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小组学习,一方面为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条件,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不流形式,讲究实效,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合作学习需要目的明确
数学课上,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不管学生是否张口就会回答,也不管内容有没有合作的必要,还是要组织学生去讨论。
从内容上看,合作学习、共同交流的应该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生长点,是学习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地方,是学生碰到疑难、单独解决有困难,或学生因观察思考问题角度不同而有异议处,或是学生有迫切的愿望,需要与别人进行研讨交流获得别人的帮助等情况。比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一节中,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先出示四道计算题:①(1 5)(1 5)②(x 3)(x 3)③(m 1)(m 1)④(m n)(m n)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二、合作学习要注重实效
为了使合作学习得以有效的开展,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生活化,使学生乐于合作,便于合作。许多问题并不适合直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需要我们认真筛选、精心设计、问题重组。对于探索性不强,以至学生只要经过独立思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合作学习;对于探索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的问题,就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比如,问题情景中的问题可以这样设计:2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3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4条呢?10条呢?……n条直线呢?这样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索自然得出规律,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合作学习需以独立学习为前提
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思考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随风飘落,落不到实处,更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当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想办法解决,当个人的力量难于对付时,才会产生寻求帮助,与人合作的欲望。教学中,我们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规则。讨论前,每个小组成员应先独立思考,并把想法形成文字,再分别畅谈个人观点,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拥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否则,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困难的学生就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当老师提问时,他们虽然能够答对,但这往往是“借脑”回答,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离开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从表面上看起来节奏分明、连贯流畅,但无形中已削弱了个体的数学思考的强度,掩盖了弥足珍贵的创造性思维的表露。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得不到认同的机会,在讨论过后是学生经验的苍白和独立意识的流失。
四、合作学习必须科学分组
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
五、合作学习需要科学合理的合作分工
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或该问题来自于学生之中),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总有个别人无事可做,成了听众和看客。
在合作中发现,在未明确各自的任务之前,每组中总有几个同学的参与率较低,成了看客、听众。但是安排了小组各成员的任务后,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参与的积极性便极大提高。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各种能力的训练,可以将组内成员进行编号。这样,可以每次安排同学承担不同的任务。这次1号同学记录,下次一号同学总结……,教师还可以根据任务的难易,有针对性地进行分配,使任务的安排更合理。例如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池塘的宽度,测量时,每六个人分一组。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各小组在较短的时间内协调合作的方法,明确任务与目标,有的负责测量有关数据,有的负责做标记,有的负责记录,一节课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且每组成员都按要求写了测量报告。
六、加强对学生听、说等技能的培养
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应先教会学生以下基本的合作技能:
1、善于聆听。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我们要使学生明白,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神情专注、眼睛注视着对方去听,有时可以用微笑、点头等表示感兴趣或赞赏,不随便插话,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2、说题技能。课改成功的杜郎口等中学做得最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锻炼了学生良好的说题,如果一个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一道题的思路,那么他也能解决这一类的题目;能做到举一反三;我们的数学教学目标也就能很好地达到!
3、学会质疑。在合作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
4、勇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别人的见解和看法与自己不同却更合理时,要善于接纳别人的建议,修正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个协作者,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只有经过和学生的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意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让他们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仍在探索阶段,通过不断地反思学习,进一步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必将走得更高更远。
一、合作学习需要目的明确
数学课上,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不管学生是否张口就会回答,也不管内容有没有合作的必要,还是要组织学生去讨论。
从内容上看,合作学习、共同交流的应该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生长点,是学习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地方,是学生碰到疑难、单独解决有困难,或学生因观察思考问题角度不同而有异议处,或是学生有迫切的愿望,需要与别人进行研讨交流获得别人的帮助等情况。比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一节中,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先出示四道计算题:①(1 5)(1 5)②(x 3)(x 3)③(m 1)(m 1)④(m n)(m n)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二、合作学习要注重实效
为了使合作学习得以有效的开展,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生活化,使学生乐于合作,便于合作。许多问题并不适合直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需要我们认真筛选、精心设计、问题重组。对于探索性不强,以至学生只要经过独立思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合作学习;对于探索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的问题,就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比如,问题情景中的问题可以这样设计:2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3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4条呢?10条呢?……n条直线呢?这样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索自然得出规律,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合作学习需以独立学习为前提
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思考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随风飘落,落不到实处,更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当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想办法解决,当个人的力量难于对付时,才会产生寻求帮助,与人合作的欲望。教学中,我们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规则。讨论前,每个小组成员应先独立思考,并把想法形成文字,再分别畅谈个人观点,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拥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否则,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困难的学生就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当老师提问时,他们虽然能够答对,但这往往是“借脑”回答,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离开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从表面上看起来节奏分明、连贯流畅,但无形中已削弱了个体的数学思考的强度,掩盖了弥足珍贵的创造性思维的表露。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得不到认同的机会,在讨论过后是学生经验的苍白和独立意识的流失。
四、合作学习必须科学分组
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
五、合作学习需要科学合理的合作分工
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或该问题来自于学生之中),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总有个别人无事可做,成了听众和看客。
在合作中发现,在未明确各自的任务之前,每组中总有几个同学的参与率较低,成了看客、听众。但是安排了小组各成员的任务后,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参与的积极性便极大提高。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各种能力的训练,可以将组内成员进行编号。这样,可以每次安排同学承担不同的任务。这次1号同学记录,下次一号同学总结……,教师还可以根据任务的难易,有针对性地进行分配,使任务的安排更合理。例如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池塘的宽度,测量时,每六个人分一组。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各小组在较短的时间内协调合作的方法,明确任务与目标,有的负责测量有关数据,有的负责做标记,有的负责记录,一节课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且每组成员都按要求写了测量报告。
六、加强对学生听、说等技能的培养
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应先教会学生以下基本的合作技能:
1、善于聆听。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我们要使学生明白,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神情专注、眼睛注视着对方去听,有时可以用微笑、点头等表示感兴趣或赞赏,不随便插话,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2、说题技能。课改成功的杜郎口等中学做得最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锻炼了学生良好的说题,如果一个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一道题的思路,那么他也能解决这一类的题目;能做到举一反三;我们的数学教学目标也就能很好地达到!
3、学会质疑。在合作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
4、勇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别人的见解和看法与自己不同却更合理时,要善于接纳别人的建议,修正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个协作者,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只有经过和学生的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意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让他们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仍在探索阶段,通过不断地反思学习,进一步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必将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