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uan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兴趣;以读为本,读说结合,引导学生全程参与;鼓励质疑,使学生学会参与;给学生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要恰当适时地运用激励性评价等多方面谈到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果
  昨天上午,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下课时,我感觉这节课效果很不错,可是老师们评了课后,又觉得很不妙。原来这节课上,虽然学生积极配合,多次回答问题,但是细想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并不多,只不过个别学生回答次数多,有个学生竟然回答了八次。
  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面广,有效程度高,教学效果就好。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发展,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完全由教师主宰的,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提问、分析过多,醉心于自己的“艺术表演”,造成了学生唯命是从,墨守成规的不良学习习惯。殊不知学生的语文能力、创造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地積极参与,身体力行来习得。因此,引导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是培养富有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要中之要。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原动力,而兴趣又和积极的情绪相联系,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学生就会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一旦我们的语文课使学生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老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如利用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性的提问,富有感染力的声情并茂的导语等创设情境,努力缩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春》一课时,一开始上课,我就运用多媒体,再现江南春天的美景,把学生引入情境中,让每位学生感受江南之美,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因对文章的喜爱,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中。
  另外,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我也注意联系生活,产生亲切感,使全体学生关注而要学;或者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使全体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而要学。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满足,不是当负担。”因此,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以读为本,读说结合,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读为本,读说结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读,学生才能自己感悟语言的内涵,而通过说,学生能将文章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了讲深、讲透或串讲、串问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我认为,让学生通过反复读,而后把自己读懂的内容通过尽情地说、尽情地议表达出来,将是学生参与课堂全程的有效方法,。
  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寻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解、自悟、自行表达,逐步加深理解。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及时点拨、指导,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如我执教《“诺曼底号”遇险记》这课时,先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然后让学生表演哈尔威船长指挥人们安全逃离的情景,再通过提出问题(自由发言)—思考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全班交流)三个环节来深入探究文章。在每个环节中,我都让学生充分的说,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再点拨引导。在思考问题(分组讨论)这一环节,在提出思考要求后,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哈尔威沉着冷静,指挥若定的过程,让他们体会当时的感受。
  三、 鼓励质疑,使学生学会参与。
  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初源泉,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保持不断探索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熟悉水平,鼓励学生质疑,将思维的触角伸向课文的重、难点。
  教师每教一篇课文,都应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便在学习中主动地去释疑解惑。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 课题质疑。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教师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的重点词提出质疑,捕捉文章的中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2、难点质疑。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要抓住课文的难点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读、思中质疑。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使学、思、问、悟的结合。
  四、给学生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
  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喜好。所以,我经常让学生挑最喜爱的词句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请不要小看这一“挑”,“挑”在这挑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因为学生有权决定自己爱讲、能讲的一点;“挑”在这里改变了课堂的基本结构,传统教师的“讲”懂,就成学生自己的“练”懂,你讲这一点,他讲那一点,在教师的点拨下、沟通下,由“点”组成了“面”,形成了“体”。
  五、要恰当适时地运用激励性评价。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如: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
  新课程呼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只要让学生“当家作主”,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学生学习能力、全面素质才能大幅度地提高。
其他文献
会议
【摘要】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同时需要导入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作为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原因在于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可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文化意识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设工程的投资比例也在逐年加大,因此建筑工程的造价审核工作在投资控制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然而由于施工企业编制假结算书建设单位不认真审核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工程造价审核不符合实际情况,而损害了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审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审计内容、原则与方法,并提出了优化建筑工程造价审定的措施,对于保证建
期刊
期刊
【摘要】近几年对语块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外语界语言学家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块研究之于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也日渐彰显。本文在对语块理论以及概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之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语块的类别,然后围绕如何实施语块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初探。  【关键词】语块预制语块语言输入与输出综合应用能力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块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显。自从Michael Lewis 首先提出 Le
【摘要】本文以日语专业高级教材《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从语言社会学视点出发,分析和探讨该教材所选文章的体裁与题材的内容社会文化的特征,及其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专业日语高级教材跨文化交际体裁题材  1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专业日语教育,由以往单纯重视语言教育,转向重视语言和社会文化内在联系,出现了着眼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以及异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是其中的重点。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就要注重教学目标制定的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优化等。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
随着国际交流机会的增多和涉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旅游市场进一步开放,对优秀旅游人才的需求随之大幅增加,旅游英语教学在此类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旅游管理专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