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

来源 :语文建设·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雁归来》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环保主义者,这篇文章被选入了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作者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将自己对大雁的喜爱表露无遗。其写作重点放在了抒发情感上,全文上下都贯穿了“爱”的主题,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一、揣摩作者情感的常用方法
  1.从文章的写作背景感知作者的情感
  在阅读课文之前,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很多文章都是作者有感于人或事而写的。如果文中没有描绘具体的社会环境,在阅读的时候就难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拿到一篇课文之后,首先应该去了解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只有在对作者这个人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把握其写作目的,继而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要完成这一工作。了解了作者和文章写作背景以后,再去阅读文章,体会就会不一样。
  2.从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大雁归来》一文,整体读来感觉语言很平淡,但如果认真品味其中的语言,就能够感受到作者是一个语言功底非常深厚的文学巨匠。
  首先,从关键语句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往往就是中心句,经常出现在课文的开头或是结尾。关键语句在篇首,一般起总领全文、烘托气氛的作用;关键语句位于结尾,则是对全文的一个概括性总结。因此,如果抓住了课文的中心句,就很容易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了。比如说《大雁归来》这个标题,初次看到这个题目时,大多会将重点放在“归来”一词上。“归来”指的是离开很久以后才回来,用这个词一般都带有期盼的意思。而大雁归来则表明作者将其放在和人类同样的高度,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由此可见,作者用语的高明之处。文中在描述大雁迁徙活动时曾有一句总结性的话,将大雁三月的迁徙比喻为“一首带着野性的诗歌”。因为大雁在迁徙过程中不断鸣叫,作者将其视作带有“野性的诗歌”,这是对大雁的赞美,赞美其给整个大陆带来了诗意。
  其次,从关键字词分析。作者在描写某一事物或者表达某种情感的时候都会用到一些有特点的字词,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抓住这些关键性的字词,从字里行间来分析其表达的真实意思。《大雁归来》中有很多直接表达情感的字词,比如说“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里面集会时的鸣叫”,这里就直接用“喜欢”一词来表达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还有一些带有深意的字词,比如说“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这里用到“冲破”一词,显示了大雁的力量,突出了作者的赞美之意。
  二、揣摩情感在《大雁归来》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案例背景
  在教授《大雁归来》一文前,根据教学大纲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掌握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设计的具体教学环节如下:一是初步感知,通过初次阅读可以得知大雁的生活习性有哪些;二是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动物的爱;三是分析、理解课文,学会如何理解作者从大雁身上找到曾经失去的东西。
  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教学设计,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并不好。从第一个环节开始,学生就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兴趣。这让我不解,为什么这节课的效果是这个样子?教学真正有效的起点应该在哪儿?带着问题,我查阅了作者曾经写过的哲学文集以及一些随笔。通过研读发现,《大雁归来》这篇课文出自作者的一篇观察笔记,其描写细腻生动,情感真挚动人,而且富含哲理。通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我知道了这是一篇观察笔记式的散文作品,因此教学重点应该是对文中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和对作者情感的思考。但是,这对初中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第一个班教学效果不好主要是因为切入点选择不恰当,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真实需求。鉴于此,我需要重新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既能够感悟到作者的爱鸟情感,又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下文将详细介绍重新设计的场景。
  2.情景描述
  (1)准确捕捉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亲近点
  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板书了“大雁归来”四字,学生随着我写的字将课题念了出来。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不起眼的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雁回来啦!
  教师:为什么你看到这个题目会有这样的反应?
  学生:因为这个题目给我的感觉是很快乐的。
  教师:其他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吗?
  学生:有这种感觉,而且脑袋里有大雁排成隊从蓝色的天空中飞过的场景,看到它们感觉很高兴。
  教师:那我们先把课文默读一遍,大家在默读的过程中体会大雁并排在蓝天上飞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学生对题目已经有了感知,所以都很积极地开始默读起来。这样一个无意识的举动就将学生顺利引入到了课文中。在默读课文之后,有学生主动谈读后的感受,认为文中“大雁又回来了”这个“又”字用得非常贴切,将作者的惊喜之情表达了出来。同学们都畅所欲言,将自己默读后的感受大声阐述出来。虽然课堂上一度很吵闹,但我并没有打破这种欢乐的氛围,整个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没有了以往的拘束感。因为有些同学步调相对较慢,所以我建议大家安静下来再认真阅读揣摩,找出问题,读出自己的理解。
  (2)收集学生对作者情感表达的疑点
  这次我将全班同学分为了几个组,以组为单位继续阅读。但在后面的阅读中,课堂中多了很多窃窃私语。我并没有打断,后来声音由窃窃私语发展成为激烈的争论。对于争论激烈的问题,如果在小组讨论中没有统一意见,我就板书到黑板上。经过整合、提炼,板书了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理解在每年大雁迁徙过程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这句话?
  第二,上帝赐予人们的到底是什么?作者从大雁身上找到的“失去的东西”是什么?
  第三,为什么要在“大雁”“沼泽”等词前加上“我们”一词?
  从这些问题中可以发现,学生确实阅读得非常认真,连文中细小的修饰语也不放过,而且所问的问题已经触及到了本文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3)珍视学生对作者情感表达的关注点
  对于这三个问题,我决定先从第三个问题开始解答,即为什么文中会是“我们的大雁”。我让学生来细细品味这些句子,尤其是品味“我们”所蕴含的情感。
  学生甲:因为作者认为大雁是人们的客人,用“我们”一词体现出了作者对大雁回归的欣喜,表明人们是在欢迎远方来的客人。
  学生乙:从作者用的“我们”这个词可以看出,大雁就像作者的亲人一样。而作者也以大雁的数量来衡量自己的农场,用数量的多少来表示自己是否富足。这足以显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
  “我们”一词引发了同学们的激烈讨论。学生理解了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诸如此类的表达在文中还有,这里就不一一解读了。接下来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学生丙:大雁是一种勇敢的动物。它们每年三月都从南方飞到北方,这么长的旅程几乎是在用生命实现。这份信念非常执着,也非常令人敬佩。
  学生丁:大雁是诗人。它们在空中飞翔,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并用它们的歌声给我们谱写了一首带有野性的诗歌。
  教师:这么难的句子,你们理解得这么轻松和富有诗意,大家对这句话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学生戊(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这句话表明,大雁不仅是诗人,还是一群非常优秀的歌手。它们每年的三月都要在空中开演唱会,从南方到北方的天空都是它们的舞台,而且它们的演唱水准非常高,可以自由、尽情地唱。
  教师:你理解的视角非常独特。野性的诗歌表明这首诗里蕴含着无限生机。大雁在迁徙的过程中向人类展示了最纯粹的自然本质,也为整个大陆增添了更多的春意和诗意。
  学生从这一句话中能够体会和联想到这么多新奇的东西,自然也能够很轻松理解第二个问题。因为我看过作者写的哲学文集,所以借这个机会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文中写的“我们的农场”,这是作者在表达“土地伦理”的观念,而这个“我们”则表现了作者追求平等、自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3.课后反思
  原本是一个严肃的课堂,到最后变成了“原生态”课堂,和作者哲学笔记里面所表达的“每个人都是土地共同体一员”的观点是一致的。在这个“原生态”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是具体的实践者。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突破了往日的拘束,能够积极开动脑筋,畅所欲言,从中收获快乐。再回头看这堂课,我们可以总结出教学的起始点到底在什么地方。
  (1)始于师生对作者情感表达的原始体验
  教师在备课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这堂课教什么,应该怎么教。这是一个思维定势,长期形成且难以改变,也很容易影响到阅读取向。部分教师在备课之前都会去阅读教参,然后才是阅读课文,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以教参为主,并没有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融入到备课中去。因此,教师只有抛开教参直接进入课文,才能够获得对课文的原始体验,才不会受到教参所规定的条条框框的约束,思维才不受限制,从而引发对课文的独特思考。只有这种改变才能够让教师“不走寻常路”,和学生一起享受阅读的原始体验。从题目到文中的关键语句,再到文章的结尾,从中捕捉信息,质疑文中的描写,从而做到自学、问题、思考、心得都到位。
  (2)始于學生真正质疑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才能够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学生针对文中修饰语提出问题,继而从整体上准确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在品味这种情感时都给大雁“冠名”,而教师恰当的引导则使课堂在这一环节上停留了很长时间。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激烈地讨论,大胆地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使得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达到课堂的高潮。应该说,学生的疑惑和教学都是始于问题,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围绕问题来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进入角色,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把整篇课文理解透彻了。
  三、结语
  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中心思想、把握作者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切忌固守传统教学方式,不思求变,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对课文的原始体验,让学习回归到原点。教师的教不能是教师自定的,而是要围绕学生的学而改变教的方法、教的内容,并要及时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状态,继而探究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余光中作为中国文人,接受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他的“乡愁”以文化寻根为显在形态,其隐性内涵却丰富、复杂得多。《听听那冷雨》紧扣“听”字和“雨”字,驰骋想象,在跨越时空的联想与想象之中,集描写与抒情于一体,形象而传情地描绘了“雨与中国历史”“雨与中国文字”“雨与中国诗词”“雨与中国音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文化寻根之旅。  关键词:余光中 《听听那冷雨》 文化  引言  余
四川福宝美术馆成立于2016年,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崔家店路371号,毗邻成都理工大学、东郊记忆。现占地2000㎡,展厅面积800㎡。由四川省文联主管,在四川省民政厅注册。是一家集美术品收藏、研究、陈列、推广、鉴赏、交流、展览展示、美术理论知识传播与讲解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美术馆。蜀中书法名家刘奇晋,知名学者流沙河,军旅艺术家邹文正先后为福宝美术馆题写馆名。  在四川书画界,说到出版画册、承办和策划展览
摘要: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钢琴教师》中形象在人物关系中的地位以及角色换位所隐含的社会意义,探讨了该作品特别是它的语言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美学思想,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该作品的深层涵义。  关键词:《钢琴教师》耶利内克  引言  《钢琴教师》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她一直很关注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大部分作品都以女性为主题,揭露女性受到的种种压迫和生存悲剧。特别是
进入21世纪后,语文学科教学改革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也有多种针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措施出台。但是语文课堂如何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全方位优化仍然处于探索之中,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同样也处于不断改进之中。张占杰先生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十讲》就是一线教师针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优化探索的成果。  张占杰先生有13年的一线教学经历,而且对新课标实施以后的语文教学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对语文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有自己的见解。因此,
摘要:乔伊斯创作《都柏林人》的目的是揭露都柏林生活中的“精神麻痹”,辛尼科太太的悲劇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麻痹”反映。她的内心满怀对爱情与幸福生活的憧憬,但在强大的外界因素下,她的希望幻灭了。本文着重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角度来分析她的憧憬与希望的幻灭。  关键词:《悲痛的往事》 对立结构 短篇小说  一、引言  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从童年、少年、成年、社会生活四个方面深刻展示了都柏林人肉体和
[摘要]众所周知,教育改革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程,其成功的基础是教育理论的实效性,而教育理念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则是教育理论实效性的切实保障。纵观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了十余年,尽管在教育领域内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领域内的方法与认识并未从观念上彻底走向正确的方向,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也没有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地确立。作为17世纪的教育名著,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在其论述中表达了自己的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一书于2005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从建国初期到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在跌宕起伏的时代浪潮中步履蹒跚却仍坚持探索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作者以当代中国几次重大政治文化事件的发生为节点,将研究内容划分为三个阶段,梳理并剖析了这三个不同阶段内出现的文学思潮及文学现象。这样的内容编排也在无形中揭示了文学思潮的发展演进与社会政治环境的密切关系。  在上篇“风雨飘摇
2017年10月27日,四川省文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引领四川文艺繁荣兴盛专题座谈会在成都召开。省文联主席郑晓幸,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刘建刚,以及省文联主席团成员、党组成员、省级各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各门类文艺家代表,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约7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由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
冬月十六,大地冰冷  窗台上的风铃,已经看不见了  被腊泪,封尘的野菊花  情窦初开时,为你写在墙上的诗  用云朵裁剪的百褶裙,都被时光带着  那年夏天,你采摘的野花  我还记得那朵薰衣草,有一滴雨  你说是风流的眼泪,因为思念  而我微微一笑,继续在这里守候年华  太阳帽,挂在衣帽间  沾满岁月的尘埃,我还保留着你的微笑  帽沿上,有我二八芳华  也有你在西北天空下,吹过来的哨音  一轮又一轮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比较电影学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韩国汉阳大学(ERICA校区)国际文化学院文化创意战略研究所特聘资深研究员,泰国皇家理工大学曼谷分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副理事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迄今在CSSCI来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