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编自文学名著的舞剧以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语言形态“激活”了文学语言的形象,带给人们另一种艺术空间的精神享受。当舞剧创作建立在文学名著的基础上时,面临一个“限定性”题材与“非限定性”形式的挑战——如何在“非限定性”的艺术形式创造中完成文学名著厚重的“限定性”思想内涵?民族舞剧《红楼梦》以“诗化”的艺术构思以及艺术元素的多元整合展示出美轮美奂的舞台魅力,但此剧对原著的文学形象解读也颇受争议。当代大众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升,要求我们的艺术创作有更准确的文化定位。舞剧创作在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的选择、融合时,要注重艺术形式与文学内涵的相互关照,以达到更完整、更完美地构成舞剧形象。
【关键词】舞剧创作 文学经典改编 艺术形式 文本内涵 文化定位
【中图分类号】I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230-02
1 序言
文学经典改编,向来是舞蹈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在中外舞蹈史上,从西方芭蕾《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到中国的现代舞剧《雷和雨》、芭蕾舞剧《祝福》,众多舞剧作品均试图将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形象转化为舞蹈动态形象,在视听一体的舞台空间诠释着文学原著的精髓,并融入舞蹈编导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新中国舞剧的多元化繁荣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编导们出于对“题材广、构思新、样式多”的创作追求,纷纷以文学名著作为艺术推动力,构建新的舞剧创作模式。如根据曹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雷雨》(编导:胡蓉蓉等)、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家》、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祝福》改编的四幕芭蕾舞剧《祝福》(编导:蒋祖慧,中央芭蕾舞团),这些改编自文学名著的舞剧以舞台表演的形象化、动态化语言系统“激活”了语言文字中的每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舞剧对文学名著的改编,有自身的艺术特点和创作优势。由于文学名著首先解决了观众对舞剧故事背景的理解和想象,因而,舞剧创作的主要问题就集中于舞蹈怎样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的性格和心理;怎样在虚实交替的叙事方式中表现出故事的时空转换;以及怎样用舞蹈语言系统传达出原著的思想意蕴等。第一,怎样的在有限的一个多小时表演时间内,完成一部文学名著厚重的思想内涵?第二,文学原著的文学语言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非常自由,读者可以各有不同的理解、分析。舞剧又将以什么角度构建自己对原著的艺术解读?
因此,改编自文学名著的舞剧创作关键在于舞剧怎样处理艺术形式与文本内涵之间的关系,进而表达编导的艺术观点和作品的艺术特色。这时决定舞剧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这里让我们从当代文学经典改编的中国舞剧代表作品——民族舞剧《红楼梦》谈起。
由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民族舞剧《红楼梦》(编导:赵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演出)改编自曹雪芹的同名文学名著。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学巨著改编为90分钟的舞剧样式,本就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当这部舞剧于2005年首演时,立刻引起文学艺术界及观众的普遍关注。一时间,舞蹈界、文学界及红学研究者等对其赞颂有加,又难免有些许批评。其原因不言自明,原著《红楼梦》的文化影响力非一般文学作品可比,关于《红楼梦》的学术研究早已蔚然成风,成为专门的学术领域,人们对于舞剧版《红楼梦》在原著的文学解读上自然带有更多的审视眼光。
2《红楼梦》的艺术形式追求
2.1 艺术构思中的“诗化”情境
“诗化”是舞剧创作的一个语言特征。“诗化”的唯美追求既可以让舞蹈形象更富想象力、更具美感,也可以淡化情节,让众多舞台形象充满更多的想象空间。这也是舞剧《红楼梦》的一大成功之处。在舞剧结构中,“梦”与“情”是两条主要的叙事线索。全剧围绕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主线,以“梦”造“情”,在亦真亦幻的时空转换中表现大观园中的主要人物关系及宝、黛的爱情悲剧。舞剧的诗化特色不仅表现在形象塑造上,以强烈的心理外化和时空交叉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处理人物关系;还表现在人物情感上,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直指人物内心的思想意识。例如舞剧中宝、钗婚礼的一场。伤心欲绝的黛玉以虚幻形象穿插于浑然不觉的宝玉与宝钗之间,编导将两个时空同时发生的一悲一喜揉和在一起,以实写虚,以壮观、热闹的婚礼场面映衬黛玉孤苦、无奈的一丝游魂。三人舞若即若离的动作意识流动加强了戏剧冲击力,倾诉了“说其缘,风月无边。此梦谁人解,痴情奈何天”的无言之悲。舞剧扣住了原著的故事焦点, 又不拘泥于故事的陈铺直叙,力图在诗化的场景和意境中描绘出爱情与现实的矛盾。
2.2 艺术元素的多元整合
“多元化”、“边缘化”是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被称为“舞蹈的最高形式”的舞剧创作中,更需要容纳更广泛的艺术形式,为舞剧的艺术形象服务,强化艺术表现力。成功的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元素的多元整合不会导致艺术风格的缺失或艺术语言的混乱,反而会给艺术家更多追求艺术个性的机会。
《红楼梦》的编导赵明在舞剧创作中始终追求一种个性化的探索和唯美的肢体表达,他认为只有纳入各种元素才能令这种表达更加明晰。编导的个性化探索和唯美的追求使得整个作品充满全新的视觉感受。在舞美设计上,色彩绚丽的舞台大制作展现荣府的家族背景及其奢华气派;在创作手段上,民族传统舞蹈风格与现代审美意识相融合;在动作方式上,芭蕾舞、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等动作语言方式不拘一格;在表现形式上,京剧、爵士乐、男女对话、电影等多种艺术元素也都得到了充分的整合运用。这些多元整合的艺术元素延续增加了舞剧作品的浪漫气息,又在原著的基础上衍生了当代人的思辨性解读。
通过对舞剧创作构思的分析可见,编导对《红楼梦》的舞剧形式具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对舞剧个性化的探索与唯美的肢体表达,以及各种元素的运用,能够表达编导的个人艺术观念、创作风格,也反映出了编导驾驭舞剧的综合艺术能力。但是,舞剧鲜活的生命力需要建立在舞剧文本的构成上,舞剧的文本创作是决定舞剧内涵的首要因素。舞剧《红楼梦》所受争议的中心正是舞剧对原著的文本解读,这也是当代以文学为推动力的舞剧创作所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怎样塑造舞剧的文本内涵?
3《红楼梦》的文学内涵解读
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舞剧,《红楼梦》并非首创。在这类改编经典的作品中,选择怎样的创作角度来解读原著,当是作品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也是把文学语言变为形体语言,进行艺术构成的前提与核心。
《红楼梦》从“梦”字入手,精心雕琢宝、黛的唯美爱情,同时也注重凤姐、贾政等配角的形象塑造,把大观园的豪华景致呈现于舞台之上。在整体结构上,舞剧从黛玉、宝钗入府、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海棠诗社、黛玉葬花、宝玉遭打、凤姐调包,再到黛玉焚稿逝去、宝玉痴颠出家,一系列情节线索穿插着宝、黛之恋。众多故事情节片段随着频繁的空间转换,舞台形象也随之饱满。但同时也带出一个问题——人物性格的无法得以完美展开,与原著饱满的形象相差甚远,不够细腻委婉。
例如,《红楼梦》原著中的凤姐是一个重要人物,她既有出生富贵的大气、一家之主的魄力,也有泼辣、狠毒、察言观色的本领;宝玉的痴颠、多情、厌恶功名,又集万般宠爱于一身;黛玉为人孤傲自闭又直率真诚,且骨子里大胆叛逆;宝钗的贤淑端庄夹杂着处世圆滑及其对权力的欲望。每个人物的文学形象都是丰满、多面的,这也是能够撑起《红楼梦》这部不朽巨著的精髓之一。而本剧在解读原著中主要人物的文学形象时,也许编导是为了让宝、黛的爱情更纯粹地浪漫化、悲剧化,而特意淡化人物角色的其他性格。所以,我们看到了飞扬跋扈、手段毒辣的“地主婆”凤姐,一味顾影自怜、凄凄惨惨切切的黛玉,如同一片薄纸夹于尴尬的“外来者”位置的宝钗……。于是,《红楼梦》遭到一些批评,被冠以“三角恋”的肤浅演绎。
确实,如果从舞剧的名称“红楼梦”来理解舞剧作品,一部饱含中国人文思想精神的文学巨著怎能简单地用如此“三角恋”的极度“浪漫”来诠释呢?由此看来,舞剧的创作还是要回到“文本”的话题——在改编文学经典的舞剧作品中,应该选择怎样的创作角度来解读原著,又怎样使艺术形象的创造游刃有余地既依托于文学原著的精髓,又不受限于原著的既定内涵。
4 从《红楼梦》看文学经典改编的舞剧艺术形式与文学内涵的关系
对舞剧《红楼梦》艺术形式的褒赞和对舞剧文本内涵的批评,使“文学经典改编”再次成为舞蹈创作关注的话题。笔者以为,舞剧《红楼梦》无疑是一部比较出色的舞蹈艺术作品,编导的艺术个性追求打造了一台美轮美奂的视听盛筵。然而,舞剧的名称“红楼梦”给人的期待值过高。舞剧显然无法负载“红楼梦”三个字所代表的文化符号。对于这部舞剧作品来说,既然无法自由驾驭内涵深厚的原著,或许《红楼梦》之剧名仍有待商榷,以平衡舞剧创作的形式与文本的文学内涵之间的关系。
这里,不妨让我们再以现代舞剧《雷和雨》对原著的解读来作一分析。由王玫创作的现代舞剧《雷和雨》(改编自曹禺的小说《雷雨》)非常透辟地把握住了原著的内涵精髓。作品以一条清晰的人物“关系链”作为舞蹈的结构,用人物之间的身体接触方式和力量的对抗方式生成舞蹈动机,表达他们之间的各种情感关系,让文学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形象及其丑陋或单纯的内心世界被撕碎在夏日的辣热、蝉鸣的枯燥和雷雨的狂暴中,最终只有在天国的理想世界中得以嬗变、解脱。《雷和雨》在艺术形式上创造了对《雷雨》的现代语言阐释;在文学内涵上又精辟解读了原著对人性虚伪的批判,让每一位熟知原著的观众始终融入在舞剧所营造的悲剧氛围里。
由这两个作品可见,文学经典改编的舞剧在处理艺术形式与文学内涵的关系上,虽无定式,却又高度体现编导的艺术观念高度和理解文学内涵的思想高度。而当代大众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升,更要求我们的艺术创作有准确的文化定位,而不是依靠“经典”的文化影响力支撑自己。
5 结语
把文学名著改编为舞剧形式,以形体语言演绎文学语言,首先是一个值得敬佩的挑战,也是当代中国舞剧艺术不断成熟的一个标志。我们不必苛求它的绝对完美,也不必强求它对原著的精确再现。毕竟舞蹈艺术与文学艺术之间的表现因素存在着巨大差异,或者可以说,用年轻的舞剧形式来表现厚重的古典文学精髓,还是稍嫌幼稚、单薄。从另一方面说,我们有理由对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充满信心。但是,当一部文学经典呈现在舞台上,只给观众留下“精美的场面制作”、“具有时代审美意识的现代编舞技巧”印象时,也许编导该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舞剧在“形式”的深处还有什么更值得提升?当面对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之间的选择、融合时,又该怎样做到艺术形式与文本内涵的相互关照,以达到更完整、更完美地构成舞剧形象?无论如何,“金玉其外,也要精华其中”。我们期盼中国舞剧越来越美,我们更期盼中国舞剧的美能够成就自己的经典!
【关键词】舞剧创作 文学经典改编 艺术形式 文本内涵 文化定位
【中图分类号】I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230-02
1 序言
文学经典改编,向来是舞蹈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在中外舞蹈史上,从西方芭蕾《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到中国的现代舞剧《雷和雨》、芭蕾舞剧《祝福》,众多舞剧作品均试图将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形象转化为舞蹈动态形象,在视听一体的舞台空间诠释着文学原著的精髓,并融入舞蹈编导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新中国舞剧的多元化繁荣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编导们出于对“题材广、构思新、样式多”的创作追求,纷纷以文学名著作为艺术推动力,构建新的舞剧创作模式。如根据曹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雷雨》(编导:胡蓉蓉等)、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家》、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祝福》改编的四幕芭蕾舞剧《祝福》(编导:蒋祖慧,中央芭蕾舞团),这些改编自文学名著的舞剧以舞台表演的形象化、动态化语言系统“激活”了语言文字中的每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舞剧对文学名著的改编,有自身的艺术特点和创作优势。由于文学名著首先解决了观众对舞剧故事背景的理解和想象,因而,舞剧创作的主要问题就集中于舞蹈怎样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的性格和心理;怎样在虚实交替的叙事方式中表现出故事的时空转换;以及怎样用舞蹈语言系统传达出原著的思想意蕴等。第一,怎样的在有限的一个多小时表演时间内,完成一部文学名著厚重的思想内涵?第二,文学原著的文学语言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非常自由,读者可以各有不同的理解、分析。舞剧又将以什么角度构建自己对原著的艺术解读?
因此,改编自文学名著的舞剧创作关键在于舞剧怎样处理艺术形式与文本内涵之间的关系,进而表达编导的艺术观点和作品的艺术特色。这时决定舞剧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这里让我们从当代文学经典改编的中国舞剧代表作品——民族舞剧《红楼梦》谈起。
由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民族舞剧《红楼梦》(编导:赵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演出)改编自曹雪芹的同名文学名著。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学巨著改编为90分钟的舞剧样式,本就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当这部舞剧于2005年首演时,立刻引起文学艺术界及观众的普遍关注。一时间,舞蹈界、文学界及红学研究者等对其赞颂有加,又难免有些许批评。其原因不言自明,原著《红楼梦》的文化影响力非一般文学作品可比,关于《红楼梦》的学术研究早已蔚然成风,成为专门的学术领域,人们对于舞剧版《红楼梦》在原著的文学解读上自然带有更多的审视眼光。
2《红楼梦》的艺术形式追求
2.1 艺术构思中的“诗化”情境
“诗化”是舞剧创作的一个语言特征。“诗化”的唯美追求既可以让舞蹈形象更富想象力、更具美感,也可以淡化情节,让众多舞台形象充满更多的想象空间。这也是舞剧《红楼梦》的一大成功之处。在舞剧结构中,“梦”与“情”是两条主要的叙事线索。全剧围绕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主线,以“梦”造“情”,在亦真亦幻的时空转换中表现大观园中的主要人物关系及宝、黛的爱情悲剧。舞剧的诗化特色不仅表现在形象塑造上,以强烈的心理外化和时空交叉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处理人物关系;还表现在人物情感上,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直指人物内心的思想意识。例如舞剧中宝、钗婚礼的一场。伤心欲绝的黛玉以虚幻形象穿插于浑然不觉的宝玉与宝钗之间,编导将两个时空同时发生的一悲一喜揉和在一起,以实写虚,以壮观、热闹的婚礼场面映衬黛玉孤苦、无奈的一丝游魂。三人舞若即若离的动作意识流动加强了戏剧冲击力,倾诉了“说其缘,风月无边。此梦谁人解,痴情奈何天”的无言之悲。舞剧扣住了原著的故事焦点, 又不拘泥于故事的陈铺直叙,力图在诗化的场景和意境中描绘出爱情与现实的矛盾。
2.2 艺术元素的多元整合
“多元化”、“边缘化”是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被称为“舞蹈的最高形式”的舞剧创作中,更需要容纳更广泛的艺术形式,为舞剧的艺术形象服务,强化艺术表现力。成功的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元素的多元整合不会导致艺术风格的缺失或艺术语言的混乱,反而会给艺术家更多追求艺术个性的机会。
《红楼梦》的编导赵明在舞剧创作中始终追求一种个性化的探索和唯美的肢体表达,他认为只有纳入各种元素才能令这种表达更加明晰。编导的个性化探索和唯美的追求使得整个作品充满全新的视觉感受。在舞美设计上,色彩绚丽的舞台大制作展现荣府的家族背景及其奢华气派;在创作手段上,民族传统舞蹈风格与现代审美意识相融合;在动作方式上,芭蕾舞、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等动作语言方式不拘一格;在表现形式上,京剧、爵士乐、男女对话、电影等多种艺术元素也都得到了充分的整合运用。这些多元整合的艺术元素延续增加了舞剧作品的浪漫气息,又在原著的基础上衍生了当代人的思辨性解读。
通过对舞剧创作构思的分析可见,编导对《红楼梦》的舞剧形式具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对舞剧个性化的探索与唯美的肢体表达,以及各种元素的运用,能够表达编导的个人艺术观念、创作风格,也反映出了编导驾驭舞剧的综合艺术能力。但是,舞剧鲜活的生命力需要建立在舞剧文本的构成上,舞剧的文本创作是决定舞剧内涵的首要因素。舞剧《红楼梦》所受争议的中心正是舞剧对原著的文本解读,这也是当代以文学为推动力的舞剧创作所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怎样塑造舞剧的文本内涵?
3《红楼梦》的文学内涵解读
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舞剧,《红楼梦》并非首创。在这类改编经典的作品中,选择怎样的创作角度来解读原著,当是作品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也是把文学语言变为形体语言,进行艺术构成的前提与核心。
《红楼梦》从“梦”字入手,精心雕琢宝、黛的唯美爱情,同时也注重凤姐、贾政等配角的形象塑造,把大观园的豪华景致呈现于舞台之上。在整体结构上,舞剧从黛玉、宝钗入府、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海棠诗社、黛玉葬花、宝玉遭打、凤姐调包,再到黛玉焚稿逝去、宝玉痴颠出家,一系列情节线索穿插着宝、黛之恋。众多故事情节片段随着频繁的空间转换,舞台形象也随之饱满。但同时也带出一个问题——人物性格的无法得以完美展开,与原著饱满的形象相差甚远,不够细腻委婉。
例如,《红楼梦》原著中的凤姐是一个重要人物,她既有出生富贵的大气、一家之主的魄力,也有泼辣、狠毒、察言观色的本领;宝玉的痴颠、多情、厌恶功名,又集万般宠爱于一身;黛玉为人孤傲自闭又直率真诚,且骨子里大胆叛逆;宝钗的贤淑端庄夹杂着处世圆滑及其对权力的欲望。每个人物的文学形象都是丰满、多面的,这也是能够撑起《红楼梦》这部不朽巨著的精髓之一。而本剧在解读原著中主要人物的文学形象时,也许编导是为了让宝、黛的爱情更纯粹地浪漫化、悲剧化,而特意淡化人物角色的其他性格。所以,我们看到了飞扬跋扈、手段毒辣的“地主婆”凤姐,一味顾影自怜、凄凄惨惨切切的黛玉,如同一片薄纸夹于尴尬的“外来者”位置的宝钗……。于是,《红楼梦》遭到一些批评,被冠以“三角恋”的肤浅演绎。
确实,如果从舞剧的名称“红楼梦”来理解舞剧作品,一部饱含中国人文思想精神的文学巨著怎能简单地用如此“三角恋”的极度“浪漫”来诠释呢?由此看来,舞剧的创作还是要回到“文本”的话题——在改编文学经典的舞剧作品中,应该选择怎样的创作角度来解读原著,又怎样使艺术形象的创造游刃有余地既依托于文学原著的精髓,又不受限于原著的既定内涵。
4 从《红楼梦》看文学经典改编的舞剧艺术形式与文学内涵的关系
对舞剧《红楼梦》艺术形式的褒赞和对舞剧文本内涵的批评,使“文学经典改编”再次成为舞蹈创作关注的话题。笔者以为,舞剧《红楼梦》无疑是一部比较出色的舞蹈艺术作品,编导的艺术个性追求打造了一台美轮美奂的视听盛筵。然而,舞剧的名称“红楼梦”给人的期待值过高。舞剧显然无法负载“红楼梦”三个字所代表的文化符号。对于这部舞剧作品来说,既然无法自由驾驭内涵深厚的原著,或许《红楼梦》之剧名仍有待商榷,以平衡舞剧创作的形式与文本的文学内涵之间的关系。
这里,不妨让我们再以现代舞剧《雷和雨》对原著的解读来作一分析。由王玫创作的现代舞剧《雷和雨》(改编自曹禺的小说《雷雨》)非常透辟地把握住了原著的内涵精髓。作品以一条清晰的人物“关系链”作为舞蹈的结构,用人物之间的身体接触方式和力量的对抗方式生成舞蹈动机,表达他们之间的各种情感关系,让文学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形象及其丑陋或单纯的内心世界被撕碎在夏日的辣热、蝉鸣的枯燥和雷雨的狂暴中,最终只有在天国的理想世界中得以嬗变、解脱。《雷和雨》在艺术形式上创造了对《雷雨》的现代语言阐释;在文学内涵上又精辟解读了原著对人性虚伪的批判,让每一位熟知原著的观众始终融入在舞剧所营造的悲剧氛围里。
由这两个作品可见,文学经典改编的舞剧在处理艺术形式与文学内涵的关系上,虽无定式,却又高度体现编导的艺术观念高度和理解文学内涵的思想高度。而当代大众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升,更要求我们的艺术创作有准确的文化定位,而不是依靠“经典”的文化影响力支撑自己。
5 结语
把文学名著改编为舞剧形式,以形体语言演绎文学语言,首先是一个值得敬佩的挑战,也是当代中国舞剧艺术不断成熟的一个标志。我们不必苛求它的绝对完美,也不必强求它对原著的精确再现。毕竟舞蹈艺术与文学艺术之间的表现因素存在着巨大差异,或者可以说,用年轻的舞剧形式来表现厚重的古典文学精髓,还是稍嫌幼稚、单薄。从另一方面说,我们有理由对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充满信心。但是,当一部文学经典呈现在舞台上,只给观众留下“精美的场面制作”、“具有时代审美意识的现代编舞技巧”印象时,也许编导该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舞剧在“形式”的深处还有什么更值得提升?当面对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之间的选择、融合时,又该怎样做到艺术形式与文本内涵的相互关照,以达到更完整、更完美地构成舞剧形象?无论如何,“金玉其外,也要精华其中”。我们期盼中国舞剧越来越美,我们更期盼中国舞剧的美能够成就自己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