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的猪肉香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heng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城里的饭已有二十多年了,但心里一直惦记着我的家乡冯山村的美味儿。冯山村的粉条劲道、豆腐鲜美、胡麻油味醇,在四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加工制作有一套精细、复杂的程序,那些诱人的美味让人舌底生津、回味无穷,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冯山村原汁原味的土猪肉香。
  记得以前,我家也喂养着一窝土猪。关于怎样喂土猪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知道是无论刮风下雨、一日三餐、雷打不动。在我们家徒四壁的日子里,母亲养的母猪为这个家维持生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年下俩窝小猪,一窝多则十一二头,少则八九头,小猪长到三个月大就可以卖钱了,母亲养的小猪光溜溜、胖嘟嘟的,还不挑食,往往未到出窝时间,就已经被订购一空了。
  山里人有句谚语:“腊月八,米饭熬的哗啦啦,有猪的杀猪,没猪的把娃娃打的吱啦啦”。在农村过年,一头猪对一个家庭过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家因为靠猪挣钱过生计,母亲又喂了一辈子猪,所以她最怕过年,过年就要杀猪,每每听到村里猪撕裂般的哀叫声,母亲就失落起来了,她知道她喂养的年猪进入生命倒计时了。
  我却牢牢记住了杀猪时候的热闹场面。杀年猪一般在腊月八过后就开始了,这是个大活,先得在杀猪匠处排队,谁家的男人打工回来的早,自然就排到前面了。来的晚的,杀猪匠忙不过来,就会推脱,排不上队的主家就急了,过年没猪肉是万万不行的。没办法,猪匠就只答应捅刀子。揪猪、烫猪、拔猪毛、刮底毛的事就交给主家请的帮手了。
  对农村男人来说熟知杀猪的程序,但找一个猪匠,不一定是一件轻松的事,愿意当猪匠的人不多,不到万不得已家里人是不愿意让自家掌柜的当猪匠的,据农村人迷信的说法:猪匠死后会被阎王爷打入十八层地狱的。
  那时,请个猪匠是不要花钱的,猪匠只带走猪鬃。据说猪鬃很值钱的,另外主家需要在猪匠走时送一条猪前腿即可,前腿肉少,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
  杀猪的前一夜,主人不再给猪喂食,只给些水,说是清洗肠子。那一夜,猪会不断哼哼,不踏实睡觉,听老人讲猪有自己被杀预感。
  第二天一早,主家婆娘早早起床,提前开始烧烫猪开水,烫猪毛的水温要适当,温度太高,猪皮就会烫伤,温度较低,猪毛就拔不动,尤其底毛肯定拔不干净。总之,婆娘辛苦了一年,养的膘肥肉厚的猪,东家是不会草率的。男人则早早把自家大门的一扇门卸下来,以45度的倾斜程度搭在木墩垫上,那便是猪告别世界的最后一站。
  烫猪毛的大水桶头天晚上已经从上一家搬回来摆放在门口的宽阔地带上了,三脚架支起的横杆像单杠一样横亘在水桶上面,两根绳子牢牢固定在横杆上,绳子的一头系一个圈,绳圈张开血盆大口,静等猪驾临。
  早饭是油饼鸡蛋汤,还得另外给猪匠加两个荷包蛋,老人说,把猪匠伺候不好,他略施一点小动作,这头猪的肉就不会好吃了,譬如血放不干净、肉就不鲜活,会带有血丝。当然,猪匠一般不会做不道德的事,即使真的没做好,大家也相信猪匠不是故意的。
  诸事已毕,只待从猪圈揪猪了,婆娘们毕竟喂养了一年了,也有感情了,她们不忍心也不愿意听到猪的撕心裂肺裂般的哀嚎,早早把耳朵塞住,藏到屋子里头去了。帮忙的人数不一,猪小的话,四个人足够了;豬大,就得五六个人。猪圈门一开,待杀的年猪感觉今天不同以往,躲到猪窝不愿意出来,没办法,帮忙的人只好进猪圈先把猪赶出来,猪一旦出了圈门,就身不由己了,一群人拼尽力气,揪住耳朵抓住前后腿死拖硬拽,愣是把猪抬上了案板。
  抓后腿的人要个子高,抓住后腿,高高抬起来,这样便于血流干净。猪匠上场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抓住猪嘴,另一只提刀的手已经连刀把一起从猪脖子底下捅入猪的体内,直捣心脏,待刀拔出时,一股鲜血顺猪匠拔刀的瞬间倾泻而下,猪只哼哼几下就没动静了。
  血足足流了半盆子,猪血很有食用价值,因此接猪血也有一定讲究的,提前在盆里放少许凉水、盐、白面,刀抽出后让血稍往外流一会儿再接,这样接下的猪血干净,凝固得快,用猪血做成的各种美食吃起来有嚼劲,好吃。
  最惊险的场面结束了,帮忙的人蹲在地上一面抽烟,一面看猪匠拔猪鬃。猪鬃有多有少,黑猪的猪鬃比白猪的值钱。遇上一头黑猪,猪匠就会多拔一些,甚至连猪鬃下面很大一片猪毛都当作猪鬃拔了。这是猪匠的唯一收入,大家自然理解。
  拔完猪鬃后,大家一齐把死猪送进开水桶里滚,滚的差不多了,再拖上来,开始拔毛,拔完长毛还得刮底毛,这是细活,很多年轻人没耐心,一般都是视力好,为人实诚的人才能刮干净底毛。村里有几个这样的人,大家自然都抢着叫,这几个人,一到腊月基本不在自家吃饭,刮一天毛,吃一天饭,东家都抬举的很。这也算靠技术活吃饭。
  我们一帮小孩子则有自己的盘算,最期盼的就是猪匠开膛时摘下的猪尿泡。猪匠却不急,似乎故意做作我们。他剖开肚皮,一堆内脏蜂拥而出,涌向猪匠的怀抱,他把内脏抱到案板上,慢条斯理的开始在肠子上撕扯着肥油。猪尿泡近在眼前,我们却不敢靠近,我们不但害怕猪匠,更害怕猪匠的刀,因为大人经常会拿猪匠来割蛋蛋吓唬孩子。
  待猪匠翻洗完肠子,才把猪尿泡扔给我们,我们人多,都在争抢,却谁没抓住,险些被邻居家的狗叼走了。拿到猪尿泡后先把尿尿倒出来,不管干净不干净,嘴对着口子一顿猛吹。吹足气的尿泡像个气球,但比气球结实,我们就当足球来踢,那便是我们不知足球为何物的这一代人童年最快乐的游戏了,一帮小孩子终于有了团队活动了。
  猪匠很快就把一整头猪卸成不同的小块状了,最先卸下的脖子肉已经上了案板,胡麻油的烟味从厨房的门缝,窗缝挤出来,四处扩散,自家的大白菜、自家的粉条、自家的豆腐纷纷入锅,再放上自家种的花椒粉,辣椒叶子,炖好的一锅大土猪肉大烩菜,香味顿时扑鼻而来。
  当然,两百来斤的土猪肉,和着葱做成油煎爆炒的肉片,做成秃噜着冒着热气的亮晶晶肥嫩鲜香的红烧肉,或是做成腌渍熏制的美味劲道的腊肉,那漂浮弥漫在鼻息间的香气不断挑逗着人的味蕾、勾引着人的馋虫,让人欲罢不能、永生难忘。
  然而现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没有人再愿意去养土猪,干这又脏又累的活儿,骑个车一脚油门就买回来想吃的肉,也没人愿意再当杀猪匠,家乡那种家家户户养猪的场景早已消失,做粉条、做豆腐的作坊也已名存实亡。家乡的土猪肉香,我也只能在沉沉的睡梦里闻得到了。
  责任编辑:陈静
  作者简介:冯军权,男,甘肃甘谷人。现任西安外事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其他文献
9月7日中午,李印功老师突然通知邓刚老师下午就到,问我是否熟悉邓老师。我如实答道,“很遗憾,和邓老师互不认识,但我读过《迷人的海》”。“读过就好,”李老师兴奋了,“下午六点,省委党校。”  邓老师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3年,《阵痛》获全国短篇小说奖,1984年,《迷人的海》获全国中篇小说奖,还掀起了“邓刚年”的热潮。回想着邓老师获奖文章的内容,就到了指定位置,李老师告诉我,半年
期刊
一  《黑与红》是我历经三年多时间完成的一部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故事描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人公从黄土高原一个偏僻的山村,到鳌北煤矿追求人生梦想的曲折经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随着大裁军从部队回到了农村,军旅生涯锤炼了意志,丰富了人生的阅历,让我再也无法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出路在何方,我陷入苦苦的思索中。后来我被安排在了煤矿,成为一名井下挖煤的矿工,有过部队的磨练,我并不觉得苦
期刊
在中国的历史变迁中,困境书写是文学创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中国古代士人的创作中不乏怀才不遇、国破家亡等人生困境的主题,而自晚清开始,经过五四文学运动和新中国建立等特殊历史时刻,中国作家在创作中更是难逃社会历史所造就的种种生存困境,这些困境在表现着作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志趣的同时,也勾勒出不同的书写对象在各种社会环境和人生阶段面临的选择与生存方式。  作家简媛的困境书写,直面困境中的自我和他者,
期刊
1  多年前,她就把活着的事给忘了。  她总是不停地问我,我是不是还活着?我非常肯定地告诉她,你还活着。她不信,用手使劲地掐自己,掐出了痛、掐出了血来,她才长舒一口气说:我以为我死了呢。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她会这么问我:今年,我多大了?我说:还差两年就一百了。她说:我有这么大吗?怎么跟没活几天似的?  她在不经意间,就活成了梁庄年岁最长的人。在她前面没有人了,所有的人,都跟在她的身后,与她保持着
期刊
木子车多年来致力于小说创作,在写作中他不断尝试,努力摒弃主流小说写作雷同与虚假的特点,塑造自身独特风格。阅读其作品,可以发现:在他的小说中,现实体验与幻想是相辅相成的,他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多样化处理和升华,寻觅到连接“现实”与“幻想”的通道,并尝试用不同的文体与叙述方式来完成幻想对现实的加工,最终在对深刻的思考中为读者展示出现实社会蕴含的精神危机和人文困惑。而由此出发研究文本,可以发现其塑造了许
期刊
南丹  受伤了,落日要找一个地方  疗伤。  云霞。群山。山谷。飞鸟。炊烟。  南方,那不识时务的风  落日是个盛大的仪式  说是疗伤,其实是在  偷偷炼丹  这地方,叫作南丹  天峨的云  谁,哈了一口气?  雨后。山那边,是谁  赶来一群绵绵不绝的白绵羊  似乎有吃草的声音,飞快地涌过来了  疑是置身辽阔大草原  我没忘记女儿要的礼物  天峨的云  让我摘两朵带回家  当哈达  穿越燕子洞  
期刊
一  “祖爷爷岳永金过世了!”  “今年祖屋后面的金竹开过花!”  这两条消息在白泥村人的微信群里引发热烈讨论,无数的文字和语音从天南海北的远方跳到我的手机上,向来喜欢潜水的我,也忍不住发了几句议论,仿佛我们正聚集在祖爷爷岳永金所居住的祖屋前的院坝里,扯着嗓子高声说着我们的方言。离家太久,我以为我已经融入了城市洪流之中,但这两条消息还是唤醒了我体内被压抑的白泥村人的一面。我看见自己捧着手机的手背静
期刊
两代人的逃离  不知从哪天起,不想再和母亲联系,我已经三十八了,母亲在我这个年龄已经有了当外婆的心思。是什么环境让她在这般年纪时就有如此心思呢?怎么在同样的年龄,当我还觉得自己可以任性的时候,她就这样心甘情愿承受生活的磨难呢?  母亲的丧事进行到了第三天,和尚坐在我右肩十厘米处的木凳上念经,口齿清楚,声音成片,我仿佛听见了许多,又仿佛什么也没有听见。  不知是谁先开口的,就像打开原本鼓胀的气球的口
期刊
黑獒叫了起来。经验告诉我,这不是对野鸭、兔子、黄羊、狼之类动物侵入的警告信号。它从没这样因领地遭到侵犯而威严地吼叫过。谁会来五眼泉呢?  我停下画笔,向远处张望。从树林中蜿蜒而来的车道上,偶尔有树叶飘落,看不见人影。我安抚一下大黑獒脑袋,它明白我的意思,乖乖躺下。凝神谛听一会,除了院墙和房顶上飘扬的经幡,没有其它异常响动。我想继续作画,可是,大黑獒显得躁动不安。难道老毛病又犯了?刚来时,黑獒捕猎野
期刊
饵黄精  一到六月,山区里的小学校,便会组织人马去周边山寨支农。这个季节支农,不外乎扯燕麦、薅野草之类,所有的劳作都极其原始而简单。  我们行进在齐膝深的青稞地里,那些绿油油的青稞苗里,总会出现一两株高出一两寸的麦苗。老百姓说这是野燕麦,它们会疯狂地争夺土里的营养,影响青稞生长。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些野燕麦连根拔掉。  长安寨就座落在区公所后面的山崖顶上,绕过这七八十米高的断崖,攀上长安寨那几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