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没有什么不可以 张心怡
打开高考贴吧,满目呈现了这样一个词语——逆袭。“还剩三、四个月,我能否逆袭成功?”“现阶段学习水平中等,我高考时能逆袭吗?”……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同学们的学习步伐也越来越紧张,在此时的学习瓶颈期,自我怀疑情绪随之而来。
“我当时也觉得自己没救了,但是我必须要相信自己能够突破自我,要不然谁也救不了我。”现在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的石绘敏同学在提到自己距高考只剩一百多天时的状态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她说自己在进入高三时因为状态调整得不好,一直无法进入角色,学习没有自己的节奏。眼看着成绩一点点下滑,距离一本线越来越远时,她告诉自己即使剩下的时间不多,也必须拼一拼。反正那时自己的状态已经很差了,她抱着一种赌一把的心态去面对之后的学习。没想到,正是因为有了“豁出去”的打算,反倒逐渐找回了自己的学习节奏,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在高考时实现了完美的超越。
如果说石绘敏同学的经历是“学霸”经过重重艰难最终找回自己的tempo,那么,现在就读于中南大学的李晨阳同学则表示自己从来没想过能考上这所大学。自己以前一直是班里的中等水平,基础不够扎实。以前隐隐觉得自己能考上一所普通一本大学就很不错了,“但当在一模考试后的家长会上听到班主任给我妈妈预测我的高考水平时,我突然觉得,凭什么我的高考结果在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就被打上烙印?”就是憋着这股劲儿,李晨阳同学在剩下的复习时间里用自己从未有过的拼劲儿补基础,每次考试不放过一分,终于成功逆袭。
对于逆袭,曾长期担任高三班主任的成都七中黄明勇老师深有感触。他说在自己执教的这么多年里,遇到的逆袭学生确实不少。他们多是高一高二时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临近高考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过这些学生都非常聪明,当他们开始认真学习时,就能很快抓住诀窍。黄老师表示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学生之前偏科,而在离高考还有三、四个月的时候,新知识的学习已经基本结束,所以他们有很多时间去查漏补缺,因而成绩提高很快。另外,河北柴沟堡中学的裴增辉老师还提到一点,高三第二学期的考试题型多与高考题型类似,这对于很多基础较扎实的同学来说是好事,他们也许在之前分科考试中成绩平平,但这种知识大综合的题型却能让他们突出重围。
逆袭的他们,就是明天的你
我不想每次都满怀期待却又受到伤害
逆袭人:文思敏
逆袭结果:2012年高考以621分考入四川大学中文基地班
逆袭浓缩:也许是我个人性格的缘故,每次模考成绩下来,自己考得再不好,也最多难过几个小时,第二天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该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后来想想,这种“逃避心理”或许正是当年我能够逆袭高考的制胜法宝
高中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没想过我会有这样一个意外收获,包括我自己。直到进了大学,我还在不断思考,自己到底是如何走进这所大学的?意外?人品?又或者真是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所得?我觉得不能单方面笼统地下结论,也许存在那么一丁点运气,但我更相信是自己摸清了这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考试里的门道。也是这一次人生的重要转变让我开始越来越对自己有勇气,去相信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没有可能。
记得从高一分班后,我的成绩就一直不好,总在全班三四十名的中下游徘徊,这种境况一直持续到高三第二学期。还记得,当时班里紧张的气氛和家里带来的压力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那时候,成绩一如既往地糟糕,离自己和家人的期望都有差距,所以我开始拒绝去查看排名,一者认为这种做法太功利,更多的其实是自己的一种逃避心理,不想每次都满怀期待却又受到伤害,于是索性不问不管。
当时,有位同学对我说:“看你什么都不急的样子,我都替你急。”其实,我并不是不着急,只是很清楚,过去的成绩再多想也没有用,心态放平和、情绪愉悦了才能更好地应对之后的挑战。每当这时,我都提醒自己,难过只是因为分数和排名让自己觉得丢脸了,但谁又会去在意你排在什么位置呢?所以没必要为这种无聊的假想而难过。分析好错题,反手将试卷抛在一旁,然后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模考一场接一场,哪有时间供我们难过和焦虑。就在这样类似于鸵鸟般的自我催眠下,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时期。
在文科生里有一句人尽皆知的话——“得数学者得天下”,当时班里每位同学也将之奉为圭臬,对数学“爱护有加”。然而数学成绩一直是我的硬伤,不及格是常事,我曾经下了很大的力气来攻破这座坚固的城池,做改错本、补课这些方法都试过了,每次考试依旧是三位数以下的水平。还记得高三第二学期开学不久,我坚持每天晚自习抽出时间来做一套高考数学题。不断努力的途中确实看不到任何希望,但就在我快要放弃数学的时候,希望来了。那是一次周考,发下来的试卷上醒目地写着“127”。那一刻我知道,困扰我多年的数学终于在自己这个庸医的“乱折腾”下被救活了。
我始终未完全把在数学上的小胜利归功于自己每天不懈的努力,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努力的那段时间,自己对数学的感觉变了,我把它称为“开窍”。与之前努力攻克数学不同,我转向攻克数学老师。由于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对于数学老师我总有一种畏惧心理,在之后的学习中我克制自己的畏惧,而多去与数学老师交流,在心里认同她。随着与老师逐渐热络了,我对于数学的态度就不仅仅是畏惧和头痛了,而是在无形中转化成为一种表现欲。我拥有了强大的气场去镇住它,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最终数学被我征服。
就是在这样不断调整心态的过程中,我度过了难忘的高三时光。唯一的诀窍就是,告诉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开心,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因为我相信:每天都拥有好情绪去奋斗的人不会有太差的运气。
最后一名进中南大学
逆袭人:赵盼
逆袭结果:2009年高考以542分考入中南大学社会学专业
逆袭浓缩:我明白了木桶效应,也领会到了失败的痛苦,我知道不是努力没得到回报,只是努力的方式方法不对。成功只降临有准备的人,同时只宠爱运用正确方法的人。 之所以将高考称为我人生中的一段逆袭史,是因为按照我高一入校时的成绩和三年的学习情况来看,我压根不可能考进这所学校,完成大学4年的学习。而这一切都得感谢高三那段忍住了寂寞、扛住了困难、战胜了自我的岁月。
准备得十足充分,可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却将我狠狠打入了低谷。虽然文综拿到全年级第一,但是数学和英语让我的总分不堪入目。我明白了木桶效应,也领会到了失败的痛苦,我知道不是努力没得到回报,只是努力的方式方法不对。
充分利用朋友的能量,是我临近高考时改进方法的突破口,我与闺蜜、“理科男。结成了三人小团体,理科男负责我们俩文科女的数学,我负责闺蜜的文综,她负责我们俩的英语,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没有嘲笑和不满,有的只是为了梦想一起奋斗的决心。午休一小时、晚自习前的两小时活动时间,都成了我们相互进步的时间保障。
我明白自己的短板有两块——数学、英语,我只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弥补。经过分析,我认为自己晚上的思维比较清楚,逻辑性强,因此我将英语学习放在早晨,将攻克数学放在了晚上。熬了好几个通宵,才将数学几大模块的做题思路和做题方法弄清楚,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也算是颇有成效。剩下的时间不够用,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喝茶、喝咖啡提神,充分利用一切可以休息的时间抓紧休息,过着比寒冬更难熬的日子。就这样,在二模的时候我们三人小分队终于迎来了春天,我们三人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也由年级100名左右进入了前三十。
越临近高考,我们的心也随着逐渐升温的天气和黑板上日益变小的倒计时数字,日渐浮躁。沉住气坚持到最后,是老师们每日的告诫。
这一阶段,过来人都知道,要想继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难题可能性已经不大了。调整方向,回归课本,深入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王道。翻了几十遍的课本又拿出来接着翻,做了几十套的试题拿出来重新做。同桌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问,巩固每一个基础知识点。那时的我恨不得自己有一双火眼金睛并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书本的角落、图表、注释,各个地方都能够不差不漏地记在脑海中。书本、笔记本、错题本、练习册、训练题,没有任何时间比此时需要的阅读量更大,没有哪个阶段比此时需要的记忆力更强。真应了那句话,“每天叫醒你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靠着梦想的力量,我查漏补缺,坚持到了高考。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一向乐观的生活态度,我轻松完成了6月7号和8号的洗礼。
填报志愿时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2009年我们省还是估分填志愿,按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我的分数最多只能上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所幸在紧张备考时,我不忘将自己填报志愿所需的资料都订阅了,再加上网络资源、招生章程以及每所高校历年在我们省的录取分数线,最终,选定了四所院校作为本科第二批次的志愿。对于一本,我当时已经放弃希望了,但是还是不甘心。我发现省外一些比较低调但实力很强的一本高校,招生的人数少,报的人相对来说也少很多,如果能够顺利避开大年,那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后,选定了中南大学作为我的本科一批第一志愿。一切都是那么幸运,2009年的本科一批分数线较2008年下降了二十分,我的成绩上了一本线,然后我又很巧合地被这所高校作为在我所在省招生的最后一名学生,邀进了大门。我在内心大声告诉自己,我逆袭成功了!
事后,老爸常拿重本的最后一名笑话我,但我知道,那是他内心对我坚持与执着的肯定,对我高三付出努力得到回报的认可。
情况无论多糟,都有过关的方式
逆袭人:王雨琦
逆袭结果:2008年高考以580分考入西南交通大学电
子信息工程专业,现为该校电气工程专业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研二学生。逆袭浓缩: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抽屉里接近两百多张试卷,以及一本300多页的英文完形填空书,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我的笔迹,那个时候,应该是我最接近成功的时刻,而这种成功是任何一款游戏都给不了的。
那一年高三,我陷入了一款叫做《冒险岛》的网游。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是晚上翻墙去网吧上网,早上赶回学校,应付完班主任,便开始睡觉。睡到中午吃完饭,在喜欢的那个姑娘班外假装干点奇奇怪怪的事情,然后回到教室借同学的韩寒的书来看。什么?你问我学习?我的故事里,没有学习这个设定,起码当时没有。
就像你看到的那样,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被设定为好学生。而一次与班主任的冲突成为了我命运的转折。冲突后,去教导处喝茶、拿处分、写检讨、请家长这系列的事情不间断发生着。至今还记得当时把爸爸送到校门口时,他说的那句话:“你倔强,你叛逆,你与众不同,你想主导自己的人生,你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我都理解。但是如果你拼了命,只是想向别人证明你有多失败,努力地成为别人认为的那个你。那我只能向你道歉,我不是一个好爸爸,我没有让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多年以后,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话,而每次都会像当初一样,哭得一塌糊涂。我叛逆,我与众不同,我不向成人的世界妥协。于是我不学习,整天通宵打游戏不爱惜身体,我所做的一切,不就是在用我所有的青春去证明自己确实是他们眼中的那种混蛋吗?
我要上大学,下这个决定的时候,离高考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我的成绩,离一本线的差距是剩余天数的两倍。
于是,在高考还有三个月的时候,我开启了这辈子打过的最暴力、最激动人心的RPG游戏(角色扮演游戏)——高三。刚刚开始没多久,我就发现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游戏中的NPC(意为游戏中非玩家控制的角色)已经有两个不理我了——班主任与英语老师;另一个问题,则是我根本就不具备上课认真听讲的技能,或者即使认真听讲了,也赶不上进度,这点十分致命。不过,既然是游戏,情况无论多糟,都有过关的方式,而我的方法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定下一个目标,我最初的目标都是学习比我好的小伙伴,于是,任务系统开启。每次做“任务”的时候,先对比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即使学习再烂也有擅长的科目,但往往擅长的科目提升起来是最困难的,所以我要从最弱的科目下手。选定了科目之后,进行第二次渗透,将这门科目的知识点,从前到后全部整理出来,当然英语、语文除外。第一个阶段是任务量最大的,也是提升最明显的。第一阶段结束后,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将整理的资料看一遍,然后再通读一遍教材。慢慢地我发现,自己最初定的那些目标已经远远地被甩在了后面,就像玩极速赛车,不断地赶超前面的车手,那是一种不断突破极限的快感。 第二个阶段,做题。这就和游戏的技能熟练度一样,第一个阶段你已经get了技能,下面要做的,就是提升技能的熟练度。高三,学校会发许多试卷。于是,到了第二个月的时候,我连上厕所的时候都拿着试卷在做题。为了防止上课的时候睡着,我经常是英语课做化学题,物理课做数学题,数学课做英语题,化学课做生物题,生物课做数学题,而语文课则看小说(特殊案例,请勿效仿——编者注)。这是我睡得最少的一个时期,只要我不在睡觉,那肯定在做试卷。我买过一本数学的十年真题,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题目已经所剩无几了。这日寸候,我已经成为了传奇故事,每次考完试公布成绩,大家看的不是自己的成绩,而是看我是否又一次超神了。
第三个阶段,则和第一个阶段差不多,不过这次,目标从人变成了要得到的分数。复习计划和第一阶段一样,回归课本。我不喜欢各种资料书提炼的知识点,总觉得有些故弄玄虚的感觉。所以在第三阶段的时候,我复习的重点放在了课本的习题上。当我使用的课本被自己写得面目全非时,高考来了。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完成了妖怪般的“杀戮”,并且刚刚进入班主任的“优等生”名单。
小编感言
通过前面三位过来人的经历,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他们在高三最后那段时间有多么努力,无论是心态的调整,或是学习方法的转变,又或者是学习态度的大逆转,都离不开披星戴月的奋斗,以及比其他人更强的耐力。辛苦是逆袭的必经之路。并且,个人情况不同,他们的学习经验只能为大家提供一种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逆袭办法才最重要。
当然,逆袭的目标也不能遥不可及。500分到600分是逆袭,300分到400分同样是逆袭。没有人会否定一个突破自我、不断进步的人,所以指定一个自己跳起来够得到的高度,然后奋力一跃吧!
你为什么要拼下去——一封写给18岁的信 陈嘉倩
24岁这一年,因为采访项目,我时常和十八岁的陌生人生活在一起,有时候看着对方,我会想念起18岁的你来。我们没有相隔很远,却又好像隔了万水千山,我绕了半个地球,去了在地理书里你背诵过的地方,经历了那些你不敢想象的生活,遇到了你认定是我在骗你的故事主角们。
“十八岁的感觉怎么样?”
哈哈,我知道你的答案——简直烂透了。做不完的试卷,每天在死气沉沉的课堂里面,清早,与床告别太艰难,夜晚披星戴月到家,吃了饭,还有无止尽地背书和习题。也许,你觉得自己正需要一股“逆袭”。这个十八岁太漫长了,漫长到好像等不到回暖的一天,倒计8寸的数字卡在那里,天天差不多的日子,让人窒息,怀疑的时候,绝望地想,这场叫高考的仗,输定了。
其实,你现在的状态,就像是在高中的田径场上跑步,一圈圈红色的跑道,800米测验,你怨恨遥遥无期,总想着要放弃。你知道吗?到了大学,不再有800米了,却是12分钟跑,最后分数以你跑了多远来算成绩,那时候,你已经不再有一个既定要实现的目标,而是与自己较劲。离开大学,甚至你不再有跑道,做运动就去健身房,对了,得付钱。
当我们选择的路越来越宽,高三的意义,渐渐从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了去学会做不喜欢的事。年轻的时候,所有事情都是经验累积,以后遇到相同事情、成功的案列,就一次次重复应对的手段。现在的我,重新解读“没有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那就在于,你学会了在你不喜欢的场地去跑一场长跑,甚至你是身不由己的,但是当你跑完了,你获得的远不止一张高考成绩表,更有的,是一股耐下心来做好眼前事的品质。
你口口声声说,想过自己要的生活。只有遵守规则,在规则内把游戏玩得很好的人,才能有底气地突破规则。当你在最基本的规则内连生活都无法维计时,那么,愿赌服输是理所当然的。朋友当年选择生物专业,于是,朋友答应了如下规则:第一志愿填报任他选择最想要去的学校和专业,其后志愿,全部由父母决定。赤裸裸说来,便是考好了是你有能力,我们听你的;没考好,你就得服从。毕竟你这年只做件事——去争取读自己想要的大学、专业,这准备工作都无法做好,那么,只说明你还不够资格。
充满正义感的你,虽然有时候偏激得很,但这个提案不错,你能接受不是吗?人生也是如此,你在规则内做得出色,也自然而然能够突破束缚你的东西,去掌握主动权。你看,乔布斯或比尔·盖茨,有资格进入世界第一的学校,才有资格退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光看到“退学”,也要看到他们是有资格的;你看,陶渊明选择结庐在人境,无车马喧,采菊东篱,南山悠然在眼前,做个隐士,可是别忽略之前他曾入世过。
对了,当自己每次跌倒的时候,学会把自己扶起来,如果摔疼或者很累,允许自己有一些时间,躺在地上休息会儿,再撑着地一点点站起来,接着跑。
爱你的24岁
打开高考贴吧,满目呈现了这样一个词语——逆袭。“还剩三、四个月,我能否逆袭成功?”“现阶段学习水平中等,我高考时能逆袭吗?”……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同学们的学习步伐也越来越紧张,在此时的学习瓶颈期,自我怀疑情绪随之而来。
“我当时也觉得自己没救了,但是我必须要相信自己能够突破自我,要不然谁也救不了我。”现在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的石绘敏同学在提到自己距高考只剩一百多天时的状态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她说自己在进入高三时因为状态调整得不好,一直无法进入角色,学习没有自己的节奏。眼看着成绩一点点下滑,距离一本线越来越远时,她告诉自己即使剩下的时间不多,也必须拼一拼。反正那时自己的状态已经很差了,她抱着一种赌一把的心态去面对之后的学习。没想到,正是因为有了“豁出去”的打算,反倒逐渐找回了自己的学习节奏,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在高考时实现了完美的超越。
如果说石绘敏同学的经历是“学霸”经过重重艰难最终找回自己的tempo,那么,现在就读于中南大学的李晨阳同学则表示自己从来没想过能考上这所大学。自己以前一直是班里的中等水平,基础不够扎实。以前隐隐觉得自己能考上一所普通一本大学就很不错了,“但当在一模考试后的家长会上听到班主任给我妈妈预测我的高考水平时,我突然觉得,凭什么我的高考结果在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就被打上烙印?”就是憋着这股劲儿,李晨阳同学在剩下的复习时间里用自己从未有过的拼劲儿补基础,每次考试不放过一分,终于成功逆袭。
对于逆袭,曾长期担任高三班主任的成都七中黄明勇老师深有感触。他说在自己执教的这么多年里,遇到的逆袭学生确实不少。他们多是高一高二时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临近高考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过这些学生都非常聪明,当他们开始认真学习时,就能很快抓住诀窍。黄老师表示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学生之前偏科,而在离高考还有三、四个月的时候,新知识的学习已经基本结束,所以他们有很多时间去查漏补缺,因而成绩提高很快。另外,河北柴沟堡中学的裴增辉老师还提到一点,高三第二学期的考试题型多与高考题型类似,这对于很多基础较扎实的同学来说是好事,他们也许在之前分科考试中成绩平平,但这种知识大综合的题型却能让他们突出重围。
逆袭的他们,就是明天的你
我不想每次都满怀期待却又受到伤害
逆袭人:文思敏
逆袭结果:2012年高考以621分考入四川大学中文基地班
逆袭浓缩:也许是我个人性格的缘故,每次模考成绩下来,自己考得再不好,也最多难过几个小时,第二天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该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后来想想,这种“逃避心理”或许正是当年我能够逆袭高考的制胜法宝
高中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没想过我会有这样一个意外收获,包括我自己。直到进了大学,我还在不断思考,自己到底是如何走进这所大学的?意外?人品?又或者真是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所得?我觉得不能单方面笼统地下结论,也许存在那么一丁点运气,但我更相信是自己摸清了这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考试里的门道。也是这一次人生的重要转变让我开始越来越对自己有勇气,去相信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没有可能。
记得从高一分班后,我的成绩就一直不好,总在全班三四十名的中下游徘徊,这种境况一直持续到高三第二学期。还记得,当时班里紧张的气氛和家里带来的压力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那时候,成绩一如既往地糟糕,离自己和家人的期望都有差距,所以我开始拒绝去查看排名,一者认为这种做法太功利,更多的其实是自己的一种逃避心理,不想每次都满怀期待却又受到伤害,于是索性不问不管。
当时,有位同学对我说:“看你什么都不急的样子,我都替你急。”其实,我并不是不着急,只是很清楚,过去的成绩再多想也没有用,心态放平和、情绪愉悦了才能更好地应对之后的挑战。每当这时,我都提醒自己,难过只是因为分数和排名让自己觉得丢脸了,但谁又会去在意你排在什么位置呢?所以没必要为这种无聊的假想而难过。分析好错题,反手将试卷抛在一旁,然后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模考一场接一场,哪有时间供我们难过和焦虑。就在这样类似于鸵鸟般的自我催眠下,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时期。
在文科生里有一句人尽皆知的话——“得数学者得天下”,当时班里每位同学也将之奉为圭臬,对数学“爱护有加”。然而数学成绩一直是我的硬伤,不及格是常事,我曾经下了很大的力气来攻破这座坚固的城池,做改错本、补课这些方法都试过了,每次考试依旧是三位数以下的水平。还记得高三第二学期开学不久,我坚持每天晚自习抽出时间来做一套高考数学题。不断努力的途中确实看不到任何希望,但就在我快要放弃数学的时候,希望来了。那是一次周考,发下来的试卷上醒目地写着“127”。那一刻我知道,困扰我多年的数学终于在自己这个庸医的“乱折腾”下被救活了。
我始终未完全把在数学上的小胜利归功于自己每天不懈的努力,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努力的那段时间,自己对数学的感觉变了,我把它称为“开窍”。与之前努力攻克数学不同,我转向攻克数学老师。由于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对于数学老师我总有一种畏惧心理,在之后的学习中我克制自己的畏惧,而多去与数学老师交流,在心里认同她。随着与老师逐渐热络了,我对于数学的态度就不仅仅是畏惧和头痛了,而是在无形中转化成为一种表现欲。我拥有了强大的气场去镇住它,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最终数学被我征服。
就是在这样不断调整心态的过程中,我度过了难忘的高三时光。唯一的诀窍就是,告诉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开心,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因为我相信:每天都拥有好情绪去奋斗的人不会有太差的运气。
最后一名进中南大学
逆袭人:赵盼
逆袭结果:2009年高考以542分考入中南大学社会学专业
逆袭浓缩:我明白了木桶效应,也领会到了失败的痛苦,我知道不是努力没得到回报,只是努力的方式方法不对。成功只降临有准备的人,同时只宠爱运用正确方法的人。 之所以将高考称为我人生中的一段逆袭史,是因为按照我高一入校时的成绩和三年的学习情况来看,我压根不可能考进这所学校,完成大学4年的学习。而这一切都得感谢高三那段忍住了寂寞、扛住了困难、战胜了自我的岁月。
准备得十足充分,可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却将我狠狠打入了低谷。虽然文综拿到全年级第一,但是数学和英语让我的总分不堪入目。我明白了木桶效应,也领会到了失败的痛苦,我知道不是努力没得到回报,只是努力的方式方法不对。
充分利用朋友的能量,是我临近高考时改进方法的突破口,我与闺蜜、“理科男。结成了三人小团体,理科男负责我们俩文科女的数学,我负责闺蜜的文综,她负责我们俩的英语,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没有嘲笑和不满,有的只是为了梦想一起奋斗的决心。午休一小时、晚自习前的两小时活动时间,都成了我们相互进步的时间保障。
我明白自己的短板有两块——数学、英语,我只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弥补。经过分析,我认为自己晚上的思维比较清楚,逻辑性强,因此我将英语学习放在早晨,将攻克数学放在了晚上。熬了好几个通宵,才将数学几大模块的做题思路和做题方法弄清楚,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也算是颇有成效。剩下的时间不够用,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喝茶、喝咖啡提神,充分利用一切可以休息的时间抓紧休息,过着比寒冬更难熬的日子。就这样,在二模的时候我们三人小分队终于迎来了春天,我们三人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也由年级100名左右进入了前三十。
越临近高考,我们的心也随着逐渐升温的天气和黑板上日益变小的倒计时数字,日渐浮躁。沉住气坚持到最后,是老师们每日的告诫。
这一阶段,过来人都知道,要想继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难题可能性已经不大了。调整方向,回归课本,深入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王道。翻了几十遍的课本又拿出来接着翻,做了几十套的试题拿出来重新做。同桌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问,巩固每一个基础知识点。那时的我恨不得自己有一双火眼金睛并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书本的角落、图表、注释,各个地方都能够不差不漏地记在脑海中。书本、笔记本、错题本、练习册、训练题,没有任何时间比此时需要的阅读量更大,没有哪个阶段比此时需要的记忆力更强。真应了那句话,“每天叫醒你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靠着梦想的力量,我查漏补缺,坚持到了高考。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一向乐观的生活态度,我轻松完成了6月7号和8号的洗礼。
填报志愿时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2009年我们省还是估分填志愿,按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我的分数最多只能上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所幸在紧张备考时,我不忘将自己填报志愿所需的资料都订阅了,再加上网络资源、招生章程以及每所高校历年在我们省的录取分数线,最终,选定了四所院校作为本科第二批次的志愿。对于一本,我当时已经放弃希望了,但是还是不甘心。我发现省外一些比较低调但实力很强的一本高校,招生的人数少,报的人相对来说也少很多,如果能够顺利避开大年,那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后,选定了中南大学作为我的本科一批第一志愿。一切都是那么幸运,2009年的本科一批分数线较2008年下降了二十分,我的成绩上了一本线,然后我又很巧合地被这所高校作为在我所在省招生的最后一名学生,邀进了大门。我在内心大声告诉自己,我逆袭成功了!
事后,老爸常拿重本的最后一名笑话我,但我知道,那是他内心对我坚持与执着的肯定,对我高三付出努力得到回报的认可。
情况无论多糟,都有过关的方式
逆袭人:王雨琦
逆袭结果:2008年高考以580分考入西南交通大学电
子信息工程专业,现为该校电气工程专业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研二学生。逆袭浓缩: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抽屉里接近两百多张试卷,以及一本300多页的英文完形填空书,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我的笔迹,那个时候,应该是我最接近成功的时刻,而这种成功是任何一款游戏都给不了的。
那一年高三,我陷入了一款叫做《冒险岛》的网游。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是晚上翻墙去网吧上网,早上赶回学校,应付完班主任,便开始睡觉。睡到中午吃完饭,在喜欢的那个姑娘班外假装干点奇奇怪怪的事情,然后回到教室借同学的韩寒的书来看。什么?你问我学习?我的故事里,没有学习这个设定,起码当时没有。
就像你看到的那样,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被设定为好学生。而一次与班主任的冲突成为了我命运的转折。冲突后,去教导处喝茶、拿处分、写检讨、请家长这系列的事情不间断发生着。至今还记得当时把爸爸送到校门口时,他说的那句话:“你倔强,你叛逆,你与众不同,你想主导自己的人生,你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我都理解。但是如果你拼了命,只是想向别人证明你有多失败,努力地成为别人认为的那个你。那我只能向你道歉,我不是一个好爸爸,我没有让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多年以后,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话,而每次都会像当初一样,哭得一塌糊涂。我叛逆,我与众不同,我不向成人的世界妥协。于是我不学习,整天通宵打游戏不爱惜身体,我所做的一切,不就是在用我所有的青春去证明自己确实是他们眼中的那种混蛋吗?
我要上大学,下这个决定的时候,离高考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我的成绩,离一本线的差距是剩余天数的两倍。
于是,在高考还有三个月的时候,我开启了这辈子打过的最暴力、最激动人心的RPG游戏(角色扮演游戏)——高三。刚刚开始没多久,我就发现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游戏中的NPC(意为游戏中非玩家控制的角色)已经有两个不理我了——班主任与英语老师;另一个问题,则是我根本就不具备上课认真听讲的技能,或者即使认真听讲了,也赶不上进度,这点十分致命。不过,既然是游戏,情况无论多糟,都有过关的方式,而我的方法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定下一个目标,我最初的目标都是学习比我好的小伙伴,于是,任务系统开启。每次做“任务”的时候,先对比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即使学习再烂也有擅长的科目,但往往擅长的科目提升起来是最困难的,所以我要从最弱的科目下手。选定了科目之后,进行第二次渗透,将这门科目的知识点,从前到后全部整理出来,当然英语、语文除外。第一个阶段是任务量最大的,也是提升最明显的。第一阶段结束后,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将整理的资料看一遍,然后再通读一遍教材。慢慢地我发现,自己最初定的那些目标已经远远地被甩在了后面,就像玩极速赛车,不断地赶超前面的车手,那是一种不断突破极限的快感。 第二个阶段,做题。这就和游戏的技能熟练度一样,第一个阶段你已经get了技能,下面要做的,就是提升技能的熟练度。高三,学校会发许多试卷。于是,到了第二个月的时候,我连上厕所的时候都拿着试卷在做题。为了防止上课的时候睡着,我经常是英语课做化学题,物理课做数学题,数学课做英语题,化学课做生物题,生物课做数学题,而语文课则看小说(特殊案例,请勿效仿——编者注)。这是我睡得最少的一个时期,只要我不在睡觉,那肯定在做试卷。我买过一本数学的十年真题,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题目已经所剩无几了。这日寸候,我已经成为了传奇故事,每次考完试公布成绩,大家看的不是自己的成绩,而是看我是否又一次超神了。
第三个阶段,则和第一个阶段差不多,不过这次,目标从人变成了要得到的分数。复习计划和第一阶段一样,回归课本。我不喜欢各种资料书提炼的知识点,总觉得有些故弄玄虚的感觉。所以在第三阶段的时候,我复习的重点放在了课本的习题上。当我使用的课本被自己写得面目全非时,高考来了。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完成了妖怪般的“杀戮”,并且刚刚进入班主任的“优等生”名单。
小编感言
通过前面三位过来人的经历,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他们在高三最后那段时间有多么努力,无论是心态的调整,或是学习方法的转变,又或者是学习态度的大逆转,都离不开披星戴月的奋斗,以及比其他人更强的耐力。辛苦是逆袭的必经之路。并且,个人情况不同,他们的学习经验只能为大家提供一种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逆袭办法才最重要。
当然,逆袭的目标也不能遥不可及。500分到600分是逆袭,300分到400分同样是逆袭。没有人会否定一个突破自我、不断进步的人,所以指定一个自己跳起来够得到的高度,然后奋力一跃吧!
你为什么要拼下去——一封写给18岁的信 陈嘉倩
24岁这一年,因为采访项目,我时常和十八岁的陌生人生活在一起,有时候看着对方,我会想念起18岁的你来。我们没有相隔很远,却又好像隔了万水千山,我绕了半个地球,去了在地理书里你背诵过的地方,经历了那些你不敢想象的生活,遇到了你认定是我在骗你的故事主角们。
“十八岁的感觉怎么样?”
哈哈,我知道你的答案——简直烂透了。做不完的试卷,每天在死气沉沉的课堂里面,清早,与床告别太艰难,夜晚披星戴月到家,吃了饭,还有无止尽地背书和习题。也许,你觉得自己正需要一股“逆袭”。这个十八岁太漫长了,漫长到好像等不到回暖的一天,倒计8寸的数字卡在那里,天天差不多的日子,让人窒息,怀疑的时候,绝望地想,这场叫高考的仗,输定了。
其实,你现在的状态,就像是在高中的田径场上跑步,一圈圈红色的跑道,800米测验,你怨恨遥遥无期,总想着要放弃。你知道吗?到了大学,不再有800米了,却是12分钟跑,最后分数以你跑了多远来算成绩,那时候,你已经不再有一个既定要实现的目标,而是与自己较劲。离开大学,甚至你不再有跑道,做运动就去健身房,对了,得付钱。
当我们选择的路越来越宽,高三的意义,渐渐从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了去学会做不喜欢的事。年轻的时候,所有事情都是经验累积,以后遇到相同事情、成功的案列,就一次次重复应对的手段。现在的我,重新解读“没有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那就在于,你学会了在你不喜欢的场地去跑一场长跑,甚至你是身不由己的,但是当你跑完了,你获得的远不止一张高考成绩表,更有的,是一股耐下心来做好眼前事的品质。
你口口声声说,想过自己要的生活。只有遵守规则,在规则内把游戏玩得很好的人,才能有底气地突破规则。当你在最基本的规则内连生活都无法维计时,那么,愿赌服输是理所当然的。朋友当年选择生物专业,于是,朋友答应了如下规则:第一志愿填报任他选择最想要去的学校和专业,其后志愿,全部由父母决定。赤裸裸说来,便是考好了是你有能力,我们听你的;没考好,你就得服从。毕竟你这年只做件事——去争取读自己想要的大学、专业,这准备工作都无法做好,那么,只说明你还不够资格。
充满正义感的你,虽然有时候偏激得很,但这个提案不错,你能接受不是吗?人生也是如此,你在规则内做得出色,也自然而然能够突破束缚你的东西,去掌握主动权。你看,乔布斯或比尔·盖茨,有资格进入世界第一的学校,才有资格退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光看到“退学”,也要看到他们是有资格的;你看,陶渊明选择结庐在人境,无车马喧,采菊东篱,南山悠然在眼前,做个隐士,可是别忽略之前他曾入世过。
对了,当自己每次跌倒的时候,学会把自己扶起来,如果摔疼或者很累,允许自己有一些时间,躺在地上休息会儿,再撑着地一点点站起来,接着跑。
爱你的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