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一道错题引发的“风暴”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udier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道错题,引发了一场基于微信朋友圈的网络教研。面对不同观点和视角,我们既需要对其进行梳理,更需要明白,重要的不是我们是怎么想的,而是学生究竟是怎么想的。除了直接和学生交流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重复实验”“对比实验”,帮助我们更科学、理性地发现学生错误背后的真实思维,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引导。
  关键词:网络教研 错题 理解学生
  一日,贵阳的教研员王洪翠老师,通过微信发来一张截图(见图1)。留言里,她告诉我,面对这一错误,有一位初中老师认为,“这不是一般的粗心问题,而是缺乏严谨的分类思考的问题”。王老师表示不太能够理解这一观点,想和我探讨。
  坦率地说,这位初中老师的观点,我并不是特别明白。毕竟跨了一个学段,思维方式与话语系统各自不同。
  遗憾的是,不能和这位初中老师深入聊一聊。或许,对话才是澄清彼此观点、达成沟通与理解的关键。
  看来,只能回到这道错题本身,试图借助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获得一些想法。
  就在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想法时,我突然想起2019年6月,在“‘求真悟道’2019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上,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的独立思考,都包含着某种偏见。”
  于是,我突发奇想,决定借助朋友圈,听听更多数学同仁的想法,权当是一次网络研修吧!很快,我便发布了消息:
  圈里的数学同仁们,面对图(附图,略)中学生的错误,你会做出怎样的分析与解读?请留言,尽量说具体哦!
  结果,“圈友”们的讨论热情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不到三个小时,在朋友圈给我留言或私信我的老师,多达60多位。其中,字数超过30字的“有效”留言数量,有40多条。
  如火如荼的研讨氛围,迫使我在朋友圈做出承诺:“朋友圈教研,简直不要不要的!下午,争取写一篇小文发公众号,算是学习大家留言的体会!”于是,开始认真阅读每一条留言,并尝试分类。
  通过阅读,我发现,对于这道错题的分析,大致分为三种情形。
  情形1:主观解读型。
  南京的学生家长周女士,给出了这样的解读:“这是加法与减法的混乱,这题孩子当成减法做了。碰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孩子不小心就会弄错。对策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碰到这类题目时慢一点,看清楚加法还是减法再下笔。”
  想必,在“母慈子孝”或“鸡飞狗跳”之时,周女士日常没少经历这样的场景。这样的解读一看就是经验之谈,甚至还“买一赠一”,给出了教学建议。先来点个“赞”!
  镇江的江老师,“脑洞”有点大:“这个小孩对两个一位数之和超过十不会算。看到8就想到与10差2,然后不知道怎么办。他只能想到5加2,因为这个更容易想到。他有点记得老师说过十位要加1,于是這样做了。做完不放心,看看同桌,答案是82,于是就抄了过来。”
  哈哈,谁告诉你“抄了过来”的?好吧,朋友圈里确有不少人提到了这样的想法。不过,他们的用词要更含蓄一些——向同桌借鉴了一下。
  南京的陆老师,给出了更深入的解读:“从痕迹上来看,这娃留下了退位点,计算个位数时,当成了减法,跑偏了。计算十位数时,突然转向,又跑对了,跑回了加法的轨道。按照这个路子跑到终点86后,顺手在横式上写了82。诡异的是,这个82是正确的。”
  陆老师是位校长,想必没有脱离课堂;否则,绝无可能分析得如此细致入微。也要点个“赞”!
  南京的杨老师,则给出了更专业的分析:“我猜,从书写的情况看,是那种认真的感统失调儿童。他会学得比较累,但是考试成绩未必突出。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或许会有所改观。”
  专业性和学术性,满满溢出。此处须点两个“赞”!
  类似的留言,还有重庆的樊老师、福建的梁老师、云南的田老师等。因观点类似,此处不一一列出。
  情形2:证据分析型。
  率先打破画风的,是北京的杨校长:“没问问孩子?”
  “字数越少,问题越严重。”看了杨老师的提问,我心头一颤。
  接着,是常州的潘老师:“有时过分解读学生的错误,也是老师的自以为是!学生就是在为把竖式写得更整洁时,把注意力都放在写上,而忽略怎么算了。原本学生就会算,并算对了!如果是那样,只当没有发生过,反而对学生更好。”
  我心头又一沉。
  再接着,是长沙的刘老师,他直接给出了教学策略:“我会让孩子板演出来,然后由同学们观察、发现,再去解决。全程,我只是个旁观者。”
  殊途同归,仍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由同伴做出评判与研究。
  重庆的王老师,则直接给出了她与学生交流的情况:“我的学生也容易犯类似的错误。与他们交流后,发现通常是这些原因: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退位减法常被有意无意地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让学生经常练习。孩子潜意识里装了太多的减法,因此,这里计算个位时,不经意地就当减法了……”
  由于没有更多的师生对话细节,所以,暂时默认王老师得出的结论,就是基于和学生的交流的。
  情形3:纯属“打酱油”型。
  这类留言因文字比较“辣眼睛”,此处就不一一呈现了。
  至此,“圈友”们的观点基本呈现完毕。
  那么,此时的你,又保留怎样的观点呢?是仍然坚守原来的想法?还是受他人想法的影响,试图改变自己的观点?
  与此同时,我又坚持怎样的观点?
  坦率地讲,在看到这道错题的前两分钟,我的确试图对其错因给出自己的解读。
  但是,差不多就在将要给出解读的那一刻,另一个声音在我脑中回响——你的想法真的对吗?“子非鱼也。”不应该听听学生是怎么想的吗?在这个学生的头脑里,藏着这道错题唯一真实的思维过程啊!   当然,我也相信,之前持其他想法的老师,倘若再思考几分钟,也不难想到这样的思考路径。
  在当下的教学研究语境中,要想站稳儿童立场、选择儿童视角并不难。难就难在,在这之后,我们还要做点什么。
  在立场和行动之间,我们还能做点什么?我决定,让思绪再飞一会儿:
  除了直接和学生交流,借助语言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探究路径?能不能再给学生提供两道结构与难度相近的习题,让学生试一试?“重复实验”过后,看看实验的结果,再下结论也不迟。如果这两题学生的解题思考与原題完全一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这个学生在类似的加(减)法笔算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算模型?此时,我们再去了解他真实的想法,是否也不迟?因为,“重复实验”还有可能有另一种结果,那就是:这两题,他都算对了。那么,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就应该赶紧散了,各回各家——忙了半天,人家只不过是粗心了一下而已。
  再者,面对这些出错的学生(假定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能不能通过调整原题中的变量,看看他们出错的原因在哪里?如果第一步加法中的个位相加不进位,比如把28改成24、23等,那么,是否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可以相信,不同的“实验结果”一定可以带来不同的原因推断,具体的教学应对自然也就大相径庭了。
  此外,尝试一下“对比实验”,是否也能够帮助我们形成一些新的思考?我们不妨找一些经常出现类似加减“融合运算”的学生,给他们计算一些两步计算的式题,再给他们计算一些难度系数相当的一步计算的式题,来看看这些学生在面对这两组算式时,出现错误的频次是否相近。如果两步运算中出现错误的频次显著增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另一种假设:两步运算的复杂性和程序的冗长,有可能会干扰到学生计算思路的正确?如此,我们的教学应对,是否又有了新的路径?假定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些学生的确如前文中的杨老师所言,存在感统失调的缺陷,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进而在教学引导时,会朝向另一个方向?
  ……
  当然,笔者已经离开教学一线颇久,对日常课堂尤其是学生的真实思维有了距离。所以,无论对学生的研究与了解,还是对后续教学实践的跟进与深究,终究少了一些切肤之感。
  越往后写,就越有一种凌空舞蹈的心虚。
  所以,期待能够有更多的同仁,在这样的一些小问题上多一些思考、研究、探索,有时包括实验与实证。
  有人说,如今的大学已经不大。但我说,我们的小学从来不小!孩子虽小,题目虽易,但值得研究的话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从来就不逊于任何一个学段。
  这里,特别分享金春平老师的留言:
  齐华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去“揪”住问题,然后引导大家去思考。赞!
  从错题看,该生在解题计划与方向上没有问题,只是第一小步计算出了差错,我们称之为“小零件”装配错了。如果这样,我们只需要重点弄清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小零件”是怎么装错的?我们可以凭借教学经验去做判断,我去问问学生,或移位情境想一下一个汽车工人装错零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当然还有其他。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为了弄清事实。第二个问题:“小零件”为什么会装错?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习惯从技术层面和习惯养成方面去分析,这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因为这类计算错误隐藏了思维方面的问题。试想:如果这个孩子单独做“5+8”,或做“65+8”,会发生这种“做加想减”的错误吗?有一个链条原理,是说链条在受力情况下,总是从最薄弱处断裂,从而危及整个链条的安全性。在做这道题目时,这个孩子的注意力、分配力、判断力,以及计算的速度及自动化的程度等综合能力,不足以支持他有序无错地完成整个计算过程,于是,他总会在某一步上出问题,把“小零件”弄错。这样的问题,一般是可以通过日常训练来解决的:尽可能提高学生计算自动化的程度。当然,必要的教育还是要的。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为了明白道理。
  齐华挖了这么大一个坑,让大家往里跳。我都是退出江湖的人了,也被他忽悠得跳进去了。呜呼,悲也!
  按照惯例,最后仍然要敲一下黑板,画一下重点:
  观点1: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要盲目主观下判断;多和学生深入沟通,或许能够找到更真实的错因。
  观点2:研究是个技术活,尽管教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是必要的实验、实证和基于数据的研究,也可以适当借鉴。
  观点3:教学研究时,坚守儿童立场很重要,但立场坚守之后的实践跟进,可能是一个同样重要的命题。
  期待,未来如果还有这样的网络教研,圈里、圈外的你,依然能够热情参与。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随之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们不得不反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就主体而言,民众、企业、政
玩具作为儿童认知未知世界的钥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意义深远。虽然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富含中国传统元素和民族特色的本土玩具品牌屈指可数。本文着眼于
高年段阅读教学更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立足学情,聚焦文本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带领学生在文本深处品读感悟、潜心会文,准确地理解语言,灵动地运用语言,提升言语智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促进排痰,快速改善肺通气功能,缩短病程的方法.方法:对住院确诊的C0PD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除常规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外,治疗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基于公约要求的救生艇降放装置的各项性能要求,重点介绍了吊艇架以及起艇绞车和救生艇之间参数的相互关系,对救生艇降放装置的设计、生产、验收及使用具有指导作用。
根据《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中有关船舶吨位丈量计算方法所做的重大调整,研究分析了公式法的由来、原理、缺陷及是否沿用的利弊,叙述了这次调整的意义,为船舶设计、审
期刊
在平面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有利于提高设计的文化属性,彰显设计的独特性,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使设计充满创意。本文阐述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并指出了平面设计运用
详细介绍了同心度测量仪的优点,针对艉管轴承高温的问题,通过同心度测量仪对镗孔和轴承压装后的 轴系进行精度测量,避免了钢丝和内径千分尺等传统测量法的误差,为轴系的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