个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得出氧气含量在空气中约占15的结论.实践中发现,学生觉得这些知识以前也都有所了解,就有了不重视情绪.在教学时,笔者给学生讲了空气成分的发现的曲折历史.发现氧气是18世纪的事.但人类关于氧气的研究,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17世纪,罗伯特·波义尔通过对抽气机及燃烧的实验,得出结论:有一些活性物质不是被磷的烟雾消耗掉,就是被它驯化.波义尔的实验,对发现氧气都是极为有益的.只要沿着这个正确的思路去寻找空气中那种具有活性的物质是什么,氧气就会很顺利的被发现.但科学发现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氧气发现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燃素说”的提出.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进行燃烧实验,得到一种新气体,这种气体既能助燃,又能支持人的呼吸.事实上,普利斯特列已经得到了氧气,但他不能正确的认识这种气体.由于“燃素说”的束缚,他与发现氧气插肩而过.最后,拉瓦锡大胆打破“燃素说”束缚,提出物质燃烧是因为空气中的一种气体发生反应而产生的现象,最终发现了氧气.经过这样的教学变通,收效甚好,一方面,一些化学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许多我们现在看来很自然很简单的规律或结论,在当年人们却一无所知,是化学家们经过重重曲折的过程,犯了无数的错误,通过严密的检验和论证后才确认下来的,化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使学生认识到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要树立科学的、唯物的观点多么重要.
  二、利用化学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把我国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伟大成就跟我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并全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化学科技上的伟大成就及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
  首先,必须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化学发展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国应用化学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使用火开始,公元前5000年已制作和使用陶器,公元前2000年掌握红铜冶炼技术,公元前700年发明了火药.到公元前100年已相继懂得较高水平的冶炼钢铁.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在历史上化学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为世界化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化学科学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学应用得到更大的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并完成了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在人类揭开生命奥秘的历程中向前迈开了一大步.而今我国化学工业基本齐全,目前原油加工能力为世界的第四位,水泥、化肥、玻璃、合成氨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它的再加工产品大大丰富了我国国民的生活.这一切足以说明我国化学科研和化学工业的发达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引以为豪.
  三、利用化学课堂进行环保主义教育
  中学化学课本中,将近一百七十多个化学实验,多属于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容很多.在每章、每节的教学时,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发,讲明污染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
  讲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时,让学生明白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有人预言,到2075年世界上皮肤癌患者会因臭氧层空洞而显著增多,紫外线也可刺激人的眼睛,到那时白内障人数也会大增.
  结合讲CO2性质,介绍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有机物的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使全球气候变暖,有人预计到下世纪末全球气温可平均升高2.5℃~5.5℃,将使冰川融化,许多岛屿被海水淹没.防治措施: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充分利用电能、太阳能,同时要开辟新能源.
  通过在化学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对学生拓宽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课堂中可以进行的德育教育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研究,继续发现,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综合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材注重情境创设力求从具体事例出发从而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而素质教学下我们高中数学老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适当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途径。本文分析了问题情境的定义、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及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摘要:高中数学知识具有严密性与逻辑推理强的特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通过课堂教学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与新课改同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努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确保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新课改。  数学是高考中决定成败的科目,同时,数学学科几乎是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决定性学科所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学校、教师的关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数学的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应用Stella9.0软件分析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它为学生学习化学平衡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Stella;温度;平衡常数  一、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开始时,反应物浓度较大,正反应速率也大,对反应物的消耗也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浓度越来越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生成物浓度得到了补偿,最终反应物的消耗和补偿达到了相等,建立起平衡状态.  二、因果环图
在高中数学教材当中,“概率与统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具实际应用效果的知识,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应用到“概率与统计”学的知识.而现阶段,虽然高中生在课堂上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实现:人人学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就成为了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究的课题.高中化学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各
中学物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一些规律需要我们自己理解、分析和总结。中学物理知识侧重从实物抽象概念出发,比如质点、电荷等电学知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电学实验的解
期刊
人类为了维护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健康,每日都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到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像淀粉、食用油、肉类食品之中含有大量的糖、油脂、蛋白质等成分,均是人体所需。当然,以
期刊
元素推断题既是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律)、元素性质等的重要题型,也是考查同学们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的常用方式,元素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种,现将常见的几种
期刊
数学不仅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而且是解决生产生活中一些问题的重要工具,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我们既要学习有用的数学,又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既要搞清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又要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教材,要学会整合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学到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笔者根据高考大题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教材整合.  新教材是为了适应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产生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