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堂中的交往式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是由教师将知识分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地系统地加以呈现,使学生通过倾听、记忆和练习以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出现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新课程倡导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与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本人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教学模式——案例交往式教学法。
  案例交往式教学是指以案例为载体,以交往为本质,以探究过程为根本任务,让学生在案例探究中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与交流、辩论与对话,以及不同观点的交锋与思想的碰撞,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以案例为载体
  
  在案例交往式教学过程中,案例是学生探究的对象和学习知识的载体。案例质量的高低是案例交往式教学能
  否成功的前提。为此,案例必须体现以下特点:
  1.典型性。所选案例应是同类案例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2.探究性。案例不能过于简单,应体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这才有探究的必要。如果案例的内容简单,学生观点一致,不存在什么问题或争议的话,这样的案例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那些有激烈观点的冲突,没有处理方法和结论的案例,往往内涵丰富,它能吸引学生透过各种表面现象,能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面深入探讨,共同思考和理解问题的实质。
  3.目标性。在案例交往式教学中,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每一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的知识体系。
  
  二、以交往为本质
  
  案例交往式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其统一的实质是交往。这种交往同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领导者、参与者。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既相对独立,各自属于不同角色,又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1.教师在交往中扮演“导演”的角色。
  (1)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通过引导、启发、点拨、评论等各种巧妙的手段,使探究、讨论、发言过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
  (2)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学生在探究讨论中陈述自己的观点,评论他人的观点,展开争论以至形成共识,教师在其中起着促进的作用,鼓励学生创新,支持不同意见交锋,促进探究向纵深发展。
  (3)由居高临下倾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仔细“倾听”,创设和谐情景,促进学生探究。教师不是思想的主宰者,真理的垄断者,而是通过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启发、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
  2.学生在交往中扮演“主演”的角色。
  (1)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提供与教学相关的案例材料。
  (2)学生提供探究角度,提出假设。
  (3)学生收集和发现材料,展开探究活动。
  (4)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总结。
  3.师生间的相互交往。这种交往体现在互动性和互惠性。互动性既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互惠性既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蜡烛的燃烧”,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三、以探究过程为根本任务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强调“正确结论”的至高无上性。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解析背诵。案例交往式教学以探究过程为根本任务,强调过程重于结论,强调批判反思的过程而非教条的结论,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强调探究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样也意味着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
  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案例交往式教学分可为以下几个阶段: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假设——收集发现材料——归纳分析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学生“探”,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规律。探究的过程是师生讨论过程,是师生相互倾听相互提问的过程,没有问,就没有探究的过程。为此,教师必须鼓励质疑,不唯书不唯上;要善待怪问错问,对于怪问、错问的学生,应肯定其勇气,并加以引导。对于深问的学生,教师可能一时难以回答,切不可搪塞敷衍,应诚恳地和学生一起讨论。
  案例交往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课型形式。实践证明,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作为一种新的课型形式它还需要不断实践和完善。每个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人一定会为之不断努力地探究下去。
  (河北省大名县红庙乡北堤中学)
其他文献
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展开,“黑板+粉笔”是主要的教学工具。而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不同,提供的外部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于是,多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信息,生动活泼的界面,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不少语文教师的青睐。但是,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看,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成功。  那么,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利,还是
期刊
今年中考命题的总体思路基本没变,还是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关注时代性、探究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因此以新课改的理念指导初中思想品德课总复习至关重要。  第一阶段:据“标”依“本”,夯实基础阶段  新课程标准是准备中考的依据和方向,要把对新课程
期刊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高考中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要考数学?高中数学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如何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合谐地结合在一起呢?就此,我来谈谈对高中数学的教与学的一点点看法或体会。  首先要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数学的希腊语意思是“学问的基础”,有“学习、学问、科学”的意义,从这个原始意义上就不难看出,从古代起数学就被重视,而且与科学有着丰富的相互作用。比如,已知黄道与赤道的夹角和太阳从冬至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班固在《汉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咏之声发。”这些都告诉我们,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甚至有人把文章形象地称之为是作者的心电图,如何把作者所体现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这就首推读。  在多姿多彩的教学风格中,最突出的也是读,读是架
期刊
摘要:教材改革一直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新的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方面做了很大的改变,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利用新教材成为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走进新课堂。  关键词:观念 培养 创新    新的数学教材与以往的数学教科书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教学方法都做了很大的改变,真正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程序。与此同时,对文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大潮的冲击,我国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在思索: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搏击、去发展、去创造,从而实现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方向转轨?  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掌
期刊
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 ,是发声阅读。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能使人感受。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
期刊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多年来的古诗教学课堂上缺乏对古诗词热爱的情感,课下没有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延伸,缺乏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学生没有从教师那里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何谈滋养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  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
期刊
初中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  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