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遇上医疗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dx0544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互联网医疗只有将服务做得更好,才能获得更多用户认可,从而改变更多人的就医方式。
  “300元挂号费被炒到4500元,女孩怒斥医院票贩子事件”尽管已过去了一段时间,但社会各界对“看病难、看病贵”的讨论却从未停止。
  许多人将症结归于,优质医疗资源有限与过分集中。在传统医疗体系被人们纷纷诟病之际,一直声称致力于解决“看病难”问题的互联网医疗,被寄予了厚望。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至少有2000家企业布局互联网医疗,且不断有新企业涉足进来。
  它为人们带来了什么不一样的医疗服务?它能打通医疗服务到人的“最后一米”吗?


  模式一:从挂号切入
  网友老斯基的膝盖处发现了肿块,他想去一家三甲医院就诊。
  按照以前的就医方式,他必须先去医院排队挂号,才能得到医生诊治。如果运气不好,就算排了一天队,最后可能还是没法诊治,第二天还得继续做重复的事。
  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选择这种方式就医,而是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挂号后直接去医院就诊,整个看病过程不到半天就完成了。有了这次经历,老斯基每次就医之前,都是先在网上挂号。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医便利多了,这在以前不敢想象。”
  老斯基的经历,正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发生。造成这种转变发生的,是以网上挂号为切入点的互联网医疗。


  成立于2005年的就医160便是其中之一。它最初并没涉足挂号业务,而是一个与医疗相关的博客、社区和健康咨询网站。做了几年之后,创始人兼CEO罗宁政发现,这些业务没有深入到医疗体系,根本不能称为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就在他苦思如何做互联网医疗时,2009年国家卫计委允许公立医院与第三方中介合作,在网上开展免费挂号预约服务。
  罗宁政由此看到了希望。2010年,他果断将就医160转型为在线预约挂号服务平台。
  随后,罗宁政开始忙着整合医院资源。好在他此前做资讯类网站已积累一部分资源,工作进展得还算顺利,平台从接入第一家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到拿下50家医院,只用了一年时间。因为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效率,用户数也慢慢增长起来。
  在做挂号业务时,罗宁政发现,患者在网上挂完号后还是要到医院排队支付,于是就医160又做起了在线支付业务。但问题又来了,患者往往需要在医院做些检查,而有些检查结果往往需要等待2-4小时,于是就医160又做了在线推送检查报告等就医全流程服务。
  “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将就医流程优化,更好地提升就医体验。”罗宁政对《支点》记者说,如此下来就医160的黏性和价值就得到了提升。
  数据也验证了罗宁政的观点。2014年,就医160的患者用户数增到了1200万;2015年底这一数字则上升至7000万。不仅如此,就医160累计服务人次超过了2亿。用户的增长也带动了医疗资源的接入,如今就医160接入的医院多达2000多家,其中三甲医院超过600家,可服务医生数达45万。
  不过,罗宁政也很清楚,就医160只是提升了就医体验,并没有触动用户“看病难”的根基。否则,“票贩子”事件也不会频频发生。
  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医患比例为1:527。类似就医160这样的互联网医疗模式,依然没有解决医疗资源欠缺的问题。
  模式二:触角伸向在线轻问诊
  前段时间,雨文(化名)不到两岁的小孩又生病了,这次是拉肚子。
  想起上次带小孩在医院就诊的经历,她至今都心有余悸。早上9点拿到普通号时显示是800多号,为了让小孩尽快看好病,她又挂了专家号,等医生给小孩看完病已是下午4点多钟,累得够呛。
  考虑到拉肚子只是小病,她不想再去医院折腾一回。于是,她下载了一款比较火爆的互联网医疗APP,在其上发布了小孩的相关病情,6分钟之内,一位医生对她提出的问题免费进行了解答。
  这之后,每当自己或者家人遇到一些健康方面的小毛病时,雨文都会在这个APP平台上求助,等待医生在线解答。她用的这款APP名叫春雨医生,是互联网医疗在线轻问诊的代表之一。这类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出现,开始分流一部分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人满为患的状况。
  成立于2011年的春雨医生,主要通过吸引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上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对患者进行诊疗。最初的发展模式类似“滴滴出行”的抢单模式,患者在平台上提出相关医疗问题,系统会根据患者描述的病情,智能分发给相关领域的医生。患者提问均为免费,抢单医生回答问题后,春雨医生会对其进行补贴。
  “大多数病,患者不需要到线下就诊,医生在线上就可进行判断和诊疗,这是我们做春雨医生的初衷。”春雨医生首席市场官刘成平对《支点》记者说,只要能够集聚足够多的医生,就能满足患者的日常诊疗需求,我们称之为在线轻问诊。
  因为对患者免费,对医生又有一定的补贴,春雨医生的用户注册数很快过了百万,医生也慢慢多了起来。
  不过,此时入驻春雨医生的医生大多属于新锐医生,很多患者并不是十分信任这些年轻医生,他们希望也能自己选择有经验的权威医生作答。为吸引优质医生入驻到平台上来,春雨医生上线了空中医院,即医生利用闲暇时间在线开一个私人诊所,自己设定文字、图文、电话诊疗服务收费价格。若患者有需要,还能为其提供私人医生服务。
  就这样,通过优质医生资源吸引患者,用收入和患者吸引医生,如今春雨医生已有近1亿用户,40多万名医生资源。
  “春雨医生每天的在线问诊量有30多万,北京协和医院一天的门诊量也才1万多人。”刘成平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决了“看病难”和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   模式三:线上不再只是轻问诊
  杭州市滨江区的黄女士,两年前在做胃镜时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疼痛,经过紧急的心肺复苏以及急诊介入手术后,黄女士转危为安。术后的她,一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定期复诊,按时服药后病情逐步恢复稳定。但每次复诊赶赴远在上城区的市区医院时,在拥堵的路上要耗费大量时间,这让黄女士感到吃力。
  改变,发生在去年12月10日。当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心血管专家王建安,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为黄女士做了在线视频复诊。根据黄女士在线上提供的检查化验资料,王建安建议其继续服药,并开出了“全国首张互联网在线电子处方”。处方开出2天后,第三方药企将药送到了黄女士手上。
  这不仅让黄女士大为震撼,也在整个医疗体系“炸开了锅”。
  这件事发生之前,线上更多地停留在在线轻问诊方面,医生只做健康咨询指导,不涉及具体开设处方药物等。这之后,互联网医疗则直接将“轻”去掉,跨越到了在线诊疗、电子处方、延伸医嘱等医疗过程更深层面。
  成立于去年12月7日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是在桐乡市、乌镇两级政府的主导与支持下,由微医集团控股,与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股份制公司,双方共同运营该“互联网医院”。
  微医集团拥有1.1亿用户,20多万名重点医院专家和1900多家合作医院。如果回到6年前,微医集团做的是和就医160一样的事情,都是以挂号为切入点涉足互联网医疗。在发展过程中,它遇到了和就医160一样的问题——只做网上挂号服务并不能触动“看病难”的根基。
  “在我们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如何有效配置医疗资源。”微医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支点》记者表示,除了开展在线诊疗,他们也在开展医医之间的远程会诊,实现大医院和基层医院资源的有效均衡利用,并不断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
  微医集团所说的这种模式,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建生教授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落地:他们组建了一支由3000多名专家和基层医生组成的医生协作组织,若遇到疑难杂症,基层医生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利用电子病历共享、远程高清音视频通信、电子处方的认证存储与流转、药品的远程配送等技术与业务手段,让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层医生、专家和患者,在线实现病情诊断与提供治疗方案等。
  互联网医疗已步步深入医疗体系。然而,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线上诊疗的医疗服务依然有限,很多诊疗和治疗都需要面对面进行,譬如打针输液、检查、各项手术和住院等。
  涉足互联网医疗的企业,当然不会甘心放弃线下医疗市场。
  模式四:上门抢生意
  今年春节期间,李垚的小孩生病需要输液。她觉得这个节点带小孩去医院看病,肯定会很不方便。
  怎么办呢?她想到了很久以前下载的一款医护上门服务软件。当初只是觉得有趣下载了下这款软件,没想到关键时候还真派上用场了。
  在描述完小孩病情,并将上门输液需求发布在平台上后,马上就有一名护士接了单。再次电话沟通并确认相关信息后,这名护士在约定时间内到达了李垚家,给她的小孩输液。没过两天,小孩的病好了,这才让李垚舒心地过了一个春节。
  帮助李垚的这款软件是医护到家。和很多互联网医疗平台一样,它的出现也是为了让患者不用再集中到传统医疗体系去看病,将这种需求引流到家里。而且,在大家都将目光聚集在争夺医生资源的时候,它则将焦点放在了抢占护士资源上。
  “我们就是想做差异化产品,发现医护上门服务还算是市场空白。”医护到家运营总监魏贵磊对《支点》记者说,跟其他互联网医疗平台不一样,这些服务主要由护士完成,护士的闲暇时间比医生要多很多。他认为这个市场大有可为。
  在决定以这个点切入互联网医疗市场后,魏贵磊和团队调查发现,他们的设想并非空想,医护市场上,原本就有一些护士,以个人名义为患者提供医护上门服务,而且需求量还不小,客户群体多为老年人、残疾人、小孩,以及那些经常需要打针输液的癌症肿瘤患者和打黄体酮的孕妇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一些不去医院就能完成的线下医护服务进行整合,利用护士的闲暇时间,让其为患者提供上门打针、导尿、换药,以及推拿、刮痧、拔罐等的医护到家“应运而生”。与春雨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运作模式类似,它主要通过“系统分发自动抢单”和“点将”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服务。
  不过,与其他互联网医疗平台相比,以线下为主提供医护上门服务的医护到家还是个“新生儿”,去年12月才上线,至今运转仅有几个月。据魏贵磊透露,目前医护到家用户下载量已有100多万,护士资源接近3000人,医生为600多人。
  野心:要的是O2O市场
  相比通过提供医护上门服务抢占线下市场,各类互联网医疗企业更热衷于通过布局线下门诊等实体医疗机构,分享更多的市场蛋糕。毫无疑问,从线上到线下,互联网医疗正在试图发起一场蚕食传统医疗市场的战争。
  这之中,迈出第一步的是春雨医生,它去年在北京正式运营了3家春雨诊所,今年3月4日,它在武汉的一家春雨诊所正式开业。另一家位于光谷的春雨诊所则处于试运营期。春雨医生首席医疗官范晶对《支点》记者表示,目前有300多家线下医疗机构与春雨医生达成协议,愿意共建春雨诊所。预计今年6月底,在武汉、北京分别常态化运营15和10家春雨诊所。
  刘成平介绍,在运行方式上,春雨诊所采取自建加合作的方式:自建诊所主要用作旗舰店,将服务流程标准化,以给其他诊所作参考,所占比例较小;大部分诊所主要与二级、三级和社区医院合作,春雨医生提供病源和医生资源,合作方提供线下场所、检查设备等硬件设施。
  春雨医生之后,更多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始涉足线下门诊。
  1月18日,丁香园自建的首家诊所正式开业,今年预计将通过自建方式再新开张3-5家诊所。几乎同期,杏仁医生今年也重点发展线下,并准备开设10多家线下医生工作室。微医集团宣布今年将耗资1.5亿美元,在全国建设5个区域手术中心。   “跑马圈地”的背后,大家都有着各自的打算和野心。
  “看病不是一次性的事情,杏仁医生希望打造一个闭环。”杏仁医生创始人兼CEO马丁对《支点》记者说,医生工作室能为患者提供多一种的就医选择和服务模式。
  在刘成平看来,线下门诊也能增加用户黏性,提高患者对平台的忠诚度。
  具体来说,在春雨医生每天30多万的线上轻问诊数据里,有近30%的患者需要线下进一步解决问题,有了线下门诊就能完善用户体验。
  这就引发一个问题:互联网医疗企业布局的这些线下门诊实体,会不会遭遇传统医疗体系中一般医院和门诊遭遇的困境——大家更多的还是相信大医院。
  刘成平对此的回应是,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支撑他这个回复的背景是,为了打消患者对诊所医生存在的顾虑,在国家卫计委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背景下,春雨诊所的医生均为三甲医院副主任、主任级别医生,利用他们的闲暇时间坐诊。
  但是,线下坐诊毕竟和线上问诊不一样,在线上医生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工作,线下出诊则需要相对完整和充裕的时间段,医生们是否愿意?
  刘成平表示,就像线上问诊能给他们带来阳光收入一样,线下坐诊同样能吸引一些有意愿的医生。
  做医护上门服务的点点医创始人邢大欣,则对《支点》记者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她认为,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多点执业”的医生远远不够,并非所有的医生都能接受互联网医疗,如何调动医生和护士的积极性还需要做更多努力。毕竟,只有足够多的好医生和护士才能吸引患者。
  这只是互联网医疗遇到的一个问题。
  瓶颈:如何盈利成心头之痛
  眼下,摆在各家互联网医疗企业面前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他们究竟要怎样才能盈利?
  就医160已连续亏损3年,仅去年上半年就亏了近1800万元。刘成平也表示,春雨医生前几年基本没有多大营收,主要是在做获取用户和医生等资源的基础工作。
  此外,微医集团和医护到家的负责人均对《支点》记者表示,目前还处于持续投入阶段,整体上并未盈利。
  “就像很多互联网企业一样,互联网医疗企业确实是在烧钱。”刘成平说,但这是为了抢占市场,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大量的用户和数据,现在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步被培养起来,可以肯定的是春雨诊所的营收今年会扩大很多。
  “发展这么多年,大家都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用户,不能再一味地烧钱了。”魏贵磊进一步解释,现在拼的就是谁能赚钱,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这些互联网医疗企业就已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摸索。
  目前,主要有基本产品售卖和流量变现的盈利方式。
  就医160这类模式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其基本产品收费模式为:一般对患者挂号为免费,通过为医院提供到诊和支付收取服务费;也有部分企业采取向患者用户收取挂号服务费的方式,每次收取100元-600元不等。
  春雨医生这类模式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则和医生合作分成。其基本产品除有免费在线轻问诊外,还有付费线上轻问诊,医生自主设定费用,若是电话咨询则按照4元/分钟收费,若是图文咨询则按照10元-200元/次收费,或者是99元-2980元包月包年收取会员费;线下诊所每次收费标准在200元左右,或与线上轻问诊打通按照1680元-2980元收取年费。
  微医集团这类模式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营收模式和春雨医生类似,也是和医生合作分成。其基本产品收费模式中,不需要视频问诊的在线问诊,医生自主设定费用,图文咨询在0元-100元之间,电话咨询每15分钟收费为30元-200元之间;如果需要通过视频问诊,开设处方每次收费为200元。
  医护到家这类模式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其基本产品收费模式则是以医护上门服务为标准,每次向患者用户收取100元-200元的上门服务费,从而与护士和医生分成。
  而在流量变现方式上,各类互联网医疗企业则大同小异,都是通过集聚大量患者用户,通过接入海外就医、保险、医药电商、智能健康硬件等合作伙伴的方式进行导流,从而获取服务费或者收入分成。
  然而,现实的运转情况似乎并不能让人满意。
  罗宁政透露,就医160去年的营收只有3000多万元。
  春雨医生尽管去年有1.3亿元营收,但其患者用户付费的意愿并不高。就拿在线轻问诊来说,此前动脉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其在线免费问诊的人数是付费咨询问诊人数的10倍。
  号称日均接诊量超过7000人的微医集团,也并未透露具体营收情况。魏贵磊则称,医护到家上门服务日均订单量仅有100单左右,月收入100多万元。在他看来,各类互联网医疗企业还要更多地创新商业模式。
  罗宁政则认为,现有各种盈利方式已取得一定效果,关键是要将这些商业化之路做深做透。
  “互联网医疗真正发展不过几年,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各个平台对用户的培养还处于早期阶段,在为患者解决‘看病难’的专业性上还有待加强。”他说,随着时间推移,互联网医疗只有将服务做得更好,才能获得更多用户认可,从而改变更多患者的就医和消费方式。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要培养用户为互联网医疗买单的行为,还需和传统医疗“看病贵”拜拜。他们认为,尽管互联网医疗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这些做好之后,盈利就会自然而然。”(支点杂志2016年4月刊)
其他文献
从“金融门外汉”到“投资大咖”,湖北长江资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资本”)总经理赵剑华,已在私募股权基金(以下简称“PE”)行业耕耘十多年。  目前,长江资本管理着总规模超过30亿元的多只基金。其中,2014年设立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并购基金(以下简称“长江产业并购基金”),是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设立的第一只主题产业基金,一期规模为10亿元。  对于PE投资,赵剑华喜欢将企业放在
期刊
如同Uber颠覆了出租车行业,Airbnb正在重塑另一传统行业——酒店业。  得益于Airbnb的出现,人们可以从个人手中短租一间房,而不是住酒店。同样,人们也可以将空置房屋出租,获得额外现金,并且房租通常比酒店还便宜。这就是Airbnb的模式,用空闲房屋赚钱。  前不久,小猪短租、途家、住百家等中国的在线短租公司陆续宣布拿到融资,其中不乏数亿美元的大额融资。与此同时,Airbnb也于8月19日高
期刊
核心提示:把芯片质量的稳定性做好之后,再去塑造价格优势,未来的路也许会更好走。  2月27日,由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创业家》传媒承办,《支点》杂志社协办的第25期“光谷·青桐汇”活动,如期在光谷资本大厦举行。  本期“光谷·青桐汇”活动,共获得36张投资邀约函。其中,武汉聚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以10张投资邀约函的成绩,获得了“邀约王”称号。  项目名称 聚芯微  讲诉人 武汉聚芯微电子
期刊
核心提示:很多来自农村的茶艺师受茶馆的熏陶,在完成自身素质的升华之后,却又最终迷失在茶馆。  茶馆越来越多,一个颇让人好奇的职业群体,也日渐庞大起来:茶馆的茶艺师。一个年轻的女孩,用十年时间来泡茶,她会得到什么?  显然,茶艺师是个青春饭行业。过了35岁,还在那里泡茶,估计茶客也不干了。若从十八九岁开始,成为一名职业茶艺师,也就十来年的职业光景。恰恰这十来年,是茶艺师作为一个女人,一生之中最灿烂的
期刊
我们面对的整个企业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未来所有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都将经历非常痛苦的转型和升级。企业如何应对这些不确定性问题?又如何在这个时代拓展商业?《平台转型》的一些方法论,给了我们不少具体的启示和借鉴。  企业要学会在不确定中前行,这就要求未来的商业模式必须拥有高度适应力,以及高度弹性的本质。  一些公司的做法,正反映了这样的风潮。像中国这几年的热门公司小米、乐视、阿里,其业务范围的扩张
期刊
核心提示:在用普通话谈论故乡的文本中,故乡事实上已经消失,我们的乡愁也终究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这两年,“还乡体”文章颇为流行。似乎在每一次返乡之后,都会有不少文艺青年和知识分子,用文字来记录回乡的观察和感受,在网上引发广泛的共鸣。  读这样的文字,最大的感受,还不是文中所写的事实是否真实(一位东北籍记者因为没有回家,所写的故乡故事遭受广泛质疑),而是我们普遍不得不用普通话文体来谈论故乡。在这
期刊
核心提示:互联网医疗是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颠覆传统医疗并非一蹴而就,其未来发展需要将线上诊疗和线下服务结合起来。  不管哪个行业,“互联网+”的核心都不是互联网,而是行业本身,医疗行业更是如此。  医疗行业在整个产业链条、社会关系之中,贯通首尾的始终是人,是健康,是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面对正在风口上的互联网医疗,本刊邀各方专家探讨互联网对传统医疗的颠覆和改变,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可能性,寻找
期刊
3月3日—4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办、武汉光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承办的《现代有轨电车交通工程技术标准》编制专家审查会,在中国光谷隆重召开。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有轨电车分会会长宋敏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冯爱军,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现代有轨电车专家和企业技术负责人与会。  这是国内有轨电车
期刊
核心提示:社会公共空间的信任,最终还是要靠具有公信力的制度和对社会公德的自觉恪守,来共同维护。  前不久,我到武汉市蔡甸区的后官湖湿地公园踏青,在那个很大程度上保有未开垦原始乡野山水景观的公园内,我不仅体验到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各种乐趣,更在偶然间,收获了一份由一位乡民构建起来的朴素感动。  我们租了公园的自行车,约半小时后,便深入到了公园内部。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边,有着一家并不起眼的农家乐
期刊
核心提示:万万没想到,网剧越俗越火。但是,靠“污、俗、漏”博取点击率,并非长久之计。  2015年可谓是网剧野蛮生长的一年,然而今年一开年,《太子妃升职记》、《心理罪》、《上瘾》等一系列网剧惨遭下架。  不久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表示,今年将加强网剧审核,线上线下标准一致,“电视台不能播的,网络就不能播”。  一视同仁,这简直是真理啊。没有道理电视上播的就要严格审查,而网络上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