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在荒山上筑起“精神高地”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勇(右)讲述部队故事

  2.5公里长的“长征之路”,再现了长征广场、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1000 平方米的党史国史教育馆,集党史、国史教育于一体……在南京市溧水区,坐落在大金山景区的国防园,如今已然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之前只是一座荒山,是退伍老兵张勇一手将其改造成了全国首家民营县级国防园。

退伍老兵的爱国梦


  张勇是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人,1979年,刚满18岁的他便参军入伍到原兰州军区某部队。他事事争先,勇往直前,第二年就当上了班长。
  有一次,张勇和战友外出执行任务,返回营地时,发现一名司机开车掉下了山崖,他们连忙把伤者送到医院,没有留下姓名就悄悄离开了。
张勇

  遇到任何危险情况,张勇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在一次抗洪救灾中,因为要开闸泄洪,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他二话没说,一头扎进暗流湍急的洪水中。当他潜下去拉开阀门拉栓时,因为水流太急,险些被卷走。这个情景让战友们胆战心惊,他却泰然自若。
  张勇就是这样一个人,正如他的名字,果敢英勇。在全师比武大赛中,他勇夺桂冠。提起张勇,全团没有一个不认识的。
  军营的大熔炉铸就了张勇钢铁般的意志。1984年,张勇退伍回乡,被分配到南京市一家农用车制造厂。他把军人的拼劲韧劲用到工作中,不久后便当上了副厂长。
  1990年,企业改制,张勇萌生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想法——将大金山打造成国防园。
  大金山曾被日军盘踞过,当年日军入侵南京,在这里修建了大量堑壕碉堡,粟裕、谭震林领导的新四军长期与日军在此周旋作战,而张勇的四个叔叔就是在那时被日寇杀害的。他从军之后,更加认识到只有强大的国防才能让国家安全有保障,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现在生活富裕了,有的人只顾着自己的小日子,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强化国防观念、奉献精神。”张勇看到有些年轻人不愿去当兵的现状,心里不免着急。

把大金山建成国防园


  张勇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武部的支持,这让他充满信心。为了节省资金,他自己开着挖掘机上山,带着八名退伍兵起早贪黑,开山炸石,运土栽树,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开通了一条上山的道路。随后,他们在山顶搭了几间平房,把收集到的人民军队历史、英烈人物及当地革命史等资料展示出来,办起简易国防教育展。为此,他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100余万元。
  为了丰富展馆内容,张勇跑遍市县区党史办等部门搜集史料和实物,还到兰州老部队和原南京军区装备部门申请协调,运来退役的坦克、飞机、大炮等装备……就这样,全国首家民营县级国防园建成了。
  怎么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国防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呢?2007年,张勇决定对园区进行扩建,把国防园建成集国防教育、军事拓展与体验、革命传统教育、农事亲近与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实现目标,张勇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开着推土机、挖掘机上工地,带领由退伍老兵们的组建的工程队,日夜苦战,终于建成了国防教育馆。
  “打造国家级国防园,做中国国防教育的排头兵”是张勇的目标。2009年,他在园内开设了激光打靶、霹雳炮、400米渡海登岛、真人CS等军事拓展与体验系列项目。2013年之后,他又相继建设了四防(国防、人防、消防、震防)训练场、军事文化体验园、生命安全体验馆等重要的场馆场地。
  几十年间,大金山国防园从一开始的三个山头、580亩地,扩建到现在的七个山头、1200亩地,外加五个岛。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大金山国防园自1990年创建以来,已接待了中小学生、老干部、现役军人和各界人士近600万人次,并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全国学雷锋示范基地、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
  2018年,大金山国防园入园人数达45万人次,2019年达50万人次,每年大幅递增。接待量在增加,但票房收入却不见涨,因为这里有条铁律:凡是现役军人、退役军人、老干部、伤残人士等持有效证件来学习国防知识的,一律免费入园。“我建这座国防园的初衷,就是希望人们不要淡忘国防,不要忘记保家卫国的勇士们。”张勇说。
  有一次,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孩子找到张勇。“这个国防馆就是张勇先生建造的。”父母对孩子说。“您太了不起了!”孩子的眼里满是崇拜。“我们小时候就喜欢来国防园,現在有了孩子,也要带孩子经常来,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夫妇俩高兴地对张勇说。那一刻,张勇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站在坦克上讲解军事装备知识,站在雷锋像面前讲述雷锋的故事,在国防教育馆前敬军礼……张勇经常当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孩子们讲述历史。“站在摇摇晃晃的吊桥上,枪炮声、爆炸声、流水声……”在微缩版的长征路上,张勇边讲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边让孩子们通过声光电技术,真正体验战争的感觉,了解革命前辈的付出。
  随着大金山国防园知名度的提升,一些投资商盯上了这块宝地。一位港商愿出2亿元买下大金山,这对于欠债千万余元的张勇来说不是小数字,可他微笑着谢绝了。“要是为了钱,我就不上山了。现在身边的人都谈钱,孩子都在围着考试转。光想着赚钱,光会考试,那不行。我们要讲点精神,孩子要有‘钙’。”张勇说,创建国防园,就是要教育子孙后代不能忘记历史,要永远爱党、爱国、爱家乡,为祖国强盛去奋发图强。
  如今,大金山国防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五馆一路一谷两园”的格局:国防教育馆、党史国史教育馆、生命安全体验馆、雷锋文化馆、普法教育馆,长征之路,莲花谷,军事文化体验园、百草园。
  “这辈子只想把这件事干好。”张勇说,他做国防园才找到了人生价值。他会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将国防教育事业进行到底。
其他文献
年幼时,父亲让我们坐在他的肩头眺望世界;长大后,每次回头总看见父亲就站在身后。  都说父爱深沉、厚重,但每一位父亲爱的表现又不尽相同。汪曾祺在《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写道:“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莫言在《父親的严厉》里说,“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还真是不好说。”每一
期刊
一  从记事起,笼在心上的便是我与父亲的疏离。由于工作原因,父亲独居异地,很难顾及家人。中学时,父亲为规范我的作息,我们才生活到同一屋檐下。在一起时,他同我一样,早出晚归,时间恰巧错开,于是很难谋其一面,多言几语。积郁的情感直到我外出求学也未消解。  不过,父亲会不经意地弥合我们的关系。一天,我独自在大院食堂吃炒面,偶遇父亲。他透过玻璃看到我,便笑盈盈走进来。这种情形在我看来格外生硬,只想赶紧吃完
期刊
作者父亲  每年的父亲节,我都会写一些文字,怀念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今年是父亲离开我们的第21年。写下这个数字的时候,心中一惊:21年,这是一段多么漫长的时光。是啊,我今年40来岁,也就是说,父亲离开我们的时光与我和父亲相处的岁月,竟一般长了。20余年了,有些东西并不因为年深日久而斑驳、淡漠,反而历久弥新、刻骨铭心,那就是父爱、父教。父亲对我的爱和教导,父亲传授给我的人生智慧与勇气,如影随形般陪
期刊
作者与女儿琪琪  每个女儿都是父母眼中的稀世名花,自从有了女儿琪琪,我这个做父亲的便有了忧患意识。我时刻在思考如何让她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教她直面人生风雨。在与人交往中找到自信  女儿从小由外婆带大,外婆喜欢安静,喜欢带她在家里玩,所以她从小很怕见生人。有一次,我带她上街,路边的老爷爷见她可爱,便逗她玩,没想到她竟“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弄得双方都很尴尬。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女儿未来要面对更多陌生人,
期刊
杨孟飞  2021年2月2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其取得的成就。作为“嫦娥五号”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杨孟飞激动万分,深受鼓舞……结缘计算科学  1962年,杨孟飞出生于湖南湘阴。父亲是村里的会计,常年拨拉算盘珠,噼里啪啦的声响将杨孟飞也熏陶成了打算盘的高手。从此,杨孟飞和“计算”结下了不解
期刊
“挣钱多少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与人相处不要争,吃点亏是好事……”2021年春节家庭聚会上,父亲喝了点酒,然后叮嘱我们。父亲喜欢把他的人生经验讲给我们听,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话成了我们做事的准则,他的行为时刻影响着我们。想要翻身只有读书  我的父亲朱小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育有哥哥、妹妹和我三个孩子。父亲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读书,所以对读书有强烈的渴望。他相信,只有读书
期刊
顾绍培  我的父亲是一位紫砂创作从业者,师承老艺人陈福渊,后又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悉心提携。他的作品《特大百寿瓶》现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枕式凤耳紫砂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金杯”奖、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华艺杯”金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父亲获得的荣誉非常多,但我知道,这背后是父亲无数个日夜对紫砂的竭力思索和反复摩挲。信仰  父亲
期刊
作者父亲  5月,我开始了自驾远行,途径贵州六盘水时,去看了北盘江大桥。站在深谷清凉的溪水里,仰视那高达500余米的大桥,我除了震撼,更多的是自豪。桥下有一户人家在盖楼,想来过不了多久,这里的旅游业就会兴旺起来。先生和师傅们闲聊着,我却被一个当地人吸引了目光。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嘴上叼着烟斗,缭绕的香烟雾中,眯起了眼睛,反复打量手中的一块木方子。他让我想起了父亲,父亲也是木工,他干活时也常有这样的
期刊
他2002年放弃高薪,从事听障患儿康复训练工作;2009年创建黔东南州天使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心,为贫困山区听障患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2011年患直肠癌,经历三次手术,仍然坚守讲台,11年帮助山区600余名听障患儿开口说话。他就是“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赵小平。帮山区听障儿童开口说话  赵小平1969年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毕业后供职于一家装修公司。2001年的一天,他看到几个聋哑人向一位男士打手语问路,
期刊
段玉平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标题  “能有幸参与脱贫攻坚,倍感自豪!身逢盛世,我将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段玉平作为代表上台领奖。从鱼米之乡到贫瘠高原,三年间,他凭着执着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让绿色蔬菜摆上百姓餐桌,让更多贫困孩子走进课堂,也为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带来了致富春风。段玉平(左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