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外血肿24例微创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c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慢性 硬膜外血肿 微创治疗
  
  资料与方法
  
  本组1999~2005年共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3~48岁,平均28.5岁;致伤因素:交通伤11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4例,跌伤3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晕,合并恶心呕吐12例,嗜睡7例,智能障碍5例,轻偏瘫4例,言语障碍3例,视物模糊2例,癫痫2例。
  影象学特征:头颅CT显示颅骨骨折19例,血肿位于前额部8例,额顶部6例,顶部5例,枕部4例,颞部1例。CT表现颅骨内板下出现高、等、低及混杂密度影,同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病变对侧移位。
  治疗方法:采用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根据CT定位计算血肿中心离穿刺点距离,选用2~2.5cm长度穿刺针,局麻下用电钻钻孔碎吸冲洗,必要时加用尿激酶冲洗,一般引流3~5天,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大部分清除、占位效应消失后拔除穿刺针。本组1例病人因血肿进行性增多,意识障碍加重改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
  
  讨 论
  
  慢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较为少见,仅占全部硬膜外血肿的3.5%~3.9%[1]。慢性硬膜外血肿的致伤因素与急性者并无特殊之处,其不同者乃是病人伤后能较长时间耐受血肿,其病理进程缓慢。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出血源于静脉为主已被多数学者认同;②硬膜外血管撕裂而发生假性动脉瘤破裂缓慢渗血;③伴发脑脊液漏致颅内压过低,因骨折线存在头皮血肿缓慢渗入硬膜外;④迟发性动静脉瘘出血流入硬膜外;⑤局部损伤引发局部瘀血,瘀血部位毛细血管内皮组织缺氧发生变性和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这些物质对基底膜损害及瘀血致毛细血管内流静压生高,使血液外漏,而形成持续漏血[2]。
  本组病例以额、顶、枕部多发,颞部少见,与急性硬膜外血肿相悖。究其原因颞部出血多来源于硬膜中动脉,出血迅猛,易形成沟回疝,临床症状表现明显;而额、枕、顶的脑组织受压耐受性前后方较侧方大,病程又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往往易误诊为脑外伤综合征,值得临床重视。本组病人以40歲多见,可能与年轻人硬脑膜在颅骨的附着部位没有儿童和老年人紧密,且易于剥离有关。慢性硬膜外血肿的影象学特征,位于脑表面的梭形密度影,可呈高、等、低及混杂密度影,增强偶见强化,多数伴有颅骨骨折,增强扫描有强化膜出现,可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相鉴别。
  由于慢性硬膜外血肿多数病情相对稳定,既往临床多采用骨窗开颅血肿清除,需在全麻下进行,创伤较大;本组采用术式具有以下优点:手术操作简单,可在床头进行;针管为硬性通道,具有自缩固定功能,不易移位,堵塞,损伤轻微;分次抽吸和冲洗可以减轻脑移位,扭曲,符合微侵袭治疗原则[3],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该术式也存在血肿清除不彻底,应用尿激酶冲洗有使血肿增加可能,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第1版).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9:333-334
  2 刘如恩,张延庆,赵万巨.济宁医学院学报,1994,3:4
  3 马廉亭.微侵袭神经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65
其他文献
关键词 目的:进一步认识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6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心源性休克中,抢救成功22例,占47.83%。其中,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恶化、扩张型心肌病晚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三者死亡率最高。结论:心源性休克病因复杂,临床死亡率高,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同时应针对不同心脏基础病变,争分夺秒,正确实施抢救治疗。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死亡率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室性心力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  2000年1月~2005年12月诊断明确的左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68例,口服胺碘酮治疗2周、8周后进行统计分析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口服胺碘酮2周后总有效率为61%,口服8周后总有效率为78%。结论:胺碘酮是一种广谱而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对室性心律失常作用明确、安全,不良反应轻。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討绿汀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基础治疗为静滴20%甘露醇、门冬氨酸钾镁、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加用绿汀诺1.8g静滴,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0.75g静滴,均每日1次治疗2周。结果:两组在治疗后SPECT,BEAM,功能缺损,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在2周后,BEAM、功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整理国内2001~2004年文献报道的肝结核77例,连同自行收治的1例,共78例,年龄20~60岁,平均39.2岁。其中男45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1.36∶1,既往TB病史11例。  临床表现:病程4天~4年。发热58例(74%),其中高热16例(28%),低热17例(30%),弛张热19例(33%),不规则热6例(11%)。右上腹痛44例(56%),饮食下降40例(5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结果:高血压12例(66.7%),其次为马凡氏综合征,胸背痛是最主要的症状(55.6%),双侧血压不对称,一侧肢体末端动脉搏动消失伴胸痛高度提示AD,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16例经超声检查确诊,阳性率88.9%,CT、MRI阳性率均为100%;8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经手术治疗好转;死亡4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破入胸腔3例;症状无好转,自
期刊
关键词 血管性头痛 治疗    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并且经常反复发作,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耳鸣、嗜睡、乏力、眼球胀痛等。但查体无阳性体征,以女性为多发。笔者自1999年以来用碳酸氢钠静滴配合西比灵口服治疗血管性头痛47例,获得一定疗效,复发率低,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治疗方法:用5%碳酸氢钠100ml,静脉缓滴注,每日1次;西比灵5~10mg,每晚睡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为1998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共31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5~68岁,平均55岁,其中50岁以上25例。车祸伤24例,坠落跌伤4例,被人打伤2例,其他1例。全部病例均于入院前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其中“昏迷-清醒-昏迷”典型者20例,“清醒-昏迷”者4例,昏迷进行性加深者7例;入院时一侧瞳孔散大者24例,双侧瞳孔散大者7例,其中3例术前自主呼吸停止。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本组1995年8月~2005年8月41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病程均已较长,最长者达35天,最短者为1周,平均17天。窦道原因:创伤后感染坏死3l例,术后感染8例,原发性感染2例。窦道最浅者为4cm,最深者为13cm,平均8cm。  治疗方法:在局麻下由窦道旁的正常皮肤用静脉留置导管针刺入窦道底部(注意避免血管神经损伤,选取皮肤距窦道底部最近路径),回抽有空气或渗液证实在位,固定静脉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NP(vinorelbine+P DD)、CTP(CTX、THP、PDD)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4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2组,NP组22例,Vinorelbine(长春瑞宾)25mg/m2静滴,第1、8天,PDD40mg/m2,静滴,第3天同时水化。CTP组20例,CTX600mg/m2,第1、8天,THP(吡柔比星) 40mg/m2,第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临床上支原体肺炎患者越来越多,该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病程长,治疗周期长。由于人们重视程度增加,通过化验室检验支原体抗体阳性患者逐渐增多,所以,统计发病率逐渐增加。本文通过对96例患者治疗,总结出采用间歇给药方法治疗,同样取得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临床上共收集2001~2003年我科确诊支原体肺炎患者96例,其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14~70周岁,平均28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