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历史课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中学历史任务目的的需要。与其他课程相比,历史教学在向学生进行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涉及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吸收其中的政治教育的内容,把它转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特点,谈谈笔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考与实践。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素质修养的传统,因此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仁爱。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樊迟问时说:“仁者爱人。”指人与人之间要亲爱。孙中山提倡“博爱”,陶行知先生提倡“爱满天下”。具体地讲,就是要仁爱待人:同情、体谅、关心他人;宽容大度:能容人,有度量;诚恳磊落:为人真诚开明,光明磊落,做正人君子。2、道义。这里的“道”是指社会准则,做人的原则和某些政治主张。“義”是提正义,是人们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道义,就是坚持原则,坚持正义,合规中矩。它包括:志向高尚,为崇高的理想而百折不挠;以义取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扶正祛邪,主持正义,同邪恶势力作斗争;清正廉洁,刚正不阿。3、礼仪。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我国是礼仪之邦,应大力提倡,继承好的传统。它要求学生做到:孝悌, “孝为德之本”;谦恭,谦虚谨慎,恭敬辞让;信用,“言必信,行必果”。4、和睦。要教会学生善于自我控制,注意人格修养,不偏激,不走极端,以此来调适心态和人际关系,这在当今社会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对比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比如,用精忠报国的岳飞同诬陷忠良的秦桧相对比,可以使同学们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拿二战后几乎处于同一起点的中国和日本的今天相对比,可以促使同学们去思考其中的奥秘,激起他们建设祖国的豪情;拿祖国的昨天与今天相对比,可以使同学们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美好的明天更需要我们去开创;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一方面拿红军与国军对比,称赞红军战士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决执行党的决定。再对比作战环境,红军尽管在天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地上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仍然冲破敌人重重封锁,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另一方面,红军长征开始时,国民党军队无论在数量和武器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但由于纪律松散,军心涣散,内部不团结,最后注定要失败。这样一对比,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严明是取得胜利的有力保证。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的社会性表现为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在历史课的教学中,紧密地结合课文内容和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联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古训,理解仁人志士在历史危急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勇敢地承担起国家、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在激烈辩论中形成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今后承担起社会责任奠定思想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和国情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近代史教学,要让学生知道,它既是一部屈辱磨难史,又是一部救亡抗争史,引导学生用思辨的眼光和思索的大脑去审视、去探索,以此来关注和审视现实,真实懂得社会主义在中国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真正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句话的丰富内涵。要使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学会正确地认识、适应、参与社会,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社会情感。
五、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的能力。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我们要加强“两史一情”教育,“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六、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训练。
历史教学是以历史知识为主的学科教育,其道德行为的教育主要不是指向当前社会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而是以认知为主要特点,以模仿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处在临界状态的预备式教育。因此,历史教学中的道德行为训练,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训练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识别。对道德情境的敏感与自觉程度,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主要是分析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环境。如史学家司马迁惨受腐刑而矢志史书撰述的场景,谭嗣同在变法失败面对捕杀以血酬国的抉择,邓世昌在军舰中弹沉没后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等典型范例,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
其次,揭示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动机。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明了杰出历史人物高尚行为的道德动机,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情境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仍以谭嗣同为例,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谢绝朋友帮助外逃,决心以血酬国的动机集中体现在他的豪言壮语中:“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 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说明了道德动机的关键作用。
第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行为习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模仿、无数次的重复、有意识的练习以及与坏的习惯势力作斗争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当前,一些青少年受社会不良道德风气及家庭不健康教育的影响,养成了自私、享乐、厌恶劳动,不敬老爱幼等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历史教学应与其他学科教学以及教育部门协同一致,为抵制和消除西方资本主义道德意识的消极影响,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素质修养的传统,因此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仁爱。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樊迟问时说:“仁者爱人。”指人与人之间要亲爱。孙中山提倡“博爱”,陶行知先生提倡“爱满天下”。具体地讲,就是要仁爱待人:同情、体谅、关心他人;宽容大度:能容人,有度量;诚恳磊落:为人真诚开明,光明磊落,做正人君子。2、道义。这里的“道”是指社会准则,做人的原则和某些政治主张。“義”是提正义,是人们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道义,就是坚持原则,坚持正义,合规中矩。它包括:志向高尚,为崇高的理想而百折不挠;以义取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扶正祛邪,主持正义,同邪恶势力作斗争;清正廉洁,刚正不阿。3、礼仪。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我国是礼仪之邦,应大力提倡,继承好的传统。它要求学生做到:孝悌, “孝为德之本”;谦恭,谦虚谨慎,恭敬辞让;信用,“言必信,行必果”。4、和睦。要教会学生善于自我控制,注意人格修养,不偏激,不走极端,以此来调适心态和人际关系,这在当今社会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对比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比如,用精忠报国的岳飞同诬陷忠良的秦桧相对比,可以使同学们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拿二战后几乎处于同一起点的中国和日本的今天相对比,可以促使同学们去思考其中的奥秘,激起他们建设祖国的豪情;拿祖国的昨天与今天相对比,可以使同学们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美好的明天更需要我们去开创;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一方面拿红军与国军对比,称赞红军战士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决执行党的决定。再对比作战环境,红军尽管在天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地上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仍然冲破敌人重重封锁,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另一方面,红军长征开始时,国民党军队无论在数量和武器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但由于纪律松散,军心涣散,内部不团结,最后注定要失败。这样一对比,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严明是取得胜利的有力保证。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的社会性表现为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在历史课的教学中,紧密地结合课文内容和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联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古训,理解仁人志士在历史危急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勇敢地承担起国家、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在激烈辩论中形成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今后承担起社会责任奠定思想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和国情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近代史教学,要让学生知道,它既是一部屈辱磨难史,又是一部救亡抗争史,引导学生用思辨的眼光和思索的大脑去审视、去探索,以此来关注和审视现实,真实懂得社会主义在中国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真正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句话的丰富内涵。要使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学会正确地认识、适应、参与社会,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社会情感。
五、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的能力。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我们要加强“两史一情”教育,“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六、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训练。
历史教学是以历史知识为主的学科教育,其道德行为的教育主要不是指向当前社会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而是以认知为主要特点,以模仿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处在临界状态的预备式教育。因此,历史教学中的道德行为训练,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训练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识别。对道德情境的敏感与自觉程度,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主要是分析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环境。如史学家司马迁惨受腐刑而矢志史书撰述的场景,谭嗣同在变法失败面对捕杀以血酬国的抉择,邓世昌在军舰中弹沉没后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等典型范例,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
其次,揭示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动机。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明了杰出历史人物高尚行为的道德动机,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情境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仍以谭嗣同为例,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谢绝朋友帮助外逃,决心以血酬国的动机集中体现在他的豪言壮语中:“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 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说明了道德动机的关键作用。
第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行为习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模仿、无数次的重复、有意识的练习以及与坏的习惯势力作斗争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当前,一些青少年受社会不良道德风气及家庭不健康教育的影响,养成了自私、享乐、厌恶劳动,不敬老爱幼等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历史教学应与其他学科教学以及教育部门协同一致,为抵制和消除西方资本主义道德意识的消极影响,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