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语文积累 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my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批阅语文作业的时候,常常会为学生的错别字感到头痛;当我课堂上进行知识复习时,常常为学生前学后忘的冷场感到无奈;当我评判试卷时,常常为学生廖廖无语的作答感到遗憾。作为一名山区初中的语文教师,我深感我们这里学生肚中的“货”装得太少了,许多字词句、课文语段及其他语文知识,他们不是没有接触过,而是像猴子掰玉米一样学一些丢一些,没有积累下来。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不能幻想一蹴而就,它的知识和素养来自于日积月累。学生只有切实重视语文积累,才能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
  一、要有积累的意识和习惯。意识和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是人与人根本区别之所在。不难发现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意识和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而漫无目的、行为懒散、拖沓的人永远都只能是庸人。因此反思,我们语文成绩低下、视野狭窄、能力贫乏,无不与缺乏积累的意识习惯有关。“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这种“准备”就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意识。没有积累意识,即使遇到再重要的知识,也是视而不见。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五彩斑斓,一个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可是当前许多学生上课时“桌面只摆一本书,双手支着下巴骨”,没有笔记的意识习惯;阅读时不动笔不动脑,没有批注、摘录和思考的习惯;对耳闻目睹的语文素材更是缺乏留心和关注,更有甚者,有时老师对两分钟前刚讲过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就一问三不知,某个错题纠正过,下次还是屡做屡错。这些现象充分暴露了我们山区学生长期以来积累意识淡漠、习惯懒散、方法滞后的缺陷。
  二、要有积累的方法和途径。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就是大千世界,无所不包,那么我们该积累什么呢?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体个例积累,是知识性的,它包括音字词句、精彩篇章、文学常识、语法修辞、名言俗语、名著阅读、作文素材、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等;二是宏观抽象积累,包括方法、技巧的积累,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的积累等。
  对于具体个例积累,首先要善于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一位外国著名作家有一次请朋友吃饭,他看见菜单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录起来,却忘记了朋友的存在。其实许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随身带个本子的习惯,可以记下交谈中的连珠妙语,可以记下突发的思维灵感,可以记下独特的事件等。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做,但起码把老师课堂上讲的、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活中听到看到的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记录下来。可专门准备一个记录本,在扉页上编好目录,分门别类地积累,如1至20页积累形近字、21至40页积累古诗词等,不要一会儿记在书上,一会儿记在本子上,翻到哪就记在哪,杂乱无章,到用时却找不到地方。
  其次,要善于联系、反刍。遇到一个知识点,我们要联系、回顾相同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点。如学习了“旁骛”一词,就联系到“趋之若鹜”,学习了“遐想”,就联系到“闲暇”、“无瑕”、“瑕疵”;学习了龚自珍写奉献精神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要回想到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学习了岑参“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不舍,就要回想到李白意境相似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学习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离别,就要联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分手;学习了沈复“驱蚊子赶蛤蟆”的童趣,就回想到鲁迅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的童趣。
  再次,要善于总结。积累的个例是零散的,我们不能只摆在那里当装潢,要通过彼此间的相互沟通、交叉、比较、归纳,来发现内在的规律。在积累多音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粘”、“当”、“处”、“担”等字,词性不同,读音就不同;“给”、“熟”、“落”等字在口语书面语中的读音不同。在积累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时,我们发现“比喻”、“对比”是修辞手法,“打比方”、“做比较”是说明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是论证方法,它们称呼不一样,所代表的问题就不一样。在积累古文的倒装句时,我们发现“古之人不余欺也”、“忌不自信”、“时人莫之许也”、“鬼抗莫敢我”、“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等都有否定词,那么可以归纳出一般情况下,有否定词且有代词作宾语时,都用了倒装。 只有对积累的材料加以总结归纳,才能对知识形成理性的认识,内化为我们的素养和能力。
  终上所述,在具体个例的积累过程中,通过联系、分析、总结,由感性的材料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能力、技巧、经验,从而达到抽象积累。
  三、积累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居里夫人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我们的决心再大,目标再宏伟,如果缺乏坚持的毅力,终会半途而废。由于语文积累的内容广泛而琐碎,要把每天读到、听到、见到、想到的素材知识记录下来,确非易事。冬天手太冷,夏天手汗多,我们除了语文还要学习其他课程,还要完成当天作业,哪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语文积累呢?有些同学因忙耽搁了,有些因玩忘记了,有些嫌枯燥放弃了。孰不知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办不了的,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没有时间是挤不出来的。居里夫人天天在闷热的小屋中单调地选矿提炼,终于发现了镭;诺贝尔忍受了无数嘲笑、失败、炸伤,仍坚持研究,终成一代科学伟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做语文积累也要有恒心,不怕苦不嫌烦,持之以恒。做到这点,我想我们的积累成果一定会丰硕无比。
其他文献
摘 要:人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完成工作与任务,所以学生将学习建立在兴趣之上是一种幸福。在初中生的学习中数学是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假若能够实现以兴趣为基点的数学教学,将会有力地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本文就建立以兴趣为核心的教育体制以及建立初中生数学知识与兴趣二维空间等方面较为详尽地阐述了以兴趣为基点提升初中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兴趣 教育体制 初中生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中国的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已将近20年,现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举国上下重视教育的风气,使这项事业得到了蓬勃迅猛的发展。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可是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着普遍性的偏差和误导,模式化、成人化、需同化的倾向相当严重。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培养儿童的个性追求,张扬自我的艺术感。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三种教学模式比较流行。第
期刊
倾听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将是学生走入社会的一种财富。  一、增加“听读训练”的教学环节  听力训练应该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项目,这些教学环节的目标是什么,执教者心里并不清楚。如仔细剖析一下,就会发现很少听到教师提出具体的倾听目标与要求,很少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去听。就是在许多教学设计中
期刊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学习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  关键词:成功 学习 习惯 培养 训练  成功的教育是从良好的习惯开始的,而新学期开始的前一两周,我发现总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刚开学时,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就成了我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信息技术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色彩引导教学法可以补充传统教学中不直观、学生参与程度差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加深学生实践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声音图像等印象,达到对知识灵活学习、深入掌握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法 色彩引导教学法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期刊
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进行三角恒等变形和转化,下面就分类说明这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如何进行三角恒等变形。  一、asinα+bcosα型  例1:已知函数y= cos2x+ sinxcosx+1,x∈R,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对应的自变量x的集合。  解:y= × + ×2sinxcosx+1  = (cos2x+ 3sin2x) 
期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显著标志。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寻根究底的心理倾向,促使学生的好奇
期刊
美学基础告诉我们:“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高尚,在思想感情方面得以健康发展。”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文学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就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那么,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点认识。  一、阅读中把握作品的美  在
期刊
科学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学生物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生物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重视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科学素质。   根据对科学素质含义的理解,科学素质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及思维的方法,发展
期刊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根据这一教育思想,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笔者认为,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条有效途径。  一、循循善诱,启发创新  教师的职责在于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引导他们创新。如教学“求圆的体积”,我在引导学生探求体积公式时,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第一步,试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却又一时难以说出答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