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莫夫影响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yit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艺术界,“马克西莫夫专家班”不仅仅指一个油画训练班,也指具有强烈官方色彩的“学院派”,尤其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主流写实派的传统。在俄罗斯,马克西莫夫并不出名,而在中国,则曾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马克西莫夫,全名为康斯坦丁·麦法 琪叶维奇·马克西莫夫(1913-1993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即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各领域全面与苏联合作,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中央美术学院开办的由苏联专家主持教学的油画训练班应运而生。1955年2月,苏联指派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马克西莫夫到中央美术学院主持教学,并兼任中央美院顾问。
  马克西莫夫来中国时不过43岁左右,瘦瘦的,身材不高,工作非常卖力。虽然他在华的工作重点是油训班,但他同时还兼顾北京东总布胡同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的业务进修,等于另有一个“校外油训班”。新中国成立初期,可供油画教学的图片资料比较匮乏,更看不到欧洲油画原作,马克西莫夫就常常通过示范让学员们了解油画的性能和表现技巧。他娴熟的色彩造型能力令学员赞叹不已。许多当事人对于马克西莫夫很会讲课这一点也记忆很深,画家艾中信、靳尚谊都提到。
  1996年左右,靳尚谊院长、戴士和、张宝玮老师到洛杉矶找我,商量成立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的事情。我和他们讨论了三天,带他们参观了我任教的帕撒迪纳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给他们拟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设计学院课程设置表。我协助他们建成了设计学院,他们请我去美院讲课,我在美国学院放假的时候便去了北京。靳尚谊院长聘请我当了美院的客座教授,这样得以认识更多的人。之后,副院长杜健先生也曾经来美国参观,在我家住过,聊得多也成了好朋友。这样,和美院的交情就越来越深。我也由此认识了一批马克西莫夫专家班的学员。像是靳尚谊、钟涵、侯一民,通过他们的描述,马克西莫夫专家班的形象立体化起来了。
  当年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的是江丰,正好中苏蜜月期,苏联艺术的影响自然大起来了。除了派人出国留学之外,还请苏联专家来中国办了油画训练班,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马克西莫夫专家班。直到现在,还能够感觉到这个学习班对中国艺术的巨大影响。一个班就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艺术,世界艺术史上也难有其他的例子。
  马克西莫夫在华讲课的时候,正式的翻译是佟景韩先生,钟涵先生也做过一些。我在他家聊天的时候,他讲过一些当时的情况给我听。在马克西莫夫班之前,中国的美术学院中的油画教育还没有体系,延安来的一批画家画的更是“土油画”,马克西莫夫完全贯彻学院派体系,并且亲自示范,对学员要求也很严格,这样就培养出一批后来成为中国美术教育领导型的核心人物来了。毕业展览在王府井中央美院大礼堂举行,江丰、吴作人、马克西莫夫等人陪同朱德参观,盛况空前。
  马克西莫夫对写实主义在中国的坚实地位至关重要,他在徐悲鸿用毕生努力推进写实主义的基础上,更加夯实了写实主义在中国美术教学和创作上几乎无可动摇的地位,这套写实主义的教学和创作方法更通过中央美术学院而推广到全中国的美术教育中去。他制定的教学大纲完全照搬苏联教学的条条框框,以至于课程比例的计算都要精确到小数点以后,近乎教条。他的这种近乎强制性的教学方法的确有立竿见影的作用,油训班学员的创作成果表明,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高级师资已经从技术上改变了从延安带来的“土油画”的面貌。马克西莫夫还算不上苏联的第一流画家,但是他的这个“专家班”,居然全面改变了中国油画发展的方向。
  马克西莫夫油训班的学员有多少,说法不一,一说有21人,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侯一民、靳尚谊、詹建俊;冯法祀、尚沪生、张文新;现在叫做中国美术学院的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汪诚一、王德威、王流秋、于长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任梦璋;南京艺术学院的陆国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工作室的武德祖;解放军的高虹、何孔德;上海的俞云阶;四川的魏传义;天津的秦征;武汉的袁浩、王恤珠;西安的谌北新。另有一种说法是18人。
  中央美术学院因此可以说是中国美术半个世纪发展的一个触媒。它引发的潮流,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影响了整个中国美术的发展。这是正面的作用。负面的影响,就是一家独尊,排斥其他艺术探索,造成绘画的单一面貌,这个问题是理论界讨论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
其他文献
与徐志兴见面之前,就已经听闻,这位71岁高龄的老先生,能背诵《金刚经》全文。实际上,当见到徐志兴本人,你不会再讶异五千多字的《金刚经》是如何能被他完整背诵,孔、孟、老、庄四大圣贤的著作他亦了然于心。因为,徐志兴一直在用自己的修行实践着真善美的艺术真境,以传统的书画方式体悟着宇宙人生的真谛。他出身书画世家,自幼随舅父、著名画家萧龙士学习书画,后又拜师李苦禅、许麟庐、王铸九诸家门下。  徐志兴擅长写意
期刊
地点  海南,三亚  事件  三亚艺术季  人物  张子康、赵华山、  栗宪庭、岳敏君等  第二届三亚艺术季,为充满商业味的三亚注入浓郁的文化气息。这场由酒店企业发起的艺术造城运动,对于三亚而言,是又一个机遇。  2013年年末,带动三亚热潮的除了旅游业,还有艺术。  第二届三亚艺术季,拐角处不期而遇的艺术作品,为充满商业味的三亚注入浓郁的文化气息。随处可见的主题LOGO,以三亚地形、大海为设计素
期刊
林迪  林迪是我的朋友,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他的摄影术,很少考虑机身、镜头、光线、构图和符号学,对事件、隐喻和使命,也没有执迷不悟的持有精神,咔嚓一声,前来报到的,都是些与他平视的和与他在一起的物象。小视角,小气象,小世界。  早些年,林迪在学院下设的民族研究所工作,跑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有一回,他跑到了泸沽湖。荒烟蔓草,世外桃源,那时的泸沽湖还是摩梭人的,还是清风的,还是白云的
期刊
提到“你幸福吗?”,你脑海里第一个蹦出的念头是什么?和央视那场广为人所笑传的街头采访不同,北京恩派组织协办的首届公益创投成果展示大会提供给大家的,是碰得到的幸福。  NPI为何物?  近些年来,通过媒体和相关机构的大肆宣传,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非营利性组织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之类的缩写早已让人耳熟能详。  
期刊
2006年,83岁的法国哲学家安德烈·高兹为自己身患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的妻子多莉娜写下了75页的情书,记录两人长达六十年的爱情。一年后,夫妻二人携手离世。  这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被西班牙的库伦卡剧团改编成了默剧《安德鲁和多莉尼》。2010年首演以来,这出戏剧已经在二十多个国际艺术节巡回演出。2013年是这出戏第二轮来到中国。故事在不同城市上演,却都同样伴随着观众的笑声和泪水。这不是一部大制作
期刊
虹桥古玩城的稻房博物馆内,“新中国陶瓷展”永久展出。稻房会所的主人是笑容可掬的张曙阳,“稻房”二字源于所承祖号。这个展览是由张曙阳收藏界的朋友承办的,展品全部是新中国建国后所烧制的精美瓷器,其中,包括那套闻名遐迩、摆在醒目位置的“7501毛泽东主席专用瓷”。  张曙阳的收藏涵盖了铜镜、钱币、鼻烟壶、青铜器、瓷器等诸多门类。同时,他也是以眼光闻名的艺术品投资人。他曾以176万元从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拍下
期刊
这几天,魏明伦琢磨着把画册《百老汇·群芳谱》,交付给出版社重印出版。  2010年,为了庆祝魏明伦的文艺生涯步入第六十年,四川省文化厅给他做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全国文化圈、戏剧圈、艺术圈里的朋友都纷纷道贺,就连贾平凹、余秋雨这些不太爱露脸的多年好友,都“破戒”出席了座谈会。  来不了现场庆贺的,就从四面八方以各种方式表示祝贺。《百老汇·群芳谱》就是为庆贺魏明伦六十艺寿赶出来的画册,里头汇聚了一百多
期刊
去年年末,南都周刊授予了“上学路上”公益项目发起人、资深媒体人刘新宇“中国温度榜年度人物”。与他一起上榜的,是贝志城、陈坤、李英强、王克勤、王卫、肖敬、余志海。作为一个2013年刚刚成立的公益项目,“上学路上”的发展成果喜人。在接受采访时,刘新宇坦言:“这项荣誉是给予所有为上学路上公益活动提供过支持和奉献的人的,中国温度就是正常人的体温,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就是爸爸妈妈的体温。”  “上学路上”活动着
期刊
人生就像一本书,如果不去旅行的话,就仅是翻开了一页。  有人追寻苦行僧的足迹,默诵心经。  有人追逐地平线与朝阳,感受离天堂最近的海面。  有人千里走单骑,体会孤独,也体会坚韧与执着。  环游世界也是一种舍得,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获得一种平衡。
期刊
我是谁?我是怎么了?  年过半百之后,我常常会体会和思考这个沉重的“我”。  此时的“我”,不仅仅是个人的我,是所有艺术人本常有的境遇和主观。围绕着“下河迷仓”的暂停撤离,众多的“我”随之伤感和惋惜,毕竟九年守望,草木有不舍,兔死狐也悲。  记得数年前,赵川君与我聊起彼此的生死话题。因为“迷仓”有功德,也因为我年长于他,参加我的追悼会俨然是他的资格。因此他戏言:倘若有日我西去,将有数千人众前来吊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