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比较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疗程毕,两组患者病情显著改善,显效率分别为81.67%和80.0%,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副作用反应结果表示,利培酮组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且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
阿立哌唑是新一代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是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显著疗效[1],在临床上使用日益增多。为进一步验证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我们与利培酮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2)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3)年龄18岁-62岁,患者家属知情同意。(4)入组前7天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5)排除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酒精或药物依赖,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共入组120例,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19至62岁,发病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8个月。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PANSS总分差异及其他生理指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10mg/d,一周后加至20mg/d,以后随病情加大剂量,最高不超过30mg/d。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1mg/d,一周后加至2mg/d,以后随病情加大剂量,最高不超过6mg/d。治疗时间为8周,在治疗时间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及电疗,可酌情使用苯二氮卓类及普萘洛尔、苯海索对证治疗。每两周评定PANSS及TESS一次,并进行常规的生化检查。
1.3 疗效评判标准[3]
用PANSS减分率[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评定临床疗效。①基本痊愈:减分率≧75%;②显效:减分率50%~74%;③好转:减分率25%~49%;
④无效:减分率﹤25%。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导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8周后,120例患者无脱落病例,其中阿立哌唑组痊愈37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4例,显效率81. 67%;利培酮组痊愈38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两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据两组治疗前后PANSS量分总表及因子分析比较结果(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2、4、8周末两组间各因子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量表总分及因子分比较结果( ±s)
PANSS 治疗前 第2周末 第4周末 第8周末
阿立哌唑组(n=60)
阳性症状 22.3±1.71 18.1±1.36* 15.5±3.33* 12.1±2.23*
阴性症状 21.1±3.02 16.4±3.61* 14.3±2.31* 12.9±4.05*
精神病理 41.08±3.24 36.67±3.3* 27.18±4.14* 24.12±4.12*
总分 82.72±5.12 69.98±5.46* 51.32±3.46* 45.4±2.86*
利培酮组(n=60)
阳性症状 22.76±2.14 19.03±2.12* 15.72±4.68* 12.65±4.31*
阴性症状 22.08±1.90 16.18±3.31* 14.78±5.37* 13.1±4.14*
精神病理 40.94±1.32 35.87±4.81* 28.09±2.99* 24.73±5.02*
总分 81.94±6.25 70.54±3.81* 53.01±3.62* 46.18±3.32*
注: 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比较P>0.05。
2.2 安全性比较
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轻度至中度,均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性有:口干、头晕、腹泻、体重增加、静坐不能、双手颤抖发生率利培酮组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呕吐、困倦发生率阿立哌唑组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在总发生率方面,利培酮组发生率为52.0%,阿立哌唑组发生率为37.3%,两组具有差异性(P<0.05)。
3 讨论
阿立哌唑是第3代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自从2002年美国FDA批准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有新的药理作用,被称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其主要药理作用为5-HT2A受体拮抗作用和D2受体及5-HT1A受体的部分拮抗作用,同时是D1受体激动剂、D2受体部分激动剂。本研究结果显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证总显效率相当,与目前国内有关阿立哌唑的研究报道结果类似[4,5]。对两种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均较好,治疗中未出现脱落的病例,研究显示,口干、头晕、腹泻、体重增加、静坐不能、双手颤抖等不良反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药理研究报道一致[5]。总之,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旭,程哲,杨芳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3,29(3):294-295.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5.
[4]付擁军,邓凡.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照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2):236-237.
[5]王洪允,沈凯,江骥等.阿立哌唑片在中国健康人体的单剂和多剂药动学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7):814-841.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
阿立哌唑是新一代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是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显著疗效[1],在临床上使用日益增多。为进一步验证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我们与利培酮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2)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3)年龄18岁-62岁,患者家属知情同意。(4)入组前7天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5)排除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酒精或药物依赖,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共入组120例,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19至62岁,发病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8个月。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PANSS总分差异及其他生理指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10mg/d,一周后加至20mg/d,以后随病情加大剂量,最高不超过30mg/d。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1mg/d,一周后加至2mg/d,以后随病情加大剂量,最高不超过6mg/d。治疗时间为8周,在治疗时间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及电疗,可酌情使用苯二氮卓类及普萘洛尔、苯海索对证治疗。每两周评定PANSS及TESS一次,并进行常规的生化检查。
1.3 疗效评判标准[3]
用PANSS减分率[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评定临床疗效。①基本痊愈:减分率≧75%;②显效:减分率50%~74%;③好转:减分率25%~49%;
④无效:减分率﹤25%。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导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8周后,120例患者无脱落病例,其中阿立哌唑组痊愈37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4例,显效率81. 67%;利培酮组痊愈38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两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据两组治疗前后PANSS量分总表及因子分析比较结果(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2、4、8周末两组间各因子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量表总分及因子分比较结果( ±s)
PANSS 治疗前 第2周末 第4周末 第8周末
阿立哌唑组(n=60)
阳性症状 22.3±1.71 18.1±1.36* 15.5±3.33* 12.1±2.23*
阴性症状 21.1±3.02 16.4±3.61* 14.3±2.31* 12.9±4.05*
精神病理 41.08±3.24 36.67±3.3* 27.18±4.14* 24.12±4.12*
总分 82.72±5.12 69.98±5.46* 51.32±3.46* 45.4±2.86*
利培酮组(n=60)
阳性症状 22.76±2.14 19.03±2.12* 15.72±4.68* 12.65±4.31*
阴性症状 22.08±1.90 16.18±3.31* 14.78±5.37* 13.1±4.14*
精神病理 40.94±1.32 35.87±4.81* 28.09±2.99* 24.73±5.02*
总分 81.94±6.25 70.54±3.81* 53.01±3.62* 46.18±3.32*
注: 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比较P>0.05。
2.2 安全性比较
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轻度至中度,均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性有:口干、头晕、腹泻、体重增加、静坐不能、双手颤抖发生率利培酮组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呕吐、困倦发生率阿立哌唑组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在总发生率方面,利培酮组发生率为52.0%,阿立哌唑组发生率为37.3%,两组具有差异性(P<0.05)。
3 讨论
阿立哌唑是第3代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自从2002年美国FDA批准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有新的药理作用,被称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其主要药理作用为5-HT2A受体拮抗作用和D2受体及5-HT1A受体的部分拮抗作用,同时是D1受体激动剂、D2受体部分激动剂。本研究结果显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证总显效率相当,与目前国内有关阿立哌唑的研究报道结果类似[4,5]。对两种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均较好,治疗中未出现脱落的病例,研究显示,口干、头晕、腹泻、体重增加、静坐不能、双手颤抖等不良反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药理研究报道一致[5]。总之,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旭,程哲,杨芳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3,29(3):294-295.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5.
[4]付擁军,邓凡.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照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2):236-237.
[5]王洪允,沈凯,江骥等.阿立哌唑片在中国健康人体的单剂和多剂药动学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7):81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