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校园民谣歌者叶蓓有一把美得可以下酒的好声音。然而,牛仔裤、单车、白衣飘飘的少女、还有爱唱歌的少年,那样的浪漫都只在歌里和我的幻想里。来到了南京邮电大学,我的生活里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日子。抱着书籍,穿梭在图书馆、教学楼或是实验室之间,一路看阳光透过梧桐叶打下斑驳的光影,内心平和、踏实而满足。
小小世界的美好
南邮本科部的校区,主体位于南京东郊的仙林。离市中心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隔出了繁华的距离,便也多出了份“地偏心亦远”的悠然和从容。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很容易沉下心来,做自己的研究或是读喜爱的书籍。
我们的校园并不算大,大多数时候,徒步就已足够。但仔细想来,似乎什么也都不缺,有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思。而我住的梅苑更算得上是校园里的黄金地段,离教室或是食堂皆只有一碗汤的距离。早起,沿着宿舍楼对面鹅卵石砌出的小道,穿过校园内矮矮的山丘去早自习。清晨的阳光已经有了暖意,却没有凌厉的狠劲,像一片温柔的海。天气好的时候,云团轻软,远处紫金山上的绿意也能看得分明。
即使是小小的校园,绿化做得却一点也不马虎,精巧中又不失自然的野趣。无论大路或小道,两旁皆有花木扶疏。早春时节,樱花灿烂,桃红色云蒸霞蔚,风吹花满楼;四五月份,广玉兰开了一树树,大片肥厚的白色花瓣中有暗香盈袖;到了六七月份,桃树上结出了青青的毛桃,偷偷摘一颗,啧,真酸。而这个时候,如果你恰巧搬到位于三牌楼的本部校区,就能看见梧桐繁茂的叶片把琉璃青的天空遮得隐隐约约、教学楼外墙上大片的爬山虎被风吹得拂过来翻过去,那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在这样的风光里,南京总被人吐槽的半年冬季半年夏季的糟糕气候,似乎也并不那么难过了。
相比于校园环境,校园内的建筑风格并不突出。方方正正的楼宇完全符合理工科强迫症式的标准,色调也是最简单的蓝与白。可能是看得久了,倒也不觉得单调,反而体味出点质朴的典雅。教二和教三两幢主教学楼,采用了严格的轴对称设计。于是,情急之下,咳咳,谁也难免跑错过几次洗手间。
校园的热闹,更多的时候是从夜晚开始的。因为功课繁重,大多数学生会自觉自习到晚上十点左右,这也就催生了夜宵的行当。贴着校园侧墙,三轮车密密麻麻排成一行,小贩们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煎炒烹炸,一片烟火气中,是热腾腾的麻辣烫、炒饭还有肉夹馍……隔着校园的铁栅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了自己爱的煎饼,再顺手帮室友带上两根烤肠,捧着香喷喷的食物走在回寝室的路上,觉得这样的大学生活才真实得可爱嘛。
低调务实是一种品格
南邮的前身,是1942年我党、我军为了系统性地培养通信人才,首次在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战邮干训班。干训班的成立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58年,干训班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并纳入邮电部直属管理,直到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南邮的管理主体才正式由中央部委转至江苏省。学校每年为国家乃至全世界输送着大量的通信人才,因此也有着“华夏IT英才摇篮”的美誉。说起来也是一段传奇,但南邮却偏偏低调地独立在南京的山山水水间。天长日久,不知怎么便养出了如扫地僧一般虚怀若谷的气质。
做为全世界第一所加入国际电信联盟学术成员的大学,南邮的校友几乎横扫中国整个通信行业,对于这一点南邮却从未张扬。在入学的第一天,辅导员就提点我们要牢记“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脚踏实地,并努力践行所知所学。
在南邮,教育辅导采用的是導师、辅导员加班主任的三重模式—导师负责授业解惑,给予专业的学术指导;辅导员主要做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工作,让我们的青春不迷茫;而班主任则多是长一两级的师兄师姐,他们会以过来人的视角和经验,帮助新生尽快地适应和融入大学的生活。
在南邮,你很容易感觉到这所学校的低调和务实。儒雅的老教授依然辛勤地批改着学生的作业,每一处错误被仔细地标注出来;实验室总是灯火通明,高大的男生认认真真地拼装着小小的电路板;上大课,前排的座位往往在前一天就被各种小纸条和作业本占领了,想要好位置,对不起下回请早;而在图书馆中,我们除了学术专著,也同样配备着大量基础的课本习题答案集、考研题库和四六级教辅。
曾经听师兄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同学遇见了来自己寝室怀旧的老校友,两人相谈甚欢之后彼此交换了姓名。后来同学和朋友无意中提起此事,才知道这个老校友竟然是国内某运营商集团的大Boss。故事的真假如今已无法辨明,但其中的低调务实听起来真真符合南邮人的风骨。
术业有专攻
身为一所以邮电起步的学校,南邮的专业设置虽然不多,但贵在专精。其中与通讯和IT行业息息相关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实力都非常强劲。学生毕业后很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就业率相当之高。
当然,与高就业率相应的,就是高强度的学业压力。南邮非常注重学生学科基础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本科阶段学习的内容就已经相当精深,这也生生把不少女生折腾成了敲得了代码、接得了电路板的女汉子。而考试前熬夜K书早已成为常事,还记得大二那年,一场场凶狠的考试不喘气地砸下来,数据库、微机接口、通信原理……小小的客厅,一张方桌,一盏照明灯,围着好几个女孩。一边强忍着困意,一边逼着自己再啃一遍那些奇奇怪怪的符号。有人贡献出宝贵的热水,我们纷纷端出自己的碗面。在夏夜里,一边流着汗,一边狼狈地囫囵吞着碗里的方便面,却由衷地觉得那是最贴心的味道。事实上,每次考试后看到分数,还是会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
当然南邮的教学同样很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在通讯课上,老师会要求我们自己去官网查阅国际电联的最新组织架构,并画出架构图;在C语言课上,会有分小组的实践课程,要求大家团队合作编写应用程序;而我们的英语课也会更细致地分成听说和阅读两部分,听说课的期终考试是英语话剧的演出。于是,我们全组人齐心协力,有人负责改编剧本、有人自发准备道具,终于在考试的时候演出了一场精彩的改编版《音乐之声》。
在南邮的大学生活,或许没有电影中那么浪漫没有小说里那么写意,可这就是我们青春的样子。于我们而言,这段生活会是我们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共同奋斗、共同忍耐、共同享受、共同消磨过的神话般的岁月”。
小小世界的美好
南邮本科部的校区,主体位于南京东郊的仙林。离市中心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隔出了繁华的距离,便也多出了份“地偏心亦远”的悠然和从容。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很容易沉下心来,做自己的研究或是读喜爱的书籍。
我们的校园并不算大,大多数时候,徒步就已足够。但仔细想来,似乎什么也都不缺,有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思。而我住的梅苑更算得上是校园里的黄金地段,离教室或是食堂皆只有一碗汤的距离。早起,沿着宿舍楼对面鹅卵石砌出的小道,穿过校园内矮矮的山丘去早自习。清晨的阳光已经有了暖意,却没有凌厉的狠劲,像一片温柔的海。天气好的时候,云团轻软,远处紫金山上的绿意也能看得分明。
即使是小小的校园,绿化做得却一点也不马虎,精巧中又不失自然的野趣。无论大路或小道,两旁皆有花木扶疏。早春时节,樱花灿烂,桃红色云蒸霞蔚,风吹花满楼;四五月份,广玉兰开了一树树,大片肥厚的白色花瓣中有暗香盈袖;到了六七月份,桃树上结出了青青的毛桃,偷偷摘一颗,啧,真酸。而这个时候,如果你恰巧搬到位于三牌楼的本部校区,就能看见梧桐繁茂的叶片把琉璃青的天空遮得隐隐约约、教学楼外墙上大片的爬山虎被风吹得拂过来翻过去,那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在这样的风光里,南京总被人吐槽的半年冬季半年夏季的糟糕气候,似乎也并不那么难过了。
相比于校园环境,校园内的建筑风格并不突出。方方正正的楼宇完全符合理工科强迫症式的标准,色调也是最简单的蓝与白。可能是看得久了,倒也不觉得单调,反而体味出点质朴的典雅。教二和教三两幢主教学楼,采用了严格的轴对称设计。于是,情急之下,咳咳,谁也难免跑错过几次洗手间。
校园的热闹,更多的时候是从夜晚开始的。因为功课繁重,大多数学生会自觉自习到晚上十点左右,这也就催生了夜宵的行当。贴着校园侧墙,三轮车密密麻麻排成一行,小贩们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煎炒烹炸,一片烟火气中,是热腾腾的麻辣烫、炒饭还有肉夹馍……隔着校园的铁栅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了自己爱的煎饼,再顺手帮室友带上两根烤肠,捧着香喷喷的食物走在回寝室的路上,觉得这样的大学生活才真实得可爱嘛。
低调务实是一种品格
南邮的前身,是1942年我党、我军为了系统性地培养通信人才,首次在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战邮干训班。干训班的成立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58年,干训班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并纳入邮电部直属管理,直到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南邮的管理主体才正式由中央部委转至江苏省。学校每年为国家乃至全世界输送着大量的通信人才,因此也有着“华夏IT英才摇篮”的美誉。说起来也是一段传奇,但南邮却偏偏低调地独立在南京的山山水水间。天长日久,不知怎么便养出了如扫地僧一般虚怀若谷的气质。
做为全世界第一所加入国际电信联盟学术成员的大学,南邮的校友几乎横扫中国整个通信行业,对于这一点南邮却从未张扬。在入学的第一天,辅导员就提点我们要牢记“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脚踏实地,并努力践行所知所学。
在南邮,教育辅导采用的是導师、辅导员加班主任的三重模式—导师负责授业解惑,给予专业的学术指导;辅导员主要做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工作,让我们的青春不迷茫;而班主任则多是长一两级的师兄师姐,他们会以过来人的视角和经验,帮助新生尽快地适应和融入大学的生活。
在南邮,你很容易感觉到这所学校的低调和务实。儒雅的老教授依然辛勤地批改着学生的作业,每一处错误被仔细地标注出来;实验室总是灯火通明,高大的男生认认真真地拼装着小小的电路板;上大课,前排的座位往往在前一天就被各种小纸条和作业本占领了,想要好位置,对不起下回请早;而在图书馆中,我们除了学术专著,也同样配备着大量基础的课本习题答案集、考研题库和四六级教辅。
曾经听师兄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同学遇见了来自己寝室怀旧的老校友,两人相谈甚欢之后彼此交换了姓名。后来同学和朋友无意中提起此事,才知道这个老校友竟然是国内某运营商集团的大Boss。故事的真假如今已无法辨明,但其中的低调务实听起来真真符合南邮人的风骨。
术业有专攻
身为一所以邮电起步的学校,南邮的专业设置虽然不多,但贵在专精。其中与通讯和IT行业息息相关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实力都非常强劲。学生毕业后很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就业率相当之高。
当然,与高就业率相应的,就是高强度的学业压力。南邮非常注重学生学科基础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本科阶段学习的内容就已经相当精深,这也生生把不少女生折腾成了敲得了代码、接得了电路板的女汉子。而考试前熬夜K书早已成为常事,还记得大二那年,一场场凶狠的考试不喘气地砸下来,数据库、微机接口、通信原理……小小的客厅,一张方桌,一盏照明灯,围着好几个女孩。一边强忍着困意,一边逼着自己再啃一遍那些奇奇怪怪的符号。有人贡献出宝贵的热水,我们纷纷端出自己的碗面。在夏夜里,一边流着汗,一边狼狈地囫囵吞着碗里的方便面,却由衷地觉得那是最贴心的味道。事实上,每次考试后看到分数,还是会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
当然南邮的教学同样很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在通讯课上,老师会要求我们自己去官网查阅国际电联的最新组织架构,并画出架构图;在C语言课上,会有分小组的实践课程,要求大家团队合作编写应用程序;而我们的英语课也会更细致地分成听说和阅读两部分,听说课的期终考试是英语话剧的演出。于是,我们全组人齐心协力,有人负责改编剧本、有人自发准备道具,终于在考试的时候演出了一场精彩的改编版《音乐之声》。
在南邮的大学生活,或许没有电影中那么浪漫没有小说里那么写意,可这就是我们青春的样子。于我们而言,这段生活会是我们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共同奋斗、共同忍耐、共同享受、共同消磨过的神话般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