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蛋和茶泡制的待客之道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闽东北交界处的屏南县,因奇山秀水的壮美之姿闻名遐迩,尤其是以白水洋为首的鸳鸯溪风景区更让游人趋之若骛。来到这里不但可以欣赏到美景,勤劳聪慧的农家人制作的泡蛋茶一定会让每一位旅客印象深刻。一道独特的地方美食,也许没有想象中的金贵,却展示了乡村人淳朴的待客之道。屏南的历史文化更是借籍这小小的一碗蛋茶而千古流芳。
  据当地乡亲介绍,制成的蛋茶犹如一朵盛开的黄菊花,不但形好、味更美。首先要选用新鲜的蛋,洗净后,在碗沿轻轻磕开,蛋清偎着蛋黄,滑入碗中。然后用筷子将蛋黄捣碎,捣得越细致、越均匀,越好。与此同时,将自家初制的绿茶置入水中煮开,接着,把搅匀的蛋连碗放在热水上温热,等这边茶水煮开。待到沸腾时,均匀地浇入碗中,再用筷子搅动,让蛋均匀受热,泡蛋茶即大功告成。食用前,加入适量的冰糖和白糖,口味更佳。也有在蛋茶上放一枚绿色艾叶,以增添清新的香味。
  这一道普普通通的屏南泡蛋茶,看似简单,却有“五绝”:
  首先是蛋绝。这可不是普通超市买的蛋,它选用的是农家饲养的、吃稻谷米饭长大的禽类蛋。首选的是鸡蛋,鸡蛋不但营养好,而且腥味少、易熟、色泽也好。其次是番鸭蛋、母鸭蛋。
  其次是茶绝。泡蛋茶的茶叶采自不施化肥、无污染、纯自然生长的茶树。以人工采摘、传统加工的本地粗茶为佳,而且最好还是选用清明过后稍长大些的叶子。
  第三是水绝。屏南青山绿水,没有丝毫的工业污染。这里产的山泉,滋味清冽。用来煮茶是最合适不过了。
  第四是形绝。白瓷碗里,黄澄澄的蛋花荡漾在茶水的青绿中,勾织出一幅绝好的美食图景。
  第五是味绝。煮过的茶叶,汤水极其浓郁,配上鸡蛋的新鲜爽口,正好搭配出别样的口味。茶有众多的有益元素,经过水煮都释放在茶汤中,而蛋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结合食用,不但简便省时,而且营养和保健功效叠加,成为屏南农家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佳品。在屏南,泡蛋茶是待客之道的首选。食用过的客人顿觉气爽神清、昏倦全消。
  如果仅仅只是好喝,那还无法显露出泡蛋茶的神奇魅力。它制作过程之优雅。比之功夫茶的泡制毫不逊色。入座后,女主人会一字排开大瓷碗,现场搅动和制作。在热气升腾中,女主人娴熟的手法和恭敬的待客礼仪,让人觉得十分亲切,其“撩裙提壶”的迷人姿态不逊于任何茶艺表演,这是蛋茶文化的又一特色。泡好的蛋茶并不适合大口喝,而是要细细品、细细回味。当你低头喝时,香气已先扑鼻而入,轻呷一口,清雅香滑、沁人心脾。当你喝几口后,用陶瓷调羹轻轻搅动后再喝,又有了甜的滋味,那是微微苦涩里的甜。当你碗中的茶水所剩不多时,女主人一定会适时地给你添上。这种随时为客人添加茶水的礼俗。已经延续了无数辈。
  我想,当你接过主人热情递来的蛋茶时,除了茶的温暖、手的温暖,更多的是情的温暖。按当地人的说法,亲戚来了,泡一碗蛋茶,亲情更亲了;陌生的客人来了,一碗蛋茶,生疏的距离无意间就消除了;寒冬时节,大伙们围着炉子,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蛋茶,每个人都暖透了心,在这暖意的氛围中,怨恨就能消除,大小事情都能化解。
  别说这蛋茶难登大雅之堂。这种小食流传至今,备受天南地北来客的推崇。在名目繁多的营养品和眼花缭乱的饮料面前,纯朴天然的蛋茶。让人喝着舒心、放心,更感受到屏南人暖意融融的乡俗礼仪。
其他文献
我每一次喝单丛茶时,总会想起外公,虽然这一盏清甘如蜜的茶,与儿时不同,可它的滋味却早在外公立身立行中留下了烙印。  小时候在外婆家,一住2年。外婆的家在广东北部一个叫梅州的地方,那是客家人的原乡。  最深刻的记忆是来自邻界的大埔。单丛茶,香粗味老。细小的杯子,茶色很浓。在小孩子的鼻子里也觉得香。外公外婆阿姨们都喝茶,我常常想单丛茶的古老是否如乡下秀丽的山川一样。心想着哪天可以沿着虬虬蟠蟠的山道上去
期刊
为什么要有品茗馆呢?  首先是因为我们喜欢茶,对如何创作“茶汤作品”有想法、有热忱,需要有片新天地泡茶让大家享用,梦想在这块园地耕耘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茶法(认识各种茶、茶具、水,然后制定冲泡方法及程序)、茶谱(享用茶时加入吃什么茶食、怎样吃的安排)以及茶道生活(为配合茶法和茶谱而延伸至基本生活的衣食住行要求);其次我们不想只是盲目继承或被捆绑在既有的传统茶业里,即在茶叶、茶具商店或餐饮茶馆工作(无论
期刊
关于“茶马古道”的电影、电视有很多部,不过能让人记住、感觉耳目一新的也就三两部。最近刚刚看完前几年韩国KBS、日本NHK两家大型电视台合拍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内涵丰沛信息量充实,在写实的基础上剧组和马帮一起穿越艰难险阻,经历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及其身后村庄、亲人的生活,像是一次实地考察,让人顿生虔诚的感慨。  《茶马古道》跟田壮壮导演的纪录电影《茶马古道·德拉姆》是两种感觉。外媒眼中的茶马古道,写实
期刊
什么是茶道艺术家?  茶道艺术家是以泡茶与茶汤作为媒介,用以表达茶道艺术的茶道艺术工作者。这与画家以线条色彩为媒介表现绘画艺术,音乐家以声音表现音乐,舞蹈家以肢体表现舞蹈艺术是同样的概念。但茶道艺术与绘画、音乐不太一样,它应用的媒介(茶叶与泡茶者)受约于自身的质地与风格,所呈现的茶汤作品与泡茶境界无法超脱茶叶与泡茶者太多。它不像绘画与音乐,虽然绘画颜料与乐器也多少制约了艺术的表现,但它总是单纯的一
期刊
古人云:从来佳茗似佳人。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我认为,品茶需要一种气势如虹的佳境,更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心境。  曾几何时,闲暇之余,一群茶友散坐斗室,奏一曲梵音,沏上一壶茶,煞有介事对其评头论足。偶有不服者,于囊中深处,掏出一包所谓的好茶,傲然掷入壶中,待茶昧溢出。虽众人唏嘘,唯他陶醉,此景常有之。当然,也常遇好茶,引众人垂涎,回味悠长。也常有,斗茶斗到至酣至醉,不知归处。或
期刊
庭院清雅,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一番清风,一番细雨,一番乐音韵悠长。  院中静坐,一盏香茗,情思爽然,回味不曾惊艳的旧时光。  那不是飘逸在浮云之上的洒脱,不是激情万丈的豪迈奔放,而是淡然平和、归于心的宁静。  黄昏院落,遥岑远目。  幻想一处桃源,一方净土,心能落下。  寻寻觅觅,黄昏院落,茶与韵律点滴霖霪,涤荡一切积聚在心头的坏情绪。  宁心静气间,韵语三弄,花语缱绻,心意浓。  倦目醒,琴
期刊
赊店就是现在的社旗。  论起古镇的历史,可将史册一直往前翻到汉朝。  话说西汉末的那一年,群雄大战。西汉皇族刘秀战败,带领一队人马落魄而逃,人困马乏,逃至一古镇酒馆,众将狂饮,精神倍增,共议再举大事。酒过三巡,大计商定,唯缺帅旗。刘秀走出酒店,抬头见一酒幌在潇潇北风中飘荡,正中一个大“刘”字,大喜: “天助我也!”遂除酒幌为帅旗,一路征战,所向披靡。起兵南阳大战昆阳,建都洛阳。称帝后念“刘”记小
期刊
每年的这个时间,是属于城市生活的寄居者们异常烦躁的季节,无论是外在的处事表象,还是内心拂动的荡漾涟漪,如同一场不可扑灭的火。或者这场莫名的火可以有个好听的名词,叫“欲望”。而漫长的穷冬之尽,阳光和美的新绿来临的时候,这欲望的彰显,引发的是无限的烦躁。  可是,有谁想过这种烦躁来源于哪里?其实很简单:春天来了。  江浙沪的朋友来信息询问今年春茶的情况,问我今年啥时候上山定制茶,大家要求均分。其实,春
期刊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位于东经110°、北纬30°区域的湖北省十堰市,连绵广大,达400余里。它与诸葛亮当年隐居的隆中毗邻,和神秘原始的神农架相依,以恢弘的古代建筑群落和玄妙的道家太极文化闻名于世。徐霞客曾盛赞其清秀幽奇,有“七十二峰朝金顶,二十四水蔚月明”。明时为皇家道场,曾是“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有无与伦比的辉煌。  2011年10月,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位致力于推广武当
期刊
茶客有两种。在茶馆饮茶的顾客,典故有“我且在这阁子里歇一歇,若有茶客来时,着我知道。”(元·马致远《岳阳楼》);或是经营茶业的商人,诗云“酒家楼阁摇风旆,茶客舟船簇雨樯。”(宋·林逋《无为军》)。  茶客有百态。芸芸众生相,形态各异,茶人也是如此。曾听人说,同一款茶在不同的泡茶人手里,滋味香气竟不相同。后来分析原因,因为第一位冲泡此茶的人用紫砂壶泡。而且久浸后出汤,滋味苦涩,第二位则用白瓷盖碗杯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