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研究

来源 :管理学家·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tong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作为大学生的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地方高校德育的良性发展和高校德育理论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当前地方高校贫困生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出发,系统分析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加强地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当前地方高校已逐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在保证经济困难学生正常生活学习、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仅靠国家的补助只能暂时帮助很少一部分贫困生,并且人们往往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多数贫困大学生可以妥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能与周边的人和谐相处,但是调查显示,仍有36%的贫困大学生排斥主动与人交往,29%的贫困生认为自己与同学相处的不太好,19%的学生认为很差,很多贫困学生自尊心很强又很自卑,不能很好地融入其他同学当中,但是他们又非常渴望处理好人际关系,内心非常矛盾,这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相比普通学生,贫困大学生需要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但是他们的求助模式还处于不完善、不理想的状态,往往过多求助于家人或以前的同学朋友。所以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加强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贫困生心理危机,有利于促进社会与高校的稳定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突显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对社会和高校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才能让他们发挥出更大的潜能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得以立足,进而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加强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符合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贫困大学更容易受到消极环境的影响,在他们的心理上形成了沉重的负担,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注重消除贫困生成长中出现的各种身心问题,注重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在引导与教育贫困大学生、优化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贡献。所以高校必须重视德育工作,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健康的心理是保证贫困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并且大学生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如果经常受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影响,他就不能正常发挥个人才能,也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引导他们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并顺利完成学业。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时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具体而言,他们心理问题的成因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大环境因素。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势力和冷漠,而大学校园是一个开放性的场所,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思想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学交往往往注重一些利益的要求,种种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心理状态。同时社会资助某些方式有乏人文关怀行,学校捐赠带有商业宣传性的张榜公示、某些企业每天对贫困生资助时的大肆宣传等,都使高校贫困生自尊心收到伤害,甚至使一些贫困大学生认为这是施舍而产生排斥与逆反的心理。
  (二)高校与家庭因素。高校中消费分层会使贫困生心理产生强烈的不平衡感,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给贫困大学生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虽然高校资助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多数学校仍缺乏对贫困学生心理、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尚未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加大了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过程中,贫困大学生占有的有效社会资源相对小很多,就业困难引发的心理压力成为了高校贫困生产生心理贫困的一个重要外在现实诱因。
  而家庭经济困难是高校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所在,困难的家庭使得贫困大学生个体需求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自我评价较低,极易产生自卑感和压抑的心理倾向。并且越是经济困难的家庭,父母越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维持生计上,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并且家人寄全部希望于子女身上,對他们有着很高的期望值,给贫困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与心理阴影。
  (三)贫困大学生个体因素。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大多内向、敏感多疑、缺乏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与自信心、人际沟通能力较差,这些个体心理缺陷都使得他们在不能实现目标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适,意志消沉,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并且贫困生大多来自边远地区,他们接受的教育更注重成绩,来到大学,贫困生在学习成绩之外的其他特长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面对这种巨大反差,贫困学生不能有效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不知道如何宣泄不良情绪,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
  三、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多方位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缓解贫困生生活压力。缓解地方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首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就是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从物质上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这需要整合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包括政府、企业、慈善人士等的支持,推行多种资助途径与政策,从缓解经济负担入手缓解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我国当前高校的资助体系还很薄弱,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如规范贫困生确认工作、建立贫困生动态档案、完善助学贷款制度、拓宽勤工助学渠道等,从而保障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些措施能够引导和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自身经济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
  (二)完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学体系,提升贫困生自我调适能力。高校应提高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从而提升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心理健康综合服务等方面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建设适合地方高校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只有如此,才能使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常规化、规范化。
  (三)妥善安排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缓解贫困生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各高校应采取相关援助计划妥善安排贫困大学生就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应放宽限制,有效吸纳贫困毕业生,各地政府亦应采取相关措施帮助经济困难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同时在为贫困生提供求职补助、为未就业贫困大学生提供补贴之外,还应增加对贫困毕业生提供免费的求职技能培训,提升贫困毕业生求职应试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忠旺,胡义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建构[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5) .
  [4]韩永清.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学科学报,2002 (9) .
  [5]隋耀伟.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及应对策略[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6]朱浩亮.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 ,太原大学学报,2005(3) .
  [7]李艳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2(9) .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加强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是当务之急。本文着重从课程目标与大纲建设、课程内容与资源开发、课程组织与实施策略,以及课程评价与质量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框架和可操作性策略。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试、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
期刊
本文涉及的公共空间,是指普通高校基层学院为教职工提供的除办公室、实验室以外的建筑空间。在基层学院的表现形式一般为带有休憩环境的茶水间或者为工会活动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办公面积紧张、人手紧缺等因素忽视这类空间的建设,笔者认为,公共空间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公共空间存在的意义  (一)公共空间是教师办公空间的有益补充  在以往的一些认识中,认为大学教师是不需要办公室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面临“90后”学生心理特点、沉迷手机网络、学习能力不足、功利心强等新情况、新问题。本文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从理解关爱、利用网络技术、加强舆论监控与引导、优化组织管理、设置助理班主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90后”;舆论监控与引导;助理班主任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采用的是班主任管理模式或辅导员、
期刊
摘要:地学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单纯的科技型人才已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新型地学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树立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人文素质;校园文化;地学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人才竞争。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服务范围逐渐扩展,业务种类更加多样,但是还存在一些发展中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笔者建议持续深化机制变革,增强政策支撑,培养优良的市场竞争秩序,推进人力资源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的就业服务水准。  关键词:人力资源服务业;就业;市场监督  一、中国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中国人力资源产业的范围持续拓展,服
期刊
摘要: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急需改革。20世纪迄今的三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凸显了“多元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在对已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应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创新培养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  一、改革的背景  当前,我国外语专业学生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戴炜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代化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对于市场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同时更加要求会计人才不仅仅要有着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有着基于实践中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电大开放教育而言,关于如何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始终是电大开放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对电大开放教育会计实践环节加强进行研究时,首先分析了电大开放教育会计实践环节加强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电大开放教育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增加知识的容量与建构,提高教学效果以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高效课堂的开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基础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受中国历来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社会、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对高职院校存在一定偏见和误解,加上高职院校大都是专科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大,且生员大都来自农村,经济条件差等几方面的原因,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突出。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表现和特征入手,给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指导,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提升素质等对策,对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问题大有帮助和借
期刊
摘要:随着英语学习在中国的盛行,许多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实用英语课程,越来越多的成人也与时俱进地加入到实用英语学习的队伍中,电大《开放英语》教育在成人英语教育从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成人学习;开放英语;特点  成人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英语则是随着20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的科技进步和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人们蜂拥而至学习英语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成人英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