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
方法:观察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儿科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50例加用穴位贴敷为实验组,50例单纯用阿奇霉素不予以穴位贴敷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反应的情况。
结果:在实验组中,不良反应率为1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穴位贴敷能明显缓解阿奇霉素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穴位贴敷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23-01
阿奇霉素为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临床上多种常见的致病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1],半衰期长,每天只需一次给药,但其药物副作用令患儿多数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痛或痉挛)、腹泻(稀便)等胃肠道反应而不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近年来,我院儿科采用穴位贴敷减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过程中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100例,全部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儿科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患儿,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3~8岁。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5例,下呼吸道感染75例。100例患儿均无胃肠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也未使用其他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患儿对疼痛主观症状能清楚表达。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亦欧青,济南制药有限公司,0.25g/支)10mg/(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浓度为1.0mg/ml后静脉滴注,时间大于2h,用药3~5天。实验组于输液中同时加用穴位贴敷,用药3-5天。
穴位贴敷方法:中药贴敷的主要成分为丁香、吴茱萸、胡椒、研末,做成直径为2cm,厚为0.3-0.5cm的圆饼,用胶布固定于脐部,输液前贴于神厥穴,持续4小时。
1.3观察指标。临床观察指标在治疗第15min,30min,60min和静滴完毕时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反应。不适反应分为:①无反应,即无任何胃肠反应;②轻微反应,仅短暂腹部隐痛,轻度恶心呕吐;③重度反应,出现严重腹痛,恶心呕吐频繁,不能坚持用药。
1.4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P15.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临床资料用秩和检验。
3讨论
据有关资料报告,进食后滴注阿奇霉素可显著降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但大多数儿童在患病过程中不愿进食,有资料表明口服蒙脱石散可明显减少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但蒙脱石散引起便秘,味道干涩难以下咽,山茛菪碱也可减轻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但可引起口干,心率快,面红副作用,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阿奇霉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迅速吸收入血液、体液及组织。给药后在体内分布广泛,在有炎症时,利用机体的调理和趋化作用,使白细胞及吞噬细胞向炎症部位扩散,使炎症组织部位浓度增高,半衰期较长,并具有明显的抗生素效应,且短程给药就能获行较长期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碍细菌的转肽过程,抑制依赖于RNA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有其独特的药动学特性,因此用来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阿奇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生机制与胃动素受体有关[2],阿奇霉素与胃动素结合后,可使血浆中胃动力水平提高,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使胃肠平滑肌产生强烈的收缩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消化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时有呕吐清水,痰涎,阵发性脐周隐痛,或伴腹胀,痛无定处,属无形之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弦紧,指纹红或青。中医病机主要为感受外邪,以寒邪为主,导致中阳受损,脾阳不振,病性属寒证,病位在里,辩之焦脏腑在中焦,脾胃,治法以温经散寒,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为主。[3]而脐为先天之凹陷,与腹内组织距离最近,又置阴脉之海—任脉上,成为阴中之阴,与人体的卫气营血相合。脐又称“环谷”,是指脐与消化系统及下焦各脏器的有关象征。因为脐与腹膜直接相连,与大肠、小肠、肝脏、脾、胃、胰等中、下焦脏腑的距离很近,自古以来不少医家常通过脐部给药来治疗中、下焦脏腑的各种疾病。如肠鸣音亢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4]。据方剂学研究表明:此方药味均以辛温为主,都可归脾胃经,药理研究表明,丁香有和胃降逆止呕,可对抗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促进内源性胃动素产生加速对抗,吴茱萸可明显对抗氯化乙酰胆碱引起的胃痉挛收缩使胃的张力和收缩幅度下降,频率减少。
本观察表明,用中药贴敷疗法,可明显减少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且操作方法简单、安全、价格低廉,易接受,疗效甚佳,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藻宸.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79-1580
[2]张申亮.蒙脱石散用于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新进展[J].中国药房,2008,19(26):2066-2068
[3]杨荣,任怀山.山茛菪碱减轻静脉用阿奇霉素与胃肠道反应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0(2),40-41
[4]齐永.脐针疗法、脐全息与脐诊法[J].Chinese Acupumcture & Moribustion,Otc,2004,Vol.24 No.10
方法:观察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儿科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50例加用穴位贴敷为实验组,50例单纯用阿奇霉素不予以穴位贴敷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反应的情况。
结果:在实验组中,不良反应率为1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穴位贴敷能明显缓解阿奇霉素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穴位贴敷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23-01
阿奇霉素为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临床上多种常见的致病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1],半衰期长,每天只需一次给药,但其药物副作用令患儿多数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痛或痉挛)、腹泻(稀便)等胃肠道反应而不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近年来,我院儿科采用穴位贴敷减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过程中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100例,全部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儿科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患儿,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3~8岁。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5例,下呼吸道感染75例。100例患儿均无胃肠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也未使用其他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患儿对疼痛主观症状能清楚表达。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亦欧青,济南制药有限公司,0.25g/支)10mg/(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浓度为1.0mg/ml后静脉滴注,时间大于2h,用药3~5天。实验组于输液中同时加用穴位贴敷,用药3-5天。
穴位贴敷方法:中药贴敷的主要成分为丁香、吴茱萸、胡椒、研末,做成直径为2cm,厚为0.3-0.5cm的圆饼,用胶布固定于脐部,输液前贴于神厥穴,持续4小时。
1.3观察指标。临床观察指标在治疗第15min,30min,60min和静滴完毕时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反应。不适反应分为:①无反应,即无任何胃肠反应;②轻微反应,仅短暂腹部隐痛,轻度恶心呕吐;③重度反应,出现严重腹痛,恶心呕吐频繁,不能坚持用药。
1.4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P15.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临床资料用秩和检验。
3讨论
据有关资料报告,进食后滴注阿奇霉素可显著降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但大多数儿童在患病过程中不愿进食,有资料表明口服蒙脱石散可明显减少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但蒙脱石散引起便秘,味道干涩难以下咽,山茛菪碱也可减轻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但可引起口干,心率快,面红副作用,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阿奇霉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迅速吸收入血液、体液及组织。给药后在体内分布广泛,在有炎症时,利用机体的调理和趋化作用,使白细胞及吞噬细胞向炎症部位扩散,使炎症组织部位浓度增高,半衰期较长,并具有明显的抗生素效应,且短程给药就能获行较长期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碍细菌的转肽过程,抑制依赖于RNA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有其独特的药动学特性,因此用来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阿奇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生机制与胃动素受体有关[2],阿奇霉素与胃动素结合后,可使血浆中胃动力水平提高,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使胃肠平滑肌产生强烈的收缩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消化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时有呕吐清水,痰涎,阵发性脐周隐痛,或伴腹胀,痛无定处,属无形之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弦紧,指纹红或青。中医病机主要为感受外邪,以寒邪为主,导致中阳受损,脾阳不振,病性属寒证,病位在里,辩之焦脏腑在中焦,脾胃,治法以温经散寒,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为主。[3]而脐为先天之凹陷,与腹内组织距离最近,又置阴脉之海—任脉上,成为阴中之阴,与人体的卫气营血相合。脐又称“环谷”,是指脐与消化系统及下焦各脏器的有关象征。因为脐与腹膜直接相连,与大肠、小肠、肝脏、脾、胃、胰等中、下焦脏腑的距离很近,自古以来不少医家常通过脐部给药来治疗中、下焦脏腑的各种疾病。如肠鸣音亢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4]。据方剂学研究表明:此方药味均以辛温为主,都可归脾胃经,药理研究表明,丁香有和胃降逆止呕,可对抗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促进内源性胃动素产生加速对抗,吴茱萸可明显对抗氯化乙酰胆碱引起的胃痉挛收缩使胃的张力和收缩幅度下降,频率减少。
本观察表明,用中药贴敷疗法,可明显减少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且操作方法简单、安全、价格低廉,易接受,疗效甚佳,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藻宸.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79-1580
[2]张申亮.蒙脱石散用于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新进展[J].中国药房,2008,19(26):2066-2068
[3]杨荣,任怀山.山茛菪碱减轻静脉用阿奇霉素与胃肠道反应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0(2),40-41
[4]齐永.脐针疗法、脐全息与脐诊法[J].Chinese Acupumcture & Moribustion,Otc,2004,Vol.24 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