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现状,探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面临的能力挑战和教师的角色转变,提出了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提升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能力 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04-02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程,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社会信息系统可以看作整个社会的神经系统,那么教学信息系统就可以看作整个教学的神经系统,然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则无疑成为促进教学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助推器。积极实践信息化教学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基本内涵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这也给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1]。也就是说,平板电脑再薄,服务器速度再快,如果没有与教育过程相结合,只能是IT产品的教育,而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我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也在不断更新。从早期的定义“新形态下教师职业的核心素养”到“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界定,给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它是信息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兴趋向。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1.教育环境因素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硬件环境大投入和教学效果的微收效形成鲜明对比。信息技术目前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手段而存在,而与教学和课堂的应用尚不够紧密,对教育的影响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宏观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政策的保障、教育改革的引导、学校组织的支持是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据了解,部分美国高校已开始在校园中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可为学生提供灵活性更高、移动性更强的信息获取方法,满足他们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需要。微观上,虽然我国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在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有待完善,各种教学软件和素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中运用发展不平衡,这是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2.教师自身因素
  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决策和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是教学信息化进程的直接推进者,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愿景的参与和支持者。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储备不足是制约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集中精力突破这个瓶颈,从而赢得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教师对信息化技术运用兴趣不足,计算机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的有无不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媒体资源的应用和制作过于耗时耗力,且使用频率不高,学校对这方面的鼓励政策不如科研项目那么支持,也浇灭了一些热情和积极性。但更多的教师是由于相应的信息化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的欠缺,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有所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和呈现信息化媒体资源,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洋兴叹。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
  1.信息化教学的必备条件
  学校在做信息化建设规划时,必须兼顾硬件投入、教师培训、软件开发。只有资源平台与硬件设备、教师素养同步发展,我们的教育信息化才可能走上协调、高速、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这三者的关系大致可以概括为:硬件奠基、培训铺路、软件搭桥。硬件奠基是实现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硬件设备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配置,不必追求最新、最高端,只要保持设备适合或适度领先就可以了。培训铺路可以通过参加面对面的培训或基于网络的培训进行。虽然专家的培训指导很重要,但更要重视吸取身边同事的经验和教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软件搭桥是教学和技术融合的桥梁。软件和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注意尽可能使学校的各种软件和资源尽相互兼容,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
  曾经我们以为教育信息化探索历程最大的症结和难处是硬件问题、设备问题,其实不然,我们忽视了关键的一环,即教师的培训和资源的开发,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教师培训问题。教师培训投资比重应增大,最终需达到信息化总投资比例的30%。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认真谋划、分步实施、力求实效。只有教师的理念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的结构性变革才可能真正实施。可以先选派一些具有五年以上教龄的年轻一线教师到全国与教育信息化步伐接轨比较好的学府去考察学习,并参加相关的培训。相较而言他们可能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更易接受且较娴熟。同时应加强师范院校建设,促进职业发展,将教育技术应用纳入师范教育课程,制定相应的学业标准和教师职业证书标准,保证所有新教师职前就能得到良好的技术训练。
  3.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技术和信息读写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学生不再只有被动接受知识,而应转变成为信息加工和知识创新者。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操作等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信息素养,以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积累,以信息化途径获得知识迁移,以师生互动获得教学相长。
  4.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要求
  现代教师的专业素养应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时代需求而改变。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不仅应能够讲授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而且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执行并完成课程计划,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这是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环节。
  四、总结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在不同的时期和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教师要适应这种变化,应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加强自身能力和专业实践,使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发展,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9.
  [2]段玉斌,毕辉,裴建明等.基础医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493-494.
  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青专重点项目,项目编号:Qz1427-0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种种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在高等院校中,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这支队伍能否与时俱进,切实有效的开展工作,是关系到大学生在成才的同时能否成人的关键。为此,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才能更好地迎接新挑战,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辅导员 意识 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G64
【摘要】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分析了造成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并从辅导员视角提出了提升应用型本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人文素养 应用型本科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94-01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培养
本文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资助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国家和高校的资助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今秋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收到我国自己种植之金鸡纳树皮少量样品,加以化验。所得分析结果是:4年生金鸡纳树皮含植物硷总量在7%以上,含奎宁硷量在4%以上,一般而论已合乎药用标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公办和私立园所的迅速增多。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新教师的注入,幼儿园从而产生师资来源的不均衡、师资结构的搭配不合理等等现象。为了幼儿园发展,为
高等学校的学生规模是教育部编制的基础和依据.对天水师范学院和全国同类型、相同层次本科院校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十一·五”期间,甘肃高等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
为了从通道水平上探讨机体低氧适应的离子机制,本实验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和慢性间歇性低氧组(氧浓度10±0.5 %,间断缺氧每天8小时)。用酶解法急性分离单个大鼠肺
乳房炎对奶牛养殖业危害十分大,乳房炎的发生可以通过体细胞计数的方法进行监测,特别对于亚临床型乳房炎,越早监测出越有利于预防临床乳房炎的发生及改善牛群的整体健康状况。目
目的:探讨SARS-CoV在临床确诊病例中血清抗体消长及持续时间,以揭示人群的免疫力和SARS的流行规律。为控制SARS卷土重来及进一步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SARS的临床诊断、转归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根据所处地区独特而丰富的陇右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人文资源以及经济因素等特色和优势建设“陇右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发表了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