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渗透,有利于改变应试化的美术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要紧密结合新课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积极渗透情感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情感教育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小学美术的教学改革。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当巧妙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积极渗透情感教育,构建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
一、情感的概念和作用
1. 情感可以促进、中断或是终止信息加工。情感对认知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语言学研究证明,在学习过程中,中等强度的情感最有利于认知信息的加工。过强的情感则会阻碍学习。此外,积极的情感也有助于信息的加工,这种积极的情感包括自信、较强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而消极的情感则不利于学习,如自卑、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等。情感还具有选择功能,即对环境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2. 情感可以对社会认知提供输入信号。人的情感具有模仿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是处于社会活动中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要从他人的外在情绪中来发现其内心的感受。这个是社会交流的信号,为观察和评价他人提供了标准;3. 情感能够影响问题的决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能影响到内心的情感。当然,教学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讲授二年级上册《过春节》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各种图片,同时还可配上动听的音乐背景。这样的背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貌似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年”的文化。这样的课堂气氛,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了创作的激情,课堂效率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实现了用艺术教育培养情感。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通过对艺术的欣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的美术教学渗透了对孩子情感的熏陶和净化,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震撼孩子的心靈,培养了孩子对美的认识,帮助他们辨别美和丑。另外,美术教学也能够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塑造了他们的人格。在美术课上,孩子总会画一些关于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的画,虽然简单,但展现的却是孩子心中最美好的事物,这就是美术教育对孩子情感教育的具体表现;2. 促进孩子养成高尚的艺术情操。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为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把情感教育和美术教育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高尚的艺术情操,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措施
在师生交流中渗透情感教育,师生交流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更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高高在上,总是和学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非常不利于师生交流,更别说实施情感教育了。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潜移默化地实施情感教育。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花的世界》这一课时,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包含培养学生对色彩和绘画的把握,从而唤醒学生对色彩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情操,构建高尚的美术修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和学生构建起沟通的桥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建立起对话:老师:学生们都见过向日葵吗?学生:见过。老师:那向日葵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黄色的,跟着太阳转。老师:那为什么是黄色的呢?为什么又要跟着太阳转?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会陷入思考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向日葵鲜艳的黄色以及永远面向太阳的特点,引申出“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情感教育。然后,进行色彩含义的讲解,如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纯洁等,从而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四、创设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艺术创作不是空洞的技术性的活动,而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艺术创造。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有丰富情感的教学情境,感染学生。首先,利用音乐。音乐和美术一样,都是一种艺术形式,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烘托教学气氛,激发孩子的情感,以此为基础进行美术教学,让孩子带着情感画画,让孩子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得到艺术的熏陶;其次,利用游戏活动。小学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他们多擅长形象思维,游戏活动符合了孩子的这一特点,让孩子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较为容易地学习到了必要的美术知识,同时,在游戏中也丰富了情感体验;再次,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不同的作品能传递给人不同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各类富有特色的作品,使学生的审美意识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懂得不同作品具有的时代特色以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如教师在播放可爱的卡通形象时,学生常常会表现得很激动、很喜爱;而在播放类似《三毛流浪记》的图片时,学生表现出的情绪往往很复杂,有的同情,有的悲伤。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人物、场景、时代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知识和训练学生的美术技能,还要开展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环境下,其更不能忽视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美术欣赏能力,有利于达到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然而情感教育的渗透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在互动过程中逐渐渗透情感教育。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案,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为、想象力和美术鉴赏力,从而实现美术情感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丹丹.浅析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情操陶冶[J].新课程学习(上),2012(12).
[2] 吴敏.情动辞发.披文入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09(9).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情感教育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小学美术的教学改革。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当巧妙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积极渗透情感教育,构建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
一、情感的概念和作用
1. 情感可以促进、中断或是终止信息加工。情感对认知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语言学研究证明,在学习过程中,中等强度的情感最有利于认知信息的加工。过强的情感则会阻碍学习。此外,积极的情感也有助于信息的加工,这种积极的情感包括自信、较强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而消极的情感则不利于学习,如自卑、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等。情感还具有选择功能,即对环境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2. 情感可以对社会认知提供输入信号。人的情感具有模仿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是处于社会活动中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要从他人的外在情绪中来发现其内心的感受。这个是社会交流的信号,为观察和评价他人提供了标准;3. 情感能够影响问题的决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能影响到内心的情感。当然,教学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讲授二年级上册《过春节》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各种图片,同时还可配上动听的音乐背景。这样的背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貌似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年”的文化。这样的课堂气氛,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了创作的激情,课堂效率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实现了用艺术教育培养情感。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通过对艺术的欣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的美术教学渗透了对孩子情感的熏陶和净化,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震撼孩子的心靈,培养了孩子对美的认识,帮助他们辨别美和丑。另外,美术教学也能够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塑造了他们的人格。在美术课上,孩子总会画一些关于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的画,虽然简单,但展现的却是孩子心中最美好的事物,这就是美术教育对孩子情感教育的具体表现;2. 促进孩子养成高尚的艺术情操。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为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把情感教育和美术教育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高尚的艺术情操,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措施
在师生交流中渗透情感教育,师生交流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更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高高在上,总是和学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非常不利于师生交流,更别说实施情感教育了。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潜移默化地实施情感教育。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花的世界》这一课时,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包含培养学生对色彩和绘画的把握,从而唤醒学生对色彩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情操,构建高尚的美术修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和学生构建起沟通的桥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建立起对话:老师:学生们都见过向日葵吗?学生:见过。老师:那向日葵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黄色的,跟着太阳转。老师:那为什么是黄色的呢?为什么又要跟着太阳转?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会陷入思考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向日葵鲜艳的黄色以及永远面向太阳的特点,引申出“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情感教育。然后,进行色彩含义的讲解,如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纯洁等,从而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四、创设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艺术创作不是空洞的技术性的活动,而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艺术创造。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有丰富情感的教学情境,感染学生。首先,利用音乐。音乐和美术一样,都是一种艺术形式,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烘托教学气氛,激发孩子的情感,以此为基础进行美术教学,让孩子带着情感画画,让孩子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得到艺术的熏陶;其次,利用游戏活动。小学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他们多擅长形象思维,游戏活动符合了孩子的这一特点,让孩子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较为容易地学习到了必要的美术知识,同时,在游戏中也丰富了情感体验;再次,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不同的作品能传递给人不同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各类富有特色的作品,使学生的审美意识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懂得不同作品具有的时代特色以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如教师在播放可爱的卡通形象时,学生常常会表现得很激动、很喜爱;而在播放类似《三毛流浪记》的图片时,学生表现出的情绪往往很复杂,有的同情,有的悲伤。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人物、场景、时代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知识和训练学生的美术技能,还要开展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环境下,其更不能忽视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美术欣赏能力,有利于达到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然而情感教育的渗透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在互动过程中逐渐渗透情感教育。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案,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为、想象力和美术鉴赏力,从而实现美术情感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丹丹.浅析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情操陶冶[J].新课程学习(上),2012(12).
[2] 吴敏.情动辞发.披文入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