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展评学习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展评学习法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它一改过去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始终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它包括三个环节:前端学习、展示评价、整理巩固;五个模块:自学、合作、展评、整理、补缺。
  [关键词]展评学习法;初中化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1-0068-02
  一、展评学习法的界定
  “展评学习法”就是在前端学习(个人自学或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全体师生展示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其他学生对展示者前端学习成果进行评点、评价、质疑和补充,在评的过程中引发对问题的思辨,探寻知识的本质或规律,实现知识建构。
  展评学习法包括三个环节:前端学习、展示评价、整理巩固。三个环节中贯穿五个模块:自学、合作、展评、整理、补缺。
  展评学习法通过搭建展评平台使学生学习的天性和学习的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让学生保持少年活泼、天真的个性,激发学生内心上进、好学的品质,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充分体验学习的美好和学习的成就感。
  展评学习法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自学”“合作”“展评”“整理”“补缺”等模块,使学生掌控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有更多展示自己思维方式、学习策略的机会,有更多解释、评价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展评学习法的具体实施
  (一)前端学习的任务设计要触动学生的思维
  前端学习是展评学习法有效进行的前提,是展评学习法的基础。前端学习与传统的课前预习有很大的区别,前端学习不只是要求学生随意翻看课本、浏览教材,而是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让学生自己或者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内容,并尝试解决一些学习问题。因此,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呈现出来。前端学习任务的设计必须触动学生的思维中心,以确保展评学习的有效性。
  1.前端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体现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前端学习任务的设计要遵循立足基础、讲求变化、适当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边实践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有延展性和发散性。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时,因教学实验危险性极小,我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进行前端学习、尝试实验,并布置了以下学习任务。
  (1)溶液是 或 分散到 里,形成 、 的混合物。
  (2)溶剂是 的物质,被溶解的物质叫作 。
  思考:常见的溶剂有哪些?
  (3)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4)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中。
  (5)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解在中。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启动了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思维机制,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化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2.前端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
  在展评学习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生的思维主体性,教师在前端学习任务的设计中应设计互变型、发散型、多角度型、陷阱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批判、逆向、创新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探究溶剂“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时,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对比固态NaCl、NH4NO3、NaOH溶解前后的温度变化,并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想象、为什么这样想、怎么想、想出什么”等思维过程,大大发散了思维,亲身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展评过程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1.展是评的前提
  展是指通过实物呈现、实验操作、视频展示以及语言表达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把前端学习成果展现在师生面前。展有展示、展现、展出、展览等含义,展示的既可以是个人自学后的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后的学习成果,也可以是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和独特见解。
  例如,在进行实验活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我先是让学生自己练习实验操作,然后请学生分别上讲台来进行操作展示,配制不同濃度的氯化钠溶液,并在展示过程中讲解注意事项及实验要点。
  2.评是展的延续
  评是指对他人展示的前端学习成果进行质疑、评点、补充,使其得到更正、修改或完善,并在评的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评有评点、评比、评价、质疑、讨论等含义。
  如上例,学生在讲台上完成实验操作展示后,其他学生对台上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质疑、评点、补充,找出实验操作不当之处,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溶液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巩固学生对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
  “展”“评”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化学课堂的魅力,以及化学这门学科在实现生活中的存在意义,让学生在一个个波澜起伏而又充满韵味的思维过程中提高、发展自身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演绎能力,从而达到开拓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最终目的。
  (三)整理巩固要实现学生整体能力提升
  整理巩固阶段也就是巩固知识阶段。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小结和巩固,形成图式。整理的过程包括绘制思维导图、检测、反馈,检测之后也可以再一次进行展评。整理巩固阶段还可以进行补缺。补缺主要是针对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己主动请教同学或者老师,使学习成果得以完善。
  1.绘制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溶液的形成》时,我和学生一起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为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搭起了脚手架,它能抓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对零碎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重建,把看起来孤立分散的知识点竖联成线,横织成网,形成知识结构框架,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处发展。
  2.标准正确的实验操作演示,巩固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在课堂的末尾,教师在讲台上进行一次标准正确的实验操作演示,可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实验能力。
  如上例,当学生的个人展示实验操作全部完成后,我在讲台上进了一遍标准正确的实验操作演示,并对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整个实验的内容、过程进行梳理,总结经常出错、容易出错的部分,提醒下次注意。
  标准正确的实验操作演示是对学生实验展评学习的总结与梳理,也是对学生发散的思维进行归总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既能散出去,又能收得回。
  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说过:“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的。”展评学习法正是通过“前端学习”“展示评价”“整理巩固”三个环节,“自学”“合作”“展评”“整理”“补缺”五个模块,让学生能围绕某个学习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亮点”,暴露自身的“盲点”,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目的。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赴美教学培训过程中几个带来思想冲击的镜头,反思了科学精神培养中东西方教学的差异。通过反思发现,东西方教学的差异表面上看是教学方式的差异,实质上是教学目标的定位差异,因此科学精神的培养要从教学目标这个根源着手。[关键词]科学精神;制定目标;赴美教学;美国教育[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0-0074-02这是我第一次来
[摘 要]核心素养落实到初中科学教学中,包括科学核心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三部分。文章以“物质的分类”的教学设计为例,采用问题教学法,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观念建构”教学策略,使科学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词]科学核心素养;分类观;物质的分类[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0-00
[摘 要]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实现生物概念的意义建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支架作用。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时,应探测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发认知冲突,并开展“随机通达”教学,从而促进学生了解概念生态,解构概念属性,拓展概念联系,进而实现生物概念的意义建构。[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概念;支架[中图分类号] G633.91
[摘 要]将“论证”活动引入学科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及其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判断和决策等能力。基于图尔敏的“论证图式”,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实施论证式教学,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关键词]论证式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摘 要]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顺应了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而导学案的引入,使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更加高效。基于此背景,针对如何更好地设计导学案这一问题,总结了导学案设计的四大原则,并根据相关原则设计了相应的导学案结构并配以案例,使导学案的设计更加清晰明了。[关键词]导学案;翻转课堂;初中科学[中圖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
[摘 要]“叙事案例研究”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进行,直面教师的教学案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跟自己的专业对话,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设问式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泛,将一连串的设问贯穿于一节高中生物课,可使高中生物课堂更精彩。[关键词]设问式教学法;叙事案例;多媒体;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
[摘 要]圆锥曲线离心率是高考考点之一.研究求解圆锥曲线离心率问题具有实际意义.[关键词]圆锥曲线;離心率;双曲线[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1-0005-02
[摘 要]根据具体情景创设不同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魔术情境等。在这样的情境下,再辅以有效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究物理、学习物理,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关键词]问题情境;物理教学;有效提问[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1-0038-02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摘 要]为激活高中化学复习课堂,提升复习课的效率,可引入基于问题引领的高中化学专题复习模式。该模式下的复习流程为: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领专题复习;通过探究性学习解决问题;提炼知识与方法,形成思维导图;设置一题作业,检验目标达成。[关键词]问题引领;专题复习;定量实验;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1-005
[摘 要]以《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为例,探索在真实情景中,以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为指导,以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五个维度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硫的氧化物;创设情境;“价-类”二维图;实验探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