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与汪精卫为何反目成仇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学良和汪精卫同是民国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者都是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一个是统领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少帅;一个是“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的民主革命者。在其后的发展中,一个被铭刻于历史的纪念碑上,赢得亿万民众的尊敬;一个则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柱,遭到世人的唾骂。两个出身、经历、追求和信仰都不相同的人物,却因时运与机缘,演绎了一段恩怨与情仇。
  “年轻时我最佩服汪精卫”
  汪精卫,1883年生于广东三水,本名兆铭。“精卫”是他在《民报》上发表文章时所使用的笔名,取自“精卫填海”。汪精卫少时生得眉清目秀,后来曾一度被列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他于1902年春考中秀才,1904年又考取了官费留日生,东渡日本政法大学留学。在日本,他开始投身革命,并成为孙中山最得力的助手。孙中山病危时,其著名的《总理遗嘱》就是由汪精卫代笔起草的。
  1910年,年仅27岁的汪精卫置生死于度外,刺杀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虽然暗杀失利,身陷大狱,却因此闻名天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在狱中写的这首诗,悲壮动人、脍炙人口,被传诵一时,激励了很多有为青年投身到资产阶级革命中。
  对于这么一位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张学良也早就想一睹他的风采,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到了1921年,为了联合反直,奉粤之间往来频繁,汪精卫作为孙中山的使者,曾六次来奉天,张学良才与汪精卫有了初步接触。
  汪精卫第一次到奉天,曾举行过一次讲演。张学良听到汪精卫那条理清楚、慷慨激昂的现场版演讲时,全身热血沸腾,完全被这位年轻的革命家折服了。此后,每次汪精卫到奉,张学良都登门拜访,促膝相谈。谈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张学良对汪精卫的钦佩之情就越深。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说:“年轻时候,我最佩服汪精卫!”此话并非虚言。
  “中原大战”伤了汪精卫
  此后,张学良一路攀升,最终荣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之职。而汪精卫却在权力的争夺中败于蒋介石之手,甚至一度出走香港。其实,在国民党内论资历与名望,以及与孙中山的个人关系,汪精卫都超过蒋介石。1925年改组大元帅府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汪精卫还以全票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但由于军权掌握在蒋介石手中,没过多久,他就落了下风。
  此外,汪精卫败于蒋介石,还有他个性的原因。汪精卫不贪钱财、不近女色,与他周围的污浊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汪精卫对自己的部下要求很严,从不搞“封官许愿”,由于跟他捞不到什么好处,愿意跟随他的人就很少。另外,汪精卫讨厌“拜把子”那一套,蒋介石曾两次给汪精卫送去兰谱,希望和汪精卫结为“拜把兄弟”,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作为国民党内资深的元老级人物,无论是从资历、声望、理论水平还是政治经验等诸方面综合来看,汪精卫仍不失为蒋介石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因而,在反蒋的军阀们想拧成一根绳讨伐蒋介石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汪精卫。
  于是,张发奎于1929年9月17日在湖北率先发表《拥汪讨蒋宣言》,电请汪精卫回国。
  汪精卫回国后,以“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监委员联席会议”的名义发布命令,分别委任阎锡山、冯玉祥、张发奎、唐生智、石友三、胡宗锋、何键、李宗仁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路军总司令。他一人统领这些反蒋大军,一时声势极盛。
  但这支七拼八凑的队伍内部矛盾错综复杂,指挥不灵,步调不一。不到半年,汪精卫的反蒋大军就被蒋介石各个击破或收买瓦解。
  到了1930年初,“中原大战”正式爆发后,阎锡山电请汪精卫北上主持党务。汪精卫在北平组织“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汪精卫被奉为“扩大会议”的领袖。此后不久,汪精卫、阎锡山等人又成立了反蒋国民政府。
  为争取东北军这一强大的力量,汪精卫又是去电又是派人,并应允优越条件,期望张学良能站在自己这边。
  面对当年的偶像,张学良或许心中会有一丝别样情怀,但面对是支持国家统一,还是助力纷争乱战的选择,张学良最终站在了蒋介石一边,十万东北军进关,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当得知张学良已经出兵助蒋,汪精卫呆立无语,匆匆离开北平。
  张学良的选择,让汪精卫痛失难遇的一次倒蒋机会。此后,他便对这位东北少帅产生了难以化解的怨恨。
  北平交恶反目成仇
  政治上的事往往是瞬息万变,分分合合,难有定数。1932年初,汪蒋二人再度释怨,重新合作,汪精卫就任行政院院长之职。这一时期,他对日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淞沪抗战正酣之际,汪精卫曾商请坐镇北方的张学良进兵热河,以牵制日军。但张学良却以“巩固后方”为由,拒绝了汪的要求,让汪精卫很是不悦。
  此后不久,汪精卫偕宋子文飞抵北平,与张学良进行了一次长谈。之后,二人交恶,甚至掀起一轮互相攻击的电报战。
  对于这次会谈的内容,过去从未披露过,史家也难知其真相。在沉淀了几十年之后,张学良终于自揭谜团:汪精卫对我说,现在,你的军队应该跟日本人打一下。我就问他,是真打吗?你中央是不是有所准备,有所办法?如果没有,打一下结果会怎样?一定打败!那你为什么要打呢?
  他说,现在外面的压力太大,南京政府受不了啦,你呀,军队动一动,跟日本人打一打,就可以了。你要是不这样,政府恐怕就维持不住了。打一下,可以先平息一下国内反对的声浪。
  我说,汪先生,你这是在说什么话?让我的部下打一下,让我的部下拿生命来换你们的政治生命?我张学良从来没有靠牺牲我部下的生命,来换取我的政治生命。为这事,中央政府也好,你也好,都别来找我!
  (据《凤凰资讯报》康艳华/文)
其他文献
都说当年的新小米熬粥最好喝,所以小米放久了、变陈了以后许多人都不爱吃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陈小米其实有一个作用,像有时候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拉肚子,这时候用陈小米熬粥吃是非常管用的。  陈小米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止烦解渴。现在我们一提到糖尿病都不让患者喝粥,怕血糖升高,但如果有些糖尿病患者体内偏热,在糖尿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了心烦、口渴、虚热上行等情况时,用点陈小米来熬粥,是有很好的补益作用的。在
期刊
有句老话说: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踢毽子对于锻炼人的腿有很大的好处。  人是靠双腿和脚走路,如果腿不好的话,对人的正常行走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有两条美丽而健康的腿也可以增加人的魅力,不仅是女士,对男士也同样如此。  锻炼腿的方式很多,比如说跑步、散步、打球、骑自行车等等,但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踢毽子。这是因为踢毽子的时候,双腿是参与运动的最重要部分,长时间踢毽子,会让你的腿部肌肉结实有力,走起路来
期刊
肺癌是全球头号健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各种恶性肿瘤首位。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介绍说,近来,肺癌发病率攀升迅速,每4名男性癌症患者中就有1人是肺癌,每5名女性癌症患者中就有1人是肺癌。肺癌的致病危险因素是什么?肺癌诱因可归纳为“五气”,“五气”缠身容易得肺癌:  烟气 吸烟被公认是肺癌的首位原因。我国有3亿吸烟人群,7.4亿人遭受“二手烟”的暴露。每天吸15-20支烟的人,
期刊
卵巢癌 卵巢处于女性盆腔的最深处,因此卵巢癌起病非常隐秘,早期没有明确症状,目前没有成熟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70%患者确诊时已经为晚期,世界各国都很重视。  预防:出现反复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结合B超、CT或核磁共振、肿瘤标记物等排查良性肿瘤也应积极处理,不宜拖延。  子宫内膜癌 出现以下症状需要注意:异常阴道出血,即月经期之外出血。绝经后出血更是癌症信号之一。异常阴道排液,阴道分泌物太多或味
期刊
在日本川崎市一栋简易旅馆中,超过半数的居住者都是接受政府救济的老年人。前不久这里发生了一次火灾,让10位老人失去了生命。其实,按法律规定,简易旅馆不能供长期居住,它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接纳务工者的临时居所。旅馆的这场火灾暴露出的一个严峻现实就是,日本正在遭受贫困蔓延的威胁。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80岁以上人口现已突破千万。老龄化加速、财政困境等诸多因素,使日本的社保和福利预算雪上加霜。  近来,一
期刊
冬季看到穿短裙的姑娘,老人们常说,“这样会冻出关节炎,年轻时不觉得,年纪大了膝盖就会疼。”其实,关节炎的产生与受冻无关。但如果已经得了关节炎,寒冷会诱发疼痛发作,加重病情。  骨关节炎的产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年龄增长、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都会引起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与关节受寒并无直接关联。人们之所以认为“关节炎是冻出来的”,主要是因为天气变化、潮湿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许多地方都举行了悼念活动。与此同时,一些民间对日索赔仍在继续。而国家层面的对日索赔,早在1972年中日建交时,我国就已经放弃。当时曾任周总理日语翻译的林丽韫,对此有亲身的经历。  “不要赶不上最后一趟班车”  1972年9月25日,首都机场上,少先队员们高举鲜花,载歌载舞,迎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行的到来。周总理亲自前往机场迎接,林丽韫紧随在周总理身后。  当
期刊
一封毛泽东、朱德在1937年给时任英国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的亲笔签名信,12月15日将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不同国家之间领袖人物致亲笔信,是一种外交方式。亲笔信外交,也演绎了不少故事。  签名信促进会晤  伦敦苏富比将要拍卖这封信件。这封英文信件是打字机打出来的,上面有毛泽东和朱德的亲笔中英文签名。写信的时间是1937年11月1日。  1937年10月,新西兰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抵达延安,采访了毛泽
期刊
1957年开展的反右派斗争,是以6月8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这是为什么?》正式拉开帷幕的。而这篇社论又是以卢郁文的匿名信事件破题展开的。卢郁文匿名信事件的来龙去脉究竟如何?  收到匿名信被骂“为虎作伥”  卢郁文时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助理。《人民日报》社论中所提到的恐吓卢郁文的匿名信,要从1957年5月25日民革中央讨论怎样帮助共产党整风的座谈会谈起。  卢郁文在座谈会
期刊
1943年7月初,蒋介石的爱将胡宗南已升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此时,他接到蒋介石的密令,趁苏联斯大林解散共产国际之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胡宗南受命后正在加紧战前部署,恰巧这时,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从重庆回延安路过西安。于是胡宗南表面上对周恩来执弟子礼(胡宗南系黄埔军校一期生),提出宴请周恩来,背地里又向他的同僚和下属下命令:对周以师礼相待,多敬酒,最好把周灌醉。  胡宗南为了将周恩来灌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