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期刊是进行科学技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迅速,目前期刊出版的总数量位于世界第二位,已经是科技期刊数量大国。但是,我国的期刊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论文质量水平也普遍不高,距离世界科技期刊强国还有很大差距。笔者从事与海洋相关的科技期刊工作,通过对一些国外著名海洋类期刊的分析总结,认为他们的办刊理念,编辑经营模式等,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一、以质量为本
期刊是文化的载体。期刊的价值体现在读者对她的认同,而读者所关心的则是期刊的内在质量,尤其是学术质量。无论什么样的期刊,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国外高水平期刊首先从论文质量上要求严格,强调论文的高质量和信息独创性。国外知名期刊多依附于出版集团,科研机构或大学,从而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最优秀的科技信息,使其发表的论文始终走在相关学科的前沿。其次,在编辑人员素质要求上也很严格。我们还没有掌握国外著名期刊编辑们的具体工作内容,但是从其编辑人员配置上,赫然有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在列,而且不分国别,这些专家在从事期刊编辑的同时,很多亦亲自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实时跟踪最新科研动态,始终站在科技前沿,可以想象,如此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必然刊发出优秀的科技论文。第三,在编辑环节上精益求精。在文字,图表,版式,栏目等细节上,知名期刊体现着自己的特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翻阅国外高水平期刊,很难看到因为编排问题产生的错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我们很多国内期刊,都是很好的启发,值得我们学习。
二、向规模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小的出版社或期刊社杂志社因为经济实力弱,逐渐在竞争中趋于劣势,人、财、物通过市场逐渐向大的出版社集中,并形成大的出版集团。目前英国,美国,德国等出版业发达的国家,出版业已不断向集团化发展。如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Springer)、英国的里德-爱思唯尔(Elsvier)公司等。
科技期刊绝大部分是非赢利性的科技刊物,发表学术前沿的专业科技论文为主,依托于一些大学及研究机构。就期刊性质而言,并不能像出版社,出版集团那样完全商业化,产业化。然而,为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期刊竞争力,这部分期刊多数都是相近学科的多个期刊一起办刊,共同经营,涵盖相对丰富,相对专业的科技领域。与海洋相关的学术期刊中,以美国气象学会(AMS)创办的期刊为例,该学会在气象科学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陆续创办了一系列的气象学及与气象紧密相关的海洋学专业的科技期刊十余种。这些期刊特色鲜明,其学术价值被全球学者广泛认可,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同气象学会一样,先后创办了十几种期刊,其中仅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JGR)就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分出七种版本。虽然他们并未形成集团化,很明显这种规模化的出版,提高主办学会与期刊社的影响力的同时,亦集中了学科优势,不断吸引着大批科研人士投稿,形成良性循环,从而领跑相关专业类期刊。
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快,周期更短
随着电子出版物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部分纸质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实行电子、纸质相结合办刊。国外期刊非常重视电子期刊的传播。他们的网站上对本刊的信息发布及时,在期刊未出版前即安排全文或摘要上网,及时发布最新的科研动态。JGR在出版前即可以下载即将出版文章的全文,让读者"先睹为快"。另外,随着信息社会步伐的加快,部分电子类期刊也应时而生,省却纸质期刊印刷发行的繁琐,不但节省了办刊成本,更缩短的刊物出版周期。如美国气象学会(AMS)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以及美国地球协会(AAG)在1997年联合创办的刊物《地球交互作用》,侧重报道在全球环境变化下,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之间的交互作用,探索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并为作者提供使用动画和其他可视性技术的机会,这是传统出版不能与之媲美的。
四、处处体现国际化
办出的刊物要扩大影响,首先要更多人读。在当今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几千种语言。因此,出版语言的国际化是很有必要的。为方便交流,解决语言障碍,在众多语言中,世界上流行最广,也是国际普遍接受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纵览国外知名期刊,绝大部分采用国际通用的英文作为载体。
除此以外,创办国际性期刊,必须使学术期刊能够与世界科研领域建立紧密联系,消除国家的界限,面向世界敞开大门,最大限度的汇集世界范围内的科研成果,真正融入世界的学术氛围中。对此,我国有许多论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通过研究国外著名期刊,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国际化,读者国际化,语言国际化、编审国际化是其共同特征。以国际化的语言为载体,作者,读者,编辑,审稿专家遍及世界各地。目前我国有科技期刊4700余种,绝大部分是中文期刊,仅有英文期刊200余种,作者和审稿人也基本都来自国内。像美国气象学会(AMS)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旗下的著名期刊,撰稿,审稿等皆面向全球的学者,每年汇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海洋,地球物理的论文数百篇。
五、分类更细,更专业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科技期刊市场的竞争,没有哪一类期刊,那一家出版集团能够在所有的科技领域都取得最前沿的报道,因此各类期刊都在努力突出特色,集中发展某一领域,争取在该领域形成特色,规模,达到领先水平。比如AMS美国气象学会出版的期刊,在气象科学不断发展的进程中AMS陆续创办了系列的气象学专业科技期刊。《大气科学杂志》,主要刊载地球和行星大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学方面的论文,着重论题的数据分析和推理演绎。《应用气象学及气候学杂志》,主要刊载物理气象学、云雾物理学、人工影响天气、卫星气象学、水文气象学、生物气象学、农业和林业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等应用气象学各类型的数值模式、观测方法、观测方案及结果等内容还有应用气候学方面的内容。《物理海洋学杂志》,研究海洋物理学及其边缘领域,侧重于理论与建模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与实际观察资料有关的一些研究。《应用气象学杂志》内容涉及到物理气象学,云物理,水文,人工影响天气,卫星气象学,边界层过程,空气污染气象学(包括分散与化学过程),农业与森林气象学,和应用气象数值模型。学科分类的细化,专业化,更方便读者选择,有利于形成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虽然期刊的"专"导致稿件学科的窗口"窄",但却更加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不分民族,不分国界,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以其成功的运作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办刊经验,有助于我国学术期刊找到自身的不足,明确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雷水英.关于创建英文版品牌期刊的几点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78):93-96.
[2]余敏.出版集团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338.
[3]喻伟.科技期刊国际化问题思考与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24-27.
[4]蔡玉麟.科技期刊国际化漫谈[J].编辑学报,2002,14,(1):49-51.
[5]谢莜萍.科技期刊国际化度指标的探讨[J].编辑学报,2003,15,(3):158-159.
一、以质量为本
期刊是文化的载体。期刊的价值体现在读者对她的认同,而读者所关心的则是期刊的内在质量,尤其是学术质量。无论什么样的期刊,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国外高水平期刊首先从论文质量上要求严格,强调论文的高质量和信息独创性。国外知名期刊多依附于出版集团,科研机构或大学,从而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最优秀的科技信息,使其发表的论文始终走在相关学科的前沿。其次,在编辑人员素质要求上也很严格。我们还没有掌握国外著名期刊编辑们的具体工作内容,但是从其编辑人员配置上,赫然有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在列,而且不分国别,这些专家在从事期刊编辑的同时,很多亦亲自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实时跟踪最新科研动态,始终站在科技前沿,可以想象,如此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必然刊发出优秀的科技论文。第三,在编辑环节上精益求精。在文字,图表,版式,栏目等细节上,知名期刊体现着自己的特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翻阅国外高水平期刊,很难看到因为编排问题产生的错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我们很多国内期刊,都是很好的启发,值得我们学习。
二、向规模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小的出版社或期刊社杂志社因为经济实力弱,逐渐在竞争中趋于劣势,人、财、物通过市场逐渐向大的出版社集中,并形成大的出版集团。目前英国,美国,德国等出版业发达的国家,出版业已不断向集团化发展。如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Springer)、英国的里德-爱思唯尔(Elsvier)公司等。
科技期刊绝大部分是非赢利性的科技刊物,发表学术前沿的专业科技论文为主,依托于一些大学及研究机构。就期刊性质而言,并不能像出版社,出版集团那样完全商业化,产业化。然而,为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期刊竞争力,这部分期刊多数都是相近学科的多个期刊一起办刊,共同经营,涵盖相对丰富,相对专业的科技领域。与海洋相关的学术期刊中,以美国气象学会(AMS)创办的期刊为例,该学会在气象科学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陆续创办了一系列的气象学及与气象紧密相关的海洋学专业的科技期刊十余种。这些期刊特色鲜明,其学术价值被全球学者广泛认可,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同气象学会一样,先后创办了十几种期刊,其中仅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JGR)就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分出七种版本。虽然他们并未形成集团化,很明显这种规模化的出版,提高主办学会与期刊社的影响力的同时,亦集中了学科优势,不断吸引着大批科研人士投稿,形成良性循环,从而领跑相关专业类期刊。
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快,周期更短
随着电子出版物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部分纸质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实行电子、纸质相结合办刊。国外期刊非常重视电子期刊的传播。他们的网站上对本刊的信息发布及时,在期刊未出版前即安排全文或摘要上网,及时发布最新的科研动态。JGR在出版前即可以下载即将出版文章的全文,让读者"先睹为快"。另外,随着信息社会步伐的加快,部分电子类期刊也应时而生,省却纸质期刊印刷发行的繁琐,不但节省了办刊成本,更缩短的刊物出版周期。如美国气象学会(AMS)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以及美国地球协会(AAG)在1997年联合创办的刊物《地球交互作用》,侧重报道在全球环境变化下,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之间的交互作用,探索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并为作者提供使用动画和其他可视性技术的机会,这是传统出版不能与之媲美的。
四、处处体现国际化
办出的刊物要扩大影响,首先要更多人读。在当今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几千种语言。因此,出版语言的国际化是很有必要的。为方便交流,解决语言障碍,在众多语言中,世界上流行最广,也是国际普遍接受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纵览国外知名期刊,绝大部分采用国际通用的英文作为载体。
除此以外,创办国际性期刊,必须使学术期刊能够与世界科研领域建立紧密联系,消除国家的界限,面向世界敞开大门,最大限度的汇集世界范围内的科研成果,真正融入世界的学术氛围中。对此,我国有许多论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通过研究国外著名期刊,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国际化,读者国际化,语言国际化、编审国际化是其共同特征。以国际化的语言为载体,作者,读者,编辑,审稿专家遍及世界各地。目前我国有科技期刊4700余种,绝大部分是中文期刊,仅有英文期刊200余种,作者和审稿人也基本都来自国内。像美国气象学会(AMS)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旗下的著名期刊,撰稿,审稿等皆面向全球的学者,每年汇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海洋,地球物理的论文数百篇。
五、分类更细,更专业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科技期刊市场的竞争,没有哪一类期刊,那一家出版集团能够在所有的科技领域都取得最前沿的报道,因此各类期刊都在努力突出特色,集中发展某一领域,争取在该领域形成特色,规模,达到领先水平。比如AMS美国气象学会出版的期刊,在气象科学不断发展的进程中AMS陆续创办了系列的气象学专业科技期刊。《大气科学杂志》,主要刊载地球和行星大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学方面的论文,着重论题的数据分析和推理演绎。《应用气象学及气候学杂志》,主要刊载物理气象学、云雾物理学、人工影响天气、卫星气象学、水文气象学、生物气象学、农业和林业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等应用气象学各类型的数值模式、观测方法、观测方案及结果等内容还有应用气候学方面的内容。《物理海洋学杂志》,研究海洋物理学及其边缘领域,侧重于理论与建模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与实际观察资料有关的一些研究。《应用气象学杂志》内容涉及到物理气象学,云物理,水文,人工影响天气,卫星气象学,边界层过程,空气污染气象学(包括分散与化学过程),农业与森林气象学,和应用气象数值模型。学科分类的细化,专业化,更方便读者选择,有利于形成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虽然期刊的"专"导致稿件学科的窗口"窄",但却更加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不分民族,不分国界,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以其成功的运作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办刊经验,有助于我国学术期刊找到自身的不足,明确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雷水英.关于创建英文版品牌期刊的几点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78):93-96.
[2]余敏.出版集团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338.
[3]喻伟.科技期刊国际化问题思考与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24-27.
[4]蔡玉麟.科技期刊国际化漫谈[J].编辑学报,2002,14,(1):49-51.
[5]谢莜萍.科技期刊国际化度指标的探讨[J].编辑学报,2003,15,(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