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挫折是个体在某种需要与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但又无法克服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1]对在校学生而言,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不可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总会遭遇诸多挫折,如学习适应、考试焦虑、人际关系问题。挫折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技能的训练,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增强受挫能力的教育活动。[2]一方面,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抗挫折能力不容乐观,他们对自己“遭受挫折、陷入逆境”,表现出束手无策的状况,已严重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3]另一方面,由于挫折教育专业性较强,挫折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甚至违背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挫折教育刚上路就迷路,出现了诸多教育误区。[4]鉴于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加强挫折教育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1.系统性挫折教育的缺失
目前,学校挫折教育在我国正蓬勃开展、方兴未艾,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由于挫折教育还不像各学科教学(语文、数学、外语等)、规范教育(道德、法纪、规则等)等那样相对稳定,有许多专业理论和实践问题尚待探讨。在实践中,许多人将挫折教育与吃苦教育、磨难教育、成功教育相等同,而适度、适量、适时问题已成为挫折教育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由于挫折教育操作的专业性较强,许多挫折教育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缺乏连贯性和专业性,致使学校挫折教育的开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构建出特色鲜明的挫折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鉴于此,系统性挫折教育体系的构建,是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青少年挫折应对不容乐观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许多青少年在面对挫折、承受挫折、抵抗挫折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适应性问题,状况不太乐观。学业、生活、情感、交往、就业等成为引发其挫折反应的主要渠道。一方面,随着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成长,心理不成熟难以解决由于生理成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的到来,青少年面临新的挫折时引发了更多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此外,对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所做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面对挫折时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抗挫折心理素质低下,意志品质薄弱,严重危害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给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我们认为,给力学校德育工作,可以落实挫折教育的举措,提高青少年抗挫折心理素质。
3.国家教育政策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相继出台了挫折教育的文件,如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培养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帮助大学生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上述举措,为学校实施挫折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要义。
二、客观分析当前学校挫折教育的若干误区
1.挫折教育设计人为化
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提出后,人性化的大旗顿时渗透至中学生挫折教育实践中。在过度人性化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就像玻璃心和水晶鞋一样,异常脆弱、一击即碎。中学生遭遇的挫折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教育者随时都可抓住时机在自然情境中进行挫折教育,而勿需人为设计。任何一项人为创设的挫折情境,在中学生的心理上不会造成主观挫折感。此外,对每个个体而言,由于其个性差异,某种挫折事件对张三不是挫折,对李四就是挫折,对另外一个同学则可能引发自杀事件。比如,中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对张三进行批评,他能接受并乐于改正;对李四来说这是家常便饭无所谓;而另外一个同学是性格内向且自尊心极强的女生,则经不起当众批评教育。可见,挫折本身具有很大的具体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挫折阈限[5]。
2.挫折教育与吃苦教育等同
在中学教育实践中,有的老师将挫折教育与吃苦教育画上等号,吃苦成为挫折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诚然,生理的痛苦为挫折教育提供了真实情境,但仅仅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就不太妥当。从概念来看,挫折教育比吃苦训练的内涵和外延要丰富得多。中学生面临的挫折情境多种多样、异常复杂,不是单单的吃苦训练就能解决他们的挫折难题。当然,挫折类型也不是由单一的物质匮乏或是生理痛苦引起,中学生的挫败感主要是由于心理需要无法满足所引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生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吃苦训练只是挫折教育的一部分,不能涵盖挫折教育内容的全部。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校或社会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吃苦训练班”、“挫折夏令营”,实际上打着挫折教育的旗号谋取经济利益。尽管不完全否认这些活动的教育价值,但单纯通过吃苦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不切实际。
3.挫折教育与成功教育等同
挫折教育是个体经历挫折的积极体验,在应对挫折过程中具有的成功心理素质。有的学校在加强学生挫折教育时,更多的把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作为学生挫折教育的主要内容,认为“成功学”教育就是挫折教育。然而,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教育者更需要冷静、理智和现实,中学生的漫漫征途,除了成功、鲜花和掌声之外,还有失败、痛苦和眼泪。教育者不能把挫折教育仅仅视为成功教育,而要让学生知道成功和挫折是一对孪生兄弟,要努力追求成功,需要不惧挫折、不怕失败。在现实生活中,我国许多家庭和学校都只强调成功教育而忽略失败教育,我们常常要求每个学生都力争成为佼佼者,但我们也发现学生更多的是要忍受学业挫折,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如若平时太强调中学生成功教育,把挫折教育理解为成功教育的结果,反而会让挫折教育走到了成功教育的反面。需要注意的是,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应相辅相存,才能让学生挫折教育更具有积极意义。 三、科学有效地实施挫折教育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
教学活动既是中学的中心工作,也是学生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育工作者注意:第一,课程设置具体化。增强教材中挫折心理知识的含量,将学科知识学习与规范学习、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研究表明,体育教学是中学生抗挫折心理与行为训练的重要途径。[6]因此,我们应注意在体育教学课程中进行挫折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第二,活动或任务难度要适度但又不能过度。按照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教育创造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任务的难度体现为“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多动脑、多动手,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和坚持力,将外在的求知精神逐渐内化为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其良好的受挫能力;第三,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接受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第四,改变传统教学的评价标准,做到评价方式多元化。对有强烈受挫情绪反应的学生,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应对挫折,如系统脱敏法、转移法、对比法、宣泄法、暗示法,等等。
2.发挥挫折教育中各要素的独特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挫折教育的主体,各种教育方式、训练和手段都将作用于学生主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只有通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来彰显。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是开展挫折教育的基本前提。此外,在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每个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发展潜能。
(2)积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普通高校是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为大学生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使他们体验到一定的挫折感,增强承受挫折的情感体验。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的设计可以通过校园氛围、教师布置和同伴协作进行。大学生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种种内隐心理和外显行为,教育者应及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将挫折教育加以强化、改进和完善。
(3)切实发挥家庭的助推作用。家庭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作用比智育作用更大,如果把学生的受挫能力比作卫星,那么家庭教育就好比是助推其上天的火箭。家庭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应注意:一方面,转变挫折教育观念,重视子女受挫能力的培养。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家长学校,定期给家长上挫折教育课;定期召开家长与教师见面的专题交流会。使家庭和学校变成各有侧重的教育场所,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合力”的作用。第二,改变溺爱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建立民主型和协商型的教养方式,规范父母自身的教育行为。如实验学校可以开办家长信箱、家长热线和心理咨询等方式规范父母的行为,提高科学家教能力,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彼此理解、平等民主和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帮助建立健全大学生受挫能力的长效机制。
(4)注重发挥社会的强化作用。挫折教育的影响贯穿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全程,大学生的受挫能力将接受社会的洗礼。相对来说,社会比学校和家庭更难控制,变量众多,涉及面广。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创造和谐、文明和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全社会都应真诚关心和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问题,强化他们在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状态。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要提倡“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三级教育模式;主张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协调;挫折教育与社会心理气氛相协调,保证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一致。通过教师主动关心,社会积极配合,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努力创设,使协助社会强化对学生良好受挫能力的培养。
3.创设挫折情境,加强团体辅导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挫折情境具有消极和积极的双重功能:积极体现为砥砺功能,使人在磨砺中形成顽强的意志和坚韧力;消极在于挫折情境可让个体过度恐惧、焦虑和抑郁。在实践中应注意: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课外活动为真实挫折情境,培养学生科学的挫折观。学生日常的课外学习与生活是锻炼意志、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纯天然受挫情境,应积极利用好这些机会增强学生受挫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进行挫折反思体验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表明,团体辅导方式干预学生挫折困扰效率较高、针对性强,能帮助学生获得情感支持。[7]此外,顶岗实习实践是学生增强受挫能力最为生动课堂,在顶岗实习中,教育者应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注意进行成功时的表扬肯定和失败时的激励安慰,使其对挫折进行反思体验,将外在的挫折反应内化为自身的受挫心理素质。
4.加强抗挫折心理素质的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个体为达到预定的目标,对自身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它对于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的研究表明,挫折应对需要评价挫折源的意义,控制或改变挫折环境,缓解由挫折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和行为。[8]为此,进行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自我监控,首先应围绕抗挫折心理知识、挫折应对策略的讲解以及训练来展开。其次,培养抗挫折心理素质的自我监控技能。再次,加强抗挫折心理素质的自我监控体验。最后,开展抗挫折心理素质自我监控训练。对中学生受挫能力的自我监控训练,要让他们对挫折情境和自身能力进行充分的自我认知,对他们进行挫折应对知识技能的讲解,运用内化的挫折应对策略指导自己的行为,针对受挫经历和体验进行反思,最后在实践中铸就自己稳定的心理品质。
5.建立健全挫折应对的长效机制
科学有效地实施学校挫折教育,需要由学校、家庭和学生三方形成教育合力,构建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统一领导的工作联动机制。一方面,要致力于构建“学校-班级-学生”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具体而言,应由学校党政一把手直接领导、班级统筹安排、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三级挫折教育网络,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考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致力于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机制。由学校、家庭、社会和团学组织共同成立管理委员会,形成学校-带队教师-社会机构-学生四级联动的管理网络,共同制定学生受挫心理素质训练的具体教学计划、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共同负责做好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确保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系统性、长效性,在学校教育长效机制构建中增强挫折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边和平.挫折教育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帆,彭彦琴.挫折教育的心理解读.教育科学,2004(4).
[3] 孔凡英,杜春生,王淑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与分析.教学与管理,2006(6).
[4] 高维迎.“挫折教育”不要走了样.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5(11).
[5] 吴铁鸣.试论挫折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探索,2001(2).
[6] 孙美.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究.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6).
[7] 张世兵,乔仁波.团体辅导在处理学生挫折困扰中的应用.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12).
[8]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责任编辑 任洪钺)
一、加强挫折教育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1.系统性挫折教育的缺失
目前,学校挫折教育在我国正蓬勃开展、方兴未艾,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由于挫折教育还不像各学科教学(语文、数学、外语等)、规范教育(道德、法纪、规则等)等那样相对稳定,有许多专业理论和实践问题尚待探讨。在实践中,许多人将挫折教育与吃苦教育、磨难教育、成功教育相等同,而适度、适量、适时问题已成为挫折教育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由于挫折教育操作的专业性较强,许多挫折教育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缺乏连贯性和专业性,致使学校挫折教育的开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构建出特色鲜明的挫折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鉴于此,系统性挫折教育体系的构建,是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青少年挫折应对不容乐观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许多青少年在面对挫折、承受挫折、抵抗挫折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适应性问题,状况不太乐观。学业、生活、情感、交往、就业等成为引发其挫折反应的主要渠道。一方面,随着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成长,心理不成熟难以解决由于生理成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的到来,青少年面临新的挫折时引发了更多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此外,对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所做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面对挫折时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抗挫折心理素质低下,意志品质薄弱,严重危害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给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我们认为,给力学校德育工作,可以落实挫折教育的举措,提高青少年抗挫折心理素质。
3.国家教育政策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相继出台了挫折教育的文件,如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培养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帮助大学生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上述举措,为学校实施挫折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要义。
二、客观分析当前学校挫折教育的若干误区
1.挫折教育设计人为化
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提出后,人性化的大旗顿时渗透至中学生挫折教育实践中。在过度人性化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就像玻璃心和水晶鞋一样,异常脆弱、一击即碎。中学生遭遇的挫折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教育者随时都可抓住时机在自然情境中进行挫折教育,而勿需人为设计。任何一项人为创设的挫折情境,在中学生的心理上不会造成主观挫折感。此外,对每个个体而言,由于其个性差异,某种挫折事件对张三不是挫折,对李四就是挫折,对另外一个同学则可能引发自杀事件。比如,中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对张三进行批评,他能接受并乐于改正;对李四来说这是家常便饭无所谓;而另外一个同学是性格内向且自尊心极强的女生,则经不起当众批评教育。可见,挫折本身具有很大的具体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挫折阈限[5]。
2.挫折教育与吃苦教育等同
在中学教育实践中,有的老师将挫折教育与吃苦教育画上等号,吃苦成为挫折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诚然,生理的痛苦为挫折教育提供了真实情境,但仅仅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就不太妥当。从概念来看,挫折教育比吃苦训练的内涵和外延要丰富得多。中学生面临的挫折情境多种多样、异常复杂,不是单单的吃苦训练就能解决他们的挫折难题。当然,挫折类型也不是由单一的物质匮乏或是生理痛苦引起,中学生的挫败感主要是由于心理需要无法满足所引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生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吃苦训练只是挫折教育的一部分,不能涵盖挫折教育内容的全部。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校或社会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吃苦训练班”、“挫折夏令营”,实际上打着挫折教育的旗号谋取经济利益。尽管不完全否认这些活动的教育价值,但单纯通过吃苦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不切实际。
3.挫折教育与成功教育等同
挫折教育是个体经历挫折的积极体验,在应对挫折过程中具有的成功心理素质。有的学校在加强学生挫折教育时,更多的把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作为学生挫折教育的主要内容,认为“成功学”教育就是挫折教育。然而,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教育者更需要冷静、理智和现实,中学生的漫漫征途,除了成功、鲜花和掌声之外,还有失败、痛苦和眼泪。教育者不能把挫折教育仅仅视为成功教育,而要让学生知道成功和挫折是一对孪生兄弟,要努力追求成功,需要不惧挫折、不怕失败。在现实生活中,我国许多家庭和学校都只强调成功教育而忽略失败教育,我们常常要求每个学生都力争成为佼佼者,但我们也发现学生更多的是要忍受学业挫折,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如若平时太强调中学生成功教育,把挫折教育理解为成功教育的结果,反而会让挫折教育走到了成功教育的反面。需要注意的是,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应相辅相存,才能让学生挫折教育更具有积极意义。 三、科学有效地实施挫折教育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
教学活动既是中学的中心工作,也是学生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育工作者注意:第一,课程设置具体化。增强教材中挫折心理知识的含量,将学科知识学习与规范学习、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研究表明,体育教学是中学生抗挫折心理与行为训练的重要途径。[6]因此,我们应注意在体育教学课程中进行挫折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第二,活动或任务难度要适度但又不能过度。按照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教育创造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任务的难度体现为“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多动脑、多动手,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和坚持力,将外在的求知精神逐渐内化为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其良好的受挫能力;第三,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接受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第四,改变传统教学的评价标准,做到评价方式多元化。对有强烈受挫情绪反应的学生,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应对挫折,如系统脱敏法、转移法、对比法、宣泄法、暗示法,等等。
2.发挥挫折教育中各要素的独特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挫折教育的主体,各种教育方式、训练和手段都将作用于学生主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只有通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来彰显。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是开展挫折教育的基本前提。此外,在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每个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发展潜能。
(2)积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普通高校是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为大学生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使他们体验到一定的挫折感,增强承受挫折的情感体验。大学生挫折教育模式的设计可以通过校园氛围、教师布置和同伴协作进行。大学生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种种内隐心理和外显行为,教育者应及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将挫折教育加以强化、改进和完善。
(3)切实发挥家庭的助推作用。家庭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作用比智育作用更大,如果把学生的受挫能力比作卫星,那么家庭教育就好比是助推其上天的火箭。家庭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应注意:一方面,转变挫折教育观念,重视子女受挫能力的培养。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家长学校,定期给家长上挫折教育课;定期召开家长与教师见面的专题交流会。使家庭和学校变成各有侧重的教育场所,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合力”的作用。第二,改变溺爱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建立民主型和协商型的教养方式,规范父母自身的教育行为。如实验学校可以开办家长信箱、家长热线和心理咨询等方式规范父母的行为,提高科学家教能力,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彼此理解、平等民主和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帮助建立健全大学生受挫能力的长效机制。
(4)注重发挥社会的强化作用。挫折教育的影响贯穿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全程,大学生的受挫能力将接受社会的洗礼。相对来说,社会比学校和家庭更难控制,变量众多,涉及面广。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创造和谐、文明和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全社会都应真诚关心和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问题,强化他们在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状态。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要提倡“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三级教育模式;主张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协调;挫折教育与社会心理气氛相协调,保证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一致。通过教师主动关心,社会积极配合,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努力创设,使协助社会强化对学生良好受挫能力的培养。
3.创设挫折情境,加强团体辅导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挫折情境具有消极和积极的双重功能:积极体现为砥砺功能,使人在磨砺中形成顽强的意志和坚韧力;消极在于挫折情境可让个体过度恐惧、焦虑和抑郁。在实践中应注意: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课外活动为真实挫折情境,培养学生科学的挫折观。学生日常的课外学习与生活是锻炼意志、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纯天然受挫情境,应积极利用好这些机会增强学生受挫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进行挫折反思体验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表明,团体辅导方式干预学生挫折困扰效率较高、针对性强,能帮助学生获得情感支持。[7]此外,顶岗实习实践是学生增强受挫能力最为生动课堂,在顶岗实习中,教育者应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注意进行成功时的表扬肯定和失败时的激励安慰,使其对挫折进行反思体验,将外在的挫折反应内化为自身的受挫心理素质。
4.加强抗挫折心理素质的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个体为达到预定的目标,对自身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它对于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的研究表明,挫折应对需要评价挫折源的意义,控制或改变挫折环境,缓解由挫折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和行为。[8]为此,进行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自我监控,首先应围绕抗挫折心理知识、挫折应对策略的讲解以及训练来展开。其次,培养抗挫折心理素质的自我监控技能。再次,加强抗挫折心理素质的自我监控体验。最后,开展抗挫折心理素质自我监控训练。对中学生受挫能力的自我监控训练,要让他们对挫折情境和自身能力进行充分的自我认知,对他们进行挫折应对知识技能的讲解,运用内化的挫折应对策略指导自己的行为,针对受挫经历和体验进行反思,最后在实践中铸就自己稳定的心理品质。
5.建立健全挫折应对的长效机制
科学有效地实施学校挫折教育,需要由学校、家庭和学生三方形成教育合力,构建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统一领导的工作联动机制。一方面,要致力于构建“学校-班级-学生”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具体而言,应由学校党政一把手直接领导、班级统筹安排、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三级挫折教育网络,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考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致力于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机制。由学校、家庭、社会和团学组织共同成立管理委员会,形成学校-带队教师-社会机构-学生四级联动的管理网络,共同制定学生受挫心理素质训练的具体教学计划、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共同负责做好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确保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系统性、长效性,在学校教育长效机制构建中增强挫折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边和平.挫折教育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帆,彭彦琴.挫折教育的心理解读.教育科学,2004(4).
[3] 孔凡英,杜春生,王淑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与分析.教学与管理,2006(6).
[4] 高维迎.“挫折教育”不要走了样.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5(11).
[5] 吴铁鸣.试论挫折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探索,2001(2).
[6] 孙美.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究.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6).
[7] 张世兵,乔仁波.团体辅导在处理学生挫折困扰中的应用.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12).
[8]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责任编辑 任洪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