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性教育现状反思教育公平

来源 :学生之友·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zhengp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男权文化盛行的社会背景下,男女所受到的教育仍存在不公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女性受到的教育现状也显示出目前所反映出的教育公平中多元化和复杂化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比男女受教育情况来分析女性教育的现状,认为应该从正确看待性别差异和提升教师教育能力这两方面入手解决男女教育公平的问题。
  一、教育公平的定义及内容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社会公正之规范对教育平等状况的推断,主要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二、男女性所接受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男女教育平等可以从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文盲人口数等入手,来分析男女在所受教育方面的不平等。本文主要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出现的种种不平等现象进行解析。
  表一 6岁及以上男女未入学人数比
  年份 6岁及以上未上过学人数比例
   男        女
  2004 2.66       6.50
  2014 1.60       3.80
  从2004年和2014年男女未入学人数比例来看,男女未入学的人数依旧不少,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女性未入学比例显著降低,男女未入学人口数比例差距从2004年的3.84%下降到2.2%。即使近年来男女入学比例不断提高,但是男女在未入学人数上的差距依然显示出相比于男性,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依然很少。
  表二 15岁及以上的男女文盲人数比
  年份 15岁及以上文盲人数比例
  男 女
  2004 2.90 7.42
  2014 1.30 3.70
  根据表二数据可知,2004年15岁及以上的女文盲比男文盲人数多出4.52%,2014年女文盲比男文盲多出2.4%。经过十年的变迁,两者之间的比例差由4.52%下降为2.4%。但数据依然表面女文盲比例仍然远远高出男文盲。
  表一、表二数据都表明了男女性教育机会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该种差异的原因各式各样。虽说地域差异与家庭差异,都是造成男女入学机会差异的原因,但在同等条件下,一般情况下男孩入学机会远远大于女孩是由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这一特殊民俗文化导致的结果。
  (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我国教育借鉴了西方教育“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原则。抽象的、整体的“人”只是一个没有性别的整体性的精神存在,相对于作为界限清晰的男人、女人而言,它模糊了男女之间的具体差异。随之,我国现代教育也慢慢地趋向于一种无性别差异的中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多地注意力聚焦在优等生和差生两个极端身上,至于性别差异这一影响因素较小。因此,跨越性别的差异是目前教学主流旋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节奏之下也难以实现男女两性的自我发展。
  (三)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两性教育结果是不平等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比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率较低;二是就就业层次而言,女性比男性低。据统计,在相同条件下,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大约只有男毕业生的87.7%。男女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业成绩和毕业后的就业收入水平并无显著差异,但女生就业率且在就业层次方面则明显低于男性。
  三、促进两性教育公平的建议
  (一)正确看待性别差异
  现今,许多的教师并未意识到自身的性别价值取向,因此对于男女生所寄予的希望以及给予的评价存在差异。有研究揭示教师对男女两性的性别价值认定和取向趋向于传统的性别价值观念。男女生即使在生理上存在差异,但如果这种生理差异片面地扩大到其他方面,就可能导致性别偏见的结果出现。要促进两性教育公平,应当针对男女学生发展的特点施教。只有看到差异才能够了解男生、女生的需求,才能给予其更加有针对性的关怀,给予其更多的选择,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扬个性。
  (二)提升教师教育能力
  教师在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的前提下,改善原有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能力。教师正确认识到男女生的差异这一基础上,还应看到这一差异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另外,女生还有适应性强、学习刻苦努力、善解人意等优势,要真正挖掘女生自身的潜力,使其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学科教学中,尤其在农村中学和非重点中学及非重点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训练女生的“理科思维”,培养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将其文科优势迁移到理科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郑晓鸿.教育公平界定[J].教育研究,1998,04:29-33.
  [2]王剑兰.提高女性教育质量促进两性教育公平——粤北地区女性中學教育的调研[J].教育研究,2011,06:42-47.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年地理课堂教学经验,让我觉得地理教师应该注重地理结构式教学。结构式教学有利于教师备好课,做到胸有成竹;结构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形成知识体系;结构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复习。近几年出现的思维导图,与我所倡导的结构式教学有些不谋而合,现在有好多领域在运用到思维导图,我们的各科教师也在运用思维导图,特别是复习课,知识结构更清晰,学生学习进步更大。我认为“结构式地理课堂教学”这一模式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情怀进行培养,可以使学生的人文精神达成有效的提升,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在如今的新课标高中生物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学素材,其中引入了大量生物学家的实际与相应的正确科学思想。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将生物教材应用起来,并结合合理的教学内容填充,达成对高中学生的人文情怀達成有效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人文情怀;教学研究  在如今,随着新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初中化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素养,而这都必须要建立在高效课堂的基础之上。所以,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至关重要且尤为迫切,应该成为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本文将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出发,全面地分析与探究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与科学策略,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应该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组织开展高效的课堂,还成为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型的授课模式应用而生,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对之进行充分利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基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
期刊
摘 要:知识的传授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对立思考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性学习,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他们相应的能力。初中是培养他们相关能力的绝佳时期,而初中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对这方面的要求更严格,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引领学生深入学习,使他们理解历史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历史;教学实施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一定
期刊
摘 要:音乐教学时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的重点,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启迪幼儿的心灵,陶冶幼儿的情操。对于心智还未发展成熟的幼年儿童来说,音乐刚好顺应了他们的天性,能够有效提升幼年儿童在情感方面的感悟能力,对幼年儿童今后身心的健全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园教师要高度重视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促进幼儿园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幼儿大多贪玩、爱动,所以教师应抓住幼儿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
期刊
摘 要:情景教学是一种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入到模拟的情景中,用实践去教育学生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情景模拟,改变了以往会计教学中单一呆板的教学形式,创造出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关键词:会计教学;情景教学;创设情境  引言 会计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其所学到知识去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工作上的问题,顺利完成财务工
期刊
摘 要:培养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主动性对塑造其法治思维,养成其用法行为习惯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本文探索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学习主动性;教学策略  本文为笔者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希望给广大教师借鉴意义。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内动力;二是创设主动学习的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提升学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语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通过小学语文学习能够获取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实现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场所,而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就必须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将从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开展分组讨论教学和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三个层面出发,分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方法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下,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生在初步接受数学教学时,常会因为数学定理以及数学题目而感到害怕,对数学学习会产生厌烦心理。为减少学生的这种心理,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使用激励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数学  小学生是第一次接受系统化的数学知识学习,面对复杂难懂的数
期刊