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策略与知识构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教材内容及编排上变化很大,尤其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只在必修模块《必修1》中编排了两章内容,选修模块再也没有接触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而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课程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课程目标和各版本教材中的价值功能和呈现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散”和“乱”,很难把握,不少教师不知如何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材的微观设计和宏观设计
  1.微观设计,运用课程资源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
  新课程改革从教学设计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材中,在元素化合物的内容里,编写了大量的与生活、社会、技术等有关的内容。教材不同于从前的线性结构,而是在正文中间穿插设置了很多栏目,如学与问、思考交流、科学探究、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栏目。跟过去教材相比,知识体系线索不是很清楚,像学生的一些课外读物似的。教师如何备课呢?笔者认为:有些栏目如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可以组织师生互动;对于像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栏目的处理,教师可以灵活
  化,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把这些栏目改变成为同步练习,或者让学生课后阅读,阅读之后再提出一两个问题。教材内容主要是写给学生看的,而不是靠教师的嘴去讲,很多知识本身需要学生自己去看,自
  己去了解,自己去感悟。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缓解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内容多、课时不足的矛盾。
  2.宏观设计,联系其他模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
  我们认真分析课程标准会发现:《必修1》与《必修2》是递进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观念。笔者认为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时候,不应该学完四个非金属元素和四个金属元素就行了,而是在后面还应有一个理性上升的过程。比如物质结构基础的主题,实际上是深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在学习元素周期律的时候,通过元素周期律来构建起同一主族、同一周期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所以这些不但是对前面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深化,而且拓展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化学《必修2》中,总结元素周期律的过程,是促进学生认识上升的过程,因为之前学习每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孤立地学,到这里是从族和周期的层面去理解和总结。教师要加强这方面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原有知识出发,重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
  二、从生产或生活实际出发,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
  化学是社会生活中的中心科学,在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现实”的理解:这些知识到底可以用来干什么?如在学习了高一的“氮气”中的NO、NO2性质之后,可以联系“雷雨与庄稼”,联系汽车引擎点火时产生氮氧化物的环境问题,联系酸雨,联系硝酸的生产。又如在“氯气”的学习中可以联系氯气对自来水的消毒、漂白粉的制取等。这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化学与环境问题紧密相连。人们对废弃物的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例如在学习SO2时,首先播放一段录像视频,让学生目睹全球性的酸雨对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迫切想知道SO2的性质,如何治理SO2污染,保护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学法指导,促使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听课不是简单的听懂课。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学生应该注意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学生应该跟着想一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应该认真观察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学生应该有意学一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一堂课的内容学生当堂掌握80%就很不错了,余下20%要让学生课后自己思考。
  2.要求学生会做笔记,处理好记录与听课的关系
  新教材中元素化合物实验较多,文字表述很少,知识需要教师提炼,并指导学生抓住要领来记笔记。有的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学生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学生只顾记,不思考,这些习惯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录老师讲课的提纲、要点,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以及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可以在课本的空白处记录或者直接在课本里划出重点等,这样可以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当对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时,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课堂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在课堂上,有些学生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学生不讲究学习方法,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能力的发挥。
  四、寻找规律,自主构建,形成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
  1.寻找规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都按存在、性质、用途、制备的顺序进行学习的,而物质的存在、制备、用途都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因此,学习时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来带动其他知识的学习。如依据氯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强氧化性来推导它的存在、性质、用途、制备,不要死记硬背。
  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要重视核心知识的迁移价值,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养成由特殊推到一般的学习能力。例如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从而学习归纳、对比等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高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2.自主构建,形成知识网络
  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零碎,但可以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以某物质为中心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构建成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如果能够养成系统整理归纳知识的习惯,不仅能使所学知识条理清楚,而且应用得心应手。对金属元素,我们可以接“单质→氧化物→碱→盐”的线索进行归纳;而对非金属元素,则一般按“盐←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的线索进行归纳。这种知识的构建方法,充分体现了同种元素不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推理学习。
  总之,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变化给教学实践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许多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和妥善解决。以上是我对新课程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的几点认识,希望能给其他教师一点启发,以利于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责任编辑廖银燕)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体能通常是指身体的机体能力,它是一切生命活动和目标行为的动力基础,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对体能储备的不同
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互动性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音乐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音乐鉴赏教学课中,教师应运用新颖有效的方法,创设出愉快学习的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下愉快地学习,融汇知识技能的学习于审美活动中。  一、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适时调整教学方式  1.音乐鉴赏课本身就要做到寓教于乐。学生可以在民主和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心情感觉舒畅,思维始终处于兴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面对“学困生”,我们老师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但却收获甚微。其实,我们不妨走走偏门,向他们“拍马屁”,“贿赂”他们,以达到“笼络人心”的效果。    一、学会“奉承”,笼络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在同学和教师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向上的勇气和信心。而一旦得到的是老师的奚落和冷眼,受到老师源源不断的批评和责备,学生就会心灰
禽类骨肉分离机是一种机械剃肉去骨设备,该机广泛适用于手工剃肉困难的各种禽类骨架。如鸡、鸭的骨架、椎骨、胫骨、肋骨等。具有分离干净,出肉率高,肉中含有大量钙质和骨髓等优
对清炖猪肉、红烧猪肉及生猪肉的挥发性风味成份用GC-MS进行了对比,在原料、清炖猪肉和红烧猪肉中分别检测出挥发性风味成份576、8和69种。清炖猪肉中肉香贡献化合物总数明显
以红曲米为原料,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不同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提取次数等工艺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20m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时代需要人才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开展中学作文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培养作文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爱好的先导。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生活实践是作文材料的主要源泉,作文是对
通过对金华火腿产品现状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内容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统一火腿生产企业有关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过程控制等方面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探究式教学,主张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主动参与探究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从而增强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然
继续教育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和企业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研究分析继续教育视域下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