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形势政策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阐述了近年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与基本方法,即纳入综合德育体系之中。剖析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着重分析了课程设计、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的缺失。提出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探索与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教育 形势与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始于1987年。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又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各高校要面向各层次各科类的学生开设该课程,要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再一次特别强调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根据我校学生思想与学业的实际状况,以开阔学生的胸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观为目标,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大事,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入大学生的脑海中,心坎上。
一、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
1.将形势政策教育列为综合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1“两课”基础理论的学习。通过基本理论导读,自我设计专题,自学,网络教学,解决“两课”基础理论的学习问题。内容分为两部分:综合德育[政治理论部分]和综合德育[思想品德部分],通过课程负责制教师的要义讲解,学生自我设计专题,认真自学(阅读课本、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网络辅助教学(网络授课,网络查询、网络讨论、网络答疑),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
1.2通过專题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行为养成,达到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素质的目的。专题课内容是按照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方针政策和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设计的。做到课程间的融通和整合,体现综合德育教学的特色,教师挂牌上课,学生选专题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参加社会实践、演讲会、辩论会等多种教学形式,达到培养优良政治思想素质的目的。
1.3通过思想政治素质实训,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从以上的各个步骤与过程可见,形势政策教育是我们综合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已形成了以课堂理论要义系统讲授、专题讲解为主,以社会实践、素质训练为辅的教育模式。
2.多样化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形势政策教育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我院“形势政策”教育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教育途径:
2.1课程导读。结合政治理论导读,在认真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在思想品德导读过程中,我们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的教育。
2.2专题讲座。除了由宣传部统一安排的宣讲辅导,选聘专人作形势报告、政策辅导,讲解国内外各种形势,宣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综合德育专题讲座,主要是由教师围绕一个主题,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展开分析,做到深入浅出,因势利导,理论联系实际。
2.3媒介宣传。通过广播、影片、报纸、杂志等媒体,或者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向他们宣传国内外形势,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比如: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挖掘教育资源,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进教育效果。或者通过对教育系统特别是学生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事迹的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
2.4社会实践与考察。组织学生到社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了解形势,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组织学生到《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德育基地,接受革命历史及改革开放20年的伟大成就的熏陶和教育。
2.5网络论坛。利用综合德育网站,创建网络论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育空间。
3.不断完善的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要求,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管理。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在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关文件中都做出的明确规定,要求各层次各科类学生都要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学生刊物,班集体等多种载体。此外,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不断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工作。努力从教材、学时、队伍及载体等多方面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机制。
二、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与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多、时效性强,核心课堂教学学时太少,难以形成较系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大家天天都在接触形势政策的问题,但教学内容变化太快,甚至假期备课的内容开学后仍需要更新。在这种状况下,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相比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更新难度更大,而对一些新出现的大事件,又需要给学生及时讲清楚,具有“消防队灭火”的本事。老师要上好这门课,备课量大、课程内容变化太快,老师不愿上这门课,缺乏一批既对形势具有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又对新问题具有攻坚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学生人数众多,课外学时的教学组织、考核实施难度较大,报告会、讲座等教学形式学生比较感兴趣,但要拿出高质量的讲座难度大。因此,要抓好形势政策这门课,在教学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切实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2.缺乏系统的指导性教材和针对性、时效性强的教辅资料。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部分内容。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形势发展为客观依据,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也是因为形势与政策的内容是动态的,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缺乏系统的指导性教材和针对性、时效性强的资料,授课存在很大的随机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是这门课的最大难点。所以常常是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与当代大学生反应敏锐、信息来源广的特点及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非常关注的需求不相适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考评机制上尚不健全。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广泛,教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最大特点是内容的鲜活性,教师没有一成不变的讲稿,学生也没有固定的教材。这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有更加特殊的素质要求。既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较为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情况,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还要有开拓性的工作思路和一定的学生活动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善于寻找和运用各种载体为教学工作服务。但是目前,我校主讲教师以兼职为主。兼職教师从事教学的时间很有限,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只有一、二年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没有专门的研究方向。因此,常常是匆忙上阵,必然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考核评价上,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用统一尺度来衡量,搞“一刀切”,教师教学、科研经费有限,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落后。
4.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仍需改进,有些教学安排不尽合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么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讲天下”的传统模式,要么是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忽视了理论的系统闸述和深度解析。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其结果只能使教师感到疲惫,使学生感到厌倦,往往是教师讲得“激情四射”,学生听得却“索然无味”,难以形成共鸣。此外,近年来受学生人数增加、教学软、硬件设施相对不足等条件的制约,在教学安排上通常是采取压缩学时,按年级、同类学科专业合班上课等形式,往往一个教室150多人,师生难以互动。考试方法单一,不是闭卷考几件大事件、几个观点;就是开卷写一篇论文,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三、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是一种艰苦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为了形势政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让形势政策教育变得更加“鲜活”,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积极的探索。
1.及时反馈与改进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课前随机调查、课后反馈及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识水平、思想困惑及关注热点,改进教学进度,增强授课的针对性。例如,综合德育专题讲座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班次,讲座的选题围绕形势与政策教育丰富多彩,切入点新颖,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变“填鸭式”为“启发式、疏导式、讨论式、直观式”,极大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调整和补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所学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我们灵活调整和适时补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中,也鼓励教师将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引入专业学习的课堂,尤其是把一些形势与政策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入课堂,既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也更好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增强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打造校园网络成为思想舆论阵地的互动前沿。随着网络在高校学生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网络的利用。使校园网络处于思想舆论阵地的前沿,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用客观、公正、翔实的报道,为学生提供全面、透明、迅捷的信息服务,引导舆论。通过在网上建立“大学生生活社区”“网络虚拟群体”、BBS等互动模块,让它们成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 号.
[2]《构建教育教学有效机制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入脑入心》http://www.whjzy.net。来自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讨会交流材料》.
关键词:教育 形势与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始于1987年。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又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各高校要面向各层次各科类的学生开设该课程,要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再一次特别强调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根据我校学生思想与学业的实际状况,以开阔学生的胸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观为目标,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大事,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入大学生的脑海中,心坎上。
一、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
1.将形势政策教育列为综合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1“两课”基础理论的学习。通过基本理论导读,自我设计专题,自学,网络教学,解决“两课”基础理论的学习问题。内容分为两部分:综合德育[政治理论部分]和综合德育[思想品德部分],通过课程负责制教师的要义讲解,学生自我设计专题,认真自学(阅读课本、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网络辅助教学(网络授课,网络查询、网络讨论、网络答疑),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
1.2通过專题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行为养成,达到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素质的目的。专题课内容是按照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方针政策和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设计的。做到课程间的融通和整合,体现综合德育教学的特色,教师挂牌上课,学生选专题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参加社会实践、演讲会、辩论会等多种教学形式,达到培养优良政治思想素质的目的。
1.3通过思想政治素质实训,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从以上的各个步骤与过程可见,形势政策教育是我们综合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已形成了以课堂理论要义系统讲授、专题讲解为主,以社会实践、素质训练为辅的教育模式。
2.多样化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形势政策教育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我院“形势政策”教育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教育途径:
2.1课程导读。结合政治理论导读,在认真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在思想品德导读过程中,我们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的教育。
2.2专题讲座。除了由宣传部统一安排的宣讲辅导,选聘专人作形势报告、政策辅导,讲解国内外各种形势,宣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综合德育专题讲座,主要是由教师围绕一个主题,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展开分析,做到深入浅出,因势利导,理论联系实际。
2.3媒介宣传。通过广播、影片、报纸、杂志等媒体,或者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向他们宣传国内外形势,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比如: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挖掘教育资源,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进教育效果。或者通过对教育系统特别是学生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事迹的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
2.4社会实践与考察。组织学生到社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了解形势,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组织学生到《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德育基地,接受革命历史及改革开放20年的伟大成就的熏陶和教育。
2.5网络论坛。利用综合德育网站,创建网络论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育空间。
3.不断完善的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要求,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管理。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在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关文件中都做出的明确规定,要求各层次各科类学生都要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学生刊物,班集体等多种载体。此外,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不断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工作。努力从教材、学时、队伍及载体等多方面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机制。
二、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与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多、时效性强,核心课堂教学学时太少,难以形成较系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大家天天都在接触形势政策的问题,但教学内容变化太快,甚至假期备课的内容开学后仍需要更新。在这种状况下,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相比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更新难度更大,而对一些新出现的大事件,又需要给学生及时讲清楚,具有“消防队灭火”的本事。老师要上好这门课,备课量大、课程内容变化太快,老师不愿上这门课,缺乏一批既对形势具有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又对新问题具有攻坚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学生人数众多,课外学时的教学组织、考核实施难度较大,报告会、讲座等教学形式学生比较感兴趣,但要拿出高质量的讲座难度大。因此,要抓好形势政策这门课,在教学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切实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2.缺乏系统的指导性教材和针对性、时效性强的教辅资料。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部分内容。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形势发展为客观依据,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也是因为形势与政策的内容是动态的,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缺乏系统的指导性教材和针对性、时效性强的资料,授课存在很大的随机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是这门课的最大难点。所以常常是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与当代大学生反应敏锐、信息来源广的特点及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非常关注的需求不相适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考评机制上尚不健全。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广泛,教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最大特点是内容的鲜活性,教师没有一成不变的讲稿,学生也没有固定的教材。这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有更加特殊的素质要求。既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较为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情况,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还要有开拓性的工作思路和一定的学生活动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善于寻找和运用各种载体为教学工作服务。但是目前,我校主讲教师以兼职为主。兼職教师从事教学的时间很有限,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只有一、二年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没有专门的研究方向。因此,常常是匆忙上阵,必然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考核评价上,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用统一尺度来衡量,搞“一刀切”,教师教学、科研经费有限,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落后。
4.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仍需改进,有些教学安排不尽合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么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讲天下”的传统模式,要么是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忽视了理论的系统闸述和深度解析。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其结果只能使教师感到疲惫,使学生感到厌倦,往往是教师讲得“激情四射”,学生听得却“索然无味”,难以形成共鸣。此外,近年来受学生人数增加、教学软、硬件设施相对不足等条件的制约,在教学安排上通常是采取压缩学时,按年级、同类学科专业合班上课等形式,往往一个教室150多人,师生难以互动。考试方法单一,不是闭卷考几件大事件、几个观点;就是开卷写一篇论文,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三、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是一种艰苦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为了形势政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让形势政策教育变得更加“鲜活”,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积极的探索。
1.及时反馈与改进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课前随机调查、课后反馈及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识水平、思想困惑及关注热点,改进教学进度,增强授课的针对性。例如,综合德育专题讲座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班次,讲座的选题围绕形势与政策教育丰富多彩,切入点新颖,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变“填鸭式”为“启发式、疏导式、讨论式、直观式”,极大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调整和补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所学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我们灵活调整和适时补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中,也鼓励教师将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引入专业学习的课堂,尤其是把一些形势与政策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入课堂,既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也更好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增强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打造校园网络成为思想舆论阵地的互动前沿。随着网络在高校学生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网络的利用。使校园网络处于思想舆论阵地的前沿,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用客观、公正、翔实的报道,为学生提供全面、透明、迅捷的信息服务,引导舆论。通过在网上建立“大学生生活社区”“网络虚拟群体”、BBS等互动模块,让它们成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 号.
[2]《构建教育教学有效机制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入脑入心》http://www.whjzy.net。来自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讨会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