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整合,又称为“课程一体化”,是指把分门别类的课程或学习科目以及特定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紧密联结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课程结构。小学教学阶段,课程门类中除了语、数、英三科外,还有综合实践、社会与品德、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以往各学科独立、分化,各自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固守本科目的知识培训,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单一孤立的知识,知识结构系统零乱,加重了学习任务,忽略了学生的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确立了不同课程共同的课程目标——从仅仅关注知识结果的获得,转变到关注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其他课程反过来也会促进语文的学习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语文教学与各学科知识的联系,相互渗透,实现课程整合,也是实现大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以第五册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整合理念与实践。语文与各学科教学既是独立的,有着自己的教学目标、要求,也有着相同的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把共有的目标知识融合,也要把课程内容中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宏观的语文教学理念。
一、语文与综合课的整合,焕发课堂新活力
《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活动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个开放性活动的过程,强调整合,注重生活实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经历。语文与综合课有机整合,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缺乏活力的不足之处,使语文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了发挥与应用。
我们在语文课渗透了德育思想教育,《品德与生活》则是通过实际生活去应用领悟当中的道理。从小培养公民意识,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语文园地中安排有综合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等,这些也是一项综合活动的实践过程。如语文教学中要求我们搜集资料认识我们的家乡,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品德与生活、综合活动课都提到了相应的内容,课程整合使学生学习更加得心应手,搜集的资料也就更齐全了。
二、语文与《科学》的整合,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科学的知识常理,语文课毕竟不是科学课,但是,我们的同学却能够把在科学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语文学习中,使语文赋有了更多的知识内涵。
在《玩出了大名堂》一课中,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而我们的同学也要摆弄着《科学》中的学具放大镜去学习、去发现。第五册《科学》中有一环节要求学生种豆芽,了解豆芽的生长与空气的关系。于是我给学生一些种子回家种,要求他们把每天的发现写成日记,不少学生在种的过程中,懂得了相应的科学道理,学到了新的知识,还培养了写日记的兴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去发现,去记录,也养成了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语文与美术、音乐的整合,在美的熏陶中学习
我们的课文,充满了美的情趣,是一种美的艺术,然而美并非全都能被学生所接受,有时候就需要一种媒介,而图画与音乐恰是能让文字与情感相连接的纽带。美术与音乐,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每个孩子都喜欢唱歌、画画,如果我们把这些“天赋”应用于语文中,会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为古诗配上一幅生动的画,为喜爱的文章画一幅插图,配上动人的音乐,高声朗诵,这是多么让人愉快的事。通过绘画来写日记,给日记本画上漂亮的插画,绘画与作文水平同时提高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
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我为孩子们展示了中华瑰宝《清明上河图》,孩子们都陶醉在美的意境中。瞧,看到《东方之珠》香港这美丽繁华的特区,我们忍不住要高唱一首赞美的歌。课文的美,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影像把它们凸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更深切地感受祖国语言的优雅、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教学要以课本教材为射点,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发散。教语文,不能仅停留于教课文,同样课程资源也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中有限的知识内容。要走出教室,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感受语文知识的无限,把语文应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将从中感悟到语文的人文性与多元化,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更加丰富语文课堂的活力,使语文教学发挥出无穷无尽的魅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其他课程反过来也会促进语文的学习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语文教学与各学科知识的联系,相互渗透,实现课程整合,也是实现大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以第五册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整合理念与实践。语文与各学科教学既是独立的,有着自己的教学目标、要求,也有着相同的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把共有的目标知识融合,也要把课程内容中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宏观的语文教学理念。
一、语文与综合课的整合,焕发课堂新活力
《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活动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个开放性活动的过程,强调整合,注重生活实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经历。语文与综合课有机整合,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缺乏活力的不足之处,使语文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了发挥与应用。
我们在语文课渗透了德育思想教育,《品德与生活》则是通过实际生活去应用领悟当中的道理。从小培养公民意识,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语文园地中安排有综合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等,这些也是一项综合活动的实践过程。如语文教学中要求我们搜集资料认识我们的家乡,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品德与生活、综合活动课都提到了相应的内容,课程整合使学生学习更加得心应手,搜集的资料也就更齐全了。
二、语文与《科学》的整合,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科学的知识常理,语文课毕竟不是科学课,但是,我们的同学却能够把在科学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语文学习中,使语文赋有了更多的知识内涵。
在《玩出了大名堂》一课中,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而我们的同学也要摆弄着《科学》中的学具放大镜去学习、去发现。第五册《科学》中有一环节要求学生种豆芽,了解豆芽的生长与空气的关系。于是我给学生一些种子回家种,要求他们把每天的发现写成日记,不少学生在种的过程中,懂得了相应的科学道理,学到了新的知识,还培养了写日记的兴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去发现,去记录,也养成了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语文与美术、音乐的整合,在美的熏陶中学习
我们的课文,充满了美的情趣,是一种美的艺术,然而美并非全都能被学生所接受,有时候就需要一种媒介,而图画与音乐恰是能让文字与情感相连接的纽带。美术与音乐,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每个孩子都喜欢唱歌、画画,如果我们把这些“天赋”应用于语文中,会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为古诗配上一幅生动的画,为喜爱的文章画一幅插图,配上动人的音乐,高声朗诵,这是多么让人愉快的事。通过绘画来写日记,给日记本画上漂亮的插画,绘画与作文水平同时提高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
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我为孩子们展示了中华瑰宝《清明上河图》,孩子们都陶醉在美的意境中。瞧,看到《东方之珠》香港这美丽繁华的特区,我们忍不住要高唱一首赞美的歌。课文的美,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影像把它们凸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更深切地感受祖国语言的优雅、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教学要以课本教材为射点,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发散。教语文,不能仅停留于教课文,同样课程资源也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中有限的知识内容。要走出教室,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感受语文知识的无限,把语文应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将从中感悟到语文的人文性与多元化,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更加丰富语文课堂的活力,使语文教学发挥出无穷无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