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情感是这门艺术的核心。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在当今社会,良好的情感,不仅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魅力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叶圣陶语)文章是作者情动于衷,溢于言表的产物。如果不能领会文章的感情,就不能所真正读懂了文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不应该离开情感体验。那么,如何调动情感因素为语文教学服务呢?我认为要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较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下面结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实践,略表于后:
  
  一、开掘情感源流
  
  小学教材中蕴孕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时善于把握、开掘情感的源流,就能使学生较好地蕴积情感的“储备量”,这方面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1.定好情感基调。文章中的情感也有一个基调的问题。从总体上讲,文章中流露出情感总有差别,或勃发豪放、或凝重深沉、或激昂愉快、或悲抑凄凉。为文章确定一个基调,可以从全局、整体角度去把握好作品中的情感。如:《养花》中开篇写道:“我爱花,所以我爱养花。”教学时,仅从文章的这几话中,就为全文楔定了感情地基调,教学时只有扣准了“爱”,才能使学生深刻地领略老舍养花的乐趣。
   2.理清情感层次。优秀的文章,“情”往往潜隐于“辞”中,形成一条情感发展线,体现了情感变化的层次性。《赤壁之战》周瑜用写假降信→选择天气→假意投降→火烧战船→追杀曹军的过程。理清了这条情感线,便能使学生清晰地感悟到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打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3.把准动情之点。小语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文艺性较强。阅读这些篇目,统观全文时总有一两处感人至深的佳句,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巴金的《春蚕》中有这样几句话“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透过这句话学生就能很好的感受到母亲养蚕的辛苦。
   4.辨明情感差别。人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显现出差异特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表现情感差异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玩味,培养学生丰富而又细腻的情感品质。《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七自然段,展现了“我”的内心活动,当邱少云烈火烧身时,我“紧张”、“担心”、“矛盾”、“焦急”、“痛苦”,表现出情感的复杂性,烘托了邱少云烈火烧身时令常人难以忍受的危险处境。教学时,要抓住“我”的复杂情感,让学生细品情感的差异。
  
  二、感知情感体悟
  
  作者动情缀文,学生读文动情,这就决定了教师在阅读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作者的情感是否能被读者感受,进而得到自我体验,这就要求老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动情点,深刻地把作者的感情波澜传导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高层次地体会作者笔下的形象。因此,教师要交给学生体情的方法,培养学生悟情的能力,为学生较好地表达情意酝酿情绪。
  1.以理激情。情感是以认知为前提的,只有被感知过的事物,才能对这一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讲解的方法,讲清与文章有关的背景、故事,引领学生认清事物的含义、功用,丰富学生的认识,达到以理激情、情理交融的境界。
  2.想象入情。想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引领学生感知描述性优美语言时,依据已有的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与作者进行情感上沟通。
  3.读中悟情。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朗读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
  4.比较体情。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明晰差别,抓住特点,较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紧紧围绕“圣诞夜”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简述了小女孩在圣诞夜赤脚卖火柴——小女孩擦燃火柴幻想与圣诞夜相关的食物、圣诞树等事物——小女孩在圣诞夜热闹氛围中冻死了。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过除夕夜的,一家人是如何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罪恶地旧制度的痛恨以及对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热爱之情。
  
  三、创设表情佳机
  
  情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体悟教材情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去感知教材。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较准确地领会文章中的情感,或被人物精神所感染,或被优美景物所陶醉时,随着情感加深,会产生急于喷发的动机,即出现了“情满而溢发”的现象。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愿语泻情的需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最佳时机,培养学生丰富的移情能力。学生在抒发情感中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在写作中强化了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总之,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在情感教学过程中,“开掘情感源流是前提”,“感知情感体悟是延展”,“创设表情佳机”是最终目标。遵循这一科学的情感发展的过程,便能有效地使作者、教者、学生、教材的情达到四情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促使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达到文、理、情相通的境界。
  (河北省涿州市向阳中心校张村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班固在《汉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咏之声发。”这些都告诉我们,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甚至有人把文章形象地称之为是作者的心电图,如何把作者所体现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这就首推读。  在多姿多彩的教学风格中,最突出的也是读,读是架
期刊
摘要:教材改革一直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新的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方面做了很大的改变,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利用新教材成为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走进新课堂。  关键词:观念 培养 创新    新的数学教材与以往的数学教科书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教学方法都做了很大的改变,真正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程序。与此同时,对文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大潮的冲击,我国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在思索: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搏击、去发展、去创造,从而实现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方向转轨?  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掌
期刊
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 ,是发声阅读。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能使人感受。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
期刊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多年来的古诗教学课堂上缺乏对古诗词热爱的情感,课下没有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延伸,缺乏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学生没有从教师那里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何谈滋养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  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
期刊
初中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  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
期刊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是由教师将知识分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地系统地加以呈现,使学生通过倾听、记忆和练习以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出现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新课程倡导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
期刊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其实是没有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没能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成功就是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其乐融融。     一、历史课堂学习“四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    我们常说,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学习更是这样,好的
期刊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