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汽车维修工程的课程特点,结合汽车维修市场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汽车维修工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一体化”式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有较强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汽车维修 工程教育 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南阳理工学院的办学宗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使得社会满意、群众满意、学生满意成为教学的重点。汽车维修工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为学生在以后的不同工作中如汽车维修、汽车销售、机动车保险、机动车现场勘查及鉴定估损、二手车交易等岗位奠定坚强的基础。因此,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适应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教学现状
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它包括有汽车构造、电子电器、测量检测、加工制造等多方面的内容。该课程以可靠性理论和零件失效理论为基础,对汽车各组成结构进行实践维修,如发动机的维修、变速器的检修、底盘的维修等汽车主要总成的故障诊断和修理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汽车故障现象,进行故障诊断及实践维修。但是根据目前的就业调查以及毕业实践反馈,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牢、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创新等不足。
1.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能够融合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检测、汽车制造工艺等多学科的内容,而且教学中以上课程不是同时开,结合学生学习的惰性,造成知识的片段性、延迟性,不能形成一个系统,使得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创造出实际的工作环境,即使加上多媒体也构不成真实的环境,因此培养不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汽车维修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实物,片面地介绍方法手段,而且由于前面所述知识的多面性、交叉性、复杂性,使得学生不太理解而缺乏兴趣。
总之,汽车维修工程课程从应用型的特点出发,“学、做、教一体化”是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二、传统教法的存在问题分析
受客观因素限制,传统教学方法的课程设置在“教”和“学”两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1.从技校汽车专业学生质量上来看,大面积的扩招,使得技校生文化成绩相对较低,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排故”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2.三门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如传动系中的主减速器总成)的“构造”、“修理工艺”、“故障排除”教学时间为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部件成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
3.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三、“学、做、教一体化”的内容
教学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实训,其精髓是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工作中,学生对着汽车,边做边学,或带着问题先做后学、学做结合,使得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做好一体化教学要做好以下内容。
项目教学的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知识点的接受目的不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缺乏主动性。工程项目教学使得教师任务发生转变,从讲授知识变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提高。而学生在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加强了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更好地培养解决实际问題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项目的确定工程项目是“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载体,内容的选取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项目的内容选择要符合工程实际,且要包含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同时要注意知识点的重复问题。
四、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
第一,按照划分的教学模块,分别建立各个模块的校内实操室。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对每个模块的实操项目进行细化,再针对每个项目配置足够的设备资源。在此基础上对所需的设备资源进行整合、配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投资。第二,单靠学校的投资很难满足模块化教学对设备的要求。一定要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如一些4S店、大型汽车维修厂、汽车美容店等。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进行。校企合作的较好方式是对口培养,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然后到实习基地就业。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过程中,学校有针对性地聘请企业高工高管现场操作,指导学生对实际故障进行剖析、排除。这样可较快提高学生的实际维修能力。第三,在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汽车维修技师的操作水平,才能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规范、准确的操作演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培训,我校的汽车专业课教师,已把理论和实操两者融为一体,基本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地促进了教改的实施。
总之,破除陈旧的职业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建立适应行业需要、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一体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的学习与技能实训才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愉快,高职院校才能担负起培养掌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应用型”教育改革制度的推进与发展,“一体化”式教学对实践性很强的汽车维修工程课程而言是一种必然,只有植根实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应用者、实践者。
参考文献
[1]王益飞.汽车维修工程一体化式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展望,2016,26(33):186.
【关键词】汽车维修 工程教育 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南阳理工学院的办学宗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使得社会满意、群众满意、学生满意成为教学的重点。汽车维修工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为学生在以后的不同工作中如汽车维修、汽车销售、机动车保险、机动车现场勘查及鉴定估损、二手车交易等岗位奠定坚强的基础。因此,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适应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教学现状
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它包括有汽车构造、电子电器、测量检测、加工制造等多方面的内容。该课程以可靠性理论和零件失效理论为基础,对汽车各组成结构进行实践维修,如发动机的维修、变速器的检修、底盘的维修等汽车主要总成的故障诊断和修理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汽车故障现象,进行故障诊断及实践维修。但是根据目前的就业调查以及毕业实践反馈,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牢、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创新等不足。
1.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能够融合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检测、汽车制造工艺等多学科的内容,而且教学中以上课程不是同时开,结合学生学习的惰性,造成知识的片段性、延迟性,不能形成一个系统,使得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创造出实际的工作环境,即使加上多媒体也构不成真实的环境,因此培养不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汽车维修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实物,片面地介绍方法手段,而且由于前面所述知识的多面性、交叉性、复杂性,使得学生不太理解而缺乏兴趣。
总之,汽车维修工程课程从应用型的特点出发,“学、做、教一体化”是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二、传统教法的存在问题分析
受客观因素限制,传统教学方法的课程设置在“教”和“学”两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1.从技校汽车专业学生质量上来看,大面积的扩招,使得技校生文化成绩相对较低,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排故”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2.三门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如传动系中的主减速器总成)的“构造”、“修理工艺”、“故障排除”教学时间为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部件成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
3.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三、“学、做、教一体化”的内容
教学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实训,其精髓是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工作中,学生对着汽车,边做边学,或带着问题先做后学、学做结合,使得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做好一体化教学要做好以下内容。
项目教学的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知识点的接受目的不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缺乏主动性。工程项目教学使得教师任务发生转变,从讲授知识变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提高。而学生在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加强了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更好地培养解决实际问題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项目的确定工程项目是“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载体,内容的选取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项目的内容选择要符合工程实际,且要包含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同时要注意知识点的重复问题。
四、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
第一,按照划分的教学模块,分别建立各个模块的校内实操室。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对每个模块的实操项目进行细化,再针对每个项目配置足够的设备资源。在此基础上对所需的设备资源进行整合、配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投资。第二,单靠学校的投资很难满足模块化教学对设备的要求。一定要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如一些4S店、大型汽车维修厂、汽车美容店等。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进行。校企合作的较好方式是对口培养,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然后到实习基地就业。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过程中,学校有针对性地聘请企业高工高管现场操作,指导学生对实际故障进行剖析、排除。这样可较快提高学生的实际维修能力。第三,在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汽车维修技师的操作水平,才能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规范、准确的操作演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培训,我校的汽车专业课教师,已把理论和实操两者融为一体,基本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地促进了教改的实施。
总之,破除陈旧的职业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建立适应行业需要、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一体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的学习与技能实训才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愉快,高职院校才能担负起培养掌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应用型”教育改革制度的推进与发展,“一体化”式教学对实践性很强的汽车维修工程课程而言是一种必然,只有植根实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应用者、实践者。
参考文献
[1]王益飞.汽车维修工程一体化式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展望,2016,26(3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