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视觉之彝族漆器文化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李书志-2014-西南少数民族视觉之彝族漆器文化研究(校级)(0290400171)项目研究成果
  摘要: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彝人的红、黄、黑三色的彩绘漆器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一代凉山彝族工匠创造了精美古朴的用品,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构成。本文主要从西南少数民族——彝族,尤其是具有漆器文化代表的凉山彝族进行归纳和研究,归纳其发展现状、漆器的形制、纹样、色彩,研究其保护、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凉山彝族;漆器文化;收藏发展
  一、西南彝族漆器分布和现有研究状况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早在宋代就有记载了云南彝族精美的髹漆技艺;清代彝族漆器工艺已有了“嵌漆”、“描饰”、“罩明”、“金染”、“隐花”等,漆器在凉山彝语中统称为“祖古几达苏”。相传最早髹漆技术是由先民狄一伙甫创造的,距今57代左右,约有1600年的历史。彝人的红、黄、黑三色的彩绘漆器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一代凉山彝族工匠创造了精美古朴的用品,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构成。
  漆艺术在人类社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跨越了地域和种族的艺术,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对彝族文化的关注,但作为全面研究,应开始于近代,国内外知名彝学研究专家,新中国第一位彝族教授刘尧汉说:彝族漆器是彝族人民生活,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彝族文化宝库中一颗晶莹的明珠,它对研究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较高的参考,佐证的历史价值,与此同时,凉山彝族漆器还被国内外许多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美学专家称为穿越时空的民族艺术“活化石”[1]。
  二、大凉山漆器的形制、纹样、色彩
  漆器在凉山彝语中统称为“祖古儿达苏”,凉山彝族的漆艺术,在我国漆艺术发展历史中独具特色,它的纹饰与色彩选择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还富有极强的视觉感染力。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曾一记载彝族精美的檬漆技艺,到清代,彝族漆器工艺已有了“嵌漆”“描饰”“罩羽”“质色”“金漆”等多种技艺,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皮胎漆葫芦就是清代彝族漆器的代表[2]。质朴的造型,奔放的色彩让凉山彝族漆器不仅得到亚洲范围消费者的欣赏,在欧洲与美洲也同样享有盛誉。
  回顾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轨迹,纹饰是人类在这一路上最古老,最神秘的同伴,它体现着人类早期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的痕迹,蕴含趋吉避凶、祈求安康的心理诉求,是人类最早的氏族标志与象征"我国民族众多,各地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但无论是彩陶,青銅还是纺织物上的各类纹饰,都生动地体现了先人对农业丰收、六畜兴旺、生活安定的一种向往。
  第一次看到凉山彝族漆器时,一种亲切感便迎面而来,因为在凉山彝族的漆艺术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熟悉的装饰纹样,这些装饰纹样曾经不断出现在其它古老的器物上,按表现手法和内容,我将这些在两者间重复的纹样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较为具象的象形纹样,也称写实纹样,包括动物、植物、自然与人文图形;一类是较为抽象的几何纹样,如方形、圆形、弧形、三角形、螺旋形等等,但象形纹饰与几何纹饰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基础之一,而两者又都是对事物观察、摹仿的结果,这两种造型意识在彝族漆器装饰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交错状态。
  纹理的装饰法则运了对比法、对称法、重复法、等。在纹样装饰艺术特点的统一,单纯手法下的强烈装饰效果,装饰与器型的完美结合。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色彩论》中有一段论述:说到表情的作用,色彩却又胜过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都望尘莫及的[3]
  凉山彝族漆器多用黑、黄、红三色,在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中,黑色是受到偏爱的,凉山彝族漆器多以黑色为底,布拖县就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不漆就不漆,要漆就漆得黑亮亮,不染就不染,要染就染得红彤彤。生漆割采后,随着空气的氧化逐渐转变为栗壳色,一于泅后呈褐黑色,凉山彝族人民为了使生漆变得更为黑亮,会在漆料中掺合锅底灰,使用时再以猪血调和,用做打底,在黑色的漆器胎底上,凉山彝族人绘制着纹饰,红色漆是生漆与青矾或银朱粉末调和制成的,黄色漆是加入石黄粉末调和制成的,青矾与石黄在凉山当地即有产出,银朱
  多是购自外地,彝族漆器黑、黄、红三色的搭配中,黑色的底色搭配红色的花纹既具有视觉刺激效果,也在色相与明度上起到了对比的作用,搭配加入黄色,稍稍打破了红与黑搭配时的一些沉闷,更使彝族漆器的色彩稳重中不失活泼。
  凉山彝族先民的色彩观是由于凉山彝族群体长期以来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生成的,这种色彩观念长期留存,并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彝族有着崇尚黑色的心理,滇凉山彝族自称“诺苏”贵州彝族自称“糯苏”云南彝族有“纳苏”、“尼苏”、“涅苏”、“罗罗”等自称。“诺”、“糯”、“纳”、“尼”、“涅”意为黑,“苏”意为人,结合理解就是是黑人或黑族的意思[4]。
  由于彝族有对黑色的崇尚,土司在作战、祭祀祖先等大的活动中都使用黑色,彝族青年结婚建的新房,要用烟子熏黑后方可居住。彝族结婚和过年节,常常用松枝搭起屋棚,因为青色近于黑。祭司毕摩的法衣均为黑色;各类款式的男女衣饰,均以黑色做为基本色彩。在彝族中“黑彝”为贵族等级。彝族还喜欢把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人称为“阿诺阿懂”的人,即“进入黑色的人”。所以黑色在凉山彝族的艺术文化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神秘、死亡与敬畏应该是原始人类对彩陶中出现的黑色,最初的心理感受。在古代中国,黑色作为五色之一,是帝王崇拜的颜色。汉族祖先祭祀的太庙是黑色“玄堂”,祭器“墨染其外”,喜欢用称作“夏羊”的黑色羊做祭品。不管是巫术的需要,还是其他使用目的,红色在中国人的装饰色彩中总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凉山彝族也视红色为生命之色,在凉山彝族的装饰艺术中,红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凉山彝族漆器中红色的选择源于彝族人民对火崇拜,在崇山峻岭中生活的彝族人熟食、取暖、御兽、驱虫等活动都离不开火,熊熊燃烧的火塘就是彝族家庭的中心。楚漆器中大量使用黑红这两种颜色,除了与楚地红黑二色颜料的取用特别方便有关外,还与楚地的文化积淀有关。楚人先祖祝融氏是火正,且楚地多处于中国的南部,对应的四方神也是朱雀。可以说祝融是和火相联系的,朱雀也是与火有关的。因此楚人对祖先崇拜的实质上是对火的崇拜,火燃烧时红色使人想到代表生命的血,火的熄灭(黑色)又令人想到死亡。楚人对黑红两色的大量使用,其实也是表达了他们对火,或可以说是对生命的崇拜。与汉族地区偏爱黄色的缘由不同,汉族将黄色视为大地的色,在彝族传统中,黄色则是太阳和光明的象征。在凉山彝族的宗教传统中,认为阳光可以庇护祖先的灵魂,因此黄色也被彝族人赋予了能使灵魂安息能力。“原始人类对于红色的喜爱,并不是对鲜艳色彩的一种动物性色彩感知,而是和社会、宗教、艺术、审美等内在的原始巫术礼仪的符号有直接关系,同时在主体上也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4]。
  三、彝族漆器艺术的研究其保护、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
  彝族漆器的研究其保护及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前景,家规,随着身怀绝技的部分漆器工艺师去世,传统漆家规,随着身怀绝技的部分漆器工艺师去世,传统漆艺有失传危机 受现代化学和腰果漆的冲击,以天然漆为原料的推光漆艺日益萎缩,导致艺人改行和流失,传统漆艺处于濒危状态 彝族漆器作为旅游商品,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特色性,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产量在不断增加 但受利益的驱使,目前市场流通的彝漆器工艺水平偏低,制作材料以次充好,包装粗糙,艺术形式没有创新,影响了凉山彝族漆器的收藏性。中国漆器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的薄胎朱漆出现至今,已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充满魅力并独具中国气派的漆器作品,與陶瓷 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5]。
  传统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人们创造的优秀文化的凝结,是大众智慧的结晶,它扎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是艺术性和民族性的完美结合,其自身丰富的艺术语言,活泼多变的表现形式,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凉山彝族漆器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其他传统文化中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一样,凉山彝族漆器艺术也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文化视野,因为在传媒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传统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强势的现代流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对传统文化进行侵吞。
  一切艺术都是为生活服务的,通过对凉山彝族漆器艺术发展现况的了解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活在不断发展,艺术也要随之更新,原有的漆艺术在无论在形式内容或载体方面都需要随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这个时代,不仅是漆艺,各类艺术在表现形式都在不断强调创新,通过论文发展现状、漆器的形制、纹样、色彩,研究其保护、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分析,我认为凉山彝族漆器的魅力是在于装饰纹样中所表达的人类对于均衡,对称的追求;在于黑红黄三色引起的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在于漆器造型与生活方式紧密连接而拥有的艺术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尧汉.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M].民族出版社,1980
  [2]于北山.范成大年谱 [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鲁道.大·阿恩海姆著.常又明译.色彩论仁[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13)
  [4]汪光芜.中国色彩观念起源追述[J].经济与社会,2003,(7)
  [5]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杂述[M].文物出版社,1979(3)
  [6]兰一方.凉山彝族漆器源于大方漆器试证[J].四川文物,1997(6)
  [7]侯宝川.凉山彝族的三色艺术一试论凉山彝族民间色彩[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13卷.第4期.1999(8)
  作者简介:李书志(1973-),男,本科,攀枝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其他文献
总听到有人用陶醉的口气说自己是大学校园里长大的孩子,仿佛这样的来路出身有某种低调的不凡.有些时候我也喜欢用这句话来概括我的童年,表情平静心中却隐匿着一点得意.
美术特长生是我国高中教育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的一个重要路径.在美术特长生的教学当中,素描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要求学生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同时,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异位到子宫肌层并伴随周围肌层的增生。异位的腺体和间质超过子宫内膜与肌层交界(en-dometrium-muscular junction,EMI)下
选用39KDa的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OmpL39)免疫豚鼠并施予艾灸,研究艾灸对OmpL39免疫保护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灸加OmpL39与单用OmpL39都有合格的免疫力,但前者的特异性抗体效价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古往今来,曾流传过许多描写目光的诗文,风景成一棵棵大树,供后人观赏,如“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如“美人兮满堂,独与予兮目成”,如“心正则眸子瞭焉,心不正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笔者以萨姆赛特·毛姆作品《月亮和六便士》大陆和台湾两个中译本为语料,运用关联理论对两译本人性
摘要:本文对白族文化的开放性、宗教信仰的丰富性等特点的历史成因作了分析和阐述,说明大理白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其它先进的各民族文化,同时也表明了白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白族文化;开放;政治依附性  白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白族的汉化程度较高,社会发展非常快,文化发达,文盲率最低。
胜任力导向的医学教育是第3代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北大医院自2012年始和加拿大皇家内科与外科医师学院(RCPSC)合作在我国正式开始胜任力导向的毕业后教育实践.通过成立住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50例,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