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道错题,引发了一场基于微信朋友圈的网络教研。面对不同观点和视角,我们既需要对其进行梳理,更需要明白,重要的不是我们是怎么想的,而是学生究竟是怎么想的。除了直接和学生交流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重复实验”“对比实验”,帮助我们更科学、理性地发现学生错误背后的真实思维,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引导。
关键词:网络教研 错题 理解学生
一日,贵阳的教研员王洪翠老师,通过微信发来一张截图(见图1)。留言里,她告诉我,面对这一错误,有一位初中老师认为,“这不是一般的粗心问题,而是缺乏严谨的分类思考的问题”。王老师表示不太能够理解这一观点,想和我探讨。
坦率地说,这位初中老师的观点,我并不是特别明白。毕竟跨了一个学段,思维方式与话语系统各自不同。
遗憾的是,不能和这位初中老师深入聊一聊。或许,对话才是澄清彼此观点、达成沟通与理解的关键。
看来,只能回到这道错题本身,试图借助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获得一些想法。
就在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想法时,我突然想起2019年6月,在“‘求真悟道’2019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上,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的独立思考,都包含着某种偏见。”
于是,我突发奇想,决定借助朋友圈,听听更多数学同仁的想法,权当是一次网络研修吧!很快,我便发布了消息:
圈里的数学同仁们,面对图(附图,略)中学生的错误,你会做出怎样的分析与解读?请留言,尽量说具体哦!
结果,“圈友”们的讨论热情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不到三个小时,在朋友圈给我留言或私信我的老师,多达60多位。其中,字数超过30字的“有效”留言数量,有40多条。
如火如荼的研讨氛围,迫使我在朋友圈做出承诺:“朋友圈教研,简直不要不要的!下午,争取写一篇小文发公众号,算是学习大家留言的体会!”于是,开始认真阅读每一条留言,并尝试分类。
通过阅读,我发现,对于这道错题的分析,大致分为三种情形。
情形1:主观解读型。
南京的学生家长周女士,给出了这样的解读:“这是加法与减法的混乱,这题孩子当成减法做了。碰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孩子不小心就会弄错。对策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碰到这类题目时慢一点,看清楚加法还是减法再下笔。”
想必,在“母慈子孝”或“鸡飞狗跳”之时,周女士日常没少经历这样的场景。这样的解读一看就是经验之谈,甚至还“买一赠一”,给出了教学建议。先来点个“赞”!
镇江的江老师,“脑洞”有点大:“这个小孩对两个一位数之和超过十不会算。看到8就想到与10差2,然后不知道怎么办。他只能想到5加2,因为这个更容易想到。他有点记得老师说过十位要加1,于是這样做了。做完不放心,看看同桌,答案是82,于是就抄了过来。”
哈哈,谁告诉你“抄了过来”的?好吧,朋友圈里确有不少人提到了这样的想法。不过,他们的用词要更含蓄一些——向同桌借鉴了一下。
南京的陆老师,给出了更深入的解读:“从痕迹上来看,这娃留下了退位点,计算个位数时,当成了减法,跑偏了。计算十位数时,突然转向,又跑对了,跑回了加法的轨道。按照这个路子跑到终点86后,顺手在横式上写了82。诡异的是,这个82是正确的。”
陆老师是位校长,想必没有脱离课堂;否则,绝无可能分析得如此细致入微。也要点个“赞”!
南京的杨老师,则给出了更专业的分析:“我猜,从书写的情况看,是那种认真的感统失调儿童。他会学得比较累,但是考试成绩未必突出。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或许会有所改观。”
专业性和学术性,满满溢出。此处须点两个“赞”!
类似的留言,还有重庆的樊老师、福建的梁老师、云南的田老师等。因观点类似,此处不一一列出。
情形2:证据分析型。
率先打破画风的,是北京的杨校长:“没问问孩子?”
“字数越少,问题越严重。”看了杨老师的提问,我心头一颤。
接着,是常州的潘老师:“有时过分解读学生的错误,也是老师的自以为是!学生就是在为把竖式写得更整洁时,把注意力都放在写上,而忽略怎么算了。原本学生就会算,并算对了!如果是那样,只当没有发生过,反而对学生更好。”
我心头又一沉。
再接着,是长沙的刘老师,他直接给出了教学策略:“我会让孩子板演出来,然后由同学们观察、发现,再去解决。全程,我只是个旁观者。”
殊途同归,仍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由同伴做出评判与研究。
重庆的王老师,则直接给出了她与学生交流的情况:“我的学生也容易犯类似的错误。与他们交流后,发现通常是这些原因: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退位减法常被有意无意地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让学生经常练习。孩子潜意识里装了太多的减法,因此,这里计算个位时,不经意地就当减法了……”
由于没有更多的师生对话细节,所以,暂时默认王老师得出的结论,就是基于和学生的交流的。
情形3:纯属“打酱油”型。
这类留言因文字比较“辣眼睛”,此处就不一一呈现了。
至此,“圈友”们的观点基本呈现完毕。
那么,此时的你,又保留怎样的观点呢?是仍然坚守原来的想法?还是受他人想法的影响,试图改变自己的观点?
与此同时,我又坚持怎样的观点?
坦率地讲,在看到这道错题的前两分钟,我的确试图对其错因给出自己的解读。
但是,差不多就在将要给出解读的那一刻,另一个声音在我脑中回响——你的想法真的对吗?“子非鱼也。”不应该听听学生是怎么想的吗?在这个学生的头脑里,藏着这道错题唯一真实的思维过程啊! 当然,我也相信,之前持其他想法的老师,倘若再思考几分钟,也不难想到这样的思考路径。
在当下的教学研究语境中,要想站稳儿童立场、选择儿童视角并不难。难就难在,在这之后,我们还要做点什么。
在立场和行动之间,我们还能做点什么?我决定,让思绪再飞一会儿:
除了直接和学生交流,借助语言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探究路径?能不能再给学生提供两道结构与难度相近的习题,让学生试一试?“重复实验”过后,看看实验的结果,再下结论也不迟。如果这两题学生的解题思考与原題完全一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这个学生在类似的加(减)法笔算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算模型?此时,我们再去了解他真实的想法,是否也不迟?因为,“重复实验”还有可能有另一种结果,那就是:这两题,他都算对了。那么,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就应该赶紧散了,各回各家——忙了半天,人家只不过是粗心了一下而已。
再者,面对这些出错的学生(假定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能不能通过调整原题中的变量,看看他们出错的原因在哪里?如果第一步加法中的个位相加不进位,比如把28改成24、23等,那么,是否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可以相信,不同的“实验结果”一定可以带来不同的原因推断,具体的教学应对自然也就大相径庭了。
此外,尝试一下“对比实验”,是否也能够帮助我们形成一些新的思考?我们不妨找一些经常出现类似加减“融合运算”的学生,给他们计算一些两步计算的式题,再给他们计算一些难度系数相当的一步计算的式题,来看看这些学生在面对这两组算式时,出现错误的频次是否相近。如果两步运算中出现错误的频次显著增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另一种假设:两步运算的复杂性和程序的冗长,有可能会干扰到学生计算思路的正确?如此,我们的教学应对,是否又有了新的路径?假定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些学生的确如前文中的杨老师所言,存在感统失调的缺陷,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进而在教学引导时,会朝向另一个方向?
……
当然,笔者已经离开教学一线颇久,对日常课堂尤其是学生的真实思维有了距离。所以,无论对学生的研究与了解,还是对后续教学实践的跟进与深究,终究少了一些切肤之感。
越往后写,就越有一种凌空舞蹈的心虚。
所以,期待能够有更多的同仁,在这样的一些小问题上多一些思考、研究、探索,有时包括实验与实证。
有人说,如今的大学已经不大。但我说,我们的小学从来不小!孩子虽小,题目虽易,但值得研究的话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从来就不逊于任何一个学段。
这里,特别分享金春平老师的留言:
齐华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去“揪”住问题,然后引导大家去思考。赞!
从错题看,该生在解题计划与方向上没有问题,只是第一小步计算出了差错,我们称之为“小零件”装配错了。如果这样,我们只需要重点弄清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小零件”是怎么装错的?我们可以凭借教学经验去做判断,我去问问学生,或移位情境想一下一个汽车工人装错零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当然还有其他。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为了弄清事实。第二个问题:“小零件”为什么会装错?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习惯从技术层面和习惯养成方面去分析,这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因为这类计算错误隐藏了思维方面的问题。试想:如果这个孩子单独做“5+8”,或做“65+8”,会发生这种“做加想减”的错误吗?有一个链条原理,是说链条在受力情况下,总是从最薄弱处断裂,从而危及整个链条的安全性。在做这道题目时,这个孩子的注意力、分配力、判断力,以及计算的速度及自动化的程度等综合能力,不足以支持他有序无错地完成整个计算过程,于是,他总会在某一步上出问题,把“小零件”弄错。这样的问题,一般是可以通过日常训练来解决的:尽可能提高学生计算自动化的程度。当然,必要的教育还是要的。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为了明白道理。
齐华挖了这么大一个坑,让大家往里跳。我都是退出江湖的人了,也被他忽悠得跳进去了。呜呼,悲也!
按照惯例,最后仍然要敲一下黑板,画一下重点:
观点1: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要盲目主观下判断;多和学生深入沟通,或许能够找到更真实的错因。
观点2:研究是个技术活,尽管教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是必要的实验、实证和基于数据的研究,也可以适当借鉴。
观点3:教学研究时,坚守儿童立场很重要,但立场坚守之后的实践跟进,可能是一个同样重要的命题。
期待,未来如果还有这样的网络教研,圈里、圈外的你,依然能够热情参与。
关键词:网络教研 错题 理解学生
一日,贵阳的教研员王洪翠老师,通过微信发来一张截图(见图1)。留言里,她告诉我,面对这一错误,有一位初中老师认为,“这不是一般的粗心问题,而是缺乏严谨的分类思考的问题”。王老师表示不太能够理解这一观点,想和我探讨。
坦率地说,这位初中老师的观点,我并不是特别明白。毕竟跨了一个学段,思维方式与话语系统各自不同。
遗憾的是,不能和这位初中老师深入聊一聊。或许,对话才是澄清彼此观点、达成沟通与理解的关键。
看来,只能回到这道错题本身,试图借助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获得一些想法。
就在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想法时,我突然想起2019年6月,在“‘求真悟道’2019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上,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的独立思考,都包含着某种偏见。”
于是,我突发奇想,决定借助朋友圈,听听更多数学同仁的想法,权当是一次网络研修吧!很快,我便发布了消息:
圈里的数学同仁们,面对图(附图,略)中学生的错误,你会做出怎样的分析与解读?请留言,尽量说具体哦!
结果,“圈友”们的讨论热情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不到三个小时,在朋友圈给我留言或私信我的老师,多达60多位。其中,字数超过30字的“有效”留言数量,有40多条。
如火如荼的研讨氛围,迫使我在朋友圈做出承诺:“朋友圈教研,简直不要不要的!下午,争取写一篇小文发公众号,算是学习大家留言的体会!”于是,开始认真阅读每一条留言,并尝试分类。
通过阅读,我发现,对于这道错题的分析,大致分为三种情形。
情形1:主观解读型。
南京的学生家长周女士,给出了这样的解读:“这是加法与减法的混乱,这题孩子当成减法做了。碰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孩子不小心就会弄错。对策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碰到这类题目时慢一点,看清楚加法还是减法再下笔。”
想必,在“母慈子孝”或“鸡飞狗跳”之时,周女士日常没少经历这样的场景。这样的解读一看就是经验之谈,甚至还“买一赠一”,给出了教学建议。先来点个“赞”!
镇江的江老师,“脑洞”有点大:“这个小孩对两个一位数之和超过十不会算。看到8就想到与10差2,然后不知道怎么办。他只能想到5加2,因为这个更容易想到。他有点记得老师说过十位要加1,于是這样做了。做完不放心,看看同桌,答案是82,于是就抄了过来。”
哈哈,谁告诉你“抄了过来”的?好吧,朋友圈里确有不少人提到了这样的想法。不过,他们的用词要更含蓄一些——向同桌借鉴了一下。
南京的陆老师,给出了更深入的解读:“从痕迹上来看,这娃留下了退位点,计算个位数时,当成了减法,跑偏了。计算十位数时,突然转向,又跑对了,跑回了加法的轨道。按照这个路子跑到终点86后,顺手在横式上写了82。诡异的是,这个82是正确的。”
陆老师是位校长,想必没有脱离课堂;否则,绝无可能分析得如此细致入微。也要点个“赞”!
南京的杨老师,则给出了更专业的分析:“我猜,从书写的情况看,是那种认真的感统失调儿童。他会学得比较累,但是考试成绩未必突出。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或许会有所改观。”
专业性和学术性,满满溢出。此处须点两个“赞”!
类似的留言,还有重庆的樊老师、福建的梁老师、云南的田老师等。因观点类似,此处不一一列出。
情形2:证据分析型。
率先打破画风的,是北京的杨校长:“没问问孩子?”
“字数越少,问题越严重。”看了杨老师的提问,我心头一颤。
接着,是常州的潘老师:“有时过分解读学生的错误,也是老师的自以为是!学生就是在为把竖式写得更整洁时,把注意力都放在写上,而忽略怎么算了。原本学生就会算,并算对了!如果是那样,只当没有发生过,反而对学生更好。”
我心头又一沉。
再接着,是长沙的刘老师,他直接给出了教学策略:“我会让孩子板演出来,然后由同学们观察、发现,再去解决。全程,我只是个旁观者。”
殊途同归,仍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由同伴做出评判与研究。
重庆的王老师,则直接给出了她与学生交流的情况:“我的学生也容易犯类似的错误。与他们交流后,发现通常是这些原因: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退位减法常被有意无意地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让学生经常练习。孩子潜意识里装了太多的减法,因此,这里计算个位时,不经意地就当减法了……”
由于没有更多的师生对话细节,所以,暂时默认王老师得出的结论,就是基于和学生的交流的。
情形3:纯属“打酱油”型。
这类留言因文字比较“辣眼睛”,此处就不一一呈现了。
至此,“圈友”们的观点基本呈现完毕。
那么,此时的你,又保留怎样的观点呢?是仍然坚守原来的想法?还是受他人想法的影响,试图改变自己的观点?
与此同时,我又坚持怎样的观点?
坦率地讲,在看到这道错题的前两分钟,我的确试图对其错因给出自己的解读。
但是,差不多就在将要给出解读的那一刻,另一个声音在我脑中回响——你的想法真的对吗?“子非鱼也。”不应该听听学生是怎么想的吗?在这个学生的头脑里,藏着这道错题唯一真实的思维过程啊! 当然,我也相信,之前持其他想法的老师,倘若再思考几分钟,也不难想到这样的思考路径。
在当下的教学研究语境中,要想站稳儿童立场、选择儿童视角并不难。难就难在,在这之后,我们还要做点什么。
在立场和行动之间,我们还能做点什么?我决定,让思绪再飞一会儿:
除了直接和学生交流,借助语言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探究路径?能不能再给学生提供两道结构与难度相近的习题,让学生试一试?“重复实验”过后,看看实验的结果,再下结论也不迟。如果这两题学生的解题思考与原題完全一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这个学生在类似的加(减)法笔算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算模型?此时,我们再去了解他真实的想法,是否也不迟?因为,“重复实验”还有可能有另一种结果,那就是:这两题,他都算对了。那么,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就应该赶紧散了,各回各家——忙了半天,人家只不过是粗心了一下而已。
再者,面对这些出错的学生(假定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能不能通过调整原题中的变量,看看他们出错的原因在哪里?如果第一步加法中的个位相加不进位,比如把28改成24、23等,那么,是否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可以相信,不同的“实验结果”一定可以带来不同的原因推断,具体的教学应对自然也就大相径庭了。
此外,尝试一下“对比实验”,是否也能够帮助我们形成一些新的思考?我们不妨找一些经常出现类似加减“融合运算”的学生,给他们计算一些两步计算的式题,再给他们计算一些难度系数相当的一步计算的式题,来看看这些学生在面对这两组算式时,出现错误的频次是否相近。如果两步运算中出现错误的频次显著增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另一种假设:两步运算的复杂性和程序的冗长,有可能会干扰到学生计算思路的正确?如此,我们的教学应对,是否又有了新的路径?假定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些学生的确如前文中的杨老师所言,存在感统失调的缺陷,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进而在教学引导时,会朝向另一个方向?
……
当然,笔者已经离开教学一线颇久,对日常课堂尤其是学生的真实思维有了距离。所以,无论对学生的研究与了解,还是对后续教学实践的跟进与深究,终究少了一些切肤之感。
越往后写,就越有一种凌空舞蹈的心虚。
所以,期待能够有更多的同仁,在这样的一些小问题上多一些思考、研究、探索,有时包括实验与实证。
有人说,如今的大学已经不大。但我说,我们的小学从来不小!孩子虽小,题目虽易,但值得研究的话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从来就不逊于任何一个学段。
这里,特别分享金春平老师的留言:
齐华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去“揪”住问题,然后引导大家去思考。赞!
从错题看,该生在解题计划与方向上没有问题,只是第一小步计算出了差错,我们称之为“小零件”装配错了。如果这样,我们只需要重点弄清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小零件”是怎么装错的?我们可以凭借教学经验去做判断,我去问问学生,或移位情境想一下一个汽车工人装错零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当然还有其他。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为了弄清事实。第二个问题:“小零件”为什么会装错?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习惯从技术层面和习惯养成方面去分析,这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因为这类计算错误隐藏了思维方面的问题。试想:如果这个孩子单独做“5+8”,或做“65+8”,会发生这种“做加想减”的错误吗?有一个链条原理,是说链条在受力情况下,总是从最薄弱处断裂,从而危及整个链条的安全性。在做这道题目时,这个孩子的注意力、分配力、判断力,以及计算的速度及自动化的程度等综合能力,不足以支持他有序无错地完成整个计算过程,于是,他总会在某一步上出问题,把“小零件”弄错。这样的问题,一般是可以通过日常训练来解决的:尽可能提高学生计算自动化的程度。当然,必要的教育还是要的。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为了明白道理。
齐华挖了这么大一个坑,让大家往里跳。我都是退出江湖的人了,也被他忽悠得跳进去了。呜呼,悲也!
按照惯例,最后仍然要敲一下黑板,画一下重点:
观点1: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要盲目主观下判断;多和学生深入沟通,或许能够找到更真实的错因。
观点2:研究是个技术活,尽管教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是必要的实验、实证和基于数据的研究,也可以适当借鉴。
观点3:教学研究时,坚守儿童立场很重要,但立场坚守之后的实践跟进,可能是一个同样重要的命题。
期待,未来如果还有这样的网络教研,圈里、圈外的你,依然能够热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