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部编版新教材小学低年级识字课堂中游戏的运用

来源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t123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问题。而部编版教材在编排上,更是加大了识字量,突出了低年级识字的重要性。而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游戏教学是最能适应其年龄阶段心智发展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且乐于学习,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容易走入误区,使游戏流于形式,侧重娱乐性而忽视其辅助教学的功能。
  新课标不但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游戏观,还要求教师具备把游戏教学理念运用到语文识字课堂中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从学生、教学内容、游戏类型出发,全面地把握教学过程,由课前分析到课中调控再到课后评价,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实施、反思过程,以便保证游戏的有效应用。
  一、课前游戏设计
  (一)了解学生
  虽然新奇有趣的游戏能够满足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趣味性强的事物的这一心理特点,但在考虑游戏法时还是应该先了解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因为学生的性格会影响教学气氛的形成、课堂纪律的组织。如果班里的学生偏沉静,那么应选择活动性强、气氛热闹的游戏,比如“开火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创建活跃、生动的课堂。但如果学生本来就很活跃、好动,那么应倾向于选择竞争性、活动性弱一点的游戏,来平衡课堂气氛,以免课堂失控。
  另外,由于游戏本身具有竞争性、规则性,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如果学生竞争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那么应该选些有一定竞争性的游戏,来培养学生适当的竞争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相反,如果学生竞争意识很强,那就应选择对小组合作要求高的游戏,比如合作摘“苹果”,通过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完成任务,以达到识字和培养合作精神的目的。所以学生的心智发展状况也是教师选择游戏的关键因素。
  (二)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也是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的关键。识字课堂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另一个是教师检查、巩固学生识字的效果。这两个部分都要根据教学任务的轻重来选择、安排游戏。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为例,28篇识字和课文以及8个“语文园地”中共要识字450个。对识字和课文中的识字任务进行统计,发现有27篇即96%的识字任务是11个生字以上,而旧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里的识字任务,则85%是8个字以上。由此可见,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识字任务是比较重的。比如二年级上册“识字1”中有8个“木”字旁的形声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为了提高识字课堂的效率,增强学生的生字记忆效果,教师可以广泛采用游戏法,比如给字卡“木”找朋友,或是“生字对对碰”——给“木”组成新字的游戏方法来贯穿课堂,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精心选择游戏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所以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
  由于在部编版教材中,识记生字依然是识字教学的重点,教师必须选择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自主、愉快地识记生字的游戏。此外,游戏不是一个人的活动,所以应选择合作性游戏如同桌拍手游戏、同桌打生字牌游戏等。相比于小组游戏,此类游戏会给每个学生带来更多的参与机会,能更充分地利用时间识记生字,还因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能有效激发同桌之间互相比赛的积极性。
  选择游戏还应重视它对学生心智的培养,比如合作精神,适当的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等。为此,在检查学生生字识记情况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的特性,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游戏要全面开展,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其次,游戏要对学生的合作性、竞争性有一定的要求。最后,游戏要丰富多彩、新奇有趣,保证能够长久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习的动力。
  二、课中游戏实施与调控
  (一)游戏的组织
  游戏能否顺利地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重点在于游戏组织是否科学、合理。首先,要抓准教学时机及时导入游戏。教师一般在提出了学习要求后,就要趁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引入游戏,使学生保持兴奋的状态,较长时间地维持学习动机。其次,游戏导入之后教师要清楚地说明游戲的规则、要求,以保证学生按规则进行游戏,减少失误。对于熟悉的游戏,由于学生已掌握规则,教师就无需再作具体要求,只需强调一下“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就可以了。但如果是新的游戏则应该具体说明,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对游戏规则清晰明了。换言之,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游戏的掌握情况决定游戏要求的具体或简略。
  (二)气氛的调控
  课堂气氛是课堂环境的重要因素,能够体现并影响游戏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灵活调控课堂气氛,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游戏过程中正常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恬静而活跃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课堂过于安静或者过于热闹,这都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课堂过于安静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对此游戏缺乏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二是游戏前教师的激发、引导不够,虽然布置了游戏,但未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时应采取重新激发学生好胜心、积极性的措施。三是学生本身的性格因素。一些小组成员比较安静或不习惯与人合作,那么教师可以用奖励的办法激发学生的活力、参与的兴趣。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调控的策略。
  而课堂过于热闹是因为学生的兴奋度高,参与热情足,但这容易使教师难以控制课堂。此外,过于嘈杂的环境也会影响学生正常交流,降低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为课堂“降温”,稳定学生的情绪,维持课堂秩序。例如选择游戏进行规范的小组进行示范,用榜样的作用督促其他学生正确开展游戏活动。另外,还可以用教师的威严——眼神、手势、引导语等来规范学生的游戏行为。   (三)时间的调控
  每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任务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对游戏进行时间上的控制十分必要,教师更应该根据游戏实施情况灵活把握缩短或延长游戏时间。
  比如在自主识记生字的环节,根据学习任务的轻重可以给学生4到8分钟。而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任务,或者游戏的兴趣已消退,就要及时停止游戏,进行下一环节:检查及巩固生字。而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游戏要全面开展,保证能让大部分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所以这一环节的时间要计划充分。在游戏进行中要根据周围学生是否能和参与游戏的学生一样积极地、正确认出生字,还是碰到某些字就有困难这些情况来决定游戏开展时间的长短,从而保证游戏实施的有效性。
  三、课后总结
  (一)游戏效果分析
  虽然把游戏带入识字的课堂能够显现其一定的优势,但课后教师还应该根据游戏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反思,找出游戏教学中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教学活动。
  游戏效果分析主要从识字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两个方面来开展。首先根据周围学生在检查生字的环节中的反应来判断他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生字。另外,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兴奋程度也是游戏效果分析的重要因素。只有细致地总结游戏在识字课堂中的成败经验,才能促进教师掌握科学的游戏教学法,创建充满活力的游戏化识字课堂。
  (二)游戏创新
  正确的游戏教学观不但要求教师掌握多种游戏形式,还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出促进学生综合智能发展的新奇、有趣的游戏,以保证学生对游戏的新鲜感,保护学生爱玩、乐玩的心性。
  简单的游戏创新可以把游戏的内容转换一下,如“开火车”改为“砌长城”,但游戏的玩法还是不变的。或者根据课文内容把游戏的名字改一下,如教学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时,可以把“摘苹果”的游戏改为“摘葫芦”。这样不但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还可使他们更快地融入课文,一举两得。这种把旧游戏改头换面变成新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还能满足学生对新游戏形式的心理需求,重新激发其玩游戏的活力。
  另外,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也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电脑课件游戏,比如“打地鼠”“青蛙跳伞”“摘生字云朵”“放生字气球”“生字碰碰车”等等。这些电脑游戏,极大地丰富了低年级语文识字课堂游戏的类型。只要教师有心去设计,就能开发出更多符合教学需求的新颖有趣的游戏。
  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所以教师不但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还要使学生发挥出他们的创造才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给他们发明喜爱的游戏的空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惊人的,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他们就能夠发明很多新奇有趣的游戏。教师可以选择合理的游戏在全班进行推广,或者在自主识字环节鼓励学生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而不是硬性规定一定要用某种游戏。这样,低年级识字课堂的游戏教学才会更开放,更有生命力,更能够促使学生沉浸在游戏中,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打造充满活力的游戏识字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诗歌对于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诗海拾贝”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在教学“诗海拾贝”这一内容时,笔者带领学生走近诗歌,在阅读、朗诵、品析、分享、创作、编辑诗歌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诗歌创作能力。文章从发现诗歌资源、分享和感悟诗歌、创作诗歌、诗歌展示等方
期刊
摘 要:读写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要把“读写”作為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在读写中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章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指导学生从模仿中创新”“指导学生改写”“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五方面阐述了在作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读写结合;作文能力;习作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
期刊
【摘 要】楹联是中华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国人的继承和发扬。由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人对楹联不甚了解。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可将楹联引入课堂,陶冶学生的情操。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楹联在学校的落地生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借此良好机缘,笔者从楹联教学策略方面入手,探究了小学高年级楹联教学的途径,可将其概括为: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习;让语文字词教学为对对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堂要求呈现出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文章以小学四年级《生活中的智慧》的教学为例,从“体验活动丰富,课堂真实灵动”“善用多模态理论创新资源,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和“活用多样化情境,实现课堂资源的生成”等三方面,浅谈如何让学生通过品德课堂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情感认同行为自觉”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品德教学;教学策略  《生活中的智慧》是北师大版《品德
期刊
【摘 要】朗读是一项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这一活动对于每一位小学生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缺乏教师实质性的朗读指导,使得朗读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文章从教师范读、在朗读中体验语言的声律美及情感美、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在活动中体验朗读的乐趣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期刊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激发并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丰富的阅读涵养学生的生命;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关注学生阅读的过程,让学生贴近文本进行解读;教师要教会学生文段阅读的答题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让阅读不再是学生升学考试的“拦路虎”。文章从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加强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和重视应考阅读答题方法的指导等方面,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指导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提倡“快乐”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让学习不再枯燥、不再是机械式的读读写写。这对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让学生快乐且高效地完成语文课堂学习,实属不易。事实上,万物皆有定律,如果能抓住事物的核心规律,相信很多事情都可以化繁為简。小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模式更直观、简单。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遵循学
期刊
【摘 要】在“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应更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构建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阅读课堂新模式;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实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后教策略;开发阅读环境,挖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资源;采取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多元评价。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模式,有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语文;语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与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与形成
期刊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防御机制尚不成熟,当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时,很难从不利的境遇中恢复过来。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立足于心理活动课,摒弃以往关注“问题心理”的模式,从优势视角来培养初中生的挫折承受力。首先,明确初中生挫折承受力培养的课程目标;其次,构建初中生挫折承受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及开展途径;最后,探讨初中生挫折承受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教师应通过正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