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纠错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整劲”的问题,一直是中国传统武术习练者着意关注的问题,而确如本文作者所说:“当前学术界对此整劲还没有做出权威的科学解释”,因此,本文观点可视为一家探讨之言,原文照登,立此存照,以备关注者参阅。
  我国传统武术中太极、八卦、心意、形意、大成等所谓的内家拳和某些外家拳中有一种叫“整劲”的武技,有的门派又称“浑圆力”、“整体力”等,各门派的练法和用法不尽相同,但都是一个东西。“整劲”是“内家拳”的基础根本,也是历代众多拳家所熟练掌握的一项武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格斗术的特色武技。即算是到了现代,整劲仍是很多拳师能拿得出手的一项看家本领。并吸引很多爱好者趋之若鹜地去学习追求,并对此着迷。
  这种流传于世的整劲在武术界广为传播运用,其训练方法是公开的。爱好者都可以找‘明师”去学习。各门派的练法大同小异,都是通过站桩、套路等方法训练出来。当前学术界对此整劲还没有做出权威的科学解释。当然,拥有这些传统技艺的拳师也在逃避科学的检验,尽力神秘化。这整劲的练法是在站桩、套路等训练时,各大关节做一些动作要领,如:松肩、坠肘、含胸、紧背、虚灵顶劲、上体正直、松腰、松胯、裹裆、扣膝、用意不用力等。在这些动作要领上放松、放松、再放松,然后体会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全身能够很好地放松了,身体会有沉重感。在一些姿势范围内,全身就会慢慢产生一种整体感,并能传导重量。武术界的人称这是练到“周身一家”、“节节贯穿”、“浑圆一体”。这只是一种感觉。据我的分析,其原理大概是由于肌肉、关节放松,躯干为了维持姿势平衡而产生牵拉,是肌腱牵拉骨头,而有了骨头被拉起有沉的感觉。然后,结合一些牵拉肌腱的动作,再通过腰胯连接上下肢,而有了整体感。同时将姿势训练得很协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练出一些花俏的发力。武术界称这种技术是“整劲”、“浑圆力”、“整体力”等。虽说我的分析不全面也不细致,但可以肯定这种整劲是可以认识的,是符合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人体工程学原理的。而很多拳师故意将这项技术弄得十分神秘、玄妙那就不是武德了。
  我在我的很多文章中都引用了“整劲”、“浑圆力”、“整体弹力”这些概念,但我以前写文章大都是从现代搏击的科学思路出发,对其“整”并没有做过多解释。以致很多读者认为我说的“整劲”与传统武术中流传于世的“整劲”大不相同。还有人在暗中欢笑,这人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整劲”,对自己的“整劲”没什么竞争威胁。其实,根据我所研究挖掘的站桩练出的“整劲”才是真正的整、高级的整。才是名家的不传之秘。
  通过我研究挖掘出的站桩练出的“内劲”会有两种感觉,一是在特定姿势,全身大关节用微小动作引出弹力条件反射后,全身各大肌肉内部感觉到蓄积弹性势能,有弹力。二是有全身各大关节连在一起,而有连成整体的感觉。第一种感觉本文就不论述了。而第二种感觉,全身连成一体,很整。弹力条件反射产生的整体感的原理是:引出弹力反射后的肌肉会蓄积弹性势能,而拉紧肌腱、肌肉。肌肉、肌腱因为弹力而绷紧,就像一根拉长的弹簧(主要表现在伸肌)。解剖学理论指出,每一块肌肉都至少跨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节。而肌肉的跨越关节的特性,使蓄满弹性势能而绷紧的肌肉的肌腱跨关节牵拉骨骼,而拉起两个相邻的关节。那么,这两个关节就有连在一起的感觉。比如,双上肢肘关节呈100°、肘关节向下,做沉肩坠肘微小动作引出大小臂、肩肌的弹力反射,就有肩关节、肘关节、上肢连成一整体的感觉;再接着将躯干微前倾、用力旋向一边、含胸紧背,引出躯干肌的弹力反射,此时就会有躯干、上肢连成整体的感觉;再在以上基础上,臀部后翘,膝关节微屈、外旋,脚跟抬起,用拧膝合胯的微小动作引出下肢肌肉的弹力反射,此时双下肢、躯干、双上肢有连成一个整体的感觉。而关节停止微小动作的牵拉刺激,弹性势能随即消失,整体感也随即消失。这种整体感就是通过蓄满弹性势能的肌肉,绷紧关节,而将膝、髋、臀、躯干、肩、肘一个关节、一个关节串联在一起,这就有了全身好像一个整体一样的感觉。这才是高级的“周身一家”、“浑圆一体”、“五弓合一”,这才是高级的“整劲”。当然,我为了区别流传广远的“整劲”,不让读者混淆,我在我的文章大多采用的是“内劲”来形容这些概念,其实我说的“内劲”是高级的秘传“整劲”。这高级“整劲”是陈王廷、武禹襄、杨露禅、郭云深、孙禄堂、王芗斋、李小龙等名家的不传之秘,是中国武术里隐藏得最深的武技。
  流传于世的“整劲”与秘传“整劲”相比:首先练法不一样,前者讲究松、柔、沉,后者要求肌肉适度放松,关节要用一点力并做动作。前者练习时间长、训练效率低,要训练二年至三年的时间才能初见成效,而且难练,稍有差错就练不出整劲而数年努力付之于东流,训练数年、数十年一无所获者比比皆是;后者训练时间短,训练效率高,只需训练80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把全身主要肌肉训练出弹力反射,而有周身一家的感觉。从应用价值的角度相比,流传于世的“整劲”只能在静止状态、推手游戏、发人放人等一些理想化状态下才可发出力来。即算是经过系列的配套训练后,在电光火石般的激烈打斗中,还是发挥不出来的。而且,其不能应用于现代散打中的拳法、腿法,而不能应用于现代的搏击中的擂台比赛等,故不能吸收进入现代搏击。很少有人知道,国家体委刚创建散打之初,有的散打运动员也是站桩训练整劲的,但经一段时间的实验后,训练效率太低,实用性太差,果断取消了这个“功法”。而“秘传整劲”,其产生的弹性势能可加大前手拳和前腿的力量和速度,除了可以用于推手发人外,更重要的价值是在电光火石般的激烈打斗中随时、随势都可可以用于前手拳和腿的发力,并且打击力巨大,故可以应用于现代搏击。孰优孰劣、孰真孰假,读者一看便知。
  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格斗术像中国武术这样注重发力,却不重视实战的。传统武术有很多发力,声称这个劲、那个劲,像太极拳就有几十种劲,但大都是只有在理想化状态下才能发出力来,没有哪一个发力可以用于电光火石般的擂台搏击实战。有过实战或搏击比赛经验的人都知道,即算实战经验丰富的人在打斗时,要想有效地重击对手是很难的。所以,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实战中,对方不是木板,是不会站着让你打,也不会配合你摆成一个什么姿势让你打。只有在瞬息万变的实战中,能发出力来,那才有实战价值。
  武术界的善男信女愿意花长时间去“修炼”那种神秘的、不规范而又模糊的、没有多少实战价值的“整劲”,并相信这种技术是区别现代搏击的绝技。对此技着迷上当,自我催眠,飞蛾扑火般扑向无实战价值的整劲。殊不知,这种“整劲”只是一个“假传”,并不是历代“名家”的真传绝技,并不是中华武术的核心武技。而这只是一种低级、低效的“整劲”。会这种整劲的拳师随处可见。他们因为拥有此技术而妄自尊大,以此自娱自乐,看不起现代散打、搏击。把整劲等武技当宝贝一样,还不轻易传授别人。历代,有的拳师仅熟练掌握了这整劲后就以武术通家自诩,标新立异,创立一个什么、什么式的拳。我有的是机会学习普通的整劲,但我不会去学。原因很简单,流传于世的“整劲”训练效率太低、太费时,练出来也无实战价值。“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练出高级的整劲,对其低级、低效、无实用性的普通整劲根本就不屑一顾。
  我相信任何想练技击的人,练出了我发现的“整劲”,就会恍然大悟,不再对低效、低级的“整劲”感兴趣。
  武术界每一代,精通这两种“整劲”的拳师只寥寥几人,他们因为保守而不愿意将具有实战性的“整劲”公开传授,这个保守已成为武林的一个传统。他们只传授那种低效、实战性差的“整劲”。武林中一直错误认为流传于世的“整劲”是最好的“整劲”,是中华武术的绝技,并以此衍生了很多无实战性的技术,这是畸形的。在这只会盲从创造力低下的武术界,没有人会怀疑这种“整劲”只能算是一个假传,没有人会怀疑这“整劲”后面还躲着一个更加高级的“整劲”,没有人会怀疑“站桩”居然可以训练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整劲”。所幸的是,我通过数年铢积寸累的艰辛研究发现了这“公开整劲”背后的“秘传整劲”,而破解了武林这一千古不传之秘。我研究发现的“整劲”用于现代搏击中的拳法、腿法发力,其攻击力强大,这才是中国武术的精华根本,才是真正的“整劲”。这高级的整劲才是中国武术独特的、传奇的、令人刮目相看的特色技术,才是中国武术最好的“专利”。只有这一技术广为运用,才能为传统武术正本清源,提升武术的技击性,促使传统武术的发展步入正轨,从而重振中国武术。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体质测试法、数理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从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力量、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方面,对重庆文理学院大学生的各项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比非师范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要好很多,学生身体机能和各项素质能力还有待提高。根据研究结果,从学生思想、心理以及学校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适当的建议,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总结经验并加以改进,从而更好地为体
期刊
摘要:2007年3月6日央视五套推出《武林大会》栏目,旨在继续制造中国功夫的全方位传播效应,节目最初取得了部分观众的认可,并引起境外电视传媒机构的关注。但是,《武林大会》的文化传承价值要大于其商业开发价值,其对武术的传播亦仅留滞于探索性诠释阶段。从《武林大会》文化性阐释的内情可以反证,《武林大会》的审美预设需要虽然说已经无限地接近武术的本体,而其价值取向仍与传播学领域的中国武术有距离,《武林大会》
期刊
《胎息经》,中国古代气功经典。最早当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作者佚名。全经只有八十三字,论述胎息的定义、方法与作用,极为简单扼要。现存最早注本为初唐的气功家幻真先生的《胎息经疏》,流行颇广,被明代周履靖编辑的《夷门广牍》收入。《夷门广牍》系周氏广集历代以来小种之书并及其所自著编辑而成。周履靖(1549-1640),明隆庆、万历问人,字逸之,初号梅墟,晚号梅颠,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是明末戏曲作家,善吟咏
期刊
一、“占住中定,往开里打”的由来  韩会明恩师是杨露禅的仲子杨班侯的徒孙,师承班侯的义子李万成公。韩师幼时家境贫寒,随祖父借住在杨(露禅)家。当时,李万成公给杨家面铺做代理掌柜,并且从义父杨班侯处传承了一身的太极拳术,成为永年的第3代太极拳高手。幼年的韩师也喜练太极拳,于是便与李万成公结下了师徒缘份,“占住中定,往开里打”这句话就是李万成传给弟子韩会明的。韩师于82岁高龄时收了我,(见图1师徒合影
期刊
路国政先生,50岁,吉林省公主岭市人,国家二级裁判员,现任吉林省四平市推手研究会副会长。他幼时曾拜著名拳师王一达为师习练地功拳,又随八极拳名师李树栋练八极拳。后拜八卦掌明家韩志强为师,刻苦研练龙形八卦掌连环掌、太极拳老架六十四式,自此尤为钟情八卦掌,许多年来,潜心修炼。他内功深厚,熟于阳刚阴柔之道。随意推托带领,便发人于数步之外,在东北地区,英名远播。  路先生不断研究、探讨八卦掌技击之法,特别是
期刊
古代遗留的丹经道书,各家解说颇有不同,今人更喜一厢臆测,望文生义,形成了“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钻地狱,徒弟跟着拱”的局势!比如内丹中的“胎息”,被诸多曲解,早已弄得面目全非,如此混淆视听,实实令人担忧。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内丹术的“胎息”之法,也曾经历过无数的改化,并在改化中,与多种修养之术相融,于是“胎息”就有多种意义的解释。目前流行较广者为“胎息”功。内丹中所谓的“胎息”已是
期刊
采访手记:  85岁的金玉铮(爱新觉罗载昊)先生,1930年生于北京,自幼随父金兆麟习武,后拜京城太极拳名家白旭华先生为师成为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几十年来与国内外众多名家切磋较技,功力老到,经验丰富,冷脆粘黏,出手不见手,门人称其有“少侯风范”。自2014年5月以来,我对他进行了20多次的采访。采访中他说,我练武练得是家败人亡、妻离子散。我说,那这个武术练得还有什么意义?  “这是你的理解,武术
期刊
五、最重要的基本功“神龟出水”  老师教我“摇旋”以后,开始教我意拳最重要的基本功“神龟出水”。“神龟出水”最应该注意的要点,就是身子耍手,手动只是在原高度随着身体的起伏。在这个练习中,要特别注意意拳的手型,与此同时应注意身体的平面移动,不要做过多的转体动作,要充分体会芗老所说“一动是横”,肩撑肘横力贯掌心。在熟练了一段“神龟出水”以后,就要慢慢把“摇旋”加到练习中去。这个练习需要特别注意不可马虎
期刊
1 在狭小的空间被以人持刀砍,劈杀,请问该如何,自身没有武器,请问在徒手情况下如何自保?  答:自保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对手失去战斗力,如果你功夫不能一击必杀,那就要近身攻击对手要害部位,在狭小空间对方也不利刀法的大劈大杀,如对手持刀砍来,砍刀,都是以劈砍杀伤对手为主,对手将砍刀劈杀时,腿上功夫好的要把握对手举刀时,用脚重创对手要害,力求一招制敌,要把握对手举刀时,腿法已重创对手,如果对手在落刀时,虽
期刊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图1),清直隶广平府南关人,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红拳高手。因羡慕陈家沟拳术的巧妙,长途跋涉,往返数次,拜陈长兴(1771—1853)为师,终于学得这门拳术的奥妙。  疑问由此而生,为什么杨禄禅学了陈家沟拳,后来叫做杨式太极拳了呢?他从陈长兴所学,和杨式太极拳有没有区别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先看陈家沟拳的面貌,不妨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察:  (一)民国时期出现的陈家沟拳谱(比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