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凭课程在德国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来源 :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国际文凭课程在德国的发展状况作简单梳理,概括出德国发展国际文凭课程的四大特点集中在经济和教育发达的西部和南部、实施项目以大学预科项目居多、文凭认证政策连贯一致以及公立学校比重相对较高。然后,着重对德国公立文理中学实施大学预科项目的情况作详细介绍,并分别从政府、学校、学术和家长视角列出德国实施国际文凭课程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基于这些,文章最后为我国发展国际文凭课程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学校治理变革面临诸多制约与挑战,通过揭示治理变革进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逻辑,可以剖析变革进程受阻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利用“观念 利益 制度”
中小学教师的国际素养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要素之一,直接决定教育国际化的走向与水准。从定性层面看,教师国际素养的内涵界定在方向上要兼顾国际借鉴与本土自信,在格局上兼顾
格拉塞斯费尔德的代表作《激进建构主义》阐述了他逐步走向建构主义的人生经历;阐明了激进建构主义思想赖以为基础的基本理念;解释了建构主义思想在探讨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该文重点探讨在教育思想中康德如何从人性论(善恶共居)过渡到人的本质规定(道德),以及如何通过教育的途径(自然性的教育和实践性的教育)将之实现。该文试图探索康德贯穿在教育思想中
基于北京市340名流动儿童学生及家长的多段抽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流动儿童家长教育期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家长的教育期望越
基于数据的教育决策研究与实践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基础教育标准化运动的重要产物之一。聚焦于教师数据决策,则应从教育Data观、教师数据实践范畴的角度来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思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范式既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范式,又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所特有的人文性与实践性。本文以库恩的范式理论为分析框架,梳理了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统
文章以2013年北京市802所小学34323名五年级学生为研究样本,对数学测试结果为优秀成就水平学生、不合格成就水平学生两个类别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学生问卷的相关内容。从学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考察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词汇发展的家庭及幼儿园因素,采用国际广泛使用的皮保德图片词汇测试(PPVT)和儿童表达性词汇测试(EVT)工具评价新疆少数民族38
如果说正义是人类道德交往的基本法则或者维度,那么这也似乎适用于一些教育问题。简而言之,我们需要教育孩子和年轻人正义和公平。然而,这并不是可以仅通过教授正义的理论就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