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人教版“你知道吗?”的教学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各种版本的新教材都着力落实数学文化的要求,不仅在数学知识的编写中有机渗透了文化内容,还专门开辟了“你知道吗?”栏目予以体现。“你知道吗?”作为小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载体,在教材中的具体分布及次数如下表。
  在五个版本教材中的分布和次数
  从上表可得:人教版(2011年版)每一册都编排了”你知道吗?”这样的史料,且其数量较其他版本的教材要多。其中介绍了数学知识、生活常识、数学史话,或专门介绍某个数学领域的发展过程……这丰富的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但很多老师对于“你知道吗?”不够重视,都只是停留在偶尔关注阶段;关注的内容,也多数倾向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知识点;至于教学的方式:要么让学生随意地自由阅读;要么教师随意地谈谈,一笔带过;更有甚者,索性对其视而不见。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它成了一个摆设的史料,其中数学文化的价值功能自然也被无声的忽略了。
  【问题解决具体难点】
  教师对于人教版(2011版)“你知道吗?”所蕴含的教育功能理解不够明确。对于教材中大部“你知道吗?”的使用要求,新课标及教师参考用书都没有明确点出,这就造成了教师理解上的差异,导致了具体实施或指导不到位。
  大部分的数学老师(尤其高年级)总是拘泥于作业的批改和订正之中,这限制了老师的备课时间,如何将“你知道吗?”融入课堂,很多老师不仅无从入手,更多的感觉就是“想教却没时间”“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于学生的数学意识、兴趣、能力等隐形数学文化素养很难测试,考试只能针对数学技能的实际情况,这也导致许多教师基本不使用“你知道吗?”史料的状况。
  【解决思路】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1年版)教材“你知道吗?”栏目的内容在各册不尽相同。教师先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体系,进而结合教学进度及相关内容设计每次教学案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在各教学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使得此部分内容真正发挥其作用。
  一、梳理内容
  通过整理小学数学人教版(2011年版)“你知道吗?”栏目,其内容如下。
  表一主要内容为数字的发展史;表二主要内容为符号的发展史。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知识,我们才能对人类的孩子应该如何获得这样的知识作出更好的判断。”这两部分的内容均为数学发展史,其中的内容告诉我们,每一个数字,每个符号的发现、表示方式及所表示的意义都有着丰富的经历。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数学史,借鉴对教学有价值的内容,可以使得数学的教学更有趣味,更加有效。
  表四主要内容为时间、长度、质量、货币等测量单位知识及图形。此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理解数学、用好数学甚至进一步“爱上数学”。
  表六主要为有关数的拓展内容。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对于优生来说,可谓另一方天地,他们可在此部分进一步拓展思维。
  二、教学实践
  1.在课前引入
  法國数学家庞加莱说过:“如果我们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就是研究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在介绍数学相关概念时,可由数学史(例如表一、表二)引入课堂。教师介绍数学史正如讲故事般创设了情境,这比开门见山直白讲授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引领他们到趣味数学课堂中遨游;再者,由数学史引入课堂,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在课中介绍
  关于表三内容,是少部分教师指导用书有明确指出教学建议的内容。此部分主要介绍了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关于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内容只教学列举法,对此部分“你知道吗?”教师指导用书给出的建议是“学生自学与老师指导相结合”。此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自学难度较高,而对于学生解决求公倍数和公因数的问题具有良好教学效果,老师应在课中进行介绍,让学生扎实掌握方法技巧。
  3.在课尾拓展
  在主要知识点教学后,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尾进行相关联的各方面拓展,例如表四、表五内容,教师在结束课堂之余如能信手拈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势必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他们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点滴之中——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4.专辟活动予以呈现
  关于表六内容课堂予以讲授,对于后进生来说在可能较为难以接受,但对于优生是“跳一跳够得着”的知识。教师可在平时兴趣班、小社团、大课间活动中对有兴趣的学生予以呈现,对课堂知识进行深化,让“优生也吃饱”。
  三、反思与建议
  1.把握时机,整合资源
  就问题解决难点,许多教师对此部分内容是“没有时间教”,那么就应该将相关联的“你知道吗?”知识点进行整合,把握好教学时机,在恰当时间集中一起进行教学。例如一年级上册的“用算筹表示数(1至9)”“用象形文字表示算式”(表一)可在教学《得数是10的加减法》之后一次呈现。这样既节省讲授时间,又系统地渗透数学史,同时更有利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
  2.充实材料,拓展视野
  由于篇幅的限制,“你知道吗?”常将一些知识点进行提炼,令人阅读完产生意犹未尽之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网络、图书文献等现代信息化工具进行拓展(低年级可由亲子活动共同完成),深化了解相关知识,这“抛砖引玉”的做法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形成作品,分享交流
  对于”你知道吗?”内容,就某一具体知识点,在学生查阅拓展相关资料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数学日记,学(读)后感,或手抄报等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然后进一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进行即时的激励性为主评价。
  新人教版“你知道吗?”这些材料所涉及的内容相对于浩瀚的数学世界来讲虽只是沧海一栗,但它们具有典型性和高度的概括性。纵观以上各表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材料不仅仅蕴含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价值,更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可选素材。教学者可以把握教学时机,结合各类信息化手段使得其中的数学文化更显生动活泼。对于“你知道吗?”这部分内容,我还在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反思。我深信,积极探究“你知道吗?”的数学文化价值有效生成,将对学生、也我们教学实践者提高文化修养和文化品格有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我校教学实践的学生作品)
其他文献
一、课题实践背景  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美好愿景下,我校以“新课堂实验”的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的探索着“新课堂实验”的校本化路径,我们0-3年教龄的年轻老师在学校教学节中进行教学展示。  二、课例研修过程  了解学情,确定目标。  教学节所上课文是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六课《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母亲逝世七年后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只
期刊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中重度智力低下和自闭症等特殊儿童由于其大脑功能发育受阻,发展水平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更重要的是,特殊儿童没有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并且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交意识和个性品质,以致于在日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时期,教师注重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进入大班阶段的幼儿爱学、好问,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如何在保持幼儿求知欲望的同时,关注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让孩子能确信自己的能力,有把握去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敢于追求目标的情感体验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成人充分的信任、热情的期待和正确的评价与鼓励能有效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日常活动中,既要评价他们的活
期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着学者型的教师。所谓学者型的教师,除了具有扎实而宽广的专门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第一线的教师不光只从事课堂教学,还应从课堂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问题和解决教育问题,即我们常说的进行反思性教学。七年级是学生由小学到中学的一个转型期,环境的改变,
期刊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看到听到的地震、凶猛的洪水、泥沙流等等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环境的保护是全球人们面临的迫切任务。心理学家罗伯特说:“人离开环境,使无行为可言……”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生命的摇篮,保护好地球,是人类造福千万子孙后代的必然选择
期刊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教师和幼儿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主题)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因为主题活动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更贴近幼儿的生活,能让幼儿获得的发展更全面化,而且主题活动的实施途径多样化,可与生活活动、区域活动、集体活动、户外活动有机结合,不仅仅局限在通过教学活动实施目标上,因而主题活动成为近年来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最为普遍和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形式。  但在幼儿园当前的主题活动开展中,很多
期刊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的幽默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孩子的心灵故事。一天早晨,卡夫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但是没有人注意到他变形了——他的父母、小妹妹、老师、同学,除了他最好的朋友迈克尔,谁都没有注意到。迈克尔想让卡夫卡变回小男孩,卡夫卡也很想变回去。可为什么他会变成甲虫呢?为什么大家好像都没有发现呢?卡夫卡在寻找答案,也在找回自己。  一、走入绘本,感悟情境  (一)激趣,创设情境  在主人公
期刊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英语这种国际性语言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学习。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这种改革浪潮中深入发展。英语教育改革,可以说率先走在了教育界的前列。无论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探索,还是从教材内容的革新到教育方法的改进,英语教育都呈现出一片新气象。身为战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应大胆地投身于教改的洪流中,大胆地探索与创新,开辟出一条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新途径。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在方法上采
期刊
大学生即将作为建设者成为社会的栋梁,他们的素质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在就业形势的压力下,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如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培养创新性思维,无疑是摆在当代大学生面前的重要任务。  思维能力是能力体系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最值得关注的内容。思维是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
期刊
近几年来,语言学家基于语料库重点研究了汉语对英语动名词搭配的负迁移。从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研究数据中可以发现,在所有的搭配错误中,动名词搭配错误最显著。它们当中的一部分是母语负迁移导致的。  本文选择了106个受试者,他们都是高二的学生。56个人来自普通班中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其余的50个来自实验班中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语料库和两组数据的比对,看出英语水平不同的学习者在习得动名词搭配时受母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