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评语 激发写作兴趣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pm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作文批改,无外乎评价和指导两种功效。其实,从创新角度来讲,作文评点不仅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指导,更应该是一次以作文为载体的师生交流,甚至是一次因材施教的难得机会。那么什么样的作文评语才能真正充分发挥作文的多种功能呢?
  一、慎用“不”字,鼓励为主
  以往我们批改作文总是给学生指出很多缺点和不足,如“中心不明确,选材不合理”……但如何才能使中心明确,选材恰当?学生看了批语仍是一头雾水,写作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其实,每位学生都渴望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老师要善于发现作文的闪光点,大到全篇的立意、构思和过渡,小到开头结尾,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去寻找值得表扬的点点滴滴。那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不足,是否可以视而不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应明确指出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修改建议,而将这一过程在作文评讲中反馈给学生,我认为更为恰当一些。
  对于精彩的作文,老师的鼓励性原则还应该表现在对作文思想上的一点点进步,生活中的一点点提高一旦表现在作文里,我们就应该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如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被善良的行为感动,表示要做品德高尚的人,老师可下评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学生得到点滴的收获,就会提高和增强写作的兴趣和自信。
  二、个性化评语
  “语句通顺”、“主题明确”、“结构完整”等几乎成了作文评语的常用语,这些成语似乎成了一些老师偷懒的挡箭牌。其实,作文评语也可以用反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让评语充满文采。有个性的评语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学生的作文有很强的思想性,老师可以下评语:“你善于观察事物,并且睿智地思考,文章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学生看到内心会充满激动和兴奋,因而他就会珍惜这份荣誉,努力维护这份尊严。个性化评语是教师爱学生,欣赏他们,乐于和学生交流内心世界的必然结果。再者,也是教师在工作态度和书面表达上对学生的垂范。
  三、鼓励学生对改、互写评语
  同学之间互改作文,这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老师批改作文的参考。
  中学生时期是一个最多愁善感的花季雨季,学生在生活、学习、生理等方面都面临转变。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感情是复杂的,加上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尤其普遍缺乏思想交流的对象,极其容易造成心理负担。言为心声,学生在作文中很容易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值得我们特别注重的是学生流露出的一些消极情绪,比如厌学情绪、情感烦恼、学习压力等。每到这种时候,我们就要把作文技巧之类的东西暂时抛开,在评语中和学生就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探讨。这类评语,超出了作文评点的范畴,实际是一种书面谈心,这也是语文这门学科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作文评语的创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益处多多。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大势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代汉语的语言发生了很多有趣的变异现象。比如“妹妹”变成了“美眉”,而“美眉”的含义远比“妹妹”丰富得多。   语言的这些变异现象,从宏观上说,可以看成是一个语言社区的变化,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语言社区中的语言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从微观上说,也可以看成
期刊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的许多陈旧的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已深入教师的心中。在这些年的课程改革中,新课程理念让我有许多的感触,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以人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它不但和谐了师生关系,而且让我提升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它让我真正感悟到:以人为本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教师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爱的教育!    大家都知道,21世纪首先是努力使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世纪。学校教育工作的视线
期刊
近几天来,我总是眉头紧锁,或许是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了,许多学生与我之间有了隔膜。平日里的嬉笑少了,竟似乎有老死不相往来的趋势,与开学之初门庭若市的场面相比,如今显得实在冷清,我不禁掩卷沉思。   我感觉自己在处理与学生日常生活关系时未能做到心灵相通,未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导致学生对我有许多的意见。而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未能与我及时沟通因而产生了隔阂。   是啊,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要有丰富的知
期刊
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作文学困生写作水平低,如:不会感受生活,没有阅读量,懒惰、随便写写等。因此教师可从以下几个环节有意识地训练,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目的。   1.要多方面观察、感受生活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古往今来,凡是写文章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一点。汉朝的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行万里路”,就是指要从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
期刊
阅读理解实际上已占据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目前来讲,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是掌握得不错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部分。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做起来都会得心应手。笔者认为可按照如下步骤解题:   一、读材料   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弄清文章的体裁。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在阅读顺序方面
期刊
在阅卷场里,作文试卷除标准卷集体评阅外,就是现在实行的网上阅卷也只有两个人在阅,虽减少了评分的误差,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阅卷老师的“眼光”决定着考生的作文价值,所以考场作文是为阅卷老师而写作。因此我们要根据阅卷老师的口味采取相应的对策,博得他的们赏识和青睐,那就只有自己的作文能“出新”“出彩”,他们才会慷慨地为你的作文打出高分。   在平日的训练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题
期刊
古语云:“诗无达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它们都是在阐释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极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等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其全新的现代阅读理论、写作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解放和促进的作用,使得部分地区语文教育教学呈现出一片崭新的局面。   吕叔湘先生说过:“一个中学生一学期要阅读80万字才能培养阅读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
期刊
我们常说,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滴水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其实它们说的都是以小见大,都是通过细节来展现事物的全貌,并能尺水兴波。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明代王锡爵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本文将带领读者品味归有光细节中的深情。   一、动作传真情,语言显个性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期刊
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道:“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