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蒙古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今年3月在自治区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自治区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强调要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本文就内蒙古呼伦贝尔区域中心城市扎兰屯非公有制经济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
近年来,扎兰屯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及人才,建立了市工业产品展示中心、中小企业网、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服务平台,使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域、规模、质量、效益得到不断扩张和提升,逐步成为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是由于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缘关系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规模、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
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仅60 户,批零住宿餐饮限额以上企业19户,税收超千万的只有4家,税收超百万的12户,缺少拉动地区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至今还未有一家上市公司。另外全市非公经济大多选择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领域相对比较少,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资源综合利用低。
(二)非公有制经济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资金“瓶颈”制约严重。
一是融资渠道狭窄: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现仅有三家小额贷款公司、一家融资担保公司,担保额度有限,同时激活民间资本机制还未形成;二是由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及贷款权限上收。从今年年初到今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及小贷公司贷存比为56%,所以现在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缺乏的现象比较严重。据今年2月市金融办调查显示全市融资需求在500万以上的企业有21家,所需资金约六亿元。由于缺乏资金,致使非公有制经济难以扩大规模、科研及设备更新改造投入不足,缺乏竞争力。
(三)生产成本上涨,压缩了企业利润。
由于原材料价格、劳动用工成本、电价、水价、土地房屋租赁、运输成本等价格不断上涨及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增强,致使目前我市的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成本不断推高,企业利润稀释。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的林畜加工企业面临生产下滑和亏损问题。
(四)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相当多的企业过分追求近期利益,普遍存在研发、吸纳科技成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全市只有阜丰集团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五)非公有制经济员工的后顾之忧问题还缺乏制度层面的保护。非公经济的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技术评级等方面还缺乏一些明确的规定,工资增长机制以及医疗、养老、工伤、劳保、休假、权益保护等诸多保障问题等都还缺乏制度约束。这就造成了引不进、留不住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局面,使得创新和管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如何做大做强扎兰屯市非公有制经济
(一)制定发展战略,强化产业引导。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结合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尽快制定符合我市市情的非公有制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构建我市新的产业发展格局,突出发展绿色农畜林产品深加工、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开发、机械制造等产业,打造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二是扶持一批运行质量好、扩张能力强企业,积极推进资产重组、集团企业组建大型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与大企业“共生协作”的小微企业,加强社会化分工,完善全程产业链及关联企业群体,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政府在产业支持、项目规划、优惠政策上要倾斜于发展前景较好的煤化工、矿产开发、现代医药、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社会服务等接替产业。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服务力度,改善发展环境。一是设立非公经济发展协调机构,便于集中各部门的力量,形成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合力;二是完善非公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法律援助、信用评价、技术推广,产品推销等服务体系,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为的综合服务机构,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的服务。
(三)拓宽融资渠道,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做大做强。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由市政府全资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会员担保机构组成的信用担保体;二是进一步完善银政、银企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召开银政、银企座谈会和项目推荐会,及时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产业项目,协同考察论证,予以信贷支持,实现互利双赢;三是大力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建议可将现行工商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税务的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进行资源整合对接,建立综合的信用评价体系,使其在企业升级、银行贷款等方面发挥作用;四是要利用好民间资金。要向民间投资者提供完善的项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正确引导民间资金投向;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专项基金。
(四)壮大人才队伍。一是市政府应将非公经济组织厂长(经理)、技术管理人员纳入全市人才战略规划,加强培训力度;二是依托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急需的高技能和高素质劳动者;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政府和企业相互协作,形成一种共同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适量的技术入股、专利入股、提高薪酬、重奖突出贡献等措施,完善职称评定、技术评级机制,不断增强企业吸引人才的能力。
(五)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密切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用先进技术嫁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向深加工度、高集中度、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污染方向转化,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六)建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或联盟。一方面中小企业要积极联合起来,自发组织各种协会;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积极加以鼓励、引导、培育和支持。建议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中小企业协会,作为其组织活动的经费。协会或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应加强互助合作,为其以后发展为集团公司或联营公司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黎明.非公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中国商人》.2010/07
[2]王珉.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求是》.2013/02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
近年来,扎兰屯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及人才,建立了市工业产品展示中心、中小企业网、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服务平台,使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域、规模、质量、效益得到不断扩张和提升,逐步成为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是由于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缘关系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规模、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
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仅60 户,批零住宿餐饮限额以上企业19户,税收超千万的只有4家,税收超百万的12户,缺少拉动地区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至今还未有一家上市公司。另外全市非公经济大多选择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领域相对比较少,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资源综合利用低。
(二)非公有制经济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资金“瓶颈”制约严重。
一是融资渠道狭窄: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现仅有三家小额贷款公司、一家融资担保公司,担保额度有限,同时激活民间资本机制还未形成;二是由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及贷款权限上收。从今年年初到今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及小贷公司贷存比为56%,所以现在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缺乏的现象比较严重。据今年2月市金融办调查显示全市融资需求在500万以上的企业有21家,所需资金约六亿元。由于缺乏资金,致使非公有制经济难以扩大规模、科研及设备更新改造投入不足,缺乏竞争力。
(三)生产成本上涨,压缩了企业利润。
由于原材料价格、劳动用工成本、电价、水价、土地房屋租赁、运输成本等价格不断上涨及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增强,致使目前我市的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成本不断推高,企业利润稀释。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的林畜加工企业面临生产下滑和亏损问题。
(四)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相当多的企业过分追求近期利益,普遍存在研发、吸纳科技成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全市只有阜丰集团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五)非公有制经济员工的后顾之忧问题还缺乏制度层面的保护。非公经济的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技术评级等方面还缺乏一些明确的规定,工资增长机制以及医疗、养老、工伤、劳保、休假、权益保护等诸多保障问题等都还缺乏制度约束。这就造成了引不进、留不住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局面,使得创新和管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如何做大做强扎兰屯市非公有制经济
(一)制定发展战略,强化产业引导。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结合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尽快制定符合我市市情的非公有制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构建我市新的产业发展格局,突出发展绿色农畜林产品深加工、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开发、机械制造等产业,打造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二是扶持一批运行质量好、扩张能力强企业,积极推进资产重组、集团企业组建大型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与大企业“共生协作”的小微企业,加强社会化分工,完善全程产业链及关联企业群体,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政府在产业支持、项目规划、优惠政策上要倾斜于发展前景较好的煤化工、矿产开发、现代医药、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社会服务等接替产业。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服务力度,改善发展环境。一是设立非公经济发展协调机构,便于集中各部门的力量,形成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合力;二是完善非公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法律援助、信用评价、技术推广,产品推销等服务体系,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为的综合服务机构,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的服务。
(三)拓宽融资渠道,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做大做强。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由市政府全资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会员担保机构组成的信用担保体;二是进一步完善银政、银企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召开银政、银企座谈会和项目推荐会,及时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产业项目,协同考察论证,予以信贷支持,实现互利双赢;三是大力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建议可将现行工商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税务的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进行资源整合对接,建立综合的信用评价体系,使其在企业升级、银行贷款等方面发挥作用;四是要利用好民间资金。要向民间投资者提供完善的项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正确引导民间资金投向;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专项基金。
(四)壮大人才队伍。一是市政府应将非公经济组织厂长(经理)、技术管理人员纳入全市人才战略规划,加强培训力度;二是依托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急需的高技能和高素质劳动者;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政府和企业相互协作,形成一种共同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适量的技术入股、专利入股、提高薪酬、重奖突出贡献等措施,完善职称评定、技术评级机制,不断增强企业吸引人才的能力。
(五)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密切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用先进技术嫁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向深加工度、高集中度、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污染方向转化,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六)建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或联盟。一方面中小企业要积极联合起来,自发组织各种协会;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积极加以鼓励、引导、培育和支持。建议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中小企业协会,作为其组织活动的经费。协会或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应加强互助合作,为其以后发展为集团公司或联营公司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黎明.非公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中国商人》.2010/07
[2]王珉.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求是》.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